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普洱茶與滇藏間茶馬古道的興盛

摘要:雲南、西藏兩地間交易茶葉、馬匹等商品的交通線, 近代以來稱為“茶馬古道”。 茶馬古道的出現, 與相關道路的形成演變、清代普洱茶的興起及運銷西藏有關。

在特定的歷史條件下, 清朝以普洱府、順寧府為主要產地經營的大葉種茶, 種植、生產獲得迅速發展, 同時運銷西藏等地, 西藏的騾馬也趕到雲南銷售, “茶馬古道”由此形成並趨興盛。

人們所說雲南與西藏間的“茶馬古道”, 是近代以來對兩地間交易茶葉、馬匹交通線的雅稱。 既稱“茶馬古道”, 歷史上必與茶馬互市有密切的關聯。 茶馬古道應具備以下特徵:商隊交易的商品當以茶葉、馬匹為主;官府參加道路有關的貿易管理, 並提供沿途茶馬互市的地點;若無特殊情形, 茶馬互市遞年持續進行, 並對道路兩端以及道路沿線的居民和城鎮, 均產生較大的影響。 以這些特徵為線索, 以下對滇藏間茶馬古道與普洱茶的關係,

茶馬古道形成興盛的過程等試為考述。

一、清代普洱茶興起, 為茶馬古道形成創造了條件

在清代茶葉、馬匹成為該道運銷的重要商品之前, 雲南與西藏間已存在古老的通道。 清代普洱茶興起並大量運銷西藏, 西藏的馬匹等商品進入雲南, 這條道路乃被稱為“茶馬古道”。 進一步來說, 清代茶葉、馬匹成為雲南與藏區貿易之大宗, 普洱茶的興起為其關鍵。

雲南東南部氣候炎熱, 雨量充沛, 植物種類繁多, 生長迅速堪稱繁盛。 其中有相連成片的茶樹林。 這些茶樹多為野生植株, 也有一些屬人工種植。 當地居民長年採摘茶葉, 主要是供佐食, 或以為藥物。 唐代雲南始有採茶供飲的記載。 據《蠻書·雲南管內物產》:“茶出銀生城界諸山,

散收無采造法。 蒙舍蠻以椒姜桂和烹而飲之。 ”[01]南詔所建銀生城位今雲南景東, 蒙舍蠻(南詔貴族)令人采其地界諸山之茶, 與花椒、薑、肉桂同烹供飲。 既言“散收無采造法”, 可見所采之茶主要供蒙舍詔(南詔)貴族享用, 採摘、加工亦無成法。

今滇東南所產大葉種茶, 明代尚不出名。 《萬曆野獲編》列舉全國知名的產茶之地, 未提到雲南。 [02]明人許次紓撰《茶疏》, 稱雲南所產五華茶, 與湖南的寶慶茶齊名。 [03]《萬曆野獲編》說大理的感通寺產茶。 謝肇淛《滇略》亦稱雲南知名之茶, 有昆明太華茶與大理感通寺茶, “(價)值不廉。 ”謝肇淛于萬曆年間任雲南省右參政, 天啟元年(1621)改任廣西按察使離滇。 可見天啟元年以前, 滇東南所產之茶尚不流行。

[04]清初, 達賴喇嘛奏請于北勝州(治今雲南永勝)設互市交易茶馬, 吳三桂奏疏建議:“令商人于雲南驛鹽道領票, 往普洱及川、湖產茶地方採買, 赴北勝互市, ”亦言“本省普洱地方, 產茶不多”。 [05]可為證。

清代普洱茶興起並趨繁榮, 與西藏茶葉消費市場的開拓, 普洱茶產地社會環境的優化, 以及清廷積極支援與加強管理有關。

唐宋時北部遊牧民族流行喝茶, 籍以解膩幫助消化, 明代更盛。 《明史》稱:“番人嗜乳酪, 不得茶, 則困以病。 故唐、宋以來, 行以茶易馬法, 用制羌、戎, 而明制尤密。 ”[06]長期以來, 西藏所需茶葉主要靠四川供應。 明末因遭受戰亂破壞, 四川運銷西藏之茶大幅度減少。 清初吳三桂出任雲南總管。 他看准這一商機, 主要還是圖謀聯絡達賴喇嘛為以後謀反做準備,

乃策劃向西藏輸出茶葉。 順治十八年(1661), 達賴喇嘛受吳三桂唆使, 奏請在北勝州(治今雲南永勝)以馬換茶。 康熙四年(1665), 清廷批准在北勝州與中甸等地, 舉辦雲南與西藏的茶馬互市。 [07]

康熙二十年(1681), 吳三桂叛亂失敗。 康熙帝下令追查吳三桂暗通達賴喇嘛之事, 北勝州、中甸等地的茶馬互市停辦。 [10]在查清達賴喇嘛與吳三桂反叛無涉後, 北勝州、中甸等地的互市得以恢復。 舉辦茶馬互市的地點, 又增加鶴慶、麗江、金沙江(在今麗江以東)等處。 康熙二十二年(1683), 康熙帝詔准西寧的蒙古商人, 可趕馬至鶴慶等地交易茶葉。 [11]雍正二年(1724)雲貴總督高其倬奏報安撫中甸等事, 其中有“舊行滇茶, 視打箭爐例, 設引收課”等語, [12]可見中甸等地的茶葉貿易照常進行。雲南與藏區的茶馬貿易,推動了滇東南大葉種茶的種植與生產,雲南逐漸成為知名的茶葉產地,與江蘇、安徽、江西、浙江、福建、四川、兩湖等產地同列。[13]

清朝積極開發雲南邊疆,為普洱茶的崛起與持續發展創造了有利條件。完成對吳三桂所遺殘破局面的整頓後,清朝將雲南治理的重點,從靠內區域移至邊疆與僻地。雍正以後全國人口劇增,道光時達到前所未有的四億。為尋求新的生存空間,內地流民乃向人口稀少地區遷移。為禁止遷徙朝廷屢頒通告,但效果不大。雲南官府則以提供資金、耕牛相號召,吸引流民入滇墾種。[14]

雍正六年(1728),朝廷對車裡(今雲南西雙版納)等地的改土歸流大規模展開。平定其地後,清朝奉行“江外宜土不宜流,江內宜流不宜土”的原則,結束瀾滄江內外地區土司的封閉統治,解決了“無事近患腹心,有事遠通外國,自元迨明,代為邊害”的隱患,也為內地流民大量移居普洱茶產地創造了條件。

清代普洱茶流行,還與飲茶習尚的改變有關。明代飲茶流行水開即飲、添水複飲。茶葉是否耐泡、滋味淳厚與否便被看重。雲南東南部的茶樹屬於多年生的大葉種茶,生長迅速、採摘期長,可多年栽培無須施肥除蟲,茶葉味釅耐泡,這些特點適應了沸水沖飲的要求。大葉種茶還有一個特點,即有助消化、驅風寒的功效。清代仕宦雲南的吳大勳,稱滇東南的大葉種茶能消食理氣,去除積滯,驅散風寒,“最為有益之物。煎熬飲之,味極濃厚,較他茶為獨勝。”[15]《普洱茶記》稱:“普洱茶名遍天下,味最釅,京師尤重之。”清人還說:“普洱茶膏能治百病,如肚脹受寒,用姜湯發散,出汗即愈;口破喉顙,受熱疼痛,用五分噙口過夜即愈;受暑擦破皮血者,研敷立愈。”[16]

對普洱茶的生產與銷售,清朝制定積極支援的措施。思茅地區界連諸處茶山,鄂爾泰于雍正五年(1727)奏准,將普洱原設的通判移駐思茅,加強對思茅與六茶山地方事務的管理。其時六大茶山所產茶葉,每年約有六七千馱。雍正七年,鄂爾泰又奏准在思茅設總茶店,由通判親自主持,管理當地的茶葉交易,並頒佈“不許容人上山、以杜絕釁端”的規定。客商買茶,每馱須納茶稅銀三錢,由通判負責管理,[17]乾隆年間,仍奉行商民在普洱茶產地坐放收發、向官府納稅後轉運各地的規定。乾隆三十七年(1772)吳大勳說:普洱府所屬茶山的範圍極廣,“夷人管業,採摘烘焙,製成團餅,販賣客商,官為收課。”

雍正七年(1729),朝廷設普洱府(治今雲南普洱),管轄車裡、六順、倚邦、易武、猛臘、猛遮、猛阿、猛龍、橄欖壩等處土司,六大茶山乃納入普洱廳所轄範圍。[18]普洱地區乃成為普洱茶購銷的集散地。朝廷還就普洱茶的包裝與稅銀作出規定:七個圓餅為一筒,重49兩,徵收稅銀一分;每32筒頒發一茶引,每引收稅銀三錢二分。從雍正十三年開始,朝廷頒給雲南3000份茶引,下發各茶商行銷辦課。[19]清廷規定每年進貢普洱茶。貢茶所需的銀兩。由布政司庫銅開支,思茅府每年領銀1000兩,辦理貢茶的採收轉運。[20]

清代外地流民大量遷居雲南,因腹地大致人滿為患,乃赴山地、邊疆等人煙稀少的地區。時有俗語:“窮赴夷方急走廠”。以江西、湖南人為主的流民,遷居車裡、茶山等地後,憑藉在家鄉掌握的制茶知識,投身於普洱茶生產與銷售的浪潮,尤以收購、加工及販賣者居多。雍正六年(1728),鄂爾泰奏疏稱:思茅、猛旺、整董、小孟養、小孟侖、六大茶山以及橄欖壩、九龍江各處,原有“微瘴”,“現在漢民商客往來貿易,”並不因“微瘴”為害。[21]每年採茶季節,普洱府所屬六大茶山方圓600餘裡,“入山作茶者數十萬人。茶客收買,運於各處,每盈路,可謂大錢糧矣。”[22]

