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社會>正文

張宗雲:騎著“電驢”跑村居的法援人

張宗雲(左二)接待來訪群眾。

□ 法制網記者 丁國鋒

法制網通訊員 徐志軒 錢菂 文/圖

今年2月5日,雲南昭通盤河人李緒碧從無錫坐了3個小時大巴,輾轉來到江蘇省常州市金壇區公共法律服務中心,只為送上一面“手握法律 為民解憂”的錦旗,對中心主任張宗雲說一聲謝謝。

“盡責擔當,不辱使命,他心裡裝著百姓,假日也照樣連軸轉。 ”常州市金壇區司法局局長朱珍娣介紹,“自2007年1月張宗雲擔任金壇區法援中心主任以來,10年為打造‘15分鐘法律援助服務圈’,騎電動車跑遍全區124個村(居),滿足群眾法律需求,被群眾親切地稱為‘公平正義的守護神’。 ”

“我們不能做甩手掌櫃,群眾對我信任就是對法援事業信任。 ”這是張宗雲常掛在嘴邊的一句話。

2016年9月,李緒碧在工作期間常規操作儀器,卻意外被軋傷右手,勞動能力幾乎喪失,而李緒碧所在公司卻在辦理賠償、結算款項的時候一拖再拖,還指責是其在工作中出現錯誤才導致自己受傷,公司本就不應該賠償。

去年12月,李緒碧萬般無奈之下向公司所在地即金壇區公共法律服務中心提交了法律援助申請。 瞭解案情後,因李緒碧傷殘等級不高,即便獲得賠償對這個有3個正在上學孩子的家庭來說,仍舊是杯水車薪。

怎麼樣才能讓李緒碧獲得更高的賠償?張宗雲和法援律師有些發愁。 就在此時,張宗雲瞭解到李緒碧所在的公司曾為他買了份商業保險,但公司卻拒不承認。

為找到公司投保的保險公司,張宗雲只能想出個“笨辦法”——羅列全區每一家保險公司的電話,挨個打電話、上門問。 功夫不負有心人,在一番溝通後,保險公司同意審核材料後直接向李緒碧個人支付保險金。

同時,律師也向勞動仲裁部門提交仲裁申請,要求判令公司發放賠償金。 雙管齊下,今年1月,李緒碧如願拿到了保險金與賠償金共計45萬元。

“為困難群眾提供法律援助,需要更多的社會力量來參與!”張宗雲認為,構築“大法援”新格局,靠單槍匹馬還不夠,還需眾人拾柴。

為此,張宗雲先後數次前往工會、婦聯、殘聯、老齡辦等部門,積極協調各方力量,截至目前,已在全區124個行政建制村全部建立了法律援助聯絡點,成立了20個行業法律援助工作站和9個鄉鎮基層法律援助工作站,所有鄉鎮(辦事處)建起法律援助工作站,構建區、縣、鄉、村四級法律援助服務網路,實現了法律援助與各部門工作的無縫對接,將法律援助從城區推向了鄉鎮。

“為黨委政府分憂,為人民群眾排憂解難。 ”這是張宗雲當上金壇區法律援助中心主任後給自己定下的“規矩”。

“一般來我們法援中心尋求幫助的多是掙些辛苦錢的農民工兄弟姐妹,他們大多文化程度不高,法律意識差且極易情緒激動,一個不小心就可能釀成群體事件。 ”張宗雲說,“面對屢次爽約的包工頭劉某,我通過電話向其說理說法並讓其對協議履行提供擔保,最終為13名農民工兄弟討回了賒欠長達一年多的工資。 ”

2007年以來,金壇區法援中心在張宗雲的帶領下,已受理案件4600餘件,受援人達4900餘人,“12348公共法律服務平臺”來電、來訪、來信、網上諮詢總數15000多件。 而他本人也先後捧回“全省法律援助工作先進個人”“江蘇省殘疾人維權工作先進個人”“江蘇省十佳法律援助管理標兵”等榮譽。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