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放下戒尺,害了學生?還是拿起戒尺,毀了自己?老師你怎麼做?

事件回顧:

4月8日, 遼寧鐵嶺, 一所高中內13名學生集體蹺課。 老師將蹺課學生叫到走廊用掃帚抽打, 最後將掃帚打斷。 過程被一旁學生拍下, 期間有名學生問“老師累不?我給你買水去”。

校方回應, 事因13名學生蹺課打籃球, 被打學生沒受傷, 涉事教師很負責, 是恨鐵不成鋼。

11日, 鐵嶺市教育局通報對該班主任處理結果:涉事老師已被停課、脫離教師崗位、撤銷行政職務。

疑似旁邊錄視頻的學生繼續挑釁該老師

替換高清大圖

替換高清大圖

廣大網友對此事反應熱烈, 觀點大致能分成以下兩個陣營:

贊同老師的做法

蕓簫(袁振鈞)

該怎麼辦?問問市領導幹部該怎麼辦吧。 讓領導們都下鄉支教, 體驗一下班主任的苦楚!別說你教不了, 也別說你沒班主任工作經驗, 設身處地的幹幹試試。

其實, 能因為這原因打孩子, 更說明了老師恨鐵不成鋼的心理, 家長都授權了, 咋還處罰這麼狠!以後老師還敢管孩子了嗎, 這老師真冤

X常楓

揍輕了, 兒時不好好教訓, 以後步入社會能讓人打死。

祥龍

事出有因, 這樣的老師應得以重用, 把學生當自己的孩子一樣, 如對不聽話的學生不管不問, 又能如何。

好久不見

你的孩子老師來管 說明老師負責, 這樣的孩子早晚是事啊 中國的教育令人擔憂

高原彩虹

這四高老師恨鐵不成鋼是對學生負責!等將來這幾名學生後悔當年老師對他們教育打輕了, 一定會認識到的。 教育局處分的太重, 以後誰還敢對學生象對自己孩子那樣管教負責呢?!

鴻福瑞臨

這是一位好老師, 比那些課堂上不講課, 必須補課的老師負責多了。 為何教育局不管他們?

柞樹

我作為老師, 家長的雙重身份:我說, 該打。 哪些認為老師錯誤的人, 你等著吧, 你教育的孩子早晚完蛋。

丸子阿姨:

打不得, 罵不得, 教育你又不聽。

教育孩子不能總來軟的, 也要來硬的——對於那些不好管教的學生, 適當的體罰可能比唧唧歪歪磨破嘴皮子管用點。 體罰並不是為了讓學生感到生理疼痛, 也不是身體傷害, 它主要是這樣一種手段, 讓犯錯的學生知道犯錯必須付出代價。

雙重喜慶:

哎!!!這麼好的老師為什麼還要懲罰他呢他教育孩子們這是他的責任如果這樣打幾下孩子們就懲罰老師以後哪個老師還敢去嚴加管教?以後老師只有聽學生們任之???

沒有背景~只有背影

教育局有這能耐還不如放在亂收費和給學生補課的老師身上呢 上課不好好講全靠補課

Mr.背影

這樣的好老師是沒想開, 等所有老師都想開之時, 也是中國教育堪憂之時!

不贊同老師的做法

十九畫

用體罰教育學生,是老師的無能的表現,他不配當老師,他連打人犯法都不知道。如果他與這個淘學生經常單獨接觸,同他先作朋友,讓學生感到他是知心朋友,那麼這個學生保證不會違反紀律,或者少犯錯誤。這是我從教一生的經驗。

風過留痕:

有能力的老師不會靠暴力讓學生聽話的,即使學生真的很調皮,你也只能耐心教導,誰讓你是做這份工作的。如果老師都可以打人,那你憑什麼去管打架的學生呢?搞不懂這些為老師喊冤的家長!法律明文規定,不可以體罰學生,好,你說孩子不聽話就是應該打,怎麼打?打到什麼程度?誰來規定?退一步說,打是不是真的能起作用?進一步問,打傷了以後你是不是不去找老師負責?

