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李自成攻陷北京,除了兵強馬壯,還離不了以曹化淳為首得一群太監

李自成率主力最先到達京師。 正當李自成率兵步步逼向京師的時候, 這一消息傳到了京師, 崇禎皇帝匆忙召見王公大臣, 商議對付農民軍的良策, 但是群臣默默無言, 半晌也沒想出辦法, 崇禎皇帝傷心至極, 幾乎快要流淚。 此時, 不知傳來何種消息, 崇禎帝連忙拆閱, 看罷不禁大驚失色, 推案進內去了。 各位大臣一直在殿內等候聖旨, 直到中午, 才由內監傳出命令, 要諸位大臣退去。 只是等到黃封到來後, 眾人才知昌平已經失守了。 昌平地處天塹, 是一夫當關、萬夫莫開的險要位置。 怎奈太監高起潛等,

競毫不戒備, 起義軍一到, 只管各人逃命。 就這樣, 昌平輕而易舉地為農民軍所得。 當天晚上李自成率領農民軍, 直逼盧溝橋, 進犯平則門, 緊接著圍攻彰儀門。 崇禎皇帝急忙下詔, 任命吳三桂為平西伯, 立即率所部勤王。 下令京師三大營, 發兵屯齊化門外, 以抵抗農民軍。 襄城伯李國楨統率三營, 晝夜巡邏。 同時命太監王承恩為京師遼薊兵馬總督。 此時京城外農民起義軍在晚上舉著火把, 火光沖天, 殺聲震地。 京師內守城的殘兵只有五六萬人, 又多半是老弱病卒, 又乏糧餉, 崇禎帝萬般無奈, 只得下令發內帑銅錢, 分給守城兵士, 但每名不過百錢, 兵士怨聲不絕, 守城也益發懈怠了。 襄城伯李國楨, 向皇帝提出建議, 準備向公侯募捐糧米,
崇禎皇帝答應了, 命他辦理。

哪知李國楨忙碌了一夜, 最後, 各親王大臣, 捐米還不到五百石, 隨即分給了士兵, 一時找不到鍋。 李國楨沒有辦法, 親自前往城中店鋪, 買了些吃的。 這樣堅持了兩天, 農民軍攻城愈來愈猛。 李自成下令用大炮轟城, 守城的士兵被炮彈炸死的不計其數。

守城士兵大半不願守城, 都躲到炮樓裡安全的地方。 李國禎單槍匹馬進內城, 直入乾清門, 守門太監和侍衛上前阻攔, 李國楨大聲道:“都什麼時候了, 還作什麼威福!”說罷放聲大哭, 內監這才放李國楨進宮。 國楨見到崇禎皇帝, 便叩頭大哭:“士兵都已變心, 睡臥在城下, 根本不聽號令, 這個人起身, 那個人又睡下, 如此看來, 怕大事已休了。 ”崇禎聽後流淚不止, 於是傳旨, 驅內宮太監侍衛等, 登城守衛, 大約二千餘人, 命太監曹化淳督領。 又搜刮宮內後妃的金釵釧珠, 約有二十萬金, 分賞給城內兵士。 正在分配, 忽然聽到消息, 城外三大營已被打敗, 十分之六投降了農民軍, 其餘的都逃散了。 李國楨和崇禎都驚呆了。
君臣怔了一會兒, 相對大哭起來, 國楨滿眼含淚走到宮外, 督兵守城。 城外三大營的軍械盡被李自成劫去, 其中有大炮十二尊, 可納火藥百斤。 起義軍得了大炮, 對準京師轟擊, 炮聲隆隆, 百姓驚惶嚎哭。 崇禎在宮內聽到炮聲不絕, 如坐針氈, 一會兒哭, 一會兒大笑, 內侍太監, 更不知所措。 禮部尚書魏藻德, 奉前大學士李建泰上疏人奏, 勸崇禎皇帝御駕南遷。 崇禎皇帝大怒, 把奏疏擲在地上道:“李建泰已經投降了農民軍, 還有顏面來朕處饒舌嗎?”魏藻德不敢答話, 叩頭而退。 又有大學士范景文、禦史李邦華、少詹事項煜等, 也上疏請皇上南遷, 並說願奉太子, 先赴江西督師。 崇禎皇帝大怒道:“你們平時經營門戶, 為子孫萬代計,
今日國家有事, 就要棄此南去嗎?朕城破則亡社稷, 南遷何為?”眾臣聽罷, 誰也不敢再說什麼, 只好各自退去。


李自成進京

此時山海關總兵吳三桂, 接到勤王的詔書, 怕李自成兵力強大, 不敢進兵, 但又不能不奉詔, 當天下達命令, 率兵十五萬人, 向京師進發。 每天行軍才三十裡,這是吳三桂有意遲遲緩進。吳三桂的打算,是拖延時間,待到各路援兵聚齊後,兵力雄厚,再和李自成交戰,那就不怕他了。誰知才行軍到豐潤,就傳來京城失守的消息,吳三桂見大勢已去,乾脆屯兵觀望。

