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老峰鎮開始今年1700戶、70多萬平方米的征遷工作

4月10日, 安慶已進入暮春, 夏日的氣息正一點點地向這座城市滲透。 經開區老峰鎮泉河村陳屋組, 77歲的楊貴鳳正在拾掇家什, 衣服已經打包好, 再過幾天, 她就要離開這座生活了一輩子的老房子, 搬到城裡的出租屋去了。 “在這住了一輩子, 肯定捨不得。 ”楊貴鳳說。

在楊貴鳳的老屋外, 地裡還生長著沒成熟的包菜、蠶豆、豌豆、筍子等蔬菜。 蔬菜被鏟得“七零八落”, “能吃的都儘量挖出來吃了, 一些小的還沒長好, 可惜等不到它們熟了。 ”楊貴鳳頗為不舍。

2018年年初, 秦潭湖片區棚改、泉河元橋片區棚改讓經開區老峰鎮這片土地上的人們又開始忙碌起來。

一邊是對土地的戀戀不捨, 一邊是對新生活的嚮往, 1700多戶老峰人進入了征遷隊伍。

今年3月5日, 老峰鎮召開了棚改動員大會, 預示著今年1700戶、70多萬平方米的征遷工作拉開大幕。 泉河村黨總支書記陳伍散會後就告訴了老母親楊貴鳳, 讓她收拾收拾, 準備搬遷。 聽到這個消息, 楊貴鳳內心百感交集, “我在這出生的, 住了一輩子, 這麼大年紀了, 沒想到還要搬走。 我女兒在外地工作, 前幾天我打電話喊她回來在老屋裡一家人照了合影, 留作紀念。 ”

縱然有萬般不舍, 但作為泉河村的領頭人, 陳伍深知責任重大, 只有他帶了頭, 整個村的拆遷工作才能順利開展。 而實際情況也確實如此, 目前全村的房屋面積丈量已經完成,

戶口認證也已上報, 就等著拆遷政策出臺, 和老百姓簽訂拆遷協議了。

與此同時, 在泉河村道的另一邊, 村民陳益經營了13年的超市因為周邊村民的陸續搬遷, 生意清淡了些, 這間200平方米的超市維繫著陳益一家四口的生計。 在超市的玻璃門上, 一張白底黑字的拆遷公示赫然在目。 “店肯定要繼續開, 但要重新換個地方找個門面。 雖然從頭開始艱難了點, 但我們相信黨和政府, 對於拆遷工作盡力支援。 ”

在老峰鎮, 泉河村是個傳統的農業村, 從最初的水稻種植, 到2000年發展的草莓種植, 泉河人的生活都離不了土地的饋贈。 但是, 拆遷之後, 這裡將建成工業園區, 村民們也將安置在安慶市最大的還建點——和平苑社區,

變身為城市居民。

土地性質的改變、居民身份的轉變帶來的一系列變化, 都需要一個適應過程。 陳伍告訴記者, 他們早已開始謀劃, “今後主要就是服務型社區了。 比如居家養老、孤寡老人, 我們也在做這方面的事, 我們也在查閱資料, 考察這方面的事, 下一步社區怎麼管理, 要提前謀劃。 ”

泉河村正是老峰鎮的縮影, 隨著城市框架的拉大, 鄉村正蛻變為城市發展用地, 城市發展的新力量正在這裡積蓄著。 老峰鎮常務副鎮長劉林說, “按照經開區三期建設規劃, 老峰鎮位於三期22.24平方公里範圍內, 將成為開發區的經濟重地。 所以, 接下來我們的配套設施將按照圓夢新區規劃建設, 按照工業地塊劃分, 同時相容行政服務、醫療衛生、教育都涵蓋在內的一個新區。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