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手擀面論文”是具有多元價值的科普

4月14日, 一篇名為《手擀面加工過程中的非線性力學及熱力學原理》在高校朋友圈火了, 文章點擊量突破十萬加。 西工大一位留法博士寫了一篇論文, 講的是老陝熟悉的手擀面, 將和麵、擀面、煮面的全過程展示出來, 從科學的角度回答了為什麼要餳(xíng)面、為何要卷著擀、擀面翹邊是什麼原因, 煮面時又為什麼要加少量涼水。 (4月15日《華商報》)

留法博士寫論文太正常了, 可寫的論文居然是“手擀面”的科學原理, 則就令很多人詫異了, 這不是在“玩物喪志”嘛, 耗費大量精力弄“沒用”的勞什子, 顯得大材小用, 頗有些浪費留法博士這個頭銜。

其實這是誤解, 這篇手擀面論文成為爆款文, 恰恰說明其滿足大眾傳播需求, 達到了科普宣傳的效果, 為普通人解釋清楚了手擀面涉及到的科學原理, 從而更有利於手擀面產業發展, 亦能以點帶面, 吸引更多科學界人士加入科普宣傳工作, 向大眾解釋日常生活裡的各種科學問題,

手擀面不僅是陝西人的日常主食, 我國其它地區也有類似麵食, 做法大同小異, 都是千百年流傳下來的美食, 乃是古人智慧結晶和文化遺產, 一代代傳承、改進, 令現代人得以享受到諸多傳統美食。 古人發明出來的手擀面, 乃是通過無數次的實際操作反復磨練, 才摸索出一套最好的製作技法, 能夠做出一碗最可口的手擀面。

然而, 受限於古代科技理論的落後, 古人只知其然而不知所以然, 無法解釋為何要如此操作, 才能讓手擀面達到完美, 只能以經驗一代代相傳。 留法博士的手擀面論文, 則在實操經驗的基礎上, 用淺顯易懂的現代科普語言, 將每一步操作涉及到到科學原理, 逐一闡釋出來, 令人一目了然。 如此, 即可清晰解釋傳統美食技法蘊含的科學性, 祛除神秘色彩, 讓現代人更容易接受傳統技法。

我國有很多千百年流傳下來的傳統工藝, 堪稱是一座豐富的寶庫, 可是在傳承的過程中, 卻因缺乏完整的科學理論, 令其蒙上了神秘色彩, 阻礙了傳承和理解。 如果通過類似“手擀面論文”的形式, 對傳統工藝重新用科學原理加以剖析,

就能夠達到祛魅效果, 有助於傳統工藝的傳承發展。 比如手擀面就可以依據現代科學原理, 結合現代化生產技術, 從而有的放矢, 繼續探索和完善製作工藝, 實現產業化發展。

很多科學研究都看起來沒啥用, 只是研究者出於好奇心的驅使, 想弄清楚事物背後的科學原理, 才會花費大量的時間精力於此。 這樣做看似浪費, 卻符合科學研究的規律, 從人類社會的發展歷史來看, 很多改變社會進程的科學研究, 當初就是出於“無聊、無用”的研究。 因此, 我們不應過於功利心, 要鼓勵和支援科學家的好奇心, 誰知道下一個改變社會的科學研究, 會不會就是看似“無聊、無用”的呢!

作者:江德斌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