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育兒>正文

孩子哭鬧不吃飯?兩個穴位,一碗粥,開胃消食,輕鬆搞定

忙碌的工作後回家, 看到孩子不肯好好吃飯, 本來只想安靜地吃個飯, 卻要追著孩子跑, 給他餵飯吃。

遇到孩子腸胃不舒服, 生病了

家長最擔心的問題就是抗生素

該不該吃藥?用量是多少?

打針會不會有副作用?

......

其實預防和治療小兒消化系統疾病, 必須從根本上提高寶寶免疫力。

而媽媽們一直在尋找的一種最安全有效的方法, 就是這種純綠色治療方法:小兒推拿及食療。

小兒推拿是什麼?

小兒推拿是傳統醫學針對幼兒治療的困難性, 考慮服藥對孩子的身體損傷、幼兒抗拒藥的特殊性, 採用幼兒易於接受、減少口服藥物治療的一種治療方式。 通過穴位按摩, 疏通經絡, 刺激幼兒自身機能的恢復, 從而達到有病治病、無病強身的作用。

小兒推拿有什麼優點?

不用針, 不用藥, 安全, 見效快。

適用年齡?

14歲以內兒童, 特別是0到6歲兒童接受推拿時對穴位刺激的感知度更加靈敏,

因此效果會更加明顯。

簡單舉個例子, 你家孩子便秘, 兩三日都不曾排便, 排便有痛感, 這時該怎麼辦呢?

小孩便秘是家長很容易忽略掉的一件事, 但卻是消化道疾病的一個重要信號。 若發現小孩有便秘的症狀, 應該及時調整飲食結構和生活習慣, 並試試以下的按摩及推拿手法。 如果仍然無效, 應該及時送醫了。

捏脊

手法:父母雙手拇指與食指併攏, 從孩子的尾椎骨沿脊柱兩側向上捏, 連皮帶肉用力捏起即放下, 捏至頸部髮際處為止, 以脊柱兩側皮膚微有潮紅為有效。 從尾椎骨捏到頸椎為補法, 從頸椎向下捏到尾椎穴為清法, 每天可捏一到兩次, 每次捏5~10遍。

功效:捏脊多用於治療小兒積聚一類的疾患,

如食積、疳積、嘔吐便秘、泄瀉等, 故又稱“捏積”;還可消除肝、脾腫大。

揉尾尖( 龜尾 )

手法:龜尾位於骶骨、尾骨交接隆突處下緣。 每天一至兩次, 用拇指或中指揉100~300遍。

功效:龜尾穴性平和, 能止瀉, 也能通便。 多與揉臍、摩腹、推七節骨合用, 治療腹瀉、便秘等症。

按摩穴位詳圖:(放大圖片可看得更清楚)

當孩子情況有所好轉, 這時可再配上一個食方, 進一步調理腸胃。 (注意, 專家提醒:不同的食譜適合不同體質的小兒, 建議在醫生的指導下先分辨好孩子的體質, 判斷是否為“氣虛”或“陰虛”等, 從而對症調理。 )

淮山粳米粥

材料:淮山藥10g、瘦肉50g、粳米50g。

功效:山藥性味甘平, 具有滋養補益、健脾益氣的作用, 特別適合食欲不振, 易疲倦的脾胃氣虛者。 與瘦肉、粳米一起熬粥, 起到補脾健胃, 助消化的作用。 常用於脾胃氣虛者。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