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有毒的抖音,要幹有錢的騰訊,還是太嫩了!

文/金錯刀頻道 祥燎

即使你不玩抖音, 身邊肯定也有玩抖音的朋友。

你的朋友對你說, “刷十分鐘抖音我就睡”, 結果他對著手機樂呵呵了倆小時。

春節回家, 你發現大人小孩都成了抖音粉絲, 不知疲倦地做手勢, 對口型。

抖音裡那幾首常用的背景樂, 你聽得耳朵都起繭;抖音裡漂亮的小哥哥和小姐姐, 你永遠傻傻分不清。

你看不起抖音用戶, 覺得他們無聊透頂, 但也好奇抖音究竟有何魔力,

於是“以身試毒”, 最後, 自己也淪陷了。

抖音已經成為今日頭條的核心戰略產品, 它的使命是與微信一決高下。 頭條的未來, 甚至會取決於抖音的成敗。

可想而知, 為了讓你上癮, 他們會有多努力。

1

抖音憑什麼讓人上癮?

抖音毒性之強, 大小通殺。

有人對抖音恨得牙癢癢:“我兒子二十八歲了, 老婆也不找, 就玩抖音, 我看都廢了!”

有的老師, 憂心忡忡:“班裡有個孩子在抖音上粉絲好幾萬, 成為班級偶像, 被小女生們熱捧, 其他小男生也有樣學樣, 搔首弄姿。 ”

甚至, 有的班主任在家長群中呼籲:封殺抖音和快手!

許多抖音用戶, 明知中毒已深, 但就是戒不掉。

“因為好奇下了抖音, 結果好幾個晚上, 都在黑眼圈刷這個app。 ”

“上癮!老是對著裡面的小哥哥笑。

對抖音上癮, 是因為抖音的毒, 三管齊下, 從而打造出了白粉級用戶體驗。

1. 無處不在的觸發點

觸發, 負責調動用戶興趣, 可分為外部觸發和內部觸發。

外部觸發, 如抖音冠名的《中國有嘻哈》、《中餐廳》等, 它們不斷散發著“酷、潮”的資訊, 吸引你加入抖音;人際間的口碑傳播, 也是種外部觸發。 據調查, 抖音用戶向身邊人推薦抖音的比例, 高達62.7%。

內部觸發, 要直擊用戶痛點。

抖音用戶的痛點, 是情感需求。 亞當·奧爾特在其所著的《欲罷不能》中寫道, “上癮的根源是心理痛苦。 ”現實生活中, 每個人都有心結, 也許是因為學業、工作、幻想, 或者是家人、健康、無聊等等。

而抖音以一種成本極低的方式滿足了我們——只需一部手機, 有網, 你就能連續體驗“15秒高潮”。

人們從未如此輕易得到“快樂”。

2. 行動簡單

決定用戶是否行動的因素有兩點:動機和能力。

動機很簡單, 可能是解悶、尋求認同感, 或者讚賞等等。

玩抖音不需要什麼能力, 點開就行, 只需上滑就能不斷地看, 標準的“傻瓜式”操作。 因此抖音也不存在用戶選擇成本。

很多火爆遊戲也是如此, 上手無壓力, 小學生都會玩。

而抖音使用者若想拍視頻, 成本極低(無需太長時間, 不用花錢, 不用費腦, 不費體力)、難度極低(官方有教學視頻, 自帶曲庫、濾鏡), 幾乎不存在使用者沒能力做到的情況。

3. 不可預知的驚喜

這是抖音上癮最關鍵的一點。

在刷抖音時, 你不知道下一個視頻會不會更有趣, 但你知道“好玩好看好笑的事情即將發生”,

因為你曾被滿足了一次又一次(演算法知你心)。

這種不可預知的愉悅, 相比可預知的愉悅, 更易上癮。 在等待回饋的過程中, 用戶就已充滿興奮。

而自己的抖音視頻, 則可以拿去社交, 與他人互動。 究竟會收穫多少點贊、評論, 依舊是個迷人的未知數。

而且, 這種互動, 會帶來一種被接納、被認同的感覺, 極為上癮。 《欲罷不能》中提到, “點贊, 是我們這一代人的可卡因。 ”當年, Facebook作為第一家引入點贊的主流社交平臺, 用戶量實現了爆炸式增長。

UGC內容是抖音的核心, 為了激發用戶創作欲, 抖音官方設置了許多挑戰, 比如海草舞、手指舞、變裝秀等等, 親自主導了一波波潮流。

這些挑戰, 不容易也不難。 這樣設置的好處是, 你不確定這次拍攝能否成功, 但你能感受到操縱感和成就感。

一次次“進步”,讓你堅持。而完成挑戰,本身也是一種滿足。這種機制,與遊戲無異。“王者榮耀”、“2048”、“俄羅斯方塊”等等,都是這種套路。

最後,以上種種因素,誘惑你在抖音上投入大量的時間、金錢、社交資本等等。這時,你更離不開它了。

在《上癮》一書中,作者提到,“對產品的投入會令使用者形成偏好,因為我們往往會高估自己的勞動成果,盡力和自己過去的行為保持一致,避免認知失調。”