普洱茶的生產獲得迅速發展,所采古樹之茶不足需求。夷民乃試種新茶並獲成功,隨後大量種植茶樹。《清稗類鈔》說:“普洱茶產于雲南普洱府之普洱山,性溫味厚,壩夷所種。”[23]為提高普洱茶的品質,茶農改變粗放經營的做法,對所種茶葉鋤草捉蟲,“旁生草木,則味劣難售。”普洱茶成品的存置亦多講究,“或與他物同器,即染其氣而不堪飲矣。”受茶葉產地、採摘時間等因素的影響,普洱茶又分為不同的等級,以生於赤土或土中雜石者較佳。二月間採摘、茶蕊極細而白的茶葉,稱為“毛尖”,以充貢品。製作貢品的任務既畢,官府乃許民間採摘、販賣茶葉。茶農將所采之茶上籠略蒸,揉為團餅,其葉猶嫩、味道亦佳者稱“芽茶”。三四月採摘及加工者稱“小滿茶”。采於六七月間的稱“穀花茶”。少女在雨季之前採摘、出售以備嫁妝者,則謂“女兒茶”。[24]對六大茶山生產茶葉的銷售去向,官府亦有規定。質優者充為歲貢,較差的茶葉散賣省內各地,粗老的茶葉則熬膏壓制成茶餅,備贈親友或賣往藏區等遠方。[25]

二、茶馬古道形成之前,滇藏間已有古老通道

以今大理為分界,“茶馬古道”的前身可分為北段與南段。北段即由大理經麗江進入西藏的道路,形成的時間甚早。

宋熙寧六年(1073),陝西諸蕃與北宋關係緊張,宋朝戰馬的來源趨緊。次年,宋廷委成都路募人入大理國商議買馬。峨眉進士楊佐應募前往。楊佐一行經虛恨(今四川峨邊)、束密入大理國,行至大雲南驛(今雲南祥雲縣雲南驛)見裡堠碑,其上“題東至戎州,西至身毒國,東南至交趾,東北至成都,北至大雪山,南至海上,悉著其道裡之詳,審詢其裡堠,多有完葺者”。[26]

裡堠碑所記之“北至大雪山道”,即由今大理經麗江過今滇西北入四川,經康定、天全、雅安達成都的道路。《明史》說北至大雪山道“為南詔咽喉,三十六番朝貢出入之路”。[27]《元史》亦稱:“巨津州(治今麗江縣西北巨甸),……今州境實大理西北陬要害地。”[28]北至大雪山道是南詔、大理國聯繫吐蕃和今川西的重要通道,此道至少唐初已存在。

隋唐之際吐蕃政權在青藏高原崛起。唐中宗時,吐蕃勢力到達洱海地區,聯合姚州諸蠻擊殺唐監察禦史李知古。唐朝遣將軍唐九征率軍擊退吐蕃,建鐵柱紀功。不久吐蕃勢力複振。吐蕃南下走的就是北至大雪山道。《蠻書·山川江源》稱:大雪山(即今麗江、巨甸之間北面的雪山),“其高處造天。往往有吐蕃至賧貨易,雲此山有路,去贊普牙帳不遠。”可知此道達今拉薩附近。天寶十三年(754)南詔與唐決裂,與吐蕃結為兄弟之國,北至大雪山道成為南詔與吐蕃往來的要道。

蒙元時期,北至大雪山道是較早置驛的道路之一。《經世大典》記載:至元七年(1270),“大理、善闡、金齒等處宣慰司,呈准差來立站,使臣帶木歹亦只裡等文字該與帖古歹相接立站,卑司即便和買到鋪馬一百五十匹,並察罕章分到站戶五百戶,已於西番小當當地起立馬站畢”。[29]記載所說在大理、善闡(今昆明)、金齒(今雲南保山、德宏一帶)等處立站,當指在今昆明經大理、保山至德宏的道路置立驛傳。這一線是雲南重要的交通線。同時設站的還有察罕章(今麗江)至西番小當當(今雲南德欽)的道路。元代開通的察罕章、小當當道,明代仍然存在,並對走向有所記載:洪武時明太祖頒詔:“今聞有路自碉門(今四川天全)出枯本任場徑抵長河西口(今四川康定),通雜道長官司,道路平坦,往來徑直,可即檄所司開拓,以便往來。”[30]明太祖所說的道路,就是宋代的北至大雪山道,元至元七年設站的察罕章、小當當一線,在這條道路所經的雲南轄境。

蒙古軍較早開通北至大雪山道,與忽必烈征大理的路線和宋末戰爭的形勢有關。蒙古憲宗二年(1252),為對南宋形成南北夾擊之勢,王弟忽必烈領命出征雲南。次年由西北至六盤山。以後至臨洮並進入吐蕃地區。至忒剌(今四川松潘)後,分兵三道以進。大將兀良合台率西道兵,由晏當(今雲南中甸)路入,諸王抄合、也只烈率東道兵,經白蠻(今四川宜賓地區)以進。忽必烈親率中路軍過大渡河、金沙江,經麗江抵大理城,乃克之。不久忽必烈北返,留兀良合台繼續平定雲南各地。[31]忽必烈返回西北,也是沿來時路線以行。[32]

忽必烈征大理,複開了宋代的北至大雪山道。當時今川東仍為宋朝所有,今貴州、廣西一帶是蒙古與南宋對峙的戰場。因此,恢復雲南至上述地區的舊道尚無可能。而北至大雪山道已為征討雲南的蒙古軍所熟知,走此道又可避開戰場,經西北通達上都亦較有利。在較長的時間,北至大雪山道是雲南聯繫上都與內地的主要通道。憲宗四年(1254),蒙元在麗江立茶罕章管民官,以土官麥良任其職。至元七年(1270)元立察罕章、小當當驛站,至元八年立麗江宣慰司,[33]以加強對置站地區的管理。

忽必烈平定大理後,使臣、行人至雲南多途經北至大雪山道。在蒙古軍破大理國的次年,善闡人李姓法師經吐蕃赴內地求學,留居25年方歸雲南。[34]憲宗八年(1258),安南國王“納款”,駐守大理的蒙古宗王不花令訥剌丁“乘傳入奏”。[35]中統二年(1261),居今德宏地區的金齒蠻十人,經北至大雪山道赴上都開平覲見。[36]同年,兵部郎中劉芳出使大理,至吐蕃遇害。世祖命恤其家。[37]至元六年(1269),張廷珍被任命為安南國達魯花赤,他“由吐蕃、大理諸蠻至於安南”。[38]

成都和成都以西的地區也為蒙元所較早據有。憲宗七年(1257),蒙古軍于成都立署,以劉黑馬“管領新舊軍民大小諸務”。憲宗八年,蒙古軍攻佔雅州(今四川雅安),至元二年(1265),授雅州碉門安撫使高保四虎符。至元九年,元於吐蕃西川界立寧河驛站(在今甘肅和政)。[39]使臣行者由大理經麗江、晏當(大當當)或小當當過吐蕃地區,會于長河西口,再經碉門、雅州至成都,向北經忒剌和寧河站可抵上都。通常認為北至大雪山道的路線,起自大理止於吐蕃,元代設置的上述驛道,是對唐代舊道的進一步拓展。

蒙元重視對北至大雪山驛道的管理。至元八年(1271),元朝“遣兀都蠻率蒙古軍鎮西方當當”。[40]至元二十三年,雲南行省平章政事納速剌丁奏請數事,第三條是“罷丹當站賦民金為飲食之費”,詔議行之。[41]至元三十年,世祖詔雲南旦當仍屬西番宣慰司。[42]當當(旦當)地處僻地,地瘠人稀,而蒙元對其如此關注,說明經過當當驛的北至大雪山道,在元代前期仍有重要的意義。這一時期雲南發生的事件,大都與北至大雪山道有關。至元七年,雲南王忽哥赤被雲南宣慰都元帥寶合丁等人毒死,大理等處勸農官張立道遣人經吐蕃北上告變。忽必烈聞知,命斷事官博羅歡等“馳驛”至雲南處理此事。博羅歡等行至吐蕃界,遇從囚獄中逃出的張立道出亡於此,遂同還大理,誅寶合丁及同謀者。[43]至元十一年,賽典赤·贍思丁奉世祖之命到雲南建立行省。他先至大理,詢父老諸生安國便民之要,[44]也是經北至大雪山道進入雲南。

至元十九年(1282),元朝重新打通前代通往四川的清溪關等舊道,沿途設置驛站。自至元十一年建立雲南行省並以中慶(今昆明)為省治,雲南的政治中心從今滇西移到滇東。以後,由雲南赴內地多走清溪關道、石門關道,以及至元二十八年拓開之由中慶經普安(在今貴州普安以西)達黃平的驛道,北至大雪山道不再是雲南官民前往內地首選的道路。但元中葉至明、清,北至大雪山道仍可通行。明人說:“由臨洮南入,渡麗江石門關,南經大理入滇。”[45]

三、確定從大理至普洱茶產地的道路,須考察若干因素

“茶馬古道”南段的情況較為複雜。考察南段即從大理南下至普洱茶產地的道路,須綜合考慮相關因素方能確定。

關於普洱茶的產地。清人檀萃說:“普茶名重於天下。出普洱所屬六茶山,一曰攸樂,二曰革登,三曰倚邦,四曰莽枝,五曰蠻專,六曰慢撒。周八百里,入山作茶者數十萬人,茶客收買,運於各處。”[46]道光《雲南通志》稱:“所謂普洱茶者,非普洱府界內所產,蓋產於府屬之思茅廳界也。廳治有茶山六處,曰倚邦、曰架布、曰習崆、曰蠻磚,曰革登、曰易武。”[47]《思茅廳採訪》則言:“茶有六山,倚邦、架布、嵋崆、蠻磚、革登、易武,氣味隨土性而異。”普洱府所屬有六大茶山,方周800餘裡,為清代普洱茶的主要產地,但史載對六大茶山的地望卻有不同的說法。據雍正六年(1728)雲貴總督鄂爾泰奏疏:經詳查普洱一帶地方形勢,“車裡所屬十二版納並六大茶山,居普洱之左,在東南一帶。”[48]可知六大茶山雖具體的名稱不同,但均位於普洱府(治今雲南普洱)的東南面,即今思茅市的東南部與西雙版納的部分地區。

