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育兒>正文

鄉村之殤:留守孩子的童年,有誰來陪?

圖文:愚伯的自留地

這是一篇已經發佈過的文章, 但如今再次貼出, 有兩個目的, 第一:如果在你的身邊, 有留守的兒童, 方便的時候, 請你對他們多一些關心, 也許只是一顆糖, 一個真誠的擁抱, 一句真切的問候。 第二:如果你生活迫不得已, 孩子留守在老家, 千萬不要只顧賺錢, 而忽略了親情的銜接。 如今, 通訊發達, 視頻、通話, 也可以讓孩子間接地享受父母之愛和家庭的溫情。 (如今圖片中的孩子已經上二年級了)

留守兒童樂樂的家位於江蘇省豐縣一個相對偏僻的鄉村, 今年已經5歲了, 爸媽外出至天津靜海打工, 本該到了上幼稚園的年齡, 但學校太遠, 只好一直跟著外公外婆呆在家裡, 樂樂外婆說, 他很少拍照, 家裡沒有相機, 離鎮上也有點遠, 當我提出給他拍照時, 看得出他很開心, 在我的指點下, 他擺上了這樣一個姿勢, 很憨厚很可愛的樣子……。

在樂樂家的房子後面, 是鬱鬱蔥蔥的樹木、莊稼、菜蔬和魚塘, 魚塘很深, 為了孩子的安全, 樂樂幾乎一直被關在院子裡, 外面的美麗風光似乎和他無關。

樂樂的外公外婆年齡將近70, 在老家種著12畝地, 很難有空閒的時間, 外出幹活的時候, 樂樂就由95歲的老姥姥看著, 他生活的圈子, 基本局限在院內60平方的空間內。

樂樂很淘氣, 很想到外面和小朋友一起玩, 有一次, 他竟然一個人借助凳子爬上了院子裡不高的圍牆上, 擔心出事的外婆趕緊請泥水工加高了半米。

樂樂的口齒不是很清晰, 很費勁地數到9, 會唱4首簡單的兒歌, 看得出, 他的家庭並不富有。 貧窮真的很可怕, 他可以讓本可以相互依賴的感情被無情的撕扯開來。

樂樂告訴我, 他有一架飛機和3輛小車, 是去年春節時媽媽買給他的, 但最好的朋友就是這條小狗, 名字叫“點點”, 很多時候, 他都是和小“點點”嬉戲玩耍,

樂樂說, 小“點點”很喜歡和他聊天, 也很喜歡聽他講“小貓咪的故事”(原來是貓和老鼠)。

樂樂對我手裡的相機充滿好奇, 不停地叫著我叔叔, 並問來問去, 稚嫩的童音沒有任何的雜質, 看著他興趣盎然的樣子, 我不停地為他拍照……。

但事實上,更多時候,穿著開襠褲的樂樂,常常會這樣無助地坐在門口的這個位置,等爸媽回來,外公說,再過一段時間,媽媽就要來看他了,會給他買很多好吃的,好玩的。在我和樂樂外公聊天的時候,他已經靜靜地坐在那裡……,似乎在聆聽爸媽回來的腳步聲。

就要和樂樂分別了,我讓樂樂坐好,告訴他要拍張最好最帥的照片給在外打工的爸爸媽媽看看,樂樂聽話的端坐在那裡。我問樂樂,你想爸爸媽媽嗎?樂樂沒有回答,但剛剛還是高興的臉色一下陰沉下來……。

稍後,淚珠在眼眶打轉的樂樂再也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緒,放聲地大哭起來,不停地大聲喊著:“我想爸爸,我想媽媽”,看著眼前的一切,我的眼睛也濕潤了。

其實,在我們老家,象樂樂這樣的孩子比比皆是,他們本應該完整的童年,因為和父母的分離變得殘缺,使大人與孩子的相思在距離和時空中充滿很多的無奈和傷感。外出打工,在很多人的心中,成了一個很沉重的話題。

留守的孩子大多象被風吹散的蒲公英一樣,沒有方向,沒有多少精神的依傍,老人在家帶孩子,唯一的想法就是讓孩子能健康的長大,至於孩子內心的世界,他們從來沒想過要洞察。留守孩子的思念也不知道流落何處,他們童年的記憶裡,究竟會留下什麼?會記住什麼?嚮往什麼?而城市中“蜜罐”裡長大的孩子,看到樂樂的生活,他們又會何感想呢?

樂樂的故事,也僅僅是留守兒童當中的一個縮影,他的成長,在某種層面來講,親情是缺席的。然,我們改變不了和孩子分開的現實,可我們也要努力做個好父母,多抽出時間給孩子打打電話,多聽聽孩子的心聲,讓孩子的心靈不再孤單。在扼守歎息的同時,我們也發出這樣的呼籲:讓大家一起關心走進身邊的每個留守兒童,讓陽光照進他們的心靈,讓他們健康快樂的生活著。

但事實上,更多時候,穿著開襠褲的樂樂,常常會這樣無助地坐在門口的這個位置,等爸媽回來,外公說,再過一段時間,媽媽就要來看他了,會給他買很多好吃的,好玩的。在我和樂樂外公聊天的時候,他已經靜靜地坐在那裡……,似乎在聆聽爸媽回來的腳步聲。

就要和樂樂分別了,我讓樂樂坐好,告訴他要拍張最好最帥的照片給在外打工的爸爸媽媽看看,樂樂聽話的端坐在那裡。我問樂樂,你想爸爸媽媽嗎?樂樂沒有回答,但剛剛還是高興的臉色一下陰沉下來……。

稍後,淚珠在眼眶打轉的樂樂再也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緒,放聲地大哭起來,不停地大聲喊著:“我想爸爸,我想媽媽”,看著眼前的一切,我的眼睛也濕潤了。

其實,在我們老家,象樂樂這樣的孩子比比皆是,他們本應該完整的童年,因為和父母的分離變得殘缺,使大人與孩子的相思在距離和時空中充滿很多的無奈和傷感。外出打工,在很多人的心中,成了一個很沉重的話題。

留守的孩子大多象被風吹散的蒲公英一樣,沒有方向,沒有多少精神的依傍,老人在家帶孩子,唯一的想法就是讓孩子能健康的長大,至於孩子內心的世界,他們從來沒想過要洞察。留守孩子的思念也不知道流落何處,他們童年的記憶裡,究竟會留下什麼?會記住什麼?嚮往什麼?而城市中“蜜罐”裡長大的孩子,看到樂樂的生活,他們又會何感想呢?

樂樂的故事,也僅僅是留守兒童當中的一個縮影,他的成長,在某種層面來講,親情是缺席的。然,我們改變不了和孩子分開的現實,可我們也要努力做個好父母,多抽出時間給孩子打打電話,多聽聽孩子的心聲,讓孩子的心靈不再孤單。在扼守歎息的同時,我們也發出這樣的呼籲:讓大家一起關心走進身邊的每個留守兒童,讓陽光照進他們的心靈,讓他們健康快樂的生活著。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