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家居>正文

LV、DIOR的御用花藝師,卻說“我沒有風格”

在別人的眼裡,

淩宗湧是LV、DIOR的御用花藝師,

而他自己在乎的,

不過是手中的一花一草而已。

中國臺灣花藝大師淩宗湧,

被譽為“臺灣最頂級的花藝師”。

他的作品沒有昂貴的包裝、

千篇一律的造型,

就像大自然中長大的孩子,

天生天養, 有一股無拘無束的力量。

他會把細高的荷花枝插在蓮藕的小孔裡,

套著竹節, 高低錯落擺在桌上。

整個光潔的桌面幻化成一汪清澈的荷塘,

像周邦彥的詩,

“一一風荷舉”。

他會把整個竹林搬到天花板上,

一根根細綠的竹如同驟雨一樣落下,

落在地面蓬勃盛放的桃花樹上。

一朵白蓮, 一片蓮葉,

一汪清水, 大自然中最簡單的景致,

像極了一幅寫意畫。

水果也可以做成花藝。

渾圓飽滿的青葡萄,

搭配一枝鈍樸的樹枝, 別有意趣。

采來路邊生長的爬山虎,

和紫藤纏繞在一起, 自然伸展,

就像走進了原始森林中,

湧動著泥土的芬芳,

和大自然融為一體。

在淩宗湧心中,大自然的花草

有一種原始、純粹的美,

不需要太多人為的修飾和干預。

“在大自然面前,我是最謙卑的學徒。”

當初,由於偶然找了份“送花小弟”的工作,

淩宗湧開始接觸花藝。

沒想到上班第一天,

就接到去殯儀館送花的任務。

夜晚,在空無一人的殯儀館

將花盞一一擺好,

他的內心不是沒有過掙扎。

可也是從那一刻開始,他意識到,

正是這些平凡的花草,

默默陪伴人們度過生命中的

喜怒哀樂、生老病死。

遊學德國的經歷,

讓淩宗湧更深入地理解了花和人的關係。

“在法蘭克福,

當地人下班後,

看到路邊花店一捧野花,

只要入眼,

都會視若珍寶地買回去裝點自己的居室。”

不必非要過節才買花,

也不必非買昂貴的進口花不可,

就那樣自然而然地將野花野草

融入到生活的點滴當中。

“小時候我們看到野花好看,

會摘下來拿回家玩,

長大以後,卻不再看路邊的小花一眼。

難道昂貴、華麗的花束

就一定比野花有價值嗎?

只要我們覺得美,

就算是一束狗尾巴草,

也能給我們帶來快樂。”

常有人問淩宗湧:

“你的花藝到底是哪種風格?”

他總是笑著搖頭說,我沒有風格。

“對我來說,所謂的美,

不是自以為是地改造自然,

把它矯揉造作地包裝起來,

而是順應環境,

恰到好處地展現它最本真的模樣。"

當你信任自然的時候,

美好的奇跡就將誕生,這就是生命。

Q:你認為我們應該怎樣界定“品質生活”?

A:“品質生活”應該是從每一個人自身來說,你有多少時間待在你的家裡?你有多少時間陪伴你的家人?你有多少時間和最親近的朋友一起聊天、相處、旅行?如果你的時間都很短,不能專心地陪伴你身邊最親近的這些人,“品質生活”則只是一種表像,美好的生活應該朝向真實,和自己身邊最親密的家人朋友們一起去體驗和感受,這樣生活才會走向真實的一面。

Q:在你眼中,哪些因素決定了一個設計是“高品質”的?

A:一個“高品質”的設計,從來都不應該只用眼睛去看。人的感知有五種,如果我們可以同時用這五種感知能力去感受一個設計是否達到自己心中的狀態,那麼最終的設計才能呈現出一個所謂的“高品質”。除了用眼看,我們還可以用耳聽,用鼻嗅,用手觸……人的感官會讓一個好的設計體現出來,如果我們太在意眼睛——視覺,那麼所有的設計都只是行於表像。

在淩宗湧心中,大自然的花草

有一種原始、純粹的美,

不需要太多人為的修飾和干預。

“在大自然面前,我是最謙卑的學徒。”

當初,由於偶然找了份“送花小弟”的工作,

淩宗湧開始接觸花藝。

沒想到上班第一天,

就接到去殯儀館送花的任務。

夜晚,在空無一人的殯儀館

將花盞一一擺好,

他的內心不是沒有過掙扎。

可也是從那一刻開始,他意識到,

正是這些平凡的花草,

默默陪伴人們度過生命中的

喜怒哀樂、生老病死。

遊學德國的經歷,

讓淩宗湧更深入地理解了花和人的關係。

“在法蘭克福,

當地人下班後,

看到路邊花店一捧野花,

只要入眼,

都會視若珍寶地買回去裝點自己的居室。”

不必非要過節才買花,

也不必非買昂貴的進口花不可,

就那樣自然而然地將野花野草

融入到生活的點滴當中。

“小時候我們看到野花好看,

會摘下來拿回家玩,

長大以後,卻不再看路邊的小花一眼。

難道昂貴、華麗的花束

就一定比野花有價值嗎?

只要我們覺得美,

就算是一束狗尾巴草,

也能給我們帶來快樂。”

常有人問淩宗湧:

“你的花藝到底是哪種風格?”

他總是笑著搖頭說,我沒有風格。

“對我來說,所謂的美,

不是自以為是地改造自然,

把它矯揉造作地包裝起來,

而是順應環境,

恰到好處地展現它最本真的模樣。"

當你信任自然的時候,

美好的奇跡就將誕生,這就是生命。

Q:你認為我們應該怎樣界定“品質生活”?

A:“品質生活”應該是從每一個人自身來說,你有多少時間待在你的家裡?你有多少時間陪伴你的家人?你有多少時間和最親近的朋友一起聊天、相處、旅行?如果你的時間都很短,不能專心地陪伴你身邊最親近的這些人,“品質生活”則只是一種表像,美好的生活應該朝向真實,和自己身邊最親密的家人朋友們一起去體驗和感受,這樣生活才會走向真實的一面。

Q:在你眼中,哪些因素決定了一個設計是“高品質”的?

A:一個“高品質”的設計,從來都不應該只用眼睛去看。人的感知有五種,如果我們可以同時用這五種感知能力去感受一個設計是否達到自己心中的狀態,那麼最終的設計才能呈現出一個所謂的“高品質”。除了用眼看,我們還可以用耳聽,用鼻嗅,用手觸……人的感官會讓一個好的設計體現出來,如果我們太在意眼睛——視覺,那麼所有的設計都只是行於表像。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