另據清代《幻影談》:“普洱茶,亦滇產之大宗也,元江、思茅、他郎皆有茶山。”[49]除普洱府所屬之六大茶山與今西雙版納部分地區外,元江(今雲南元江)、他郎(今雲南墨江)也出產普洱茶。張泓《滇南新語》稱:“滇茶有數種,盛行者曰木邦、曰普洱,木邦葉粗味澀,亦作團冒普茗名,以愚外販,因其地相近也,而味自劣。”[50]張泓於乾隆六年(1741)入滇,親歷邊陲見聞甚廣。他說乾隆時木邦一帶產茶甚多,但葉粗味澀,其味自劣。木邦茶商假冒普洱茶之名,“以愚外販,因其地相近也。”木邦指今雲南臨滄市與緬甸相連地區。既稱木邦產茶之地與普洱府相近,可見包括木邦乃至順寧府(治今雲南鳳慶),至遲清代中期亦為重要的產茶之地。順寧府的轄地,包括今臨滄市與思茅市的西南部。近人羅養儒之《雲南掌故》說:普洱茶以產於迤邦(在今雲南景洪東北)的雨前茶最佳,大都運往四川銷售。其次是產自六大茶山之一攸樂山的攸樂茶,顏色明豔如同紅茶。較有名的還有產于順寧的鳳山茶。[51]所言與上述記載相合。

從出產普洱茶的普洱府、木邦北部與相連的順寧府,通往雲南北部、與普洱茶銷售有關的道路有以下幾條:

清代所稱之“雲南入京道”,即元朝開通由中慶經普安、黃平入京的驛道。具體走向是自今昆明經貴陽、鎮遠、沅陵等地至北京,為元代以來雲南聯繫內地的通衢。羅養儒稱:清光緒年間雲南所產之茶,本省享用與運往省外,約各占產量之半。雲南貢茶入京始自康熙朝,“康熙某年有旨,令雲南督撫派員支款,採買普洱茶五擔送京,供內廷作飲。”以後演為定例,每年貢茶一次,進貢數量逐漸增加。[52]凡由雲南採購入京的貢茶,為朝廷所指派,雲南官府負責購置並押運至京,專供統治上層享用,因此不具有民間貿易的性質,亦無馬匹交易的情形,因此所經道路不宜稱為“茶馬古道”。

從雲南腹地至今西雙版納首府景洪的道路。該路線有兩種走法,其一是從今大理經景東、鎮沅、普洱、思茅達景洪,即明代所說的“貢象下路”。據明代的記載,[53]沿“貢象下路”由景東至鎮沅府,行二日至普洱,又行四日至達車裡宣慰司(治今景洪),由車裡往西南可抵八百媳婦宣慰司(治今泰國北部清邁)、老撾宣慰司(治今老撾北部瑯勃拉邦),西行十五六日至西洋海岸,至乃擺古莽酋之地(在今緬甸南部勃固一帶)。該道是雲南南部諸族與徼外勢力,向明朝進貢馴象必經之路,明代以前該路為民間便道。

第二種走法是自今昆明經建水、元江、普洱、小橄欖壩至景洪。此道首見於元代記載。至元二十一年(1284),元朝將領步魯合答率軍出征羅必甸(在今元江),以後繼續征討八百媳婦國(在今泰國北部),途中經過車裡。[54]在思茅縣小橄欖壩瀾滄江整控渡口,近年發現記載元軍此次出征的摩崖石刻。出征元軍所走的道路,是經今建水、元江、普洱、小橄欖壩至景洪,這是民間存在的便道。至正元年(1341),車裡路總管寒賽遣其侄刀溫入貢,道經元江與當地官吏發生爭執,釀成動亂,朝廷命雲南行省平定。行省懾之以兵,繼行安撫平息事態,寒賽為向朝廷表忠心,乃增納租賦,並在車裡北上道路的部分路段設驛傳。[55]據記載:元代臨安路(治今通海)轄有矣馬洞、落捉、建州三站。[56]建州疑即建水州(治今雲南建水),為最南面之一站。至於元江、普洱、車裡在元代是否置站,未見其他記載。明代雲南府(治今昆明)至元江因遠驛(在今元江以西)的道路,設有晉甯、江川、通海、曲江、臨安、寶秀等六站。[57]乾隆初年,乃有在今普洱至西雙版納道路置驛的確切記載。

清代是否有普洱茶運抵藏區相關道路的記載?回答是肯定的。《清一統志》稱:普洱茶山普洱在府之境。其山產茶,性溫味香,異於他地所產,人稱“普洱茶”。據《滇程記》:自景東廳行100裡至者樂甸。再行一日至鎮沅州,又行兩日至車裡宜慰司,繼行二日至普洱山。[58]所言自景東廳(治今雲南景東)經者樂甸(治今鎮沅東北恩樂)、鎮沅州(治今鎮沅)至車裡宜慰司,當指商隊由大理至景東達車裡購茶的道路,此道沿行明代之“貢象下路”。商隊在至車裡的行程中,沿途分別赴各產茶地區。

明清時雲南商隊或以騾馬運輸為主,但個人肩挑、背馱之短距離轉運,在某些情形下亦較普遍。明人王世性說:鎮遠(今貴州鎮遠)系滇貨集中之地,為水陸之會。“由滇雲至鎮遠共二十餘站,皆肩挑與馬騾之負也。”[59]所言為雲南至鎮遠道路的情形,但運輸“皆肩挑與馬騾之負”,在西南邊疆尚普遍存在,因路途轉運艱辛,商隊多選走較短的路線。以後情況逐漸改變。光緒初年,在雲南及出省的商隊中,形成四川、臨安(今雲南建水)、迤西(包括騰沖、大理鶴慶與喜洲)等三大馬幫。大型馬幫貨豐人眾,騾馬甚多,對道路狀況、飲食住店、旅途安全等均有較高要求。因此,運輸普洱茶的馬幫(尤其是走慣臨安一線的臨安馬幫),選走由今景洪經普洱、元江、建水至昆明、大理這條較為平坦、旅店等設施較為齊備的驛路,可能性也很大。

從滇東南出發北上的兩路商隊,彙集於今大理市下關。一些商隊在此將馱運的普洱茶複蒸,加工為磚茶等緊壓茶。雍正至道光年間,下關發展為滇西的商業重鎮。[60]上世紀初,下關的制茶業已有較大規模。1920至1930年,有德瑞利、溪記、複義和十餘家商號在下關建茶廠。上世紀30年代後,又有茂恒、複春和、成昌、洪盛祥、寶元通等商號建廠。下關商家除加工沱茶銷往四川、餅茶運銷滇西北外,還大量生產磚茶銷往西藏,1944年,下關生產磚茶約100萬斤,約為塊狀茶生產總量的1/2。永昌祥、複春和等商號,從鳳慶、雲縣、臨滄、景穀、西雙版納購進散茶,在昆明、下關茶廠加工為緊壓茶,普品運銷麗江、維西、拉薩等地。[61]

自下關繼續北上,通過北至大雪山道,運輸普洱茶的商隊進入藏區。據記載:乾隆十三年(1748)朝廷議准:雲南之茶引頒發到省,轉發麗江府,由該府按月發給商人,許赴普洱府販買,運往鶴慶州之中甸等地行銷。官府負責稽查盤驗,由邱塘關並金沙江渡口照引查點,按則抽稅。官府填發部引,商人赴中甸通判衙門呈繳,分季彙報。未填之餘引,由麗江府年終繳還有司。[62]可見清朝對普洱茶的運銷管理十分嚴格,對符合規定的商隊,按月發給准許營業的茶引,設關稽查盤驗,按例抽稅;未填發的餘引,事畢須繳還有司。

關於從大理經麗江到巴塘(今四川巴塘)的道路,清人倪蛻稱:由大理至麗江府,北行至阿喜(在今麗江西北),渡金沙江至木撇灣,過喇止羅、喇咱姑、橋頭、哈巴羅、羅絲灣、土官村、十二欄杆、一家村、拖木郎、小中甸、箐口、中甸、奔子欄等處,再走西路或東路至巴塘。[63]乾隆十八年(1753),雲貴總督碩色等上奏:

鶴慶、麗江二府與四川之巴、裡二塘及西藏各寨相連,該地夷漢商民多有販賣茶、煙、布匹、雜貨,常在四川巴、厘二塘所轄之檫棟、安安、天柱各寨及西藏所屬之檫瓦崗、左工波、鳥曲棕、工布、渣峪、紮玉滾、南墩、漢人寺、江卡、紮呀、黃連山等處,或與藏來之番商,或與川屬之夷客易換毛褐、氆氆、黃連等物,遠者二三十站,近則不過三四站。其赴藏路徑,以鶴慶府所屬之中甸為咽喉要道,一自西北出翁書關,一自正西走維西之奔子欄,渡浪滄江,俱由四川之巴、厘二塘而往。此二路系官塘大道,有防汛弁兵盤詰。[64]

