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此人號稱明末文天祥,寧死不降清,死前留下10個字,讓人熱淚盈眶

在中國上下五千多年的歷史長河裡, 誕生了許多著名的愛國英雄, 他們為了保衛祖國領土的完整, 維護人們的利益, 以及民族的尊嚴, 他們甘願剛正不阿, 寧願獻出自己的生命。 比如南宋著名的愛國詩人, 不願意當俘虜, 留下了“人生自古誰無死, 留取丹心照汗青”的愛國詩句。

還有明朝末年的史可法, 在清兵進攻揚州的時候, 死守揚州城, 在清軍攻破揚州城以後, 史可法拒絕投降, 準備自刎的時候, 被人們攔住, 被清軍擒住, 面對清軍的誘惑, 史可法拒絕投降, 於是被殺害。 在明末的時候, 還有一位愛國英雄, 他也是寧死不降請, 在臨死的時候, 他留下10個字, 至今想起來都是熱淚盈眶, 他就是左懋第, 號稱明末文天祥。

左懋第在青少年時即關注國家命運, 而且為人正直, 胸懷大志, 對魏忠賢為首的奸臣感到十分痛恨, 在崇禎三年的時候, 左懋第中了進士, 成為了一個縣的縣令, 等到自己到任以後, 這個縣遭到了流寇的攻擊, 不要看左懋第是一介書生, 但是自己熟讀兵法, 於是帶領士兵打敗了流寇。

隨著左懋第的政績突出, 於是被崇禎皇帝調到京城擔任戶部秘書, 但是這時候的明朝已經時候內憂外患了, 不僅農民起義軍頻繁, 還有天災, 加上外部的清軍, 讓原本想幹大事的崇禎皇帝越來越多疑, 在崇禎皇帝自殺以後, 有人在南明建立了小王朝, 而左懋第也逃到了南明, 出任兵部侍郎。

當時的南明號稱有百萬大軍, 但是他們偏安一隅, 不思進取, 想著和清朝求和, 並且派領左懋第去和清朝商量求和的事宜, 作為主戰派的左懋第不同意, 希望皇帝能給自己兵馬, 和清軍決一死戰, 但是遭到了拒絕。 但是皇命難為, 左懋第儘管不願意當這個和談使者, 還是去到京城和清軍和談。

在自己走的時候, 給皇帝留下建議, 希望不要寄望于和談成功, 即使和談成功, 也不是可以信賴的, 要為民分憂, 整頓將士, 以恢復大業。 他也知道自己前去凶多吉少, 於是留了一封信, 裡面說到就算自己死, 也要向文天祥一樣, 留一生的正氣流傳千古。

在和清朝的和談當中,發現清朝根本看不起南明小王朝,議和只是藉口,這樣左懋第非常惱火,於是反駁清朝大臣,而且還威脅左懋第,但是左懋第不吃清朝那一套,於是改為勸降,但是被左懋第痛斥。清朝看到左懋第什麼都不吃,於是把他斬首,在行刑的時候,左懋第死前留下10個字:“生為大明臣,死為大明鬼”,也讓行刑的劊子手熱淚盈眶,不得不含淚殺掉。

在和清朝的和談當中,發現清朝根本看不起南明小王朝,議和只是藉口,這樣左懋第非常惱火,於是反駁清朝大臣,而且還威脅左懋第,但是左懋第不吃清朝那一套,於是改為勸降,但是被左懋第痛斥。清朝看到左懋第什麼都不吃,於是把他斬首,在行刑的時候,左懋第死前留下10個字:“生為大明臣,死為大明鬼”,也讓行刑的劊子手熱淚盈眶,不得不含淚殺掉。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