道理很簡單:付出的越多,就越放不下,因為放棄的成本太大了。

2

有毒的抖音,逼急了騰訊

雖然抖音有毒,但它的崛起,其實是出乎了所有人的意料。

它的UI,極像Musical.ly,玩法又類似小咖秀,特點並不鮮明。更何況,快手已坐擁7億註冊用戶、1.2億DAU、日均60分鐘停留時長,穩居第一。

事實也的確如此,在正式上線後,抖音有好幾個月無人問津。

但隨著抖音的毒性漸強,快手還是被它在背後狠狠捅了一刀。

根據極光大資料顯示,2017年2月至2018年2月,抖音拉新效果驚人,在春節期間DAU猛漲3000萬,遠超同行。

而從2017年12月至今,抖音更是長期高居iOS排行榜前兩名,攝影與錄影細分類目第一名,穩壓快手。

抖音的異軍突起,不僅直接威脅到了快手,也令騰訊深感焦慮。

前幾天,一張截圖開始流傳:騰訊微視要通過大量補貼,批量引入優質短視頻內容原創者。

除了大額補貼,騰訊還給“親兒子”配了幾件重型武器。

1. 打通QQ音樂的版權曲庫。音樂版權是抖音的一大短板,抖音上很多歌曲都是“xxx創作的原聲”,以此規避版權少的問題。

2. 整合騰訊平臺遊戲、動漫、影視等內容,例如結合王者榮耀、絕地求生等IP為用戶提供AR貼紙玩法等。

3. QQ空間提供流量支援。微視的優質視頻內容會輸送到QQ空間,而在月活躍用戶超過5億的QQ空間中,超過一半以上是90後及00後。

4月5日,微視上線安卓4.0 版本,推出了三大功能:視頻跟拍、歌詞字幕、AI 美顏美型濾鏡。從產品形態、功能,到設計、內容上,像極了抖音。

左邊微視,右邊抖音

其實,在今年兩會期間,馬化騰就提到了短視頻,表示將會探討其與社交網路的結合點。

早幾年,頭條和騰訊看似在競爭,但頭條處於絕對的劣勢。抖音的出現,改變了局面。一個app正常的拉新、留存和變現三部曲,抖音正在努力做到極致。抖音的崛起,極大增強了頭條與騰訊爭奪入口的實力。

有了入口,便有流量,接下來就是變現手段的競爭。

今年3月份,抖音接入“電商”,出現了關聯淘寶的賣貨連結。

而這,可能也是壓倒騰訊,迫使它與頭條開戰的最後一根稻草。電商是現金流最充沛的領域,騰訊卻一直沒能做起來。此消彼長,騰訊自然會焦慮。

抖音能否威脅到騰訊,還不能蓋棺定論。在那之前,抖音最該考慮的,是如何讓自己變得對用戶“不可或缺”,每天不刷就難受。

根據企鵝調研平臺的資料顯示,有22%的抖音用戶每天使用時長超過1小時。在網上,也不乏有人“一刷到天明”的故事。

但是,這還遠遠不夠!

3

抖音最大問題:毒性不夠強

現在,大有“兩微一抖”的趨勢,越來越多人中了抖音的毒。

但頭條想借抖音挑戰騰訊,就目前而言根本沒機會。

根據企鵝智酷的調研,抖音的存量用戶流失率為17.8%,其中女性用戶流失更為嚴重,三四線以下城市流失率最高。離開的使用者,有48%是因為內容同質化嚴重。

這意味著,抖音在失去最樂於分享的人群(女性)和最龐大的移動互聯網人群,也在失去上癮的要素之一:不可預知的驚喜。

抖音正在嘗試改變,卻被評價“抖音快手化”,而它的口碑也漸漸有崩壞的跡象。

相關的負面新聞報導,一個接著一個。

所以要想長遠發展,光讓人上癮,還遠遠不夠,上癮是可以戒的。越戰時,在越美軍有35%的人都吸毒。但回國後,只有5%的人繼續吸毒。原因在於,環境變了。他們有了正常且充實的生活。

相比之下,抖音的癮,太弱了。現在的它,可以超越前輩火山小視頻、小咖秀等,也完全可以被其他類似產品取代,甚至就是騰訊微視。

要想不被取代,就不能安心做一個錦上添花式產品,而是成為生活的一部分。抖音,你能做到嗎?

