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曹操最器重的人,追隨曹操三十年,只因一件事,曹操到死都不原諒

提起三國, 有人喜歡漢室正統劉玄德, 也有人喜歡獨守江東的孫仲謀, 但提及曹操, 人們似乎總分為兩種極端, 喜歡的人對他倍加讚譽, 討厭的人是說他聲名狼藉。 很少有人能夠正視曹操, 用一種客觀態度來評價他, 人們總是通過“三國演義”來分析曹操, 但其實是不恰當的, 畢竟這只是文學作品, 分析人物還得依靠正史。

歷史上的曹操毀譽參半, 能力很高, 手底下也有一大批猛將, 這也可以解釋曹魏勢力屬三國之首。 曹操對人才非常重視, 求賢若渴, 這種性格也值得讓一大批人去追隨他。 但是曹操也有看走眼的時候, 比如他一直看好的於禁, 最後做出了一件讓曹操大失所望的事。

提起於禁, 此人看上去毫無缺點, 對於曹操忠心有加, 跟隨曹操三十多年, 於禁鞍前馬後照顧曹操, 撤退時走最後, 進攻時在第一線, 很是得曹操喜愛。

於禁戰績彪炳, 在軍中也人人敬仰, 是員虎將, 而且體恤士兵, 公私分明, 自己也很愛惜羽毛, 沒有過出格行為。 無論軍中還是廟堂, 於禁都是無可挑剔, 曹操很看重他, 對他青睞有加, 相信未來必是自己最大助力。 所以對於禁很是信任, 一直將于禁視為棟樑來培養。

但是後來在一場戰鬥中,

於禁表現出和平時不同的作為, 這一點推翻了曹操對他的評價, 而且此後於禁經常被人嘲笑, 失去了以往的地位。

襄樊之戰, 曹魏大敗, 于禁對戰關羽, 關羽是越戰越勇, 節節勝利。 按理說, 兵敗很正常, 重整旗鼓再戰就好, 但是此戰的重點是,

曹操一直看好的於禁居然帶著部隊向關羽主動投降, 祈求放他一馬。

這事很快就傳開了, 曹營譁然, 人們不敢相信往日軍紀嚴明, 一片忠心的於禁竟然會投降, 於禁一夜之間聲名狼藉。

和于禁一同作戰的還有龐德, 龐德行為與於禁截然不同, 寧死不屈, 這是對於禁最好的諷刺。

最接受不了的還是曹操, 畢竟自己如此看重的人, 做出如打臉的事, 對於禁是失望到了極點。

後來于禁回到魏國, 去祭拜曹操的時候, 墓碑上刻著是當年於禁投降的姿態, 於禁一時間無地自容, 回去沒多久就在壓抑中離世, 估計他也很後悔自己的投降行為吧。

文/微塵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