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健康>正文

腦保健按摩導引功法

腦, 位於顱腔內, 是人體中樞神經的主要部分, 也是人體最高級的部位。 腦的結構極其複雜, 功能極其完善。 傳統中醫學認為:“腦為髓海, 乃元陽精氣所聚”, 是人體的“精明之府”, 腦的功能正常, 則精神飽滿、意識清楚、記憶力強、思維敏捷;若腦有病變, 則人的神志活動就會出現異常。 所以, 人腦不能遭受絲毫損害, 腦的保健也極其重要。 現介紹腦保健之按摩導引方法如下:

扯對耳屏

釆用開步站立、平坐或盤坐姿勢皆可。 把雙手的食指指頭放在耳垂上方的凹位處, 指頭的內側貼著凹位下方, 指面向後貼著對耳屏(即耳凹位後方),

再用拇指指面貼著與食指面對應的耳朵背面, 兩指面夾著對耳屏往外扯, 並順勢放開兩手指, 然後, 再將兩指頭分別放回原位, 再扯。 如此反復, 共扯36下。 扯對耳屏時, 食指指面要壓緊對耳屏, 與拇指指面夾著對耳屏稍用力外扯, 扯完後, 感覺雙耳發熱、有脹麻感, 並放射到頭面部。

耳朵形狀似倒過來的胚胎, 不但是聽覺器官, 而且是人體的一個全息反射區, 分佈有70多個反射區和90多個穴位, 人體五臟六腑、頭部軀幹、四肢七竅等, 在耳朵上都有相對應的反射區及穴位。 因此, 耳朵是反映身體資訊、針灸治療疾病和保健身體的重要部位。 耳垂上方凹位後側的對耳屏, 是頭腦的反射區, 具有袪眩暈、止頭痛, 以及通經活絡、提神醒腦的作用。

拍打頭部

姿勢同上。 用呈拱型的雙手掌, 先從頭部兩側太陽穴拍起, 沿著耳朵上方拍至後腦頸部;再從前額拍起, 經頭頂拍到後腦頸部, 如此為1遍, 共拍6遍。

頭部是諸陽之會, 遍佈經絡, 通過拍打頭部, 刺激經絡, 並且令大腦器官產生輕微共振, 可以舒通經絡, 促進腦部氣血循環及促進腦功能的正常發揮, 起到健腦的作用。

鳴天鼓

姿勢同上。 用雙手掌心分別捂住兩耳朵, 十指橫向相對, 兩手中指分別放在兩枕骨上, 然後, 用食指通過彈拔中指而彈打在枕骨下方凹陷處的風池穴上, 共彈打16下。 彈打時, 手掌心要一直捂住耳朵不放鬆, 使耳朵發出象擊鼓一樣的共鳴聲。

風池穴在膽經上, 是治療風病的要穴,

能主治頭風、頭痛、中風、眩暈、耳聾、頸項強痛等多種疾病, 而且, 提神醒腦的功能特別強;而耳朵直通入腦, 與腦相連。 因此, 捂著耳朵彈打風池穴, 且令耳道產生共振, 發出共鳴聲, 具有通經袪風、提神醒腦的功效。

拿頸筋天柱穴

姿勢同上。 先將左手掌橫放在後頸上, 四指並排, 用中醫按摩手法中的“拿” 法, 拿頸部右側大筋及大筋旁入髮際5分處的天柱穴, 將頸大筋拿起, 順勢放手, 共拿16次。

拿頸部大筋能夠舒筋活絡, 緩解頸部及腦部的疲勞。 天柱穴則在膀胱經上, 為支撐頭部之擎天柱, 能主治頭風、頭痛、眩暈、落枕、頸項強痛、肩背痛等多種疾病, 具有較好的祛風通經及舒筋袪邪的作用。 因此, 拿頸筋及天柱穴, 能起到舒筋活絡、驅邪健腦的保健功效。

以上功法, 早、晚依次序各做一次, 堅持下去, 能讓大腦的功能活動更活躍, 思維意識更敏銳。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