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最後一部膠片電影《長江圖》亮相“北京展映”環節

央廣網北京4月18日消息4月18日晚, 最後一部膠片電影《長江圖》在中國電影資料館與參加“北京展映”環節的觀眾見面, 中國電影資料館副館長張小光、製片人楊競、導演楊超、剪輯楊明明出席了《長江圖》的映後座談。

第八屆北京國際電影節的“北京展映”環節共分18個單元, 展映500部中外電影佳作。 《長江圖》以其藝術性, 列入特展-改革開放四十周年單元展映。 《長江圖》於2016年2月15日在第66屆柏林電影節首映, 是該屆柏林電影節唯一入圍的華語片, 曾獲得第66屆柏林國際電影節“傑出藝術貢獻銀熊獎(攝影)。

影片講述了發生在長江之上,

時空交錯的魔幻愛情故事。 秦昊飾演的船長高淳在駕駛貨船沿長江送貨的途中, 不斷上岸尋找豔遇。 但他逐漸發現, 這些“不同的人”都是安陸(辛芷蕾飾)。 航程上溯, 高淳迷上了安陸, 不斷停船與她相會, 也漸漸發現安陸出現的地點, 都與一本手寫詩集有關。 而船過三峽之後, 安陸不再出現了。 船上發生變故, 但他不顧一切地獨自一人駕駛貨船, 繼續上溯長江, 直到源頭的雪山, 終於發現了安陸的起源, 和長江的秘密。 被問及與長江的故事, 楊超笑言足可說1小時。 他認為長江“是活的東西”;遇見河流, 甚至“生理上、本能性地眼睛就會聚焦在上面”。

改革開放40年, 電影業不但見證著中國的滄桑巨變, 本身也在進行著不斷革新,

如今VR技術的介入更是將電影科技推向新的高度。 反觀《長江圖》, 16萬尺的膠片仿佛透著穿越時空般的“古板”。 梳著小辮子的導演楊超, 在學生兼影片剪輯的楊明明眼中就是典型的“藝術家”。 面對膠片拍攝的種種阻礙, 仍捨棄已較成熟的數字拍攝, 楊超認為“最不清晰的反而更迷人”, 只有膠片才“符合‘重彩水墨’的概念”, 才能拍出那種“寬容度很高, 但又不那麼銳的東西”。

《長江圖》劇本7萬字, 130餘場, 如果完全拍完, 可撐起5小時的電影。 跋涉兩三千公里進行拍攝, 後經過多次“舍”以及三版剪輯, 最終確定了現在115分鐘版本。 由於膠片拍攝“不能現場看到效果”的特性, 對後期剪輯也是一大困難。 據楊明明介紹, 膠片電影的剪輯需要先導出一個代理檔(即小樣),

在此基礎上剪輯, 最後再用數位技術回歸到膠片。

《長江圖》公映之前, 就引發了諸多文化人對其進行討論。 作為典型的文藝電影, 《長江圖》整體透著“高冷”, 很多觀眾大呼“看不懂”。 楊超介紹, 這部電影其實就是他的一次實驗, 他在嘗試將各種元素全部塞進去, “有著故事片的質感, 而不是故事片的結構”。 不過, 他認為看懂《長江圖》是沒有門檻的, 留給觀眾的空間非常大。 之所以很多符號讓觀眾覺得一頭霧水是因為受限於時長, 影片中展現的只是“謎語的只鱗片爪”。

本次座談會還安排了《長江圖》膠片捐贈儀式。 據電影資料館人員介紹, 如果膠片溫度保存得當, 最長可以保存1000年, 如果需要還可以運用底片膠片製作出“長江圖”。

所以本次捐贈給中國電影資料館的《長江圖》底片膠片也是一筆不可多得的文化財富。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