雲貴總督碩色等稱“茶馬古道”沿途重要的集鎮,有雲南的鶴慶、麗江,四川之巴塘、裡塘,沿途的大小集市,有巴塘、裡塘所轄之檫棟、安安、天柱各寨,以及西藏所屬的檫瓦崗、左工波、鳥曲棕、工布、渣峪、紮玉滾、南墩、漢人寺、江卡、紮呀、黃連山等處。這條道路由雲南赴西藏,“以鶴慶府所屬之中甸為咽喉要道。”商隊至中甸後分兩路,一路自西北出翁書關,一路自正西走維西之奔子欄,渡過金沙江(方按:奏疏誤為浪滄江)進入西藏。雲貴總督碩色等說夷漢商民販賣之物,有茶、煙、布匹與雜貨,西藏的番商及川屬之夷客,則運來毛褐、氆氆、黃連等物銷售 。

值得注意的是,奏疏陳述交易的商品未提到騾馬。康熙四年(1665),清廷批准在北勝州、中甸等地試行茶馬互市,獲准理由便是雲南以茶葉換取西藏的馬匹,但施行情形未見記載。吳三桂鎮守雲南,每年奏請朝廷遣官往西寧購馬,以後在北勝州等地舉辦茶馬互市,即以輸入藏馬便利為由。推測三藩之亂平定後,雲南官府往西藏購馬受到限制。而滇藏民間的騾馬貿易則興起較晚。康熙朝至乾隆後期,記載滇藏貿易的史籍僅提及普洱茶等商品,未言騾馬交易。

清代後期,雲南每年有大量的茶葉、紅糖、瓷器、燒酒、火腿等貨物,集中在下關待運西藏,西藏的毛織品、藥材、沙金、馬匹等貨物,則從下關運往雲南各地。雲南方志稱在茶馬古道沿線,一些集市發展為設有固定店鋪的常集,每日均行交易。一些集市或以某些商品為特色,如中甸稱“藥市”,麗江稱“騾馬市”及“藥市”。嘉慶至咸豐年間,大理地區開辦三元、裕和等大型商號,這些商號擁有馬幫,以大理地區為中心往來各地做生意。中甸、德欽等地的藏商,每年則派有數百匹馱馬的馬幫,至思茅、普洱等地購運普洱茶,這一時期交易騾馬已屬常見。

四、結語

綜上所述,近代以來人稱滇藏間之“茶馬古道”,與相關道路的形成演變、清代普洱茶的興起及運銷西藏等因素有關。

雲南植物資源豐富,很早便有成片的茶樹林。唐代有南詔貴族採茶供飲的記載,但長期以來未形成規模化的種植與消費。明代雲南見於記載的茶葉,主要是昆明的太華茶與大理的感通寺茶,產量有限。清初吳三桂坐鎮雲南,會同西藏的達賴喇嘛,奏准於今雲南永勝設茶馬互市,今滇東南的大葉種茶成為銷往各地商品茶的原料。普洱府是商品茶的主要產地,其茶乃稱“普洱茶”。清代普洱茶發展為雲南的“大錢糧”。

茶馬古道的前身形成很早。由大理經麗江達西藏的北部路段,宋代稱“北至大雪山道”,開通的歷史可追溯至唐代。蒙元統一雲南,在北至大雪山道設驛站,明代此道仍可通行。對自大理北上、經鶴慶、麗江至四川巴塘販茶的道路及相關情形,清代有較詳細的記載。從大理南下普洱茶產地的南部路段,大致有兩條支線,其一為明代所稱之“貢象下路”,明以前已有該道通行的紀錄。走向是從今大理經景東、鎮沅、普洱、思茅達景洪,商隊沿途分赴各產茶地區。其二是自今昆明經建水、元江、普洱至景洪的道路。其道見載於元代,歷朝陸續設站。憑藉清代形成的茶馬古道,清後期至民國時期,雲南、西藏間的茶馬貿易達到較大的規模,並產生廣泛而深遠的影響。

[01](唐)樊綽撰:《蠻書》卷七《雲南管內物產》,第190頁,中華書局校注本,1962年。

[02](明)沈德符撰:《萬曆野獲編·補遺》卷2《戶部·茶式》,第850頁,中華書局標點本,1959年。

[03](明)許次紓撰:《茶疏·產茶》,載《茶經·附錄》,第126頁,中國紡織出版社,2006年。所言之五華茶,實為產自昆明太華寺的太華茶

[04](明)謝肇淛撰:《滇略》卷3《產略》,雲南省圖書館藏抄本。

[05](清)劉健撰:《庭聞錄·收滇入緬》,載《雲南備征志》,《雲南叢書》本。

[06]《明史》卷80《食貨志·茶法》,第1947頁,中華書局點校本,1974年。

[07]《清史稿》卷124《食貨五·茶法》,第3655頁,中華書局標點本,1977年。

[08](清)劉健撰:《庭聞錄·收滇入緬》,載《雲南備征志》,《雲南叢書》本。

[09]《禦定佩文齋廣群芳譜》卷18《茶譜》,《四庫全書》本。

[10]《清史列傳》卷7《蔡毓榮傳》,第438頁,中華書局點校本,1987年。

[11](清)《康熙帝為准請複開鶴慶等地貿易互市事給達賴喇嘛敕諭》(康熙二十二年五月初六日),載中國第一歷史檔案館等編:《清初五世達賴喇嘛檔案史料選編》,第100頁,中國藏學出版社,1998年。

[12]《清史稿》卷292《高其倬傳》,第10302頁,中華書局標點本,1977年。

[13]《清史稿》卷124《食貨五·茶法》,第3651頁,中華書局標點本,1977年。

[14]光緒《雲南通志稿》卷39《田賦·事例》,雍正十年條引高其倬奏疏,雲南省圖書館藏本。

[15](清)吳大勳撰:《滇南聞見錄》卷下《團茶》,轉引自方國瑜主編:《雲南史料叢刊》第12卷,第36頁,雲南大學出版社,2001年。

[16](清)趙學敏撰:《本草綱目拾遺》卷6《普洱茶》,第205頁,中國中醫藥出版社,2007年。

[17](清)《雲貴總督鄂爾泰請添設普洱府流官營制疏》,(雍正五年十一月十三日),載《朱批諭旨》鄂爾泰折五。(清)倪蛻輯:《滇雲歷年傳》卷12,第602頁,雲南大學出版社點校本,1992年。

[18]《清史稿》卷74《地理二十一·普洱府》,第2348頁,中華書局標點本,1977年。

[19](清)《欽定大清會典事例》卷242《戶部·雜賦茶課·茶課》,商務印書館排印本,1908年。

[20]道光《雲南通志》卷70《食貨志六之四·普洱府·茶》,雲南省圖書館藏本。(清)吳大勳撰:《滇南聞見錄·團茶》,轉引自方國瑜主編:《雲南史料叢刊》第12卷,第36頁,雲南大學出版社,2001年。

[21](清)《雲貴總督鄂爾泰為欽奉聖諭,備陳愚知奏事》,(雍正六年六月十二日),載《朱批諭旨》鄂爾泰折七。

[22](清)檀萃輯:《滇海虞衡志·普茶》,第269頁,雲南人民出版社校注本,1990年。

[23](民國)徐珂編撰:《清稗類鈔·植物類·普洱茶》,第5919頁,中華書局,1981年。

[24]道光《雲南通志》卷70《食貨志六之四·普洱府·茶》,引《思茅志稿》,雲南省圖書館藏本。

[25](清)張泓撰:《滇南新語·滇茶》,《小方壺齋輿地叢鈔》本。

[26](宋)楊佐撰:《雲南買馬記》,(宋)李燾撰:《續資治通鑒長編》卷267,熙寧八年八月庚寅條注引,第6539頁,中華書局點校本,1980年。

[27]《明史》卷311《四川土司一》,第8033頁,中華書局點校本,1974年。

[28]《元史》卷61《地理四》巨津州條,第1466頁,中華書局點校本,1976年。

[29]《永樂大典》卷19417《二十二·勘·站·站赤二》,引《經世大典》,中華書局影印本,1959年。

[30]《明史》卷311《四川土司一》,第8032頁,中華書局點校本,1974年。

[31]《元史》卷4《世祖一》,第59頁,中華書局點校本,1976年。(元)程文海撰:《平雲南碑》,載(明)劉文征撰:天啟《滇志》卷24,第815頁,雲南教育出版社點校本,1991年。

[32]《元史》卷154《鄭鼎傳》,第3635頁,中華書局點校本,1976年。

[33]《元史》卷61《地理四》,麗江路軍民宣撫司條,第1464頁,中華書局點校本,1976年。

[34](元)楊載撰:《大元洪鏡雄辯法師大寂塔銘》,載民國《新纂雲南通志》卷104《宗教考四·雄辯》,第506頁,雲南人民出版社新排本,2007年。

[35]《元史》卷209《安南傳》,第4634頁,中華書局點校本,1976年。

[36](元)王惲撰:(中堂事記·中),載《秋澗集》卷81,《四部叢刊》本。

[37]《元史》卷4《世祖一》,第70頁;《元史》卷5《世祖二》,第94頁,中華書局點校本,1976年。

[38]《元史》卷167《張庭珍傳》,第3920頁,中華書局點校本,1976年。

[39]《元史》卷60《地理三》,第1433頁,中華書局點校本,1976年。

[40]《元史》卷7《世祖四》,第133頁,中華書局點校本,1976年。

[41]《元史》卷14《世祖十一》,第288頁,中華書局點校本,1976年。

[42]《元史》卷17《世祖十四》,369頁,中華書局點校本,1976年。

[43]《元史》卷167《張立道傳》,第3916頁,中華書局點校本,1976年。(民國)屠寄撰:《蒙兀兒史記》卷76《忽哥赤傳》,第510頁,上海古籍出版社影印本,1989年。