吳三桂

再說農民軍圍困了京城,力攻平則、德化、西直三門。太常卿吳麟征,親自架起大炮,率軍拼死抵抗。起義軍也架炮轟城,把西直門轟塌了一丈多,吳麟征親率內官,修理城牆,一面飛馬進大內,向崇禎皇帝報告情況。兵士由於缺餉,勢將逃散。吳麟征到乾清門,守門宦官不准外吏進入,吳麟征便硬闖了進去。到了午門前,恰好遇上禮部尚書魏藻德,他對吳麟征說道:“兵部已籌有巨餉,你可不必慌忙了。”說著拉了吳麟征出來。這時,內監統領曹化淳,暗地裡勾結農民軍,準備獻出京城。

李自成包圍京師,使得城內人心惶惶,朝不保夕,崇禎皇帝也終日坐立不安。周皇后和懿安皇后及六功嬪妃,無不以淚洗面,此時報告消息的內監,進出大內,絡繹不絕。太監統領曹化淳,見京營兵馬潰散,知道大勢已去,便和內監王之心,秘密商議獻城投降。守城的內官,都受了曹化淳的煽動,在城上向外打炮,打炮之前,士兵先把炮彈內的彈藥挖去,只把硝磺裝在裡面,對著天空燃放。曹化淳還恐傷了起義軍,他先指揮農民軍躲開,然後發炮。這樣勉強支持了幾天。李自成命手下在彰儀門外,把一大紅氊子鋪在地上,他盤膝坐在氈上,手握著藤鞭,指著城上的太監道:“一旦城陷,就要殺你們個片甲不留!”城上的內監,聽了李自成的話,一個個面面相覷,不敢作聲。這天晚上,就有十幾名小太監,偷偷地溜出京城,投奔到李自成營中去了。第二天清晨,已經投降了起義軍的太監杜勳縋進入城中,直入內宮,勸崇禎帝下詔遜位。崇禎皇帝大怒,叱退杜勳。杜勳出宮後,到處散佈流言,城內人心更加浮動。兵部尚書張縉彥,聽到這個消息,想入宮上奏,守宮太監不允許進入,張縉彥氣憤地出了乾清門,競自去鐘樓上自縊了。

崇禎與兵部尚書張縉彥

每天行軍才三十裡,這是吳三桂有意遲遲緩進。吳三桂的打算,是拖延時間,待到各路援兵聚齊後,兵力雄厚,再和李自成交戰,那就不怕他了。誰知才行軍到豐潤,就傳來京城失守的消息,吳三桂見大勢已去,乾脆屯兵觀望。

吳三桂

再說農民軍圍困了京城,力攻平則、德化、西直三門。太常卿吳麟征,親自架起大炮,率軍拼死抵抗。起義軍也架炮轟城,把西直門轟塌了一丈多,吳麟征親率內官,修理城牆,一面飛馬進大內,向崇禎皇帝報告情況。兵士由於缺餉,勢將逃散。吳麟征到乾清門,守門宦官不准外吏進入,吳麟征便硬闖了進去。到了午門前,恰好遇上禮部尚書魏藻德,他對吳麟征說道:“兵部已籌有巨餉,你可不必慌忙了。”說著拉了吳麟征出來。這時,內監統領曹化淳,暗地裡勾結農民軍,準備獻出京城。

李自成包圍京師,使得城內人心惶惶,朝不保夕,崇禎皇帝也終日坐立不安。周皇后和懿安皇后及六功嬪妃,無不以淚洗面,此時報告消息的內監,進出大內,絡繹不絕。太監統領曹化淳,見京營兵馬潰散,知道大勢已去,便和內監王之心,秘密商議獻城投降。守城的內官,都受了曹化淳的煽動,在城上向外打炮,打炮之前,士兵先把炮彈內的彈藥挖去,只把硝磺裝在裡面,對著天空燃放。曹化淳還恐傷了起義軍,他先指揮農民軍躲開,然後發炮。這樣勉強支持了幾天。李自成命手下在彰儀門外,把一大紅氊子鋪在地上,他盤膝坐在氈上,手握著藤鞭,指著城上的太監道:“一旦城陷,就要殺你們個片甲不留!”城上的內監,聽了李自成的話,一個個面面相覷,不敢作聲。這天晚上,就有十幾名小太監,偷偷地溜出京城,投奔到李自成營中去了。第二天清晨,已經投降了起義軍的太監杜勳縋進入城中,直入內宮,勸崇禎帝下詔遜位。崇禎皇帝大怒,叱退杜勳。杜勳出宮後,到處散佈流言,城內人心更加浮動。兵部尚書張縉彥,聽到這個消息,想入宮上奏,守宮太監不允許進入,張縉彥氣憤地出了乾清門,競自去鐘樓上自縊了。

崇禎與兵部尚書張縉彥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