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歷史上真實的包青天不會斷案,他經常感情用事,還喜歡亂殺人

家喻戶曉的歷史人物不多, 但北宋名臣包拯絕對是其中之一。 起初, 在我國傳統的國粹京劇中, 包青天的故事就已經為大眾知曉了。 在現代, 從60年代開始, 包拯的故事就不斷的被各種導演改編。 1999年, 由周傑主演的電視劇《少年包青天》, 更是掀起了一股熱潮。

用現在的話來說, “包拯”絕對是影視圈裡的大IP。 我們熟悉的包青天的形象實際上來自于清朝嘉慶年間石玉坤的小說《三俠五義》。 但演義並非歷史, 歷史上的包拯不會斷案, 還經常感情用事。

歷史上包拯確實鐵面無私剛正不阿, 但是說他明察秋毫、斷案如神可是沒什麼根據。 有歷史記載, 包拯不僅斷案水準不高, 而且經常感情用事, 亂殺人。

在包拯掌管京城治安的時候, 有一次城裡發了大火。 宋朝的工商業已經發展的非常繁華了, 汴京的商鋪和住戶多且密集, 大火不一會就蔓延了十戶人家。 包拯趕到以後情況已經很危急了。

起了大火要趕緊用水撲滅, 這時候有一個小吏跑過去問包拯, 救火是用甜水巷是水, 還是苦水巷的水。 包拯聽了以後非常生氣, 想著這樣人命關天的時刻, 你竟然跟我討論用哪裡的水, 你是不是腦子有問題。 一怒之下, 包拯就把換個小吏拖出去斬了。

整個過程非常的迅速, 現場的百姓和官吏根本沒反應過來。 等到明白發生了什麼以後, 大家就越發地對這個剛正不阿的大人感到“敬畏”。

包拯這個人不僅剛愎自用, 而且非常喜歡下人的溜鬚拍馬。 《夢溪筆談》中曾有記載,

當時有一個富人犯罪, 為了減輕刑法, 因為他知道包拯肯定不會收他的錢的, 就去賄賂小吏。 小吏說你到時候只要喊冤就行。

到了公堂上, 包拯下令仗打富人, 富人開始喊冤。 這時候, 小吏站出來了, 說:“你喊啥, 包大人說你有罪, 你就有罪;讓你挨板子, 肯定是你該罰。 包大人說的一切都是對的!”包拯聽了別提有多高興了, 但是他表面不表現出來, 說:“小吏你怎麼能這樣對待一個喊冤的人呢, 來人, 仗打10大板。 ”於是小吏挨了板子, 富人“伸冤”成功。

歷史上的包拯和我們的認知有著天壤之別, 但歷史就是歷史, 不能改變。 但有的時候, 充滿傳奇色彩的英雄式的人物雖然虛假, 但不妨礙我們對一個斷案如神, 愛民如子的包拯的崇拜。

‍參考文獻:《夢溪筆談》、《宋史》

‍參考文獻:《夢溪筆談》、《宋史》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