[44](元)趙子元撰:《賽平章德政碑》,載天啟《滇志》卷240《藝文志》,第816頁,雲南教育出版社點校本,1991年。

[45](明)張機撰:《疏通水陸以達朝貢議》,載天啟《滇志》卷25,第867頁,雲南教育出版社點校本,1991年。

[46](清)檀萃輯:《滇海虞衡志·普茶》,第269頁,雲南人民出版社校注本,1990年。

[47]道光《雲南通志·物產四》卷70《普洱府》,雲南省圖書館藏本。

[48](清)《雲貴總督鄂爾泰為欽奉聖諭,備陳愚知奏事》,(雍正六年六月十二日),載《朱批諭旨》鄂爾泰奏摺七。

[49](清)己巳居士撰:《幻影談》雜記第七,雲南大學圖書館藏本。

[50](清)張泓撰:《滇南新語》,《小方壺齋輿地叢鈔》本。

[51](民國)羅養儒撰:《雲南掌故》卷9《滇中出產物品之豐富》,第316頁,雲南民族出版社,1996年。

[52](民國)羅養儒撰:《雲南掌故》卷18《解茶貢》,第661頁,雲南民族出版社,1996年。

[53](明)李元陽撰:萬曆《雲南通志》卷16《貢象下路》,雲南省圖書館藏本。

[54]《元史》卷132《步魯合答傳》,第3208頁。中華書局點校本,1976年。

[55](明)劉文征撰:天啟《滇志》卷11《官師志·元江府》,第393頁,雲南教育出版社點校本,1991年。

[56]《永樂大典》卷19423·22勘《站·站赤八》,引《經世大典》,中華書局影印本,1959年。

[57](明)黃汴撰:《一統路程記》卷3《雲南布政司至所屬府》,楊正泰:《明代驛站考》附載,第161頁,上海古籍出版社,1994年。

[58]《清一統志》卷486《雲南志·普洱府》。

[59](明)王世性撰:《廣志繹》卷5《西南諸省·貴州》,第135頁,中華書局點校本,1981年。

[60]楊聰:《大理經濟發展史稿》,第220頁,雲南民族出版社,1986年。

[61]陳延斌:《大理白族喜洲商幫研究》,第23頁,中央民族大學出版社,2009年。

[62]《欽定大清會典事例》卷242《戶部·雜賦茶課·茶課》,商務印書館排印本,1908年。

[63](清)倪蛻撰:《滇小記·藏程》,《雲南叢書》本。

[64](清)《雲貴總督碩色、雲南巡撫愛必達為滇省商民進藏貿易、酌量變通辦理奏事》,(乾隆十八年三月十六日),載《宮中檔乾隆朝奏摺》。《欽定大清會典事例》卷242《戶部·雜賦茶課·茶課》,商務印書館排印本,1908年。

關於普洱茶沖泡,保存等知識,請加南茗佳人高級評茶員微號:6480348(長按複製)交流學習。

[12]可見中甸等地的茶葉貿易照常進行。雲南與藏區的茶馬貿易,推動了滇東南大葉種茶的種植與生產,雲南逐漸成為知名的茶葉產地,與江蘇、安徽、江西、浙江、福建、四川、兩湖等產地同列。[13]

清朝積極開發雲南邊疆,為普洱茶的崛起與持續發展創造了有利條件。完成對吳三桂所遺殘破局面的整頓後,清朝將雲南治理的重點,從靠內區域移至邊疆與僻地。雍正以後全國人口劇增,道光時達到前所未有的四億。為尋求新的生存空間,內地流民乃向人口稀少地區遷移。為禁止遷徙朝廷屢頒通告,但效果不大。雲南官府則以提供資金、耕牛相號召,吸引流民入滇墾種。[14]

雍正六年(1728),朝廷對車裡(今雲南西雙版納)等地的改土歸流大規模展開。平定其地後,清朝奉行“江外宜土不宜流,江內宜流不宜土”的原則,結束瀾滄江內外地區土司的封閉統治,解決了“無事近患腹心,有事遠通外國,自元迨明,代為邊害”的隱患,也為內地流民大量移居普洱茶產地創造了條件。

清代普洱茶流行,還與飲茶習尚的改變有關。明代飲茶流行水開即飲、添水複飲。茶葉是否耐泡、滋味淳厚與否便被看重。雲南東南部的茶樹屬於多年生的大葉種茶,生長迅速、採摘期長,可多年栽培無須施肥除蟲,茶葉味釅耐泡,這些特點適應了沸水沖飲的要求。大葉種茶還有一個特點,即有助消化、驅風寒的功效。清代仕宦雲南的吳大勳,稱滇東南的大葉種茶能消食理氣,去除積滯,驅散風寒,“最為有益之物。煎熬飲之,味極濃厚,較他茶為獨勝。”[15]《普洱茶記》稱:“普洱茶名遍天下,味最釅,京師尤重之。”清人還說:“普洱茶膏能治百病,如肚脹受寒,用姜湯發散,出汗即愈;口破喉顙,受熱疼痛,用五分噙口過夜即愈;受暑擦破皮血者,研敷立愈。”[16]

對普洱茶的生產與銷售,清朝制定積極支援的措施。思茅地區界連諸處茶山,鄂爾泰于雍正五年(1727)奏准,將普洱原設的通判移駐思茅,加強對思茅與六茶山地方事務的管理。其時六大茶山所產茶葉,每年約有六七千馱。雍正七年,鄂爾泰又奏准在思茅設總茶店,由通判親自主持,管理當地的茶葉交易,並頒佈“不許容人上山、以杜絕釁端”的規定。客商買茶,每馱須納茶稅銀三錢,由通判負責管理,[17]乾隆年間,仍奉行商民在普洱茶產地坐放收發、向官府納稅後轉運各地的規定。乾隆三十七年(1772)吳大勳說:普洱府所屬茶山的範圍極廣,“夷人管業,採摘烘焙,製成團餅,販賣客商,官為收課。”

雍正七年(1729),朝廷設普洱府(治今雲南普洱),管轄車裡、六順、倚邦、易武、猛臘、猛遮、猛阿、猛龍、橄欖壩等處土司,六大茶山乃納入普洱廳所轄範圍。[18]普洱地區乃成為普洱茶購銷的集散地。朝廷還就普洱茶的包裝與稅銀作出規定:七個圓餅為一筒,重49兩,徵收稅銀一分;每32筒頒發一茶引,每引收稅銀三錢二分。從雍正十三年開始,朝廷頒給雲南3000份茶引,下發各茶商行銷辦課。[19]清廷規定每年進貢普洱茶。貢茶所需的銀兩。由布政司庫銅開支,思茅府每年領銀1000兩,辦理貢茶的採收轉運。[20]

清代外地流民大量遷居雲南,因腹地大致人滿為患,乃赴山地、邊疆等人煙稀少的地區。時有俗語:“窮赴夷方急走廠”。以江西、湖南人為主的流民,遷居車裡、茶山等地後,憑藉在家鄉掌握的制茶知識,投身於普洱茶生產與銷售的浪潮,尤以收購、加工及販賣者居多。雍正六年(1728),鄂爾泰奏疏稱:思茅、猛旺、整董、小孟養、小孟侖、六大茶山以及橄欖壩、九龍江各處,原有“微瘴”,“現在漢民商客往來貿易,”並不因“微瘴”為害。[21]每年採茶季節,普洱府所屬六大茶山方圓600餘裡,“入山作茶者數十萬人。茶客收買,運於各處,每盈路,可謂大錢糧矣。”[22]

普洱茶的生產獲得迅速發展,所采古樹之茶不足需求。夷民乃試種新茶並獲成功,隨後大量種植茶樹。《清稗類鈔》說:“普洱茶產于雲南普洱府之普洱山,性溫味厚,壩夷所種。”[23]為提高普洱茶的品質,茶農改變粗放經營的做法,對所種茶葉鋤草捉蟲,“旁生草木,則味劣難售。”普洱茶成品的存置亦多講究,“或與他物同器,即染其氣而不堪飲矣。”受茶葉產地、採摘時間等因素的影響,普洱茶又分為不同的等級,以生於赤土或土中雜石者較佳。二月間採摘、茶蕊極細而白的茶葉,稱為“毛尖”,以充貢品。製作貢品的任務既畢,官府乃許民間採摘、販賣茶葉。茶農將所采之茶上籠略蒸,揉為團餅,其葉猶嫩、味道亦佳者稱“芽茶”。三四月採摘及加工者稱“小滿茶”。采於六七月間的稱“穀花茶”。少女在雨季之前採摘、出售以備嫁妝者,則謂“女兒茶”。[24]對六大茶山生產茶葉的銷售去向,官府亦有規定。質優者充為歲貢,較差的茶葉散賣省內各地,粗老的茶葉則熬膏壓制成茶餅,備贈親友或賣往藏區等遠方。[25]

二、茶馬古道形成之前,滇藏間已有古老通道

以今大理為分界,“茶馬古道”的前身可分為北段與南段。北段即由大理經麗江進入西藏的道路,形成的時間甚早。

宋熙寧六年(1073),陝西諸蕃與北宋關係緊張,宋朝戰馬的來源趨緊。次年,宋廷委成都路募人入大理國商議買馬。峨眉進士楊佐應募前往。楊佐一行經虛恨(今四川峨邊)、束密入大理國,行至大雲南驛(今雲南祥雲縣雲南驛)見裡堠碑,其上“題東至戎州,西至身毒國,東南至交趾,東北至成都,北至大雪山,南至海上,悉著其道裡之詳,審詢其裡堠,多有完葺者”。[26]

裡堠碑所記之“北至大雪山道”,即由今大理經麗江過今滇西北入四川,經康定、天全、雅安達成都的道路。《明史》說北至大雪山道“為南詔咽喉,三十六番朝貢出入之路”。[27]《元史》亦稱:“巨津州(治今麗江縣西北巨甸),……今州境實大理西北陬要害地。”[28]北至大雪山道是南詔、大理國聯繫吐蕃和今川西的重要通道,此道至少唐初已存在。

