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數碼>正文

超級本秒變桌上型電腦!華碩XG顯卡擴展塢評測

超級本作為輕薄便攜的代名詞, 似乎從來都與玩遊戲不貼邊。 所謂魚和熊掌不可兼得, 即超級本不可能爽玩遊戲, 而性能強機又與輕薄便攜無緣。 當顯卡擴展塢這種神奇的“外置硬體”誕生的時候, 華碩把不可能變成了小意思。

超級本在Intel當初定義的時候, 就是要輕、薄、高續航。 本本內幾乎全部的空間都給了電池, 不可能放得下一塊高性能顯卡, 對於商務辦公人士來說這絲毫不影響使用, 但對於一般人群來講, 偶爾娛樂也是有一定需求的。

於是大家便想出了擴展這個辦法, 最開始, 顯卡擴展塢的概念是由廣大人民群眾發揮智慧製作的, 只有PCI-E X4的插槽, 顯卡性能損失殆盡。 而現在的超級本得益於雷電三介面, 對外高頻寬資料互傳成為了可能, 頻寬不再是瓶頸。

趕快開箱

華碩XG顯卡擴展塢的設計理念與AORUS的Gaming Box是相反的, Gaming Box強調移動, 華碩XG顯卡擴展塢使用場景是在家中,

強調的是高性能, 因此外觀看上去更像是一款ITX小主機殼, 說到主機殼, 不得不提的是華碩XG顯卡擴展塢外殼, 是由IN WIN(迎廣)所代工, 先來打開包裝看看吧。

擴展塢包裝正面

本體被包裹著

包裝外觀整體採用深灰到純白過渡的配色, 簡潔的字體和產品配圖, 見到它之前以為是被列為ROG品牌旗下的產品, 包裝應該是超炫酷的, 看來華碩把它的受眾群體給透徹的分析了一遍, 認為它的消費者喜歡外觀簡潔扮豬吃老虎類型的外觀。 擴展塢本體被兩個厚厚的泡沫所固定, 擠在一旁的小盒子裡面裝著配件。

包裝內的全部內容

信仰接頭

包裝內包含了擴展塢本體、330W適配器、電源線、雷電3 Type-C To C連接線, 以及一本說明書。 當然了, 在細節方面, 適配器與擴展塢相連接的接頭一定要有信仰LOGO, 不過包裝和擴展塢都沒有ROG字眼, 怎麼插頭就有了呢?

安裝顯卡

XG擴展塢箱體採用槍灰配色, 表面採用磨砂工藝處理, 邊緣部分為拋光倒角。 箱體兩側分別設有進風口與出風口, 形成“水準風道”。

擴展塢正面

擴展塢背面

擴展塢的正前方非常簡單,下方一個XG的LOGO,而上方是一個非常小的小孔,內部是一顆LED燈,作為電源指示使用。

正前方與正後方特寫

而背面能夠很清晰的看到兩個PCI-E槽位元,電源開關以及三個介面。

頂部華碩LOGO

XG STATION

電源燈孔位

拋光倒角

ASUS X IN WIN

主機殼鎖

在打開箱體之前需要將後部頂端的鎖打開,在此之前還需要擰開一顆螺絲,在筆者眼裡這個操作非常沒有必要,畢竟滑動鎖扣也是帶有限位功能的。

解鎖後向後推動頂蓋

由下至上推動左側板

內部結構

拿掉側板後,其實內部結構並不複雜,主要分為三部分:IO板、主控板、導流風扇,結構簡單清晰。

迎廣提供的風扇

固定在右側板的兩個導流風扇為迎廣提供,表面已經覆蓋了金屬罩,以防各種誤接觸導致的損壞。

打開PCI-E鎖蓋

為了保持箱體的完整性,PCI-E擋板部分還專門設置了一個鎖蓋,以便擋住缺口,同時也需要一顆螺絲來解鎖擋板。

裝入顯卡後插上外接供電

裝入顯卡後的效果

擴展塢本身是不帶顯卡的,因此我們需要自己準備一塊來安裝,此次使用的是ROG STRIX GTX 1080 Ti顯卡,整體顏色與擴展塢非常之搭,仿佛天作之合。

連接筆記本

將各種資料線連結好後就可以在電腦上配置顯卡了,開啟電腦後打開擴展塢電源。從NVIDIA官網下載最新的顯卡驅動即可。

已經識別出一個外置設備

設備識別正常

裝置管理員中查看

GPU-Z識別

在安裝好驅動之後,在裝置管理員中查看設備正常,型號識別正常,GPU-Z識別正常,遙感監測正常.....哦不,是一切正常。

開始性能測試

為了符合XG擴展塢的定位人群,我們選用了ThinkPad Yoga X1,這款電腦擁有I7-8550U處理器,以及16GB的記憶體和512GB的儲存,沒有明顯短板。在電腦沒有高圖形負載的情況下,使用的是CPU自帶的核顯,在有負載的情況下自動切換到擴展塢,因此用戶不必單獨切換使用哪個設備進行顯示輸出。

