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中國百城有望實現掃碼乘公交 未來坐公車體驗好過自己開車

全國50城已實現掃碼乘公交 公交地鐵行業升級在即

擁擠、沒座位、等車費時間、沒有合適的線路……如果說有什麼理由阻止了你坐公車, 這些理由都正在消失。 未來, 坐公車的體驗有望跟自己開車一樣方便, 不僅能在手機上查車什麼時候到站, 還能看到即將到站的車是不是擁擠, 甚至能為你的需求定制線路。

這是“科技創新 低碳出行“2018公共交通出行峰會上被暢想的未來公交, 而這樣的場景並不遙遠。 記者從峰會上瞭解到, 2016年到2017年, 國內已有50多個城市實現了支付寶掃碼乘公交, 完成了智慧交通的第一步。

這背後, 包括雲計算、地圖導航、辦公協同等能力都將被整合起來服務公交地鐵領域, 比移動支付更大的故事也已經加速展開。

全國公交地鐵競相接入移動支付

相比于打車和單車, 公交地鐵的體量巨大, 據行業估算, 公交地鐵每天的交易量達到3億筆, 也就是說, 公共交通一周的體量就超過一個雙11的支付總量。

“以前我們面對成噸成噸的零錢, 看著是錢, 實際上費錢。 ”江西九江公交集團負責人的苦惱引發了很多公共交通企業的共鳴, “倉庫盛不下, 銀行不願收, 只能拿硬幣來支付供應商的貨款, 四五十萬的硬幣, 一輛皮卡才拉走。 ”

今年1月19日, 九江公交接入了支付寶掃碼乘車, 成噸的硬幣開始逐漸減少。 率先接入掃碼乘公交的杭州,

改觀更明顯:以往, 零錢約占公交票款金額的48%, 公交公司需要專門聘請 200人的團隊負責清點零錢。 隨著支付寶等移動支付手段的使用, 零錢使用率下降了20%以上, 大大節省了公交公司的日常開支。

不僅是北上廣深杭這樣的一線城市, 很多中小城市的公交地鐵, 也在接入移動支付。 螞蟻金服城市服務總經理劉曉捷表示, 未來一年, 這個範圍將擴大到超過100個城市, 除了大中型城市, 很多三四線及以下城市都將實現掃碼乘公交。

一個“最傳統”的行業是如何變潮的?

武漢公交集團資訊中心負責主任肖英回憶, 2015年武漢公交資訊中心成立, 他們幾乎是以創業的心態面對一個外人看來沒有創新也無需創新的行業:變與不變,

票價都是2元, 坐車的都是那些人, 為什麼要變?

“如果支付寶為代表的互聯網公司不做這件事, 可能沒有其它企業願意做這樣的事情”。 在廣州羊城通副總經理蘇浩偉看來, 移動支付接入公交不只是解決乘車問題, 更是在啟動公交行業。 螞蟻金服和它的合作夥伴像是一群行業拓荒者。

“如果說互聯網公司和公交地鐵集團像公路, 那麼合作夥伴更像是橋樑”, 過去一年多來, 佳都資料與螞蟻金服合作, 在廣東的大型城市推進支付寶電子公交卡的運營。 在佳都資料董事長譚甯看來, 這給佳都科技帶來的益處不只在於“賺錢”, 而是借此提升了服務能力, 讓佳都逐步從機具和系統集成商, 成長為大資料應用服務商。

同樣, 同為公交領域合作夥伴的公交雲、小碼聯城、通卡聯城等公司也獲得快速成長。

劉曉捷表示, 出行領域的實踐證明, 要助力線下的各行業實現互聯網+, 必須依靠生態夥伴的力量, 共贏共治。 杭州市民卡中心董事長徐曉用資料為這種生態的力量佐證: 2017年5月23日, 杭州市民卡與支付寶合作上線了“杭州通支付寶電子公交卡”, 7個月即開卡超過330萬, 截至2018年3月底, 杭州通支付寶公交卡累計開卡472萬張, “相當於半年幹了以前兩年的活兒。 ”

移動支付只是故事的開始

“觸網”只是一個起點。 很多人都知道綠色出行的好處, 但想到選擇地鐵、公交等公共交通可能意味著人擠人、更長的交通時間、更多的路程, 大家就寧可自己開車了。

“為什麼越來越多人選擇私家車?主要是因為私家車在效率和速度上的優勢。

我們暢想一下, 在全面資料化的情況下, 乘客、公車的資訊可以即時互通, 其實人們可以像打網約車一樣‘打’公車, 只不過網約車是2—3個人拼車, 公車是20—30人拼車。 顯然, 這種理想的‘定制公交’達到了效率和環保的統一”, 國家發改委城市中心綜合交通規劃院院長張國華表示。

在杭州公交的調度大廳裡, 有一副名為“杭州公交大腦”的大屏, 上面密密麻麻地排布著公交線網、路況、動態客流、甚至是每一輛車的行駛速度。 “我們用了支付寶、芝麻信用、阿裡雲、高德、釘釘的很多技術, 後面我們還想把口碑、淘寶天貓這些都用起來。 ”杭州市公共交通雲科技有限公司(公交雲)董事吳存錢介紹。

“我坐的公車經過一家盒馬鮮生,那麼能不能推送給我一個盒馬的券?對於不同乘車習慣的乘客,公交公司能不能像互聯網公司一樣,給不同的優惠?這些優惠,能不能成為公交地鐵公司的‘廣告位’,對外招商?” 在業界人士看來整個生態體系的助力才是阿裡所代表的互聯網科技能力跟出行行業產生真正“化學反應”的優勢。

而劉曉捷表示,除了基礎的支付等服務,支付寶正在與生態合作夥伴、阿裡體系的其他兄弟公司一起探索“即時公交”、“地鐵WIFI”等增值服務。這個過程會幫助公共交通行業從“連接”到“融合”、實現服務和商業模式的升級。

“我坐的公車經過一家盒馬鮮生,那麼能不能推送給我一個盒馬的券?對於不同乘車習慣的乘客,公交公司能不能像互聯網公司一樣,給不同的優惠?這些優惠,能不能成為公交地鐵公司的‘廣告位’,對外招商?” 在業界人士看來整個生態體系的助力才是阿裡所代表的互聯網科技能力跟出行行業產生真正“化學反應”的優勢。

而劉曉捷表示,除了基礎的支付等服務,支付寶正在與生態合作夥伴、阿裡體系的其他兄弟公司一起探索“即時公交”、“地鐵WIFI”等增值服務。這個過程會幫助公共交通行業從“連接”到“融合”、實現服務和商業模式的升級。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