隋唐之際吐蕃政權在青藏高原崛起。唐中宗時,吐蕃勢力到達洱海地區,聯合姚州諸蠻擊殺唐監察禦史李知古。唐朝遣將軍唐九征率軍擊退吐蕃,建鐵柱紀功。不久吐蕃勢力複振。吐蕃南下走的就是北至大雪山道。《蠻書·山川江源》稱:大雪山(即今麗江、巨甸之間北面的雪山),“其高處造天。往往有吐蕃至賧貨易,雲此山有路,去贊普牙帳不遠。”可知此道達今拉薩附近。天寶十三年(754)南詔與唐決裂,與吐蕃結為兄弟之國,北至大雪山道成為南詔與吐蕃往來的要道。

蒙元時期,北至大雪山道是較早置驛的道路之一。《經世大典》記載:至元七年(1270),“大理、善闡、金齒等處宣慰司,呈准差來立站,使臣帶木歹亦只裡等文字該與帖古歹相接立站,卑司即便和買到鋪馬一百五十匹,並察罕章分到站戶五百戶,已於西番小當當地起立馬站畢”。[29]記載所說在大理、善闡(今昆明)、金齒(今雲南保山、德宏一帶)等處立站,當指在今昆明經大理、保山至德宏的道路置立驛傳。這一線是雲南重要的交通線。同時設站的還有察罕章(今麗江)至西番小當當(今雲南德欽)的道路。元代開通的察罕章、小當當道,明代仍然存在,並對走向有所記載:洪武時明太祖頒詔:“今聞有路自碉門(今四川天全)出枯本任場徑抵長河西口(今四川康定),通雜道長官司,道路平坦,往來徑直,可即檄所司開拓,以便往來。”[30]明太祖所說的道路,就是宋代的北至大雪山道,元至元七年設站的察罕章、小當當一線,在這條道路所經的雲南轄境。

蒙古軍較早開通北至大雪山道,與忽必烈征大理的路線和宋末戰爭的形勢有關。蒙古憲宗二年(1252),為對南宋形成南北夾擊之勢,王弟忽必烈領命出征雲南。次年由西北至六盤山。以後至臨洮並進入吐蕃地區。至忒剌(今四川松潘)後,分兵三道以進。大將兀良合台率西道兵,由晏當(今雲南中甸)路入,諸王抄合、也只烈率東道兵,經白蠻(今四川宜賓地區)以進。忽必烈親率中路軍過大渡河、金沙江,經麗江抵大理城,乃克之。不久忽必烈北返,留兀良合台繼續平定雲南各地。[31]忽必烈返回西北,也是沿來時路線以行。[32]

忽必烈征大理,複開了宋代的北至大雪山道。當時今川東仍為宋朝所有,今貴州、廣西一帶是蒙古與南宋對峙的戰場。因此,恢復雲南至上述地區的舊道尚無可能。而北至大雪山道已為征討雲南的蒙古軍所熟知,走此道又可避開戰場,經西北通達上都亦較有利。在較長的時間,北至大雪山道是雲南聯繫上都與內地的主要通道。憲宗四年(1254),蒙元在麗江立茶罕章管民官,以土官麥良任其職。至元七年(1270)元立察罕章、小當當驛站,至元八年立麗江宣慰司,[33]以加強對置站地區的管理。

忽必烈平定大理後,使臣、行人至雲南多途經北至大雪山道。在蒙古軍破大理國的次年,善闡人李姓法師經吐蕃赴內地求學,留居25年方歸雲南。[34]憲宗八年(1258),安南國王“納款”,駐守大理的蒙古宗王不花令訥剌丁“乘傳入奏”。[35]中統二年(1261),居今德宏地區的金齒蠻十人,經北至大雪山道赴上都開平覲見。[36]同年,兵部郎中劉芳出使大理,至吐蕃遇害。世祖命恤其家。[37]至元六年(1269),張廷珍被任命為安南國達魯花赤,他“由吐蕃、大理諸蠻至於安南”。[38]

成都和成都以西的地區也為蒙元所較早據有。憲宗七年(1257),蒙古軍于成都立署,以劉黑馬“管領新舊軍民大小諸務”。憲宗八年,蒙古軍攻佔雅州(今四川雅安),至元二年(1265),授雅州碉門安撫使高保四虎符。至元九年,元於吐蕃西川界立寧河驛站(在今甘肅和政)。[39]使臣行者由大理經麗江、晏當(大當當)或小當當過吐蕃地區,會于長河西口,再經碉門、雅州至成都,向北經忒剌和寧河站可抵上都。通常認為北至大雪山道的路線,起自大理止於吐蕃,元代設置的上述驛道,是對唐代舊道的進一步拓展。

蒙元重視對北至大雪山驛道的管理。至元八年(1271),元朝“遣兀都蠻率蒙古軍鎮西方當當”。[40]至元二十三年,雲南行省平章政事納速剌丁奏請數事,第三條是“罷丹當站賦民金為飲食之費”,詔議行之。[41]至元三十年,世祖詔雲南旦當仍屬西番宣慰司。[42]當當(旦當)地處僻地,地瘠人稀,而蒙元對其如此關注,說明經過當當驛的北至大雪山道,在元代前期仍有重要的意義。這一時期雲南發生的事件,大都與北至大雪山道有關。至元七年,雲南王忽哥赤被雲南宣慰都元帥寶合丁等人毒死,大理等處勸農官張立道遣人經吐蕃北上告變。忽必烈聞知,命斷事官博羅歡等“馳驛”至雲南處理此事。博羅歡等行至吐蕃界,遇從囚獄中逃出的張立道出亡於此,遂同還大理,誅寶合丁及同謀者。[43]至元十一年,賽典赤·贍思丁奉世祖之命到雲南建立行省。他先至大理,詢父老諸生安國便民之要,[44]也是經北至大雪山道進入雲南。

至元十九年(1282),元朝重新打通前代通往四川的清溪關等舊道,沿途設置驛站。自至元十一年建立雲南行省並以中慶(今昆明)為省治,雲南的政治中心從今滇西移到滇東。以後,由雲南赴內地多走清溪關道、石門關道,以及至元二十八年拓開之由中慶經普安(在今貴州普安以西)達黃平的驛道,北至大雪山道不再是雲南官民前往內地首選的道路。但元中葉至明、清,北至大雪山道仍可通行。明人說:“由臨洮南入,渡麗江石門關,南經大理入滇。”[45]

三、確定從大理至普洱茶產地的道路,須考察若干因素

“茶馬古道”南段的情況較為複雜。考察南段即從大理南下至普洱茶產地的道路,須綜合考慮相關因素方能確定。

關於普洱茶的產地。清人檀萃說:“普茶名重於天下。出普洱所屬六茶山,一曰攸樂,二曰革登,三曰倚邦,四曰莽枝,五曰蠻專,六曰慢撒。周八百里,入山作茶者數十萬人,茶客收買,運於各處。”[46]道光《雲南通志》稱:“所謂普洱茶者,非普洱府界內所產,蓋產於府屬之思茅廳界也。廳治有茶山六處,曰倚邦、曰架布、曰習崆、曰蠻磚,曰革登、曰易武。”[47]《思茅廳採訪》則言:“茶有六山,倚邦、架布、嵋崆、蠻磚、革登、易武,氣味隨土性而異。”普洱府所屬有六大茶山,方周800餘裡,為清代普洱茶的主要產地,但史載對六大茶山的地望卻有不同的說法。據雍正六年(1728)雲貴總督鄂爾泰奏疏:經詳查普洱一帶地方形勢,“車裡所屬十二版納並六大茶山,居普洱之左,在東南一帶。”[48]可知六大茶山雖具體的名稱不同,但均位於普洱府(治今雲南普洱)的東南面,即今思茅市的東南部與西雙版納的部分地區。

另據清代《幻影談》:“普洱茶,亦滇產之大宗也,元江、思茅、他郎皆有茶山。”[49]除普洱府所屬之六大茶山與今西雙版納部分地區外,元江(今雲南元江)、他郎(今雲南墨江)也出產普洱茶。張泓《滇南新語》稱:“滇茶有數種,盛行者曰木邦、曰普洱,木邦葉粗味澀,亦作團冒普茗名,以愚外販,因其地相近也,而味自劣。”[50]張泓於乾隆六年(1741)入滇,親歷邊陲見聞甚廣。他說乾隆時木邦一帶產茶甚多,但葉粗味澀,其味自劣。木邦茶商假冒普洱茶之名,“以愚外販,因其地相近也。”木邦指今雲南臨滄市與緬甸相連地區。既稱木邦產茶之地與普洱府相近,可見包括木邦乃至順寧府(治今雲南鳳慶),至遲清代中期亦為重要的產茶之地。順寧府的轄地,包括今臨滄市與思茅市的西南部。近人羅養儒之《雲南掌故》說:普洱茶以產於迤邦(在今雲南景洪東北)的雨前茶最佳,大都運往四川銷售。其次是產自六大茶山之一攸樂山的攸樂茶,顏色明豔如同紅茶。較有名的還有產于順寧的鳳山茶。[51]所言與上述記載相合。

從出產普洱茶的普洱府、木邦北部與相連的順寧府,通往雲南北部、與普洱茶銷售有關的道路有以下幾條:

清代所稱之“雲南入京道”,即元朝開通由中慶經普安、黃平入京的驛道。具體走向是自今昆明經貴陽、鎮遠、沅陵等地至北京,為元代以來雲南聯繫內地的通衢。羅養儒稱:清光緒年間雲南所產之茶,本省享用與運往省外,約各占產量之半。雲南貢茶入京始自康熙朝,“康熙某年有旨,令雲南督撫派員支款,採買普洱茶五擔送京,供內廷作飲。”以後演為定例,每年貢茶一次,進貢數量逐漸增加。[52]凡由雲南採購入京的貢茶,為朝廷所指派,雲南官府負責購置並押運至京,專供統治上層享用,因此不具有民間貿易的性質,亦無馬匹交易的情形,因此所經道路不宜稱為“茶馬古道”。