秀才強盜:

對,喜歡打孩子的人,無非有兩個特點!自己小的時候有被父母打的經歷2;除了打,不知道該怎麼辦,沒有去思考,或者沒耐心去尋求解決辦法。

醉輕歎: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未成年人保護法》第三章學校保護第二十一條學校、幼稚園、托兒所的教職員工應當尊重未成年人的人格尊嚴,不得對未成年人實施體罰、變相體罰或者其他侮辱人格尊嚴的行為。

精神領袖:

我也覺得這個老師累,現在的社會體系你還管他那麼多,上課講課,誰愛聽不聽,每個月按時拿工資,把自己當個打工的就好了,凡事太認真吃虧的是自己

與此同時,有學校讓戒尺進課堂

替換高清大圖

班主任老師雙手捧著一把戒尺,緩緩走進教室,全班學生見到戒尺後集體起立,自覺向這把戒尺行拱手禮。緊接著,戒尺“入座”講臺,班主任也向這把戒尺鞠躬行禮。這是近日發生在達州市大竹縣第二小學校五年級一個班級的一幕。這不是一個簡單的儀式。

戒尺進入課堂

3月13日,達州市大竹縣第二小學“戒尺進入課堂”儀式正式啟動,全校36個班級每個班都配備了一把印有《弟子規》的“戒尺”。

早在之前的教職工大會上,學校提出了“戒尺進入課堂”的想法。經過反復徵求老師和家長們的意見,多次召開支部委員會和行政會議進行專題研究,並發出《告家長通知書》。

“讓戒尺進入課堂”,即:由學校給各年級各班分別配備一把刻有《弟子規》內容的標準戒尺,如果學生的行為和表現違反了校紀班規或老師所作的其它規定,如上課不認真聽講、不遵守課堂紀律、作業馬虎或不完成作業、目無師長、品行不端等等,老師就可以動用戒尺對學生實施輕微懲戒,以達到讓學生認識錯誤、改良習慣、心存敬畏、勤學上進的目的。

“學校對數量、力度和懲戒部位都做了相關規定。例如,數量不超過2個,只能懲戒手掌,在懲戒之前老師要先在自己手掌上試兩下,感受力度,以保證高高舉起,輕輕落下。”學校的一個老師說。吃在手中,度在心中。

“上個月,學校召開家長會就提到了戒尺進入課堂這個事情,我們表示十分支持。”這所學校一位學生的家長感慨到,自從戒尺進入課堂後,她女兒在家的表現有了明顯的進步,最大的改變,就是學會了守規矩,知禮儀。

誰拿走了老師的“戒尺”

年初,朝陽市第七中學一名男生因學習問題被老師用格尺打傷,家長找到學校後,經過多方調解,涉事教師賠償學生3萬元,雙方達成和解。

作為老師,我們不支持也不認同體罰學生。但是,現在學生越來越難管了,當學生出現違規行為時,我們要怎麼處理?

管嚴了,老師常常會惹上麻煩,不管又覺得對不起自己的職業。於是,有時候就出現這種情況:學生沒做作業,老師說幾句,一點小事就鬧到校長、教育局那兒;學生課上講話,老師罰站,家長怒氣衝衝到學校要求老師道歉;懲罰學生,在媒體上容易被放大成體罰……

現在學生犯錯,學校有具體條例,老師就怎麼做,沒有也不敢懲戒。等到了工作崗位上,小錯成大錯,失去的是一份工作。到社會上,小錯成大錯,面對的可就不只是一把“戒尺”。

“教師是這個世界上唯一一個與你的孩子沒有血緣關係,卻願意因您的孩子進步而高興,退步而著急,滿懷期待,助其成才,舍小家顧大家並且無怨無悔的人。”

中國青少年研究中心副主任孫雲曉說:"沒有懲罰的教育是不完整的教育,沒有懲罰的教育是一種虛弱的教育、脆弱的教育、不負責任的教育。"

當教師啟動自我保護機制,明哲保身,其實最後受傷的還是孩子!今天你不允許懲罰學生,將來社會會狠狠地懲罰他!

如果沒有老師的威嚴,只有父母對於孩子的溺愛,當教師怕了,學校虛了,地方政府妥協了,中國式教育還能走多遠呢?

綜合自中國教育報、明珠絮語等

十九畫

用體罰教育學生,是老師的無能的表現,他不配當老師,他連打人犯法都不知道。如果他與這個淘學生經常單獨接觸,同他先作朋友,讓學生感到他是知心朋友,那麼這個學生保證不會違反紀律,或者少犯錯誤。這是我從教一生的經驗。

風過留痕:

有能力的老師不會靠暴力讓學生聽話的,即使學生真的很調皮,你也只能耐心教導,誰讓你是做這份工作的。如果老師都可以打人,那你憑什麼去管打架的學生呢?搞不懂這些為老師喊冤的家長!法律明文規定,不可以體罰學生,好,你說孩子不聽話就是應該打,怎麼打?打到什麼程度?誰來規定?退一步說,打是不是真的能起作用?進一步問,打傷了以後你是不是不去找老師負責?

