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苦竹山的新“上山下鄉”運動(一)

喝了那麼多普洱茶, 若從沒見過茶山, 會日久生愧, 我便是這種狀況。 這是我第次的茶山之旅, 四月天的普洱已經是夏天, 從景穀縣城出發一個小時,

就到了小景穀。 從普洱到景穀, 再到小景穀, 越走越熱。 上茶山, 能找到一個當地人帶領會省心不少。 小景谷文山頂茶廠的楊強成了我此行的嚮導。

楊強是個土生土長的小景穀人, 家裡世代做茶, 茶園是爺爺那輩從荒山上開墾出來, 解放前就承包下來, 後面成為家族財產。 到了楊強的父親這一代, 是下了狠心要好好做茶的, 文化程度雖不高, 踏踏實實去茶廠裡做學徒, 做技術工, 沒有什麼理論結合實際的一般過程, 硬是憑著一股踏實肯幹的勁頭, 經過多年實踐積累下來了一套好手藝。

自然而然地手藝傳到了兒子這一代, 但是楊爸爸對孩子的培養自有法子, 兩個兒子, 讓他們各自獨立發展, 各做各的,

誰也靠不上誰, 誰也別想依賴誰, 他認為兩個孩子只有這樣事業上才能迅速成長起來。 楊強是小兒子, 他現在還記得當年老爸第一次給他一大筆錢, 要他去收茶學著做茶, 結果被他拿去賭錢賭輸掉了, 回來被老爸暴打一頓的情景, 但是這幾年磨礪下來, 楊強這個85後的小夥, 已經從骨子裡愛上了普洱茶, 徹底從過去的小混混蛻變面的做茶人。

初識苦竹茶山

小景穀的茶山有著數量多、分佈廣的特點, 主要集中在文東、文杏文山、文聯、文召、營盤各村, 還有多數自然村也有古茶園分佈, 其中以苦竹山最具有代表性。 通往苦竹山的盤山路上, 稍顯顛簸, 其實已經算是上好的土路了, 楊強將他的皮卡車開飛快, 也是因為到了自家地盤文山頂合作社的初制所就在山頭,

這條他跑了不知道幾百遍的路, 早已經諳熟。 “看到沒?看到沒?”由於開快怕我看遇見大的茶林他乾脆停下車讓我看個清楚, 然後站在一旁一副笑傲茶山的姿態。

看得出, 他是真的對自己家鄉感到驕傲。 連綿的山脈高低起伏, 沿途不論俯首, 仰頭皆是古茶樹們的身和其他茶區的茶園有所不同, 不是連片生長, 而是小片一小片零星分佈在茂密的樹林中, 有種林中茶園的感覺, 生態環境非常好, 古茶園與各種松林、荷林, 粹林以及旱冬瓜林共生, 形成天然“混林”, 共用天地精華。

苦竹山的茶, 算是景谷茶的代表。 現有栽培型古茶園約1500畝, 不乏30年間樹齡的樹, 但現存量最大的應該是百年前紀襄廷推廣種植後形成的。

這些古樹茶很多是幹徑10釐米以上的大樹, 是呈喬木自然生長, 幾平沒經矮化過。 小景穀的占茶樹屬於動庫種的藤條茶, 不同於猛海種有著粗壯的樹枝, 而是有著任意橫生的細長枝條。 這裡的古茶園因為年代久遠, 早已經適應了各種自然環境及病蟲害的攻擊, 完全不用施肥灑藥就能生長的很好。 本內容來自《茶山紀錄片》

關於普洱茶沖泡,保存等知識,請加南茗佳人高級評茶員微號:6480348(長按複製)交流學習。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