Furmark烤機

作為一個獨立運行的設備,溫度非常重要,而且擴展塢的外殼是由迎廣提供的,因此考驗它的時候到了。Furmark的解析度設定為1280*720,抗鋸齒為8X,經過一段時間,溫度穩定在了75℃,散熱效果還不錯。

得益於風道設計,顯卡風扇在通過左側的進氣口吸入冷空氣後,經由顯卡散熱器散熱排出,最後由右側的兩個排風扇將熱氣吸出,效果非常明顯,因此整個擴展塢的左側是正常溫度,而右側熱風也很明顯,同時擴展塢放在右側的時候,熱風也不會吹到人,風道設計合理。

TS測試

FSE測試

在3D Mark基準測試中,整體得分6357分,顯卡得分7987分,較桌面級9897損失約19.3%的性能。而FSE中平臺得分8885分,顯卡得分10271分,較桌面級14188損失約27.6%的性能,不過相對於以前PCI-E X4插槽的擴展塢只能發揮30%性能來說,簡直是跳躍式的進步,這個鍋筆者覺得應該讓處理器來背。

遊戲測試結果

遊戲選用了《古墓麗影》與最新的《孤島驚魂5》進行測試,解析度設定為1080P,畫質為最高。在《古墓麗影中》中,幀數損失為33.6%,而《孤島驚魂5》中幀數損失為22.2%。約等於桌面級的GTX 1070 Ti級別,相對於曾經損失70%的性能來說,這都不是事兒。

顯卡擴展塢是怎樣一種存在

經過測試之後,不可避免的在遊戲中出現了幀率損失,基礎的跑分也有一些影響,基本可以歸咎於處理器的問題,當然,我們並沒有對測試的這款筆記本的處理器進行功耗牆解鎖,如果解鎖的話,性能還會有一定的提升。有關輕薄本性能解鎖的操作我們週末再做詳解。

顯卡擴展塢在實際使用上確確實實帶來了圖形性能上的提升,而且相對於之前孱弱的核顯來說,無疑是性能的飛躍。我們已經有桌上型電腦或遊戲本的人基本不是它的消費者,而顯卡擴展塢除了用來玩遊戲之外,其實還可以將超級本瞬間變成一個圖形工作站或渲染機,前提是你在擴展塢裡面裝的是專業卡。所以想像力不能僅僅限制在遊戲方面。

視頻渲染需要大量硬體資源

使用場景可以設定一下,一個只有一台筆記本的年輕白領需要經常帶著電腦奔波,閑來無事的時候想要玩遊戲,但再配一台桌面級電腦顯得有些浪費,筆記本只能閒置在一旁。於是這個年輕人就想到了使用顯卡擴展塢這個神奇的東西,在工作回家後想要放鬆一下,於是將電腦從包裡拿出,插上兩根Type-C線,直接開機進入遊戲開始玩耍,是不是很嗨?

另一種工作場景,一位元視頻工作者需要常年帶著筆記本去給客戶展示作品,首先電腦的便攜是必須屬性之一,但輕薄本孱弱的性能在渲染的時候實在難當大任,於是視頻工作者使用顯卡擴展塢外接了一塊專業卡用於渲染,把CPU從中解放出來,即節約了一部桌上型電腦的錢,同時渲染速度也遠高於同價位的渲染工作站,渲染完成後直接拔掉線就能拿起電腦就走,豈不美哉?

所以顯卡擴展塢的用處遠遠大於我們的想像力,雖然顯卡擴展塢的概念很久以前就有產品誕生了,但不是性能損耗太大就是各家設計不同的介面不能通用,如今我們終於有了Type-C介面形式的雷電3,既方便接駁,又有高頻寬!所以在未來,顯卡擴展塢將會有非常大的使用空間,而它能為我們做些什麼,全靠想像力!

