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安慶加快推進美麗國土建設

堅持最嚴格的耕地保護制度

嚴格禁止在自然保護區等區域設置礦權

宅用地供應, 對城區棚改安置(選房券), 實行“限銷售對

象、限房價、競地價”

強化隱患點搬遷避讓和工程治理, 力爭年度核銷隱患點

不少於150個, 穩步推動“去存量、控增量”。

推動落實國土資源品質變革、效率變革、動力變革, 不斷提高全市國土資源工作水準, 今年, 我市按照高品質發展的要求, 圍繞市委“456”總體部署, 以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 加快推進美麗國土建設。

建設“安全工程”

今年, 我市將堅持最嚴格的耕地保護制度, 推動保障國家糧食安全和耕地資源安全。

重點摸清未納入耕地保護範圍的園地、殘次林地等適宜開發的農用地, 合理確定土地整治重點區域, 大力開展高標準農田和新增耕地專案建設, 全面推進城鄉建設用地增減掛鉤和工礦廢棄地複墾利用, 確保建成高標準農田5.5萬畝、完成補充耕地1.2萬畝、耕地保有量不低於444萬畝。

推動建設專案佔用耕地耕作層土壤剝離再利用工作, 指導符合條件地區有序開展“旱改水”工程, 破解占優補優、占水田補水田難題。 堅持建管並舉, 加大對破壞耕地行為查處力度, 做好高標準農田統一上圖入庫, 實行永久基本農田特殊保護, 嚴格控制佔用城鎮周邊永久基本農田, 推動基本農田保護面積不少於365.35萬畝。

探索建立耕地保護補償機制。 積極對接財政部門, 爭取市級土地整治專案財政預算, 支援各地加大補充耕地資金和人力投入, 鼓勵農村集體經濟組織和農戶投工投勞, 對履行保護責任的各類主體予以獎補, 推動耕地數量、品質、生態三位一體保護。

建設“綠色工程”

堅持以礦產資源規劃為統領, 科學合理設置採礦權。 嚴格禁止在自然保護區等區域設置礦權, 加快綠色礦山建設, 實行新建礦山一律達標, 加快生產礦山改造升級, 推廣應用先進技術方法, 提高礦產資源綜合利用水準, 推動綠色礦業發展示範區創建實現突破。 加大礦產督查力度, 打擊違法開採行為, 落實安全生產責任, 認真開展礦產資源儲量動態監測、儲量報告審查備案以及獨立選址和重大專案的壓礦審查。

建立礦山地質環境恢復制度, 重點突破集賢關礦區整治工作, 督促推進宜秀區眉山採石場二采區和巴茅山、懷寧獨秀山、太湖劉羊羅繼平等採石場礦山恢復治理工程。 積極落實礦山粉塵污染防治措施, 依法取締非法採石場, 助力大氣污染防治。

積極推動新一輪土地利用總體規劃編制, 把生態保護紅線、永久基本農田、城鎮開發邊界逐級落實到地塊。 凸顯土地整治平臺作用, 統籌山水林田湖草系統治理, 支援太湖等地申報山水林田湖生態修復試點。 健全皖河幹流“河長制”制度, 有序開展巡河工作, 推動落實七大專項行動。

建設“高效工程”

加快轉變資源管理方式,

提高資源供給品質和利用效率, 推進落實國土資源供給側結構性改革。 嚴把新增產能用地用礦閘門, 壓實降低企業用地成本舉措, 實行工業標準化廠房產權分割登記, 提高服務實體經濟發展的精准度。 完善落實產業用地政策, 打通政策落地“最後一公里”, 推行產業用地長期租賃、先租後讓、租讓結合、彈性出讓等供地方式, 支援新產業新業態發展。

建立儲備土地供應銜接機制, 推行商辦用地少量供應, 加大住宅用地供應, 對城區棚改安置(選房券), 實行“限銷售對象、限房價、競地價”。 重組城區土地出讓評估機構庫, 建設城鎮標定地價體系, 加強地價動態監測。 指導各地增補完善基準地價, 研究制訂國有農用地和集體建設用地基準地價,

推動城鄉統一土地市場建設。

深化“大美宜城·陽光地產”制度。 聚焦“四新經濟”, 結合首位產業, 發力非工專案精准招商。 推動書城綜合體專案;牽頭做好大王廟、大觀亭區域修復, 打造傳統風貌街區;配合推進人民路以南歷史文化街區保護性開發。

