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他十六歲落草為寇!降唐地位卻在藩王之上

隋朝末年各地百姓因為不滿隋煬帝暴政紛紛揭竿而起, 這些起義軍大多是由迫于生計鋌而走險的農民構成, 然而也有部分義軍不是因為生活所迫而起兵的。 為什麼這麼說呢?事實上當時比較有實力的義軍都是由盜賊組成的, 比如比較有名的瓦崗軍, 這支義軍的首領翟讓起初就是占山為王的草寇。 而這次我們說的這個歷史人物出身和翟讓差不多, 他也是從盜賊一步步變成了割據一方的勢力首領的, 這個人就是杜伏威。

《舊唐書 杜伏威傳》記載:“少落拓, 不治產業, 家貧無以自給, 每穿窬為盜。 ”這裡說的意思是杜伏威年少的時候窮困潦倒, 他沒有什麼產業可以養活自己, 於是他就以盜竊為生。 從這裡我們可以看出杜伏威的職業就是小偷, 他不僅偷別人的東西連自己親戚家的東西也不放過。 杜伏威年少時和輔公祏是有過命交情的朋友(刎頸之交),

當時輔公祏有個姑姑家裡以牧羊為生, 因此他便經常偷竊姑姑家裡養的羊送給杜伏威。 輔公祏的姑姑知道後就向官府報官了, 杜伏威和輔公祏得知官府在搜捕他們於是便一不做二不休聚集一些人落草為寇了, 當時杜伏威年僅十六歲。

公祏姑家以牧羊為業, 公祏數攘羊以饋之, 姑有憾焉, 因發其盜事。 郡縣捕之急, 伏威與公祏遂俱亡命, 聚眾為群盜, 時年十六。 《舊唐書 杜伏威傳》記載

杜伏威年紀雖然小但是他為人勇猛兇狠很快便受到群盜的擁戴成為了首領, 史書記載:“常營護諸盜, 出則居前, 入則殿后, 故其黨鹹服之, 共推為主。 ”儘管當時杜伏威成了首領但是他們的實力也不過是一股小山賊的規模罷了, 於是杜伏威便帶著部下輾轉去投奔實力較強的義軍。 他先去投奔長白山的賊帥左君行但卻不被重視, 後又帶著部下去找下邳的賊帥苗海潮。 這次杜伏威為了避免出現上次在左君行那裡碰壁的情況就派輔公祏去給苗海潮放了一句狠話,

《舊唐書》記載其原文為:“今同苦隋政, 各興大義, 力分勢弱, 常恐見擒, 何不合以為強, 則不患隋軍相制。 若公能為主, 吾當敬從, 自揆不堪, 可來聽命, 不則一戰以決雄雌。 ”杜伏威先給苗海潮分析了當前的形勢, 其大意就是我們這些叛軍只有合在一起才能對抗隋朝, 分開很難逃脫被各個擊破的命運。 如果我們合併在一起你認為你有能力當首領那麼我必然會恭敬的追隨你, 如果你認為自己不能勝任首領的位置那麼我將來做大家的首領, 不然的話我們就來打一仗來分高低。

苗海潮聽了杜伏威放出來的話後立即就慫了馬上帶著自己的部下投奔了杜伏威。 從史書記載上來看杜伏威可不是一個隻會說大話的人, 他儘管年少出身貧寒以盜竊為生, 但帶兵打仗卻很有兩下子。 隋朝的江都留守宋顥曾帶兵來征討過杜伏威, 《舊唐書》記載:“伏威與戰, 陽為奔北, 引入葭蘆中, 而從上風縱火, 迫其步騎陷於大澤, 火至皆燒死。 ” 杜伏威將宋顥的軍隊誘入了蘆葦蕩中, 隋朝的步騎兵陷入了大澤之中行進困難, 這時候杜伏威縱火燒蘆葦蕩,宋顥的軍隊全部燒死在了蘆葦蕩中。

杜伏威打仗身先士卒,他作戰驍勇經常讓敵軍膽寒。有一次杜伏威和隋軍交戰,隋軍中一員副將放箭射中了他。杜伏威在亂軍中搜索到了這個隋將於是對其大怒道:“不殺了你,我就不拔下這支箭(不殺汝,我終不拔箭。)。”說完這句話後杜伏威直接策馬奔向隋軍陣中生擒了放暗箭的隋將並且讓他親自將箭拔了出來,然後才斬殺了他。隋軍被杜伏威的驍勇給震懾住了不一會便全軍潰敗。

伏威逆拒,自出陣前挑戰,(隋朝衛將軍陳棱)棱部將射中其額,伏威怒,指之曰:"不殺汝,我終不拔箭。"遂馳之。棱部將走奔其陣,伏威因入棱陣,大呼衝擊,所向披靡,獲所射者,使其拔箭,然後斬之,攜其首複入棱軍奮擊,殺數十人。棱陣大潰,僅以身免。《舊唐書》

除了打仗勇猛善於用計策杜伏威治軍也很嚴厲。他曾挑選五千敢死士兵為精銳,杜伏威與這支部隊同甘共苦每逢作戰的時候就讓這次軍隊出擊。戰後他會親自檢閱這些士兵的作戰情況,如果有士兵後背中箭了就會被處死,這是因為士兵後背中箭說明在打仗的時候有臨陣怯弱退後的表現。每次大戰所繳獲的財物杜伏威都分賞給部下,如果有將士戰死就讓他們的妻妾也殉葬。所以當時杜伏威的部下都願意為其效力死戰每次大戰都衝鋒向前不避生死。

