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健康>正文

武當純陽八段錦,消除非正常的神經緊張,從而使人健康長壽。

第三段 調理脾胃單舉掌

【歌 訣】

調理脾胃單舉掌, 上托下按法無邊。

松中有緊不僵硬, 肝膽牽引固真元。

【練 法】

1.開步與肩同寬, 正身直立, 兩掌垂於體側, 呼吸自然。 目視前方。 (圖5-13)

2.身體左轉, 左腿承重四分, 右腿承重六分。 同時, 雙掌變拳, 左拳向左前穿出, 高與口平, 拳眼向上;右拳隨體轉而動, 置於左後臂近肘部內側, 拳眼向上。 吸氣, 丹田向內凹, 目視左前方。 (圖5-14)

3.重心前移成左弓步。 同時, 兩臂內旋, 兩拳變掌, 右掌向前上托起, 直臂停於頭前上方, 掌心斜向上, 掌尖向後;左掌翻轉下壓, 置於左臀部後側, 掌心向下, 掌尖向前。

呼氣, 丹田向外凸, 意在兩掌心勞宮穴對拉, 目視前上方。 (圖5-15)

[圖片]

4.體向右轉, 兩臂微外旋, 兩掌下落體側, 隨之變拳向右側前方穿出, 動作與左鑽拳、舉掌相同, 唯方向相反。 (圖5-16、圖5-17)

5.體向左轉, 兩掌微外旋, 回收垂於體側;同時, 吸氣, 丹田向內凹。 然後, 緩緩將氣呼出,

丹田向外凸, 目視前方。 (圖5-18)

後, 緩緩將氣呼出, 丹田向外凸, 目視前方。 (圖5-18)

【要 領】

此段是一掌上托, 一掌下壓, 上下用力對撐的運動。 經常練習此法, 可以使脾胃肝膽等器官得到調理, 也可以使腰背、前後臂肌群受到牽拉, 使胃腸蠕動和消化功能得到增強。

脾和胃相為表裡, 胃主納, 而脾主化。 脾開竅於口, 輸布營養精微, 升清降濁, 為營血生化之源, 五臟六腑、四肢百骸皆賴之以營養, 所以稱之為“後天之本”, 可以幫助“先天真氣”運行。 脾胃之氣虛, 則消化不良, 食欲不振, 腹脹滿而五穀不化, 肌肉無力。 經常習練本功法, 可以調整脾胃升降之氣機, 疏通腸胃之壅滯, 滅熱、驅寒邪, 延緩衰老, 改變萎靡之形態。

第四段 一切勞傷背後瞧

【歌 訣】

左右扭轉向後看, 虛實變換理自然。

左顧右盼頸椎轉, 日精月華育真丹。

【練 法】

1.開步與肩同寬, 正身直立, 兩掌垂於體側, 呼吸自然, 目視前方。 (圖5-19)

[圖片]

2.兩腿屈膝成馬步;同時, 兩掌變拳, 由體側上抄置於胸前, 右拳在上, 左

拳在下, 拳眼均向上、拳心向裡。

吸氣, 丹田向內凹,

意在雙拳握固, 目視前方。 (圖5-20)

3.右拳拳輪用力向下砸左拳拳眼, 連續3次;同時, 呼氣, 丹田向外凸, 舌抵上齶, 目微下視。 (圖5-21)

4.全身不動, 頭部緩緩向左轉;同時, 吸氣, 丹田向內凹。 目隨頭轉, 盡力左視。 (圖5-22)

[圖片]

5.向右轉頭, 動作與左轉相同, 唯方向相反。 (圖5-23~圖5-25)

6.頭轉正, 兩腿伸立,

左腳略內收一小步, 兩腳平行與肩同寬, 兩拳變掌下落垂於體側;同時, 呼氣, 丹田向外凸, 目視前方。 (圖5-26)

【要 領】

此段以頭部左右轉動為主。 左右砸拳要與呼氣配合一致, 氣呼拳砸, 氣停拳止。 左顧右盼時, 頭部要盡力向左右轉, 雙目盡力輪睛注視, 並且與吸氣同時完成。 這樣對促進頭部血液迴圈、增強頸部肌肉和頸椎的靈活性, 能起到良好的作用;對消除大腦和中樞神經系統的疲勞以及、一切勞傷, 都有防治作用。

勞傷一般指:久視傷心損血、久坐傷脾損肉、久立傷腎損骨,久臥傷肺損氣、久行傷肝損筋、以及大飽傷脾、大怒氣逆傷肝、強舉坐濕傷腎、受涼寒飲傷肺、憂愁思慮傷心、風雨寒暑傷形,恐懼過度傷志。經常練習此法,對因勞逸不當、活動失調、神經紊亂等造成的臟腑氣血勞傷,都有良好的消除作用。

第五段 龍搖虎擺祛心火

【歌 訣】

龍搖虎擺祛心火,發汗祛熱身坦然。

水火相濟腎水生,腹內松靜元精安。

【練 法】

1.開步與肩同寬,正身直立,兩掌垂於體側,呼吸自然,目視前方。(圖5-27)

2.左腳向左側跨一步,兩腿屈膝成馬步;同時,兩臂內旋,兩掌移向體前,掌尖相對,置於肚臍前,掌心向上,掌棱貼腹;吸氣,丹田向內凹,目光內含。(圖5-28)

