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美文>正文

舌尖上的桐花:暮春相顧時,桐花在青枝,葉重碧雲片,舌尖清香溢

2018年4月15日 周日 晴

舌尖上的桐花葉:暮春相顧時, 桐花在青枝, 葉重碧雲片, 舌尖清香溢

春時短, 不是我一個人的感歎, 君不見四月已是林花謝了春紅, 桃李青果, 海棠葉茂。

你不必失望, 因為暮春相顧時, 有桐花在青枝。

一棵桐樹就站在我每天上班途中的街角, 注意到它是被它的花香牽引了視線, 駐足, 仰望, 藍天下淡紫的花, 一簇一簇開成無數的小喇叭, 一樹的安安靜靜, 滿枝的不張不揚, 若不是那花香, 我想沒人會注意到它的存在正如元稹的《桐花》詩所描述的那樣:

圖片來自網路

朧月上山館, 紫桐垂好陰。 可惜暗澹色, 無人知此心。

年年怨春意, 不競桃杏林。 唯占清明後, 牡丹還複侵。

況此空館閉, 雲誰恣幽尋。 徒煩鳥噪集, 不語山嶔岑。

滿院青苔地, 一樹蓮花簪。 自開還自落, 暗芳終暗沈。

“自開還自落, 暗芳終暗沈”, 桐花的香不似其淡紫色的外表那麼內斂, 而是馥鬱濃烈,

芬芳無度, 每次路過都會被那它那“甜裡帶著香, 香裡裹著蜜”的芬芳所吸引。 每每看見蜜蜂在蕊心裡忙碌, 就會暗想桐花蜜一定更好喝。

認知桐花其實是在小時候, 每年春天媽媽會摘了新鮮的桐花備吃。 一是鮮吃, 洗了直接放在湯麵裡, 但洗是關鍵, 要揉搓一下軟了下鍋, 至於為什麼我不知道, 也沒問過媽媽。 二是晾乾收起來春節時和酥肉一樣炸了吃, 當然炸吃的桐花是要裹面的, 酥脆清香。 無論哪種吃法都是記憶中抹不掉的特殊香味, 更是舌尖上媽媽的味道。

現在也想采桐花吃, 可是總也不能如願, 落地的老了不能吃, 樹上的想摘又覺得不妥, 每每望花興歎。 其實想想這樣也好, 可以完整的保留小時候那美味的記憶。

圖片來自網路

桐樹不僅花香, 而且樹蔭厚濃, 是夏季遮陰的好樹種, 白居易曾有《答<桐花>》一詩, 桐樹的品格一一鋪展:

山木多蓊鬱, 茲桐獨亭亭。 葉重碧雲片, 花簇紫霞英。

是時三月天, 春暖山雨晴。 夜色向月淺, 暗香隨風輕。

為君布綠陰, 當暑蔭軒楹。

沉沉綠滿地, 桃李不敢爭。

為君發清韻, 風來如叩瓊。 泠泠聲滿耳, 鄭衛不足聽。

讀到 “葉重碧雲片”, 記憶的閘門再次被打開, 說來好笑, 似乎一切關於桐樹的記憶都是停留在吃上。

圖片來自網路

小時候的週末喜歡去姥姥家串門, 而且特愛吃姥姥蒸的饅頭,

那饅頭帶著一股淡淡的草木清香味, 問姥姥為什麼, 姥姥說她做饅頭有一絕招, 就是拿桐樹葉子當屜布, 難怪饅頭的味道那麼特別。

現在想想那時候主要是因為家裡窮沒有做屜布的布, 別說屜布了, 扯布做衣服都得掂算幾天呢。 也正是如此, 也才有了關於這桐樹葉饅頭味的美好記憶。

如果你被我的描述所吸引, 不妨拿桐樹葉做屜布蒸一鍋饅頭試試, 保你吃出一輩子都忘不掉的味道來。

桐花也好, 葉子也罷, 一切美好的記憶似乎都和生活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繫。

人生一世, 草木一秋, 各自安好, 便是春天。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