從雲南腹地至今西雙版納首府景洪的道路。該路線有兩種走法,其一是從今大理經景東、鎮沅、普洱、思茅達景洪,即明代所說的“貢象下路”。據明代的記載,[53]沿“貢象下路”由景東至鎮沅府,行二日至普洱,又行四日至達車裡宣慰司(治今景洪),由車裡往西南可抵八百媳婦宣慰司(治今泰國北部清邁)、老撾宣慰司(治今老撾北部瑯勃拉邦),西行十五六日至西洋海岸,至乃擺古莽酋之地(在今緬甸南部勃固一帶)。該道是雲南南部諸族與徼外勢力,向明朝進貢馴象必經之路,明代以前該路為民間便道。

第二種走法是自今昆明經建水、元江、普洱、小橄欖壩至景洪。此道首見於元代記載。至元二十一年(1284),元朝將領步魯合答率軍出征羅必甸(在今元江),以後繼續征討八百媳婦國(在今泰國北部),途中經過車裡。[54]在思茅縣小橄欖壩瀾滄江整控渡口,近年發現記載元軍此次出征的摩崖石刻。出征元軍所走的道路,是經今建水、元江、普洱、小橄欖壩至景洪,這是民間存在的便道。至正元年(1341),車裡路總管寒賽遣其侄刀溫入貢,道經元江與當地官吏發生爭執,釀成動亂,朝廷命雲南行省平定。行省懾之以兵,繼行安撫平息事態,寒賽為向朝廷表忠心,乃增納租賦,並在車裡北上道路的部分路段設驛傳。[55]據記載:元代臨安路(治今通海)轄有矣馬洞、落捉、建州三站。[56]建州疑即建水州(治今雲南建水),為最南面之一站。至於元江、普洱、車裡在元代是否置站,未見其他記載。明代雲南府(治今昆明)至元江因遠驛(在今元江以西)的道路,設有晉甯、江川、通海、曲江、臨安、寶秀等六站。[57]乾隆初年,乃有在今普洱至西雙版納道路置驛的確切記載。

清代是否有普洱茶運抵藏區相關道路的記載?回答是肯定的。《清一統志》稱:普洱茶山普洱在府之境。其山產茶,性溫味香,異於他地所產,人稱“普洱茶”。據《滇程記》:自景東廳行100裡至者樂甸。再行一日至鎮沅州,又行兩日至車裡宜慰司,繼行二日至普洱山。[58]所言自景東廳(治今雲南景東)經者樂甸(治今鎮沅東北恩樂)、鎮沅州(治今鎮沅)至車裡宜慰司,當指商隊由大理至景東達車裡購茶的道路,此道沿行明代之“貢象下路”。商隊在至車裡的行程中,沿途分別赴各產茶地區。

明清時雲南商隊或以騾馬運輸為主,但個人肩挑、背馱之短距離轉運,在某些情形下亦較普遍。明人王世性說:鎮遠(今貴州鎮遠)系滇貨集中之地,為水陸之會。“由滇雲至鎮遠共二十餘站,皆肩挑與馬騾之負也。”[59]所言為雲南至鎮遠道路的情形,但運輸“皆肩挑與馬騾之負”,在西南邊疆尚普遍存在,因路途轉運艱辛,商隊多選走較短的路線。以後情況逐漸改變。光緒初年,在雲南及出省的商隊中,形成四川、臨安(今雲南建水)、迤西(包括騰沖、大理鶴慶與喜洲)等三大馬幫。大型馬幫貨豐人眾,騾馬甚多,對道路狀況、飲食住店、旅途安全等均有較高要求。因此,運輸普洱茶的馬幫(尤其是走慣臨安一線的臨安馬幫),選走由今景洪經普洱、元江、建水至昆明、大理這條較為平坦、旅店等設施較為齊備的驛路,可能性也很大。

從滇東南出發北上的兩路商隊,彙集於今大理市下關。一些商隊在此將馱運的普洱茶複蒸,加工為磚茶等緊壓茶。雍正至道光年間,下關發展為滇西的商業重鎮。[60]上世紀初,下關的制茶業已有較大規模。1920至1930年,有德瑞利、溪記、複義和十餘家商號在下關建茶廠。上世紀30年代後,又有茂恒、複春和、成昌、洪盛祥、寶元通等商號建廠。下關商家除加工沱茶銷往四川、餅茶運銷滇西北外,還大量生產磚茶銷往西藏,1944年,下關生產磚茶約100萬斤,約為塊狀茶生產總量的1/2。永昌祥、複春和等商號,從鳳慶、雲縣、臨滄、景穀、西雙版納購進散茶,在昆明、下關茶廠加工為緊壓茶,普品運銷麗江、維西、拉薩等地。[61]

自下關繼續北上,通過北至大雪山道,運輸普洱茶的商隊進入藏區。據記載:乾隆十三年(1748)朝廷議准:雲南之茶引頒發到省,轉發麗江府,由該府按月發給商人,許赴普洱府販買,運往鶴慶州之中甸等地行銷。官府負責稽查盤驗,由邱塘關並金沙江渡口照引查點,按則抽稅。官府填發部引,商人赴中甸通判衙門呈繳,分季彙報。未填之餘引,由麗江府年終繳還有司。[62]可見清朝對普洱茶的運銷管理十分嚴格,對符合規定的商隊,按月發給准許營業的茶引,設關稽查盤驗,按例抽稅;未填發的餘引,事畢須繳還有司。

關於從大理經麗江到巴塘(今四川巴塘)的道路,清人倪蛻稱:由大理至麗江府,北行至阿喜(在今麗江西北),渡金沙江至木撇灣,過喇止羅、喇咱姑、橋頭、哈巴羅、羅絲灣、土官村、十二欄杆、一家村、拖木郎、小中甸、箐口、中甸、奔子欄等處,再走西路或東路至巴塘。[63]乾隆十八年(1753),雲貴總督碩色等上奏:

鶴慶、麗江二府與四川之巴、裡二塘及西藏各寨相連,該地夷漢商民多有販賣茶、煙、布匹、雜貨,常在四川巴、厘二塘所轄之檫棟、安安、天柱各寨及西藏所屬之檫瓦崗、左工波、鳥曲棕、工布、渣峪、紮玉滾、南墩、漢人寺、江卡、紮呀、黃連山等處,或與藏來之番商,或與川屬之夷客易換毛褐、氆氆、黃連等物,遠者二三十站,近則不過三四站。其赴藏路徑,以鶴慶府所屬之中甸為咽喉要道,一自西北出翁書關,一自正西走維西之奔子欄,渡浪滄江,俱由四川之巴、厘二塘而往。此二路系官塘大道,有防汛弁兵盤詰。[64]

雲貴總督碩色等稱“茶馬古道”沿途重要的集鎮,有雲南的鶴慶、麗江,四川之巴塘、裡塘,沿途的大小集市,有巴塘、裡塘所轄之檫棟、安安、天柱各寨,以及西藏所屬的檫瓦崗、左工波、鳥曲棕、工布、渣峪、紮玉滾、南墩、漢人寺、江卡、紮呀、黃連山等處。這條道路由雲南赴西藏,“以鶴慶府所屬之中甸為咽喉要道。”商隊至中甸後分兩路,一路自西北出翁書關,一路自正西走維西之奔子欄,渡過金沙江(方按:奏疏誤為浪滄江)進入西藏。雲貴總督碩色等說夷漢商民販賣之物,有茶、煙、布匹與雜貨,西藏的番商及川屬之夷客,則運來毛褐、氆氆、黃連等物銷售 。

值得注意的是,奏疏陳述交易的商品未提到騾馬。康熙四年(1665),清廷批准在北勝州、中甸等地試行茶馬互市,獲准理由便是雲南以茶葉換取西藏的馬匹,但施行情形未見記載。吳三桂鎮守雲南,每年奏請朝廷遣官往西寧購馬,以後在北勝州等地舉辦茶馬互市,即以輸入藏馬便利為由。推測三藩之亂平定後,雲南官府往西藏購馬受到限制。而滇藏民間的騾馬貿易則興起較晚。康熙朝至乾隆後期,記載滇藏貿易的史籍僅提及普洱茶等商品,未言騾馬交易。

清代後期,雲南每年有大量的茶葉、紅糖、瓷器、燒酒、火腿等貨物,集中在下關待運西藏,西藏的毛織品、藥材、沙金、馬匹等貨物,則從下關運往雲南各地。雲南方志稱在茶馬古道沿線,一些集市發展為設有固定店鋪的常集,每日均行交易。一些集市或以某些商品為特色,如中甸稱“藥市”,麗江稱“騾馬市”及“藥市”。嘉慶至咸豐年間,大理地區開辦三元、裕和等大型商號,這些商號擁有馬幫,以大理地區為中心往來各地做生意。中甸、德欽等地的藏商,每年則派有數百匹馱馬的馬幫,至思茅、普洱等地購運普洱茶,這一時期交易騾馬已屬常見。

四、結語

綜上所述,近代以來人稱滇藏間之“茶馬古道”,與相關道路的形成演變、清代普洱茶的興起及運銷西藏等因素有關。

雲南植物資源豐富,很早便有成片的茶樹林。唐代有南詔貴族採茶供飲的記載,但長期以來未形成規模化的種植與消費。明代雲南見於記載的茶葉,主要是昆明的太華茶與大理的感通寺茶,產量有限。清初吳三桂坐鎮雲南,會同西藏的達賴喇嘛,奏准於今雲南永勝設茶馬互市,今滇東南的大葉種茶成為銷往各地商品茶的原料。普洱府是商品茶的主要產地,其茶乃稱“普洱茶”。清代普洱茶發展為雲南的“大錢糧”。