擴大國有土地有償使用範圍, 探索推動地下商業、停車場、倉儲設施等地下空間土地使用權有償使用。 持續深化礦產資源有償使用制度改革, 按照“產權明晰、規則完善、調控有力、運行規範”的要求, 加快形成統一、開放、競爭、有序的礦業市場體系。 加大礦業權出讓轉讓和勘查開採的資訊公開力度, 根據市場需求和建設需要, 適時出讓礦業權。 加強土地和礦業權市場信用管理, 依法合規落實失信懲戒制度。

持續開展城市建設用地節約集約利用評價,全面落實建設用地專案節地評價,做好開發區土地集約利用評價與更新。研究制定鼓勵政策,推進城市新區、公交場站等用地空間的立體開發。強化批而未供土地消化利用,探索建立新增建設用地計畫指標分配與批而未供土地數量掛鉤機制。

建設“和諧工程”

繼續向貧困地區傾斜涉土涉礦專案和資金,充分發揮土地整治、地質災害隱患點避讓搬遷等工作扶貧效益。完善國土資源精准扶貧政策,積極保障各類扶貧專案用地需求。用活用足增減掛鉤節餘指標交易政策,改善貧困群眾居住環境,拓寬扶貧資金管道。

出臺全市地質災害防治“十三五”規劃,積極推進全市地質災害防治網格化管理,重點聚焦災害防治資訊化建設,推動建設市縣兩級應急視頻指揮系統、搭建地質災害資訊化管理平臺、引入無人機用於一線防災等。加強動態調查評價,扎實開展汛前排查、汛期巡查和汛後複查,堅持科學防災,抓好應急處置。組織災害應急演練和防治培訓,注重防災宣傳。強化隱患點搬遷避讓和工程治理,力爭年度核銷隱患點不少於150個,穩步推動“去存量、控增量”。

全面提高市縣登記服務水準。啟動“13550”行動,實現5個工作日辦結目標。持續深化不動產登記改革,推動林權登記劃轉,積極謀劃市區“1+18”登記模式,指導太湖、潛山等地開展“房證一體”不動產發證市級試點。

提請修訂房票安置辦法、市區國有土地和集體土地房屋徵收管理辦法以及房屋徵收覆核確認辦法,完善補償標準、戶口認證、資金結算等內容,研究制定杆管線遷建管理辦法,健全更新征遷安置制度體系。規範開展“區認證、市覆核”各環節業務,全力保障市城區2018年棚戶區改造項目。

依法合規落實失信懲戒制度。

持續開展城市建設用地節約集約利用評價,全面落實建設用地專案節地評價,做好開發區土地集約利用評價與更新。研究制定鼓勵政策,推進城市新區、公交場站等用地空間的立體開發。強化批而未供土地消化利用,探索建立新增建設用地計畫指標分配與批而未供土地數量掛鉤機制。

建設“和諧工程”

繼續向貧困地區傾斜涉土涉礦專案和資金,充分發揮土地整治、地質災害隱患點避讓搬遷等工作扶貧效益。完善國土資源精准扶貧政策,積極保障各類扶貧專案用地需求。用活用足增減掛鉤節餘指標交易政策,改善貧困群眾居住環境,拓寬扶貧資金管道。

出臺全市地質災害防治“十三五”規劃,積極推進全市地質災害防治網格化管理,重點聚焦災害防治資訊化建設,推動建設市縣兩級應急視頻指揮系統、搭建地質災害資訊化管理平臺、引入無人機用於一線防災等。加強動態調查評價,扎實開展汛前排查、汛期巡查和汛後複查,堅持科學防災,抓好應急處置。組織災害應急演練和防治培訓,注重防災宣傳。強化隱患點搬遷避讓和工程治理,力爭年度核銷隱患點不少於150個,穩步推動“去存量、控增量”。

全面提高市縣登記服務水準。啟動“13550”行動,實現5個工作日辦結目標。持續深化不動產登記改革,推動林權登記劃轉,積極謀劃市區“1+18”登記模式,指導太湖、潛山等地開展“房證一體”不動產發證市級試點。

提請修訂房票安置辦法、市區國有土地和集體土地房屋徵收管理辦法以及房屋徵收覆核確認辦法,完善補償標準、戶口認證、資金結算等內容,研究制定杆管線遷建管理辦法,健全更新征遷安置制度體系。規範開展“區認證、市覆核”各環節業務,全力保障市城區2018年棚戶區改造項目。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