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袁紹跟曹操本可制約董卓,卻各因私心浪費大好機會

在董卓橫行洛陽城的時候, 尚有兩支力量可以制約董卓, 那就是手握實權的袁紹和曹操。

早在廢立皇帝之前, 董卓就想利用袁紹來支持他, 可是遭到袁紹的極力反對。 一次, 袁紹說:“東西兩漢王朝恩德佈滿四海, 萬民擁戴, 國豢民安。 今皇上年紀雖小, 但並沒有惡行傳佈天下。 你如果要罷黜皇上, 改立新帝, 恐怕沒有人贊同你的意見。 ”董卓聽後, 兇相畢露, 持劍怒叱袁紹說:“我是有意看重你, 沒想到你如此不識抬舉, 今天不殺掉你, 今後總是禍害!”袁紹也手按劍柄, 針鋒相對, 董卓不敢輕舉妄動。 當夜, 袁紹就逃奔勃海郡避難。

因為袁紹是世家, 董卓也不敢追究。 關於袁紹不敢與董卓對抗的原因其實也很簡單, 那就是袁紹家大業大, 顧慮太多, 因為袁紹只有一次機會, 袁紹家的勢力多在河北, 只有一個南陽太守袁術是袁紹的同父異母弟弟, 有點遠水救不了近火的味。 以袁紹與曹操所統領的直屬兵馬不足以同董卓交戰, 只能發動類似于斬首行動方有取勝的機會, 一旦失敗則必然禍及滿門, 比如, 袁紹的叔叔是漢靈帝的托孤重臣, 位列三公, 在京城便有龐大的產業以及眾多的家丁人口。

袁紹的潰逃動搖了曹操的決心, 主要是曹操本來就沒有足夠大的勢力與董卓相抗衡, 失去了袁家的支持, 曹操就更不可能與董卓對抗,

因此, 曹操也只能選擇逃走。 可是失去了宮廷禁軍的保護, 袁紹可以無憂, 曹操則不行, 比如, 袁紹逃走之後, 董卓只能無可奈何, 曹操一逃走便成了通緝犯。 為此, 曹操只能被迫選擇一種比較冒險的方式進行自保, 當然, 曹操也是看清了局勢, 董卓作為一個外藩諸侯, 借著兵強馬壯便入主京城, 擅行廢立之事, 其他人自然也有機會, 因此, 曹操便散盡家產募集兵馬, 準備起兵。

西元190年, 曹操向天下諸侯發佈了反董卓聯盟的檄文, 共有曹操以外的十七路人馬響應。

十八路人馬眾, 第一批響應的人是袁紹、袁術、袁遺等人。 這些人與曹操的處境相似, 屬於不得不反的境地。 袁紹因為公開反對董卓, 和董卓已經不能兩立, 袁紹當然要反,

加上袁紹四代五公, 門第高貴, 家族影響巨大, 袁紹與曹操兩人原本同為漢靈帝親封的西園八校尉之一, 現在曹操首先反了, 袁紹如果不反則其家族地位必然下滑, 為了自己的人生安全以及家族的地位。 袁紹成了第一個回應曹操的人。 袁術是袁紹的同父異母弟, 袁遺則是袁紹的從兄, 袁紹反了, 他們兩人都無法脫離干係。

第二批回應的人則是包括孔融、鮑信、陶謙等為國忠義的人。

曹操刺殺董卓之後, 董卓下令天下通緝, 這無疑對曹操起到了一個正面的宣傳作用, 給人以一種忠烈英豪的表像, 同時, 曹操宣稱有皇帝密詔, 便也很容易取信於人。 比如, 鮑信, 鮑信早在董卓入京之時, 就請求袁紹殺死董卓, 袁紹優柔寡斷, 鮑信於是出走。

鮑信在一生當中對曹操極為重視除了對曹操的才幹極為佩服之外, 便是基於曹操的首倡義舉。

第三批回應的人為孫堅、公孫瓚、馬騰等人。 孫堅在黃巾起義的時候就有上佳表現, 因此而獲得了長沙太守的職位, 在董卓進京之前, 長沙太守與涼州太守的職位相當, 也就是說, 在孫堅眼中, 董卓勢力的極速膨脹源於其進京勤王, 立下了救駕的大功。 於是, 孫堅認為, 要想加官進爵就得趁機立功, 亂世出奸雄, 最好能夠取董卓而代之。

馬騰、公孫瓚則與孫堅的情勢立場相當。

第四批則包括韓馥、孔伷、劉岱、張邈、張超、王匡、張揚等人。

這些人因為是董卓提拔的, 在世人眼中多看成董卓一黨, 在反董卓聯盟組成後, 山東諸侯兵強勢大,

這些人很擔心被集結而來的諸侯大軍誤當靶心, 被當成董卓勢力給消滅掉, 尤其是這十八路諸侯中有一些是比較窮的, 比如, 曹操, 缺糧缺餉, 很可能把這些人當成糧食補給站, 因此, 他們急於表明身份, 加入了反董卓聯盟, 無疑, 先從本質上保住了自己。

優己/著 收錄 《優己通古》

本文系 社科哲學家、童話作家優己 原創發表

學漢語讀歷史, 交流兒童教學與教育請找 優己導師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