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美食>正文

茶店老闆說喝綠茶要留一半的水,這樣能保持原味。是真的嗎?

用玻璃杯泡綠茶會遇到無法有效的進行茶水分離的問題

這就使得我們在泡茶時候沒辦法控制茶湯的濃度

如果每次都是把茶湯都喝完之後才加水

由於茶葉中內含物析出的規律

會使得第一杯茶湯的濃度非常高

而續水後茶湯的濃度下降的非常明顯

正是由於這種原因

才使得人們在泡茶的時候, 不喝完第一杯

而是留一部分茶湯時續水

這樣可以儘量調和茶湯的濃度

因此, 茶店老闆的做法是正確的

小編來囉嗦幾句

首先, 喝茶不是評茶

喝茶之前的泡茶過程, 是為了將茶品最好的一面表現出來

而評茶之前的泡茶過程, 是為了將茶品的品質公平的表現出來

正是因為這種目的的不同

決定了泡茶方法的不同

評茶的時候, 會嚴格控制投茶量、水的品質、溫度和量

同時, 也會嚴格控制浸泡時間

因為只有在統一的標準之下, 對於茶湯的評判才有意義

而以喝茶為目的的泡茶, 很顯然是無法做到這一點的

而且, 也是沒有必要做到這一點的

在喝茶之前

不管採用什麼不同的方法

只要能將茶品最好的一面呈現出來

那麼就可以了

舉個例子, 假如一款紅茶, 你覺得它第一泡半分鐘內出水的味道最好

那麼, 你有必要將出水時間延長到5分鐘(評審方法中的出水時間)

來證明它的味道其實沒那麼好嗎?

當然, 假如你一定要這麼做, 那是你的權力

但是, 當你將出水時間設定為標準的評審時間時

最好也將其他的條件同樣設為評審標準

因為只有這樣, 對於茶的評判才有意義

咱們再說回來題主的情況

一般來說, 用玻璃杯泡綠茶

都是用杯子直接喝(不會用公杯)

當你最開始喝的時候, 喝到的是杯子上面的茶湯

這部分茶湯其實已經遠離了茶葉, 而且當茶湯喝到嘴裡的時候

也完成了茶水分離

而喝到最後的時候

那部分茶湯其實是在整個品茶的過程中一直都在接觸茶葉

裡面的內含物濃度肯定會比之前喝到的高

而由於咖啡因和茶多酚這兩種呈味物質所提供的感官體驗都是負面的

當茶湯中這兩種物質的濃度變濃的時候

得到更加負面的體驗是再正常不過了

由於綠茶浸泡以及後面慢慢品茶都需要一定的時間

一般來說

當你喝到杯子最下面的那點茶根的時候

茶葉的浸泡時間已經遠遠超過了評審標準中5分鐘的時限

所以得到更差的體驗, 也是正常不過的

最後

我覺得

說評審標準就以評審標準的要求去泡茶

說喝茶, 就以喝茶的標準去泡茶

請不要將兩者混淆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