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龍潭山之一始居龍潭山|行走吉林

↑點擊上方“曼陀羅文化”關注我們

自新石器時代, 龍潭山就有人類居住的痕跡。 之後, 夫餘、高句麗、渤海等隸屬中央的少數民族地方政權聚集於此。

它與中國其他山脈一樣歷經中華上下五千年, 與國人一起走到現在。 關於它的書洋洋灑灑, 浩若煙海, 無論軍事、政治、歷史、文化……都有這個名字, 它叫龍潭山。

讀史尋山

山不在高, 有仙則靈;水不在深, 有龍則靈。 這句話用在吉林市東部名山龍潭山上恰到好處。 這座山稱不上高, 只有海拔388.3米而已;這座山稱不上大, 只有234公頃而已。 但是它的知名度在於歷史、在於影響力, 因為它是吉林城守城四座神山之一的“左青龍”, 2006年國務院頒佈第六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古遺址之一, 標注時代——晉。

許多書上把龍潭山的歷史上溯到新石器時代, 《吉林日報》曾有文章說:“龍潭山城現存一批建於西元前37年至667年間的古跡, 其中包括一段古城牆,

後被東巡的康熙皇帝為斷龍脈劈開, 成了現存的斷嶺;還有分別被稱為‘水牢’、‘旱牢’的一個大水潭和石砌地坑, 據載, 它們是山城內蓄水和存放軍需物資之處。 眼下, 吉林市著力宣傳‘一座龍潭山, 半部東北史’, 意在充分挖掘龍潭山的歷史價值。 ”另外吉林市政協文史研究員傅寶仁在他的專著《吉林龍潭山》上記載:“經考古人員調查, 在龍潭山東南側發現一處方圓一公里的新石器時代文化遺址。 在遺址上有呈凹形的居住址坑二十余個和人為的平坦臺階, 並採集到石刀、石斧、殘陶片等, 這表明在五、六千年就有人類在此定居生活。

舉步登山

站在新修好的山門前, 筆者的記憶還停留在二龍戲珠的山門, 如今時光荏苒, 在吉林市政府及相關部門的打造下, 新的龍潭山公園已經成為一座遺址公園。 山上全新打造了歷史浮雕廣場、海冬青廣場等10個山間小廣場, 新修了迎賓路、渤海路等5條乾路, 施工面積3.7萬平方米。 在花崗岩歷史浮雕廣場, 有四塊浮雕分別刻著新石器石代、夫余王國、高句麗和明清時期記載著龍潭山歷史的變遷。

與筆者同行的李先生, 發現不遠處有石牌樓, 是清乾隆皇帝到訪龍潭山的禦道, 據史料記載:“清乾隆十九年(1754年), 乾隆皇帝登臨龍潭山, 在此停騎下馬, 小憩之後, 率眾步行登山, 以示對龍潭及太祖努爾哈赤避難神樹的崇敬。 ”繞過這些雕塑, 走上山道。 一處斷嶺呈現眼前, 它就是龍潭山山城。 據《永吉縣誌》記載, 清代民間風傳, 龍潭山城遺存沿山崗逶迤起伏, 蜿蜒若龍行于林莽之間, 有帝王風水之兆, 此風傳至京師清廷, 勝清欽天監奏予皇帝, 請將山城之龍脈從中截斷, 既有帝王之兆, 豈能容之, 清帝乃命吉林將軍派滿洲八旗兵將古城牆從中截斷, 以除改朝換代之厄。

風水堪輿之說自古以來就是仁者見仁智者見智, 但是龍潭山的重要性可見一斑。

聚山而居

也有人說, 高句麗之前, 夫余國就已聚山而居。 夫余時期, 中原地區屬於漢魏時期, 生活在東北廣大地區的古老民族夫余人, 建立了我國古代東北地區第一個奴隸制的地方民族政權。 當筆者看到“第一個” 這三個字的時候, 打字的手有點抖, 原來龍潭山竟然還有這樣一個政權“起始”的歷史。 這個時期, 龍潭山就是扶余王國的重要城防重鎮——夫餘城。

此時的龍潭山是東團山、帽兒山、龍潭山“三山”地區中的一部分, 它的作用猶如士兵突擊的三人組, 互為犄角保障著“三山”之間的扶余王城。 自從古夫余國建在今吉林市龍潭山的歷史被確認後, 考古界關切的目光開始聚焦到龍潭山及其周邊,不只是為了歷史的研究,還為得是一件 “銀縷玉衣”。這個事情有很多史書記載,《後漢書·漢舊儀》上的明確文字“漢朝禮制,夫余王死後應穿銀縷玉衣。”更印證了寶物的存在。可惜,多年來,中外考古人員在“三山”地區開發很多很多古墓,可惜這據說是漢代唯一的銀縷玉衣至今下落不明,成為千古之謎。

在龍潭山上、龍潭山邊,自古以來就有大量的居民在此繁衍生息。一晃兩千多年過去,吉林人把這裡劃歸龍潭區版圖。這裡及其周邊,有著水牢、旱牢、密什哈站古驛道、紅燈記的原型地龍潭山火車站等人們棲息地的相關配套設施。站在龍潭山上,看到遠近錯落的平房樓房,誰會想到這裡曾經有一座王城,在冷兵器時代幾易其主。如今它屬於大家,屬於每一個愛它的人。(圖/文 張海川,稿於2014年)

歡迎關注曼陀羅文化微信平臺:jlmtl2014

大吉林,大東北,

聚焦鄉梓歷史,傳播吉林人物語;

大文化,大生活,

助力文化交流,弘揚慢生活情趣。

考古界關切的目光開始聚焦到龍潭山及其周邊,不只是為了歷史的研究,還為得是一件 “銀縷玉衣”。這個事情有很多史書記載,《後漢書·漢舊儀》上的明確文字“漢朝禮制,夫余王死後應穿銀縷玉衣。”更印證了寶物的存在。可惜,多年來,中外考古人員在“三山”地區開發很多很多古墓,可惜這據說是漢代唯一的銀縷玉衣至今下落不明,成為千古之謎。

在龍潭山上、龍潭山邊,自古以來就有大量的居民在此繁衍生息。一晃兩千多年過去,吉林人把這裡劃歸龍潭區版圖。這裡及其周邊,有著水牢、旱牢、密什哈站古驛道、紅燈記的原型地龍潭山火車站等人們棲息地的相關配套設施。站在龍潭山上,看到遠近錯落的平房樓房,誰會想到這裡曾經有一座王城,在冷兵器時代幾易其主。如今它屬於大家,屬於每一個愛它的人。(圖/文 張海川,稿於2014年)

歡迎關注曼陀羅文化微信平臺:jlmtl2014

大吉林,大東北,

聚焦鄉梓歷史,傳播吉林人物語;

大文化,大生活,

助力文化交流,弘揚慢生活情趣。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