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汽車>正文

【“橋”來瞧往】車主請注意:到測速點前才減速?來不及了,當心罰單!

區間測速的原理

區間測速不可能將道路上的每部車均進行拍照再進行對比, 一般採用“兩點抓照”的方法:即在測速開始時, 如果有車超速, 就會先拍一個照, 然後在測速結束時進行測速, 並抓拍在此點中超速度車輛, 如果兩個點均出現同一部車, 就進行時間測算, 將預設的距離除以兩張相片拍照的間隔時間, 就可以計算其平均時速是否超速。

比如, 某高速路段兩個測速點之間的距離是120公里,

該路段限速每小時120公里, 車輛如果用1小時或多於1小時的時間跑完, 那麼其平均時速就低於120公里;如果在1小時之內跑完, 那它就超速了。

先快後慢就不會超速?

有朋友可能會想, 進入區間測速後狂飆一會, 快出去時慢行, 這樣一來通過兩個監控點的時間長了, 區間測速就不會認定超速了。 實際上, 這種做法是行不通的, 區間測速“上崗”並不意味著其他測速系統“下崗”了, 固定測速、流動測速、GPS測速會和區間測速互為補充。 在高速公路上, 每隔十幾公里、幾十公里都有各類測速儀器, 一經被拍有超速等違法行為, 照樣處罰。

變換車道會影響測速結果嗎?

區間測速是通過車牌自動識別系統實現的。 在前後兩個測速點的監控設備均是分車道抓拍, 即便車輛在行駛過程中從最左邊車道變線到最右邊車道, 電腦系統也可以進行自動識別比對, 不會影響區間測速的結果。

跟著大車能避免被拍照?

大家不要相信所謂的緊跟大車能逃避超速被拍的方法, 先不論其是否可行, 就其做法本身就是非常危險的。 首先跟車距離太近就有安全隱患, 加上大車的盲區比較大, 緊跟著它們就更加危險了。

如何避免被拍照?

躲避區間測速最好的方法就是不超速, 畢竟超速行駛非常危險, 所謂“十次事故九次快”也是這個道理。 與其絞盡腦汁地躲避測速, 不如規規矩矩開車, 安全又穩妥。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