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時政>正文

政府網站“互動較差”緣於作風問題未除

日前, 江西省人民政府辦公廳通報了2018年第一季度全省政府網站抽查情況, 41家政府網站在內容及安全保障等方面存在突出問題, 抽查合格率為85.3%。 被通報的41家政府網站主要存在欄目更新滯後、服務功能缺失、互動回應較差等問題。 (4月11日, 新華社)

現如今, 網路問政已經成為市民群眾表達民意、反映訴求的重要管道, 一直備受廣大群眾的關注, 普通民眾向政府部門提出意見或建議, 進而得到專人回復, 最終落實解決, 形成一個網上受理、網上回復、網上網下處理的完整鏈條, 打通了服務群眾的最後一公里。

然而, 我們看到的是, 一些“啞巴”網站, 讓網路問政流於形式, 與群眾沒有互動、也不回應群眾需求, 毫無作為可言, 大大損害了政府形象, 降低了政府網站的公信力。 搭建各類網路受理平臺只是第一步, 如果“互動回應較差”, 群眾自然不買會賬, “問而不應”的網路問政最終也就成了“白問”, 註定了只是曇花一現的“秀”。

筆者以為, 在党和政府大力提倡“網路強國”的今天, 這樣的政府網站不僅僅是沾染了嚴重的“作風病”, 將政府處理某些問題的消極態度帶到網站建設中, 更是沒有意識到政府網站的建設對於“互聯網+政務”乃至於政府今後發展的重要性。 在互聯網時代, 快速適應時代要求、有效轉變執政理念, 把群眾工作搬到網上來,

以深入推進網路問政為支點, 對網上“民怨”表達中民生訴求予以及時辦理和回應, 通過打造有效的網路問政互動平臺, 努力把政府為民服務的角色意識確立起來, 把政府與民溝通的謙卑姿態強化起來, 真正使一些地方從一度普遍存在的“老是想著如何解決提出問題的人們”, 轉變到“總是想著如何解決人們提出的問題”上來, 從而實現用現代化的手段加強和創新社會管理, 這不僅是我們黨在新的歷史時期“布信於民”的重要方式和必然要求, 更是能夠為塑造政府形象, 打造過硬政府公信力提供裨益。

“互動”和“回應”, 是對網上政務服務的更高要求, 如何用行動“回應”老百姓心中的“問號”, 卻是行政機關履行職能的必要環節,

是最關鍵的“最後一公里”。 因此, 要真正做好網路問政, 就要按照這個標準, 全天候、全方位、全覆蓋地為社會公眾提供服務, 真正在網上打造一個“24小時不下班的政府”, 一個“民眾摸得著、喊得應、對得話”的網上政府, 讓群眾的各項需求及時得到回應。

首先要對網路作為政府和群眾溝通的有效管道有一個正確的認識, 進而堅定“以人為本”理念, 正確處理群眾利益和自己“榮辱得失”的辯證關係。 其次, 要建立健全完善的網路問政機制, 使網路問政真正成為傾聽民聲的平臺。 還要配套建立問題解決回饋機制、問責機制等長效制度, 使群眾的反映不會石沉大海、一倒無風, 對於不負責任的相關人員, 要堅決處罰;把網路問政作為反映民生訴求、監督政府工作的平臺,

加強輿情研判, 真正做到“從群眾中來, 到群眾中去”, 才能使政府網站成為幹群溝通的“連心橋”。

民計民生總關情, 讓百姓感受到實實在在的民生福祉, 必須帶著對人民群眾的深厚感情去傾聽民聲、瞭解民意、解決民憂, 不僅讓老百姓看到我們說什麼、怎麼說, 更要看到我們在做什麼、怎麼做, 讓老百姓在一條條回復中、一件件實事中、一天天變化中, 深切感受群眾路線指引下黨委政府為民服務的堅定信念, 也彰顯出地方黨委政府致力科學理政的良好形象。

作者:福映秋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