秀才強盜:

對,喜歡打孩子的人,無非有兩個特點!自己小的時候有被父母打的經歷2;除了打,不知道該怎麼辦,沒有去思考,或者沒耐心去尋求解決辦法。

醉輕歎: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未成年人保護法》第三章學校保護第二十一條學校、幼稚園、托兒所的教職員工應當尊重未成年人的人格尊嚴,不得對未成年人實施體罰、變相體罰或者其他侮辱人格尊嚴的行為。

精神領袖:

我也覺得這個老師累,現在的社會體系你還管他那麼多,上課講課,誰愛聽不聽,每個月按時拿工資,把自己當個打工的就好了,凡事太認真吃虧的是自己

與此同時,有學校讓戒尺進課堂

替換高清大圖

班主任老師雙手捧著一把戒尺,緩緩走進教室,全班學生見到戒尺後集體起立,自覺向這把戒尺行拱手禮。緊接著,戒尺“入座”講臺,班主任也向這把戒尺鞠躬行禮。這是近日發生在達州市大竹縣第二小學校五年級一個班級的一幕。這不是一個簡單的儀式。

戒尺進入課堂

3月13日,達州市大竹縣第二小學“戒尺進入課堂”儀式正式啟動,全校36個班級每個班都配備了一把印有《弟子規》的“戒尺”。

早在之前的教職工大會上,學校提出了“戒尺進入課堂”的想法。經過反復徵求老師和家長們的意見,多次召開支部委員會和行政會議進行專題研究,並發出《告家長通知書》。

“讓戒尺進入課堂”,即:由學校給各年級各班分別配備一把刻有《弟子規》內容的標準戒尺,如果學生的行為和表現違反了校紀班規或老師所作的其它規定,如上課不認真聽講、不遵守課堂紀律、作業馬虎或不完成作業、目無師長、品行不端等等,老師就可以動用戒尺對學生實施輕微懲戒,以達到讓學生認識錯誤、改良習慣、心存敬畏、勤學上進的目的。

“學校對數量、力度和懲戒部位都做了相關規定。例如,數量不超過2個,只能懲戒手掌,在懲戒之前老師要先在自己手掌上試兩下,感受力度,以保證高高舉起,輕輕落下。”學校的一個老師說。吃在手中,度在心中。

“上個月,學校召開家長會就提到了戒尺進入課堂這個事情,我們表示十分支持。”這所學校一位學生的家長感慨到,自從戒尺進入課堂後,她女兒在家的表現有了明顯的進步,最大的改變,就是學會了守規矩,知禮儀。

誰拿走了老師的“戒尺”

年初,朝陽市第七中學一名男生因學習問題被老師用格尺打傷,家長找到學校後,經過多方調解,涉事教師賠償學生3萬元,雙方達成和解。

作為老師,我們不支持也不認同體罰學生。但是,現在學生越來越難管了,當學生出現違規行為時,我們要怎麼處理?

管嚴了,老師常常會惹上麻煩,不管又覺得對不起自己的職業。於是,有時候就出現這種情況:學生沒做作業,老師說幾句,一點小事就鬧到校長、教育局那兒;學生課上講話,老師罰站,家長怒氣衝衝到學校要求老師道歉;懲罰學生,在媒體上容易被放大成體罰……

現在學生犯錯,學校有具體條例,老師就怎麼做,沒有也不敢懲戒。等到了工作崗位上,小錯成大錯,失去的是一份工作。到社會上,小錯成大錯,面對的可就不只是一把“戒尺”。

“教師是這個世界上唯一一個與你的孩子沒有血緣關係,卻願意因您的孩子進步而高興,退步而著急,滿懷期待,助其成才,舍小家顧大家並且無怨無悔的人。”

中國青少年研究中心副主任孫雲曉說:"沒有懲罰的教育是不完整的教育,沒有懲罰的教育是一種虛弱的教育、脆弱的教育、不負責任的教育。"

當教師啟動自我保護機制,明哲保身,其實最後受傷的還是孩子!今天你不允許懲罰學生,將來社會會狠狠地懲罰他!

如果沒有老師的威嚴,只有父母對於孩子的溺愛,當教師怕了,學校虛了,地方政府妥協了,中國式教育還能走多遠呢?

綜合自中國教育報、明珠絮語等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