擴展塢正面

擴展塢背面

擴展塢的正前方非常簡單,下方一個XG的LOGO,而上方是一個非常小的小孔,內部是一顆LED燈,作為電源指示使用。

正前方與正後方特寫

而背面能夠很清晰的看到兩個PCI-E槽位元,電源開關以及三個介面。

頂部華碩LOGO

XG STATION

電源燈孔位

拋光倒角

ASUS X IN WIN

主機殼鎖

在打開箱體之前需要將後部頂端的鎖打開,在此之前還需要擰開一顆螺絲,在筆者眼裡這個操作非常沒有必要,畢竟滑動鎖扣也是帶有限位功能的。

解鎖後向後推動頂蓋

由下至上推動左側板

內部結構

拿掉側板後,其實內部結構並不複雜,主要分為三部分:IO板、主控板、導流風扇,結構簡單清晰。

迎廣提供的風扇

固定在右側板的兩個導流風扇為迎廣提供,表面已經覆蓋了金屬罩,以防各種誤接觸導致的損壞。

打開PCI-E鎖蓋

為了保持箱體的完整性,PCI-E擋板部分還專門設置了一個鎖蓋,以便擋住缺口,同時也需要一顆螺絲來解鎖擋板。

裝入顯卡後插上外接供電

裝入顯卡後的效果

擴展塢本身是不帶顯卡的,因此我們需要自己準備一塊來安裝,此次使用的是ROG STRIX GTX 1080 Ti顯卡,整體顏色與擴展塢非常之搭,仿佛天作之合。

連接筆記本

將各種資料線連結好後就可以在電腦上配置顯卡了,開啟電腦後打開擴展塢電源。從NVIDIA官網下載最新的顯卡驅動即可。

已經識別出一個外置設備

設備識別正常

裝置管理員中查看

GPU-Z識別

在安裝好驅動之後,在裝置管理員中查看設備正常,型號識別正常,GPU-Z識別正常,遙感監測正常.....哦不,是一切正常。

開始性能測試

為了符合XG擴展塢的定位人群,我們選用了ThinkPad Yoga X1,這款電腦擁有I7-8550U處理器,以及16GB的記憶體和512GB的儲存,沒有明顯短板。在電腦沒有高圖形負載的情況下,使用的是CPU自帶的核顯,在有負載的情況下自動切換到擴展塢,因此用戶不必單獨切換使用哪個設備進行顯示輸出。

Furmark烤機

作為一個獨立運行的設備,溫度非常重要,而且擴展塢的外殼是由迎廣提供的,因此考驗它的時候到了。Furmark的解析度設定為1280*720,抗鋸齒為8X,經過一段時間,溫度穩定在了75℃,散熱效果還不錯。

得益於風道設計,顯卡風扇在通過左側的進氣口吸入冷空氣後,經由顯卡散熱器散熱排出,最後由右側的兩個排風扇將熱氣吸出,效果非常明顯,因此整個擴展塢的左側是正常溫度,而右側熱風也很明顯,同時擴展塢放在右側的時候,熱風也不會吹到人,風道設計合理。

TS測試

FSE測試

在3D Mark基準測試中,整體得分6357分,顯卡得分7987分,較桌面級9897損失約19.3%的性能。而FSE中平臺得分8885分,顯卡得分10271分,較桌面級14188損失約27.6%的性能,不過相對於以前PCI-E X4插槽的擴展塢只能發揮30%性能來說,簡直是跳躍式的進步,這個鍋筆者覺得應該讓處理器來背。

遊戲測試結果

遊戲選用了《古墓麗影》與最新的《孤島驚魂5》進行測試,解析度設定為1080P,畫質為最高。在《古墓麗影中》中,幀數損失為33.6%,而《孤島驚魂5》中幀數損失為22.2%。約等於桌面級的GTX 1070 Ti級別,相對於曾經損失70%的性能來說,這都不是事兒。

顯卡擴展塢是怎樣一種存在

經過測試之後,不可避免的在遊戲中出現了幀率損失,基礎的跑分也有一些影響,基本可以歸咎於處理器的問題,當然,我們並沒有對測試的這款筆記本的處理器進行功耗牆解鎖,如果解鎖的話,性能還會有一定的提升。有關輕薄本性能解鎖的操作我們週末再做詳解。

顯卡擴展塢在實際使用上確確實實帶來了圖形性能上的提升,而且相對於之前孱弱的核顯來說,無疑是性能的飛躍。我們已經有桌上型電腦或遊戲本的人基本不是它的消費者,而顯卡擴展塢除了用來玩遊戲之外,其實還可以將超級本瞬間變成一個圖形工作站或渲染機,前提是你在擴展塢裡面裝的是專業卡。所以想像力不能僅僅限制在遊戲方面。

視頻渲染需要大量硬體資源

使用場景可以設定一下,一個只有一台筆記本的年輕白領需要經常帶著電腦奔波,閑來無事的時候想要玩遊戲,但再配一台桌面級電腦顯得有些浪費,筆記本只能閒置在一旁。於是這個年輕人就想到了使用顯卡擴展塢這個神奇的東西,在工作回家後想要放鬆一下,於是將電腦從包裡拿出,插上兩根Type-C線,直接開機進入遊戲開始玩耍,是不是很嗨?

另一種工作場景,一位元視頻工作者需要常年帶著筆記本去給客戶展示作品,首先電腦的便攜是必須屬性之一,但輕薄本孱弱的性能在渲染的時候實在難當大任,於是視頻工作者使用顯卡擴展塢外接了一塊專業卡用於渲染,把CPU從中解放出來,即節約了一部桌上型電腦的錢,同時渲染速度也遠高於同價位的渲染工作站,渲染完成後直接拔掉線就能拿起電腦就走,豈不美哉?

所以顯卡擴展塢的用處遠遠大於我們的想像力,雖然顯卡擴展塢的概念很久以前就有產品誕生了,但不是性能損耗太大就是各家設計不同的介面不能通用,如今我們終於有了Type-C介面形式的雷電3,既方便接駁,又有高頻寬!所以在未來,顯卡擴展塢將會有非常大的使用空間,而它能為我們做些什麼,全靠想像力!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