但你能感受到操縱感和成就感。

一次次“進步”,讓你堅持。而完成挑戰,本身也是一種滿足。這種機制,與遊戲無異。“王者榮耀”、“2048”、“俄羅斯方塊”等等,都是這種套路。

最後,以上種種因素,誘惑你在抖音上投入大量的時間、金錢、社交資本等等。這時,你更離不開它了。

在《上癮》一書中,作者提到,“對產品的投入會令使用者形成偏好,因為我們往往會高估自己的勞動成果,盡力和自己過去的行為保持一致,避免認知失調。”

道理很簡單:付出的越多,就越放不下,因為放棄的成本太大了。

2

有毒的抖音,逼急了騰訊

雖然抖音有毒,但它的崛起,其實是出乎了所有人的意料。

它的UI,極像Musical.ly,玩法又類似小咖秀,特點並不鮮明。更何況,快手已坐擁7億註冊用戶、1.2億DAU、日均60分鐘停留時長,穩居第一。

事實也的確如此,在正式上線後,抖音有好幾個月無人問津。

但隨著抖音的毒性漸強,快手還是被它在背後狠狠捅了一刀。

根據極光大資料顯示,2017年2月至2018年2月,抖音拉新效果驚人,在春節期間DAU猛漲3000萬,遠超同行。

而從2017年12月至今,抖音更是長期高居iOS排行榜前兩名,攝影與錄影細分類目第一名,穩壓快手。

抖音的異軍突起,不僅直接威脅到了快手,也令騰訊深感焦慮。

前幾天,一張截圖開始流傳:騰訊微視要通過大量補貼,批量引入優質短視頻內容原創者。

除了大額補貼,騰訊還給“親兒子”配了幾件重型武器。

1. 打通QQ音樂的版權曲庫。音樂版權是抖音的一大短板,抖音上很多歌曲都是“xxx創作的原聲”,以此規避版權少的問題。

2. 整合騰訊平臺遊戲、動漫、影視等內容,例如結合王者榮耀、絕地求生等IP為用戶提供AR貼紙玩法等。

3. QQ空間提供流量支援。微視的優質視頻內容會輸送到QQ空間,而在月活躍用戶超過5億的QQ空間中,超過一半以上是90後及00後。

4月5日,微視上線安卓4.0 版本,推出了三大功能:視頻跟拍、歌詞字幕、AI 美顏美型濾鏡。從產品形態、功能,到設計、內容上,像極了抖音。

左邊微視,右邊抖音

其實,在今年兩會期間,馬化騰就提到了短視頻,表示將會探討其與社交網路的結合點。

早幾年,頭條和騰訊看似在競爭,但頭條處於絕對的劣勢。抖音的出現,改變了局面。一個app正常的拉新、留存和變現三部曲,抖音正在努力做到極致。抖音的崛起,極大增強了頭條與騰訊爭奪入口的實力。

有了入口,便有流量,接下來就是變現手段的競爭。

今年3月份,抖音接入“電商”,出現了關聯淘寶的賣貨連結。

而這,可能也是壓倒騰訊,迫使它與頭條開戰的最後一根稻草。電商是現金流最充沛的領域,騰訊卻一直沒能做起來。此消彼長,騰訊自然會焦慮。

抖音能否威脅到騰訊,還不能蓋棺定論。在那之前,抖音最該考慮的,是如何讓自己變得對用戶“不可或缺”,每天不刷就難受。

根據企鵝調研平臺的資料顯示,有22%的抖音用戶每天使用時長超過1小時。在網上,也不乏有人“一刷到天明”的故事。

但是,這還遠遠不夠!

3

抖音最大問題:毒性不夠強

現在,大有“兩微一抖”的趨勢,越來越多人中了抖音的毒。

但頭條想借抖音挑戰騰訊,就目前而言根本沒機會。

根據企鵝智酷的調研,抖音的存量用戶流失率為17.8%,其中女性用戶流失更為嚴重,三四線以下城市流失率最高。離開的使用者,有48%是因為內容同質化嚴重。

這意味著,抖音在失去最樂於分享的人群(女性)和最龐大的移動互聯網人群,也在失去上癮的要素之一:不可預知的驚喜。

抖音正在嘗試改變,卻被評價“抖音快手化”,而它的口碑也漸漸有崩壞的跡象。

相關的負面新聞報導,一個接著一個。

所以要想長遠發展,光讓人上癮,還遠遠不夠,上癮是可以戒的。越戰時,在越美軍有35%的人都吸毒。但回國後,只有5%的人繼續吸毒。原因在於,環境變了。他們有了正常且充實的生活。

相比之下,抖音的癮,太弱了。現在的它,可以超越前輩火山小視頻、小咖秀等,也完全可以被其他類似產品取代,甚至就是騰訊微視。

要想不被取代,就不能安心做一個錦上添花式產品,而是成為生活的一部分。抖音,你能做到嗎?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