3.頭與上身隨轉腰向左擺動,頭儘量向左下搖動,臀部盡力向右側擺動;同時,兩掌翻轉下按于丹田前,掌尖相對,掌心向下;呼氣,丹田向外凸,目隨身移。(圖5-29)

[圖片]

4.以腰帶動頭和上體向後擺動,兩臂伸直,兩掌扶於兩膝蓋上;正身,頭部向後仰;吸氣,丹田向內凹,目向上視。(圖5-30)

向後仰;吸氣,丹田向內凹,目向上視。(圖5-30)

[圖片]

5.以腰帶動頭和上體向右擺動,頭儘量向右下搖動,臀部盡力向左側擺動;同時,兩掌收於腹前,掌尖相對,掌心向下;呼氣,丹田向外凸,目隨身移。(圖5-31)

6.以腰帶動頭和上體向前擺動,兩臂伸直,兩掌向下扶於膝蓋上,上體隨之立正;吸氣,丹田向內凹,目視前下方。

(圖5-32)

7.按上述動作,由左至右,接著由右至左,各轉3圈。

然後,兩腿伸直,左腳內收一步,兩腳平行與肩同寬,正身直立,兩掌垂於體側;呼氣,丹田向外凸,意在丹田。(圖5-33)

【要 領】

此段是全身的搖擺旋轉動作,由於幅度較大,並採用了三次呼吸轉一周天的方法,對整個身體都有良好的鍛煉作用。練習中,也可採用自然呼吸,或呼吸一次轉一周的方法。

心火,狹義上是指受寒感冒發燒時出現的一些症狀,通過練習搖頭擺尾轉身可以提高各器官、各系統的功能,發汗祛風,除祛心火。心臟是五臟中最重要的一個器官,是人體之根本,如果功能失常,心火過甚,則易產生心煩、驚悸、失眠、多夢,甚至昏迷癡呆、狂躁不安等症。練功中,集中意念,思想入靜,肌體鬆弛,能起到調養心神、降心火過肝火等作用,而使人心定神甯,神甯心安,心安清靜,不受外界事物干擾,發揮協調臟腑的功能,並使各臟腑間的關係達到相對平衡,各安其職,發揮自己應有的作用,消除非正常的神經緊張,從而使人健康長壽。

勞傷一般指:久視傷心損血、久坐傷脾損肉、久立傷腎損骨,久臥傷肺損氣、久行傷肝損筋、以及大飽傷脾、大怒氣逆傷肝、強舉坐濕傷腎、受涼寒飲傷肺、憂愁思慮傷心、風雨寒暑傷形,恐懼過度傷志。經常練習此法,對因勞逸不當、活動失調、神經紊亂等造成的臟腑氣血勞傷,都有良好的消除作用。

第五段 龍搖虎擺祛心火

【歌 訣】

龍搖虎擺祛心火,發汗祛熱身坦然。

水火相濟腎水生,腹內松靜元精安。

【練 法】

1.開步與肩同寬,正身直立,兩掌垂於體側,呼吸自然,目視前方。(圖5-27)

2.左腳向左側跨一步,兩腿屈膝成馬步;同時,兩臂內旋,兩掌移向體前,掌尖相對,置於肚臍前,掌心向上,掌棱貼腹;吸氣,丹田向內凹,目光內含。(圖5-28)

3.頭與上身隨轉腰向左擺動,頭儘量向左下搖動,臀部盡力向右側擺動;同時,兩掌翻轉下按于丹田前,掌尖相對,掌心向下;呼氣,丹田向外凸,目隨身移。(圖5-29)

[圖片]

4.以腰帶動頭和上體向後擺動,兩臂伸直,兩掌扶於兩膝蓋上;正身,頭部向後仰;吸氣,丹田向內凹,目向上視。(圖5-30)

向後仰;吸氣,丹田向內凹,目向上視。(圖5-30)

[圖片]

5.以腰帶動頭和上體向右擺動,頭儘量向右下搖動,臀部盡力向左側擺動;同時,兩掌收於腹前,掌尖相對,掌心向下;呼氣,丹田向外凸,目隨身移。(圖5-31)

6.以腰帶動頭和上體向前擺動,兩臂伸直,兩掌向下扶於膝蓋上,上體隨之立正;吸氣,丹田向內凹,目視前下方。

(圖5-32)

7.按上述動作,由左至右,接著由右至左,各轉3圈。

然後,兩腿伸直,左腳內收一步,兩腳平行與肩同寬,正身直立,兩掌垂於體側;呼氣,丹田向外凸,意在丹田。(圖5-33)

【要 領】

此段是全身的搖擺旋轉動作,由於幅度較大,並採用了三次呼吸轉一周天的方法,對整個身體都有良好的鍛煉作用。練習中,也可採用自然呼吸,或呼吸一次轉一周的方法。

心火,狹義上是指受寒感冒發燒時出現的一些症狀,通過練習搖頭擺尾轉身可以提高各器官、各系統的功能,發汗祛風,除祛心火。心臟是五臟中最重要的一個器官,是人體之根本,如果功能失常,心火過甚,則易產生心煩、驚悸、失眠、多夢,甚至昏迷癡呆、狂躁不安等症。練功中,集中意念,思想入靜,肌體鬆弛,能起到調養心神、降心火過肝火等作用,而使人心定神甯,神甯心安,心安清靜,不受外界事物干擾,發揮協調臟腑的功能,並使各臟腑間的關係達到相對平衡,各安其職,發揮自己應有的作用,消除非正常的神經緊張,從而使人健康長壽。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