伏威嘗選敢死之士五千人,號為"上募",寵之甚厚,與同甘苦。有攻戰,輒令上募擊之,及戰罷閱視,有中在背,便殺之,以其退而被擊也。所獲貲財,皆以賞軍士,有戰死者,以其妻妾殉葬,故人自為戰,所向無敵。《舊唐書》

唐朝武德四年杜伏威已經佔據了江東和淮南廣大地區(盡有江東、淮南之地,南接於嶺,東至於海。),當時北方地區基本被唐朝平定,杜伏威審時度勢決定向入唐朝為官。早在唐太宗李世民圍攻王世充的時候,杜伏威就派人主動向唐朝請降,唐高祖李淵得知後大喜派人冊封杜伏威為東南道行台尚書令、江淮以南安撫大使、上柱國,封吳王,並且賜姓李氏。這次杜伏威主動請求入朝就意味著他已經甘心臣服唐朝放棄割據一方的念頭了,《舊唐書》記載杜伏威入朝後:“拜為太子太保,仍兼行台尚書令。留于京師,禮之甚厚,位在齊王元吉之上,以寵異之。”李淵不僅將他拜為太子太保還對其恩寵有加,杜伏威的地位當時甚至在李淵的兒子齊王李元吉之上。然而樹欲靜而風不止,杜伏威沒有爭奪天下之心不代表他的部下沒有,在杜伏威入朝後他的好友輔公祏便奪取了兵權起兵反唐了。輔公祏只是一場鬧劇罷了當時天下形勢已成定局,唐朝很快就平定了輔公祏的叛亂。誰知輔公祏被唐朝抓獲後反而誣陷杜伏威也參與了謀反,不過在此不久前杜伏威突然暴病而亡了。唐高祖李淵於是削去了杜伏威的官爵並籍沒其家眷,後來唐太宗李世民登基後杜伏威才得以被平反。

這時候杜伏威縱火燒蘆葦蕩,宋顥的軍隊全部燒死在了蘆葦蕩中。

杜伏威打仗身先士卒,他作戰驍勇經常讓敵軍膽寒。有一次杜伏威和隋軍交戰,隋軍中一員副將放箭射中了他。杜伏威在亂軍中搜索到了這個隋將於是對其大怒道:“不殺了你,我就不拔下這支箭(不殺汝,我終不拔箭。)。”說完這句話後杜伏威直接策馬奔向隋軍陣中生擒了放暗箭的隋將並且讓他親自將箭拔了出來,然後才斬殺了他。隋軍被杜伏威的驍勇給震懾住了不一會便全軍潰敗。

伏威逆拒,自出陣前挑戰,(隋朝衛將軍陳棱)棱部將射中其額,伏威怒,指之曰:"不殺汝,我終不拔箭。"遂馳之。棱部將走奔其陣,伏威因入棱陣,大呼衝擊,所向披靡,獲所射者,使其拔箭,然後斬之,攜其首複入棱軍奮擊,殺數十人。棱陣大潰,僅以身免。《舊唐書》

除了打仗勇猛善於用計策杜伏威治軍也很嚴厲。他曾挑選五千敢死士兵為精銳,杜伏威與這支部隊同甘共苦每逢作戰的時候就讓這次軍隊出擊。戰後他會親自檢閱這些士兵的作戰情況,如果有士兵後背中箭了就會被處死,這是因為士兵後背中箭說明在打仗的時候有臨陣怯弱退後的表現。每次大戰所繳獲的財物杜伏威都分賞給部下,如果有將士戰死就讓他們的妻妾也殉葬。所以當時杜伏威的部下都願意為其效力死戰每次大戰都衝鋒向前不避生死。

伏威嘗選敢死之士五千人,號為"上募",寵之甚厚,與同甘苦。有攻戰,輒令上募擊之,及戰罷閱視,有中在背,便殺之,以其退而被擊也。所獲貲財,皆以賞軍士,有戰死者,以其妻妾殉葬,故人自為戰,所向無敵。《舊唐書》

唐朝武德四年杜伏威已經佔據了江東和淮南廣大地區(盡有江東、淮南之地,南接於嶺,東至於海。),當時北方地區基本被唐朝平定,杜伏威審時度勢決定向入唐朝為官。早在唐太宗李世民圍攻王世充的時候,杜伏威就派人主動向唐朝請降,唐高祖李淵得知後大喜派人冊封杜伏威為東南道行台尚書令、江淮以南安撫大使、上柱國,封吳王,並且賜姓李氏。這次杜伏威主動請求入朝就意味著他已經甘心臣服唐朝放棄割據一方的念頭了,《舊唐書》記載杜伏威入朝後:“拜為太子太保,仍兼行台尚書令。留于京師,禮之甚厚,位在齊王元吉之上,以寵異之。”李淵不僅將他拜為太子太保還對其恩寵有加,杜伏威的地位當時甚至在李淵的兒子齊王李元吉之上。然而樹欲靜而風不止,杜伏威沒有爭奪天下之心不代表他的部下沒有,在杜伏威入朝後他的好友輔公祏便奪取了兵權起兵反唐了。輔公祏只是一場鬧劇罷了當時天下形勢已成定局,唐朝很快就平定了輔公祏的叛亂。誰知輔公祏被唐朝抓獲後反而誣陷杜伏威也參與了謀反,不過在此不久前杜伏威突然暴病而亡了。唐高祖李淵於是削去了杜伏威的官爵並籍沒其家眷,後來唐太宗李世民登基後杜伏威才得以被平反。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