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人們與一切眾生,不能開悟自性,得成正覺,都是被客塵煩惱所誤

阿難與大眾聽了佛的解說, 雖然口已默然, 而心還沒有開悟, 仍然靜待佛的教誨。 佛就再向阿難和大眾說:“我初成道的時候, 在鹿園中(注十二), 對憍陳那(注十三)等王人以及一般弟子們說: "人們與一切眾生, 不能開悟自性, 得成正覺, 都是因為被客塵煩惱所誤。 現在要他們當時解悟的人, 親自提出說明。 ”於是憍陳那就說:“我在佛弟子當中, 身為長老, 大眾推為見解第一, 就因為我領悟到客塵二字, 所以有此成就。 譬如行客, 投寄旅店, 暫時寄居, 不會安住。 如果真是主人, 自然安居不動, 不會往來不定。 我自己思惟,

變動不住的名為客, 安居不動的是主人。 又如晴天, 燦爛的陽光照耀天空, 陽光射入門戶的空隙裡, 在門隙光線當中, 可以看到虛空中塵埃飛揚的景象。 這些塵埃, 在虛空中飛揚飄動, 而虛空自體, 依舊寂然不動。 我由此思惟體會, 澄清寂然, 是虛空的境界。 飛揚飄動, 是空中塵埃的狀態。 ”於是佛在大眾中, 把手掌一開一合, 問阿難說:“你現在看到什麼?”阿難答:“我現在看到您的手掌, 一開一合。 ”佛說:“你看見我的手一開一合, 是我的手有開有合呢?還是你的能見之性有開有合呢?”阿難答:“佛的手在大眾前一開一合, 我看見您的手有開有合, 並不是我能見之性有開有合。 ”佛說:“那麼誰動誰靜呢?”阿難答:“佛的手不停地在動, 我的能見之性,
跟著沒有靜過, 誰又是不動的呢?”佛說:“如是。 ”佛於是從掌中放一道光到阿難的右方, 阿難跟著轉頭向右方看去。 佛又放一道光到阿難的左方, 阿難又跟著轉頭向左方看去。 佛問:“你的頭現在為什麼動搖?”阿難答:“我看見您放光到我的左右兩方, 我的視線跟著光也向左右方追蹤, 頭就跟著動搖了。 ”佛問:“你左右轉動顧盼的, 是頭動, 還是能見之性在動呢?”阿難答, “我的頭當然在動, 我的能見之性, 正在追蹤左右閃動的光, 未曾停止, 這中間實在不明自還有誰在動搖。 ”佛說:“如是。 ”於是佛又向大眾說:“人們都以動搖的名之為塵, 以不停止的名之為客。 你們看阿難, 頭自動搖, 能見之性並無動搖。 再者, 你們看我的手當然有開有合, 可是你們的能見之性,
並無卷舒開合。 這個道理極其明顯, 何以你們反認為變動的是自身, 動搖的現象是自己的實境呢?自始至終, 時時刻刻, 認定念念變動無住的意念, 生起滅了, 滅了生起的作用, 當作自己的心性, 遺失真心自性的自體, 顛倒行事。 致使性心失真。 反認為物理變動的現象就是自己, 在心理生理的範圍內打轉, 自入迷誤。 ”(十二)鹿園:即鹿苑, 在波羅奈國境, 為古帝王苑囿, 又為帝王養鹿之園。 (十三)憍陳那:譯曰火器, 以先世事火命族故。 名曰阿若多, 譯曰解本際。 因悟客塵二字之理, 得成聖果。 佛成道後首度五比丘, 憍陳那為五比丘之一, 在佛弟子中見解第一。 (以上《楞嚴經》第一卷竟)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