茶馬古道的前身形成很早。由大理經麗江達西藏的北部路段,宋代稱“北至大雪山道”,開通的歷史可追溯至唐代。蒙元統一雲南,在北至大雪山道設驛站,明代此道仍可通行。對自大理北上、經鶴慶、麗江至四川巴塘販茶的道路及相關情形,清代有較詳細的記載。從大理南下普洱茶產地的南部路段,大致有兩條支線,其一為明代所稱之“貢象下路”,明以前已有該道通行的紀錄。走向是從今大理經景東、鎮沅、普洱、思茅達景洪,商隊沿途分赴各產茶地區。其二是自今昆明經建水、元江、普洱至景洪的道路。其道見載於元代,歷朝陸續設站。憑藉清代形成的茶馬古道,清後期至民國時期,雲南、西藏間的茶馬貿易達到較大的規模,並產生廣泛而深遠的影響。

[01](唐)樊綽撰:《蠻書》卷七《雲南管內物產》,第190頁,中華書局校注本,1962年。

[02](明)沈德符撰:《萬曆野獲編·補遺》卷2《戶部·茶式》,第850頁,中華書局標點本,1959年。

[03](明)許次紓撰:《茶疏·產茶》,載《茶經·附錄》,第126頁,中國紡織出版社,2006年。所言之五華茶,實為產自昆明太華寺的太華茶

[04](明)謝肇淛撰:《滇略》卷3《產略》,雲南省圖書館藏抄本。

[05](清)劉健撰:《庭聞錄·收滇入緬》,載《雲南備征志》,《雲南叢書》本。

[06]《明史》卷80《食貨志·茶法》,第1947頁,中華書局點校本,1974年。

[07]《清史稿》卷124《食貨五·茶法》,第3655頁,中華書局標點本,1977年。

[08](清)劉健撰:《庭聞錄·收滇入緬》,載《雲南備征志》,《雲南叢書》本。

[09]《禦定佩文齋廣群芳譜》卷18《茶譜》,《四庫全書》本。

[10]《清史列傳》卷7《蔡毓榮傳》,第438頁,中華書局點校本,1987年。

[11](清)《康熙帝為准請複開鶴慶等地貿易互市事給達賴喇嘛敕諭》(康熙二十二年五月初六日),載中國第一歷史檔案館等編:《清初五世達賴喇嘛檔案史料選編》,第100頁,中國藏學出版社,1998年。

[12]《清史稿》卷292《高其倬傳》,第10302頁,中華書局標點本,1977年。

[13]《清史稿》卷124《食貨五·茶法》,第3651頁,中華書局標點本,1977年。

[14]光緒《雲南通志稿》卷39《田賦·事例》,雍正十年條引高其倬奏疏,雲南省圖書館藏本。

[15](清)吳大勳撰:《滇南聞見錄》卷下《團茶》,轉引自方國瑜主編:《雲南史料叢刊》第12卷,第36頁,雲南大學出版社,2001年。

[16](清)趙學敏撰:《本草綱目拾遺》卷6《普洱茶》,第205頁,中國中醫藥出版社,2007年。

[17](清)《雲貴總督鄂爾泰請添設普洱府流官營制疏》,(雍正五年十一月十三日),載《朱批諭旨》鄂爾泰折五。(清)倪蛻輯:《滇雲歷年傳》卷12,第602頁,雲南大學出版社點校本,1992年。

[18]《清史稿》卷74《地理二十一·普洱府》,第2348頁,中華書局標點本,1977年。

[19](清)《欽定大清會典事例》卷242《戶部·雜賦茶課·茶課》,商務印書館排印本,1908年。

[20]道光《雲南通志》卷70《食貨志六之四·普洱府·茶》,雲南省圖書館藏本。(清)吳大勳撰:《滇南聞見錄·團茶》,轉引自方國瑜主編:《雲南史料叢刊》第12卷,第36頁,雲南大學出版社,2001年。

[21](清)《雲貴總督鄂爾泰為欽奉聖諭,備陳愚知奏事》,(雍正六年六月十二日),載《朱批諭旨》鄂爾泰折七。

[22](清)檀萃輯:《滇海虞衡志·普茶》,第269頁,雲南人民出版社校注本,1990年。

[23](民國)徐珂編撰:《清稗類鈔·植物類·普洱茶》,第5919頁,中華書局,1981年。

[24]道光《雲南通志》卷70《食貨志六之四·普洱府·茶》,引《思茅志稿》,雲南省圖書館藏本。

[25](清)張泓撰:《滇南新語·滇茶》,《小方壺齋輿地叢鈔》本。

[26](宋)楊佐撰:《雲南買馬記》,(宋)李燾撰:《續資治通鑒長編》卷267,熙寧八年八月庚寅條注引,第6539頁,中華書局點校本,1980年。

[27]《明史》卷311《四川土司一》,第8033頁,中華書局點校本,1974年。

[28]《元史》卷61《地理四》巨津州條,第1466頁,中華書局點校本,1976年。

[29]《永樂大典》卷19417《二十二·勘·站·站赤二》,引《經世大典》,中華書局影印本,1959年。

[30]《明史》卷311《四川土司一》,第8032頁,中華書局點校本,1974年。

[31]《元史》卷4《世祖一》,第59頁,中華書局點校本,1976年。(元)程文海撰:《平雲南碑》,載(明)劉文征撰:天啟《滇志》卷24,第815頁,雲南教育出版社點校本,1991年。

[32]《元史》卷154《鄭鼎傳》,第3635頁,中華書局點校本,1976年。

[33]《元史》卷61《地理四》,麗江路軍民宣撫司條,第1464頁,中華書局點校本,1976年。

[34](元)楊載撰:《大元洪鏡雄辯法師大寂塔銘》,載民國《新纂雲南通志》卷104《宗教考四·雄辯》,第506頁,雲南人民出版社新排本,2007年。

[35]《元史》卷209《安南傳》,第4634頁,中華書局點校本,1976年。

[36](元)王惲撰:(中堂事記·中),載《秋澗集》卷81,《四部叢刊》本。

[37]《元史》卷4《世祖一》,第70頁;《元史》卷5《世祖二》,第94頁,中華書局點校本,1976年。

[38]《元史》卷167《張庭珍傳》,第3920頁,中華書局點校本,1976年。

[39]《元史》卷60《地理三》,第1433頁,中華書局點校本,1976年。

[40]《元史》卷7《世祖四》,第133頁,中華書局點校本,1976年。

[41]《元史》卷14《世祖十一》,第288頁,中華書局點校本,1976年。

[42]《元史》卷17《世祖十四》,369頁,中華書局點校本,1976年。

[43]《元史》卷167《張立道傳》,第3916頁,中華書局點校本,1976年。(民國)屠寄撰:《蒙兀兒史記》卷76《忽哥赤傳》,第510頁,上海古籍出版社影印本,1989年。

[44](元)趙子元撰:《賽平章德政碑》,載天啟《滇志》卷240《藝文志》,第816頁,雲南教育出版社點校本,1991年。

[45](明)張機撰:《疏通水陸以達朝貢議》,載天啟《滇志》卷25,第867頁,雲南教育出版社點校本,1991年。

[46](清)檀萃輯:《滇海虞衡志·普茶》,第269頁,雲南人民出版社校注本,1990年。

[47]道光《雲南通志·物產四》卷70《普洱府》,雲南省圖書館藏本。

[48](清)《雲貴總督鄂爾泰為欽奉聖諭,備陳愚知奏事》,(雍正六年六月十二日),載《朱批諭旨》鄂爾泰奏摺七。

[49](清)己巳居士撰:《幻影談》雜記第七,雲南大學圖書館藏本。

[50](清)張泓撰:《滇南新語》,《小方壺齋輿地叢鈔》本。

[51](民國)羅養儒撰:《雲南掌故》卷9《滇中出產物品之豐富》,第316頁,雲南民族出版社,1996年。

[52](民國)羅養儒撰:《雲南掌故》卷18《解茶貢》,第661頁,雲南民族出版社,1996年。

[53](明)李元陽撰:萬曆《雲南通志》卷16《貢象下路》,雲南省圖書館藏本。

[54]《元史》卷132《步魯合答傳》,第3208頁。中華書局點校本,1976年。

[55](明)劉文征撰:天啟《滇志》卷11《官師志·元江府》,第393頁,雲南教育出版社點校本,1991年。

[56]《永樂大典》卷19423·22勘《站·站赤八》,引《經世大典》,中華書局影印本,1959年。

[57](明)黃汴撰:《一統路程記》卷3《雲南布政司至所屬府》,楊正泰:《明代驛站考》附載,第161頁,上海古籍出版社,1994年。

[58]《清一統志》卷486《雲南志·普洱府》。

[59](明)王世性撰:《廣志繹》卷5《西南諸省·貴州》,第135頁,中華書局點校本,1981年。

[60]楊聰:《大理經濟發展史稿》,第220頁,雲南民族出版社,1986年。

[61]陳延斌:《大理白族喜洲商幫研究》,第23頁,中央民族大學出版社,2009年。

[62]《欽定大清會典事例》卷242《戶部·雜賦茶課·茶課》,商務印書館排印本,1908年。

[63](清)倪蛻撰:《滇小記·藏程》,《雲南叢書》本。

[64](清)《雲貴總督碩色、雲南巡撫愛必達為滇省商民進藏貿易、酌量變通辦理奏事》,(乾隆十八年三月十六日),載《宮中檔乾隆朝奏摺》。《欽定大清會典事例》卷242《戶部·雜賦茶課·茶課》,商務印書館排印本,1908年。

關於普洱茶沖泡,保存等知識,請加南茗佳人高級評茶員微號:6480348(長按複製)交流學習。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