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奶牛博士”的創業突圍:鮮奶做乾酪 走俏成網紅

原標題:“奶牛博士”的“步步為營”

一個出生于湖北恩施的孩子, 卻狂熱地憧憬著去祖國邊疆遊歷, 期待著那種策馬天涯的生活。 今年36歲的“奶牛博士”曾波回想當年的熱血沸騰, 深感以農為業的緣分似乎天註定。

當年高考結束後, 他便執意要選擇西部邊疆省份的大學鍛煉, 並把學習目標定在了家畜類。 “很多人都覺得不可思議, 但我的志願全部填的是邊疆區域的大學。 一想到牛居然有4個胃, 就覺得很讓人著迷。 ”2018年4月12日, 曾波告訴記者, 在新疆農業大學動物科學專業求學時, 他的主攻方向定為反芻動物營養。

大三時, 他准備考研, 思來想去, 選擇了中科院亞熱帶農業生態研究所。 理由是, 這是國內唯一一個搞動物營養的研究所。

2年研究生後, 他讀博士, 方向仍是動物營養。 因成績優異, 導師三度找他談話, 希望能留在研究所搞科研。 但曾波覺得, 家畜飼育是一個實踐學科, 他更喜歡在企業裡琢磨, 讓多年所學得到運用。

抱著這種想法, 他跨入了全球最大飼料供應商——嘉吉動物營養公司的大門。 而彼時, 對方也正需要一個搞動物營養的人。 這5年, 曾波覺得受益匪淺。 “他們企業文化很好, 人與人之間很坦誠, 工作就像在研究所的實驗室一樣。 ”作為技術經理的他負責接觸市場, 並將資訊回饋給研發部門以促進產品更新。

由於交往的客戶都是牧場,

他開始對於乳業的生產管理和市場走勢有了切身的認識, 積累人脈之後, 便開始了創業之路。

2012年, 他和岳父開始在湖南郴州市建起了肉牛場, 他負責技術, 家人具體管理飼育、宰殺、銷售工作, 利潤不低。 初次創業就順風順水, 讓曾波一度覺得這是輕鬆的事。

然而, 肉牛的市場維繫于小牛和大牛之間的差價。 2011年開始, 肉牛價格不斷上漲, 而飼育初期的小牛價升緩慢。 可到了2013年開始, 市場發生了巨大變化, 小牛和大牛的價格走勢相反, 肉牛市場的利潤空間即刻消失。

無可奈何之下, 曾波和家人只能放棄從北方調牛, 而是選取一些本地黃牛飼養, 但依然難以為繼。

困頓之中, 曾波輾轉反側。 他想離開嘉吉公司創業,

但又開始擔心市場波動的風險;同時, 即便是自己熟悉的動物專業, 創業是從事奶牛還是肉牛的飼育, 也委決不下。

2015年夏, 聽說他要離開嘉吉公司, 前來挖角的企業開始不斷登門。 多次交談後, 曾波捫心自問, 既然自己只願意和這些企業簽訂兩年短期合同, 那為何不現在就創業呢?畢竟年歲漸長, 遲去不如早去!

決心定下, 他選擇了奶牛飼養的途徑。 他的行動在同行看來, 卻是在冒險。 因為, 此時國內奶牛場和乳品公司的矛盾此起彼伏, 倒奶事件不斷傳出。

一位業內人士稱, 國內乳品公司與牧場之間矛盾長期存在, 並且這些年還加入了海外供應的因素。 奶供應缺少的時候, 買方多半只要合格就收購, 奶供應多的時候,

則會挑三揀四, 或者壓價或者乾脆減少需求。 因此, 作為上游的牧場端, 利潤並非穩定可靠。

另外一個不利因素是, 南方的牛成本比北方高, 卻壽命短、產量低。 各種因素疊加一起, 看好曾波這位“奶牛博士”創業的人並不多。

但曾波的想法卻不同。 他認為, 這個創業的機會並沒有找錯。 南方的奶牛雖然在壽命、產量、成本等方面居於劣勢, 但其奶價高。 而最重要的是, 整個市場的供需比較平衡, 買方會在每月中旬把奶款打來。 如此, 基本沒有資金風險。 這對一個創業者來說, 無疑很關鍵。

曾波的另外一個想法是, 他要打開郴州的鮮奶市場, 在當地開始自己做牧場, 自己加工, 現場制售。 這種一條龍投入的弊端是, 擴大速度相對緩慢, 對資金量要求卻相對大。

他給出的邏輯是, 這還是風險考慮的驅使。 全產業鏈的構架讓自己可以調控產銷, 奶產量少時可以限售, 奶產量多的時候, 靠做乳酪來解決。 穩打穩紮比迅速擴張的模式更安全。

然而, 即便是如此謹慎, 他仍險些遭遇“滑鐵盧”。

2016年, 由於對市場增量的判斷過於樂觀, 鮮奶遭遇過剩危機。 “1天200斤奶被倒掉, 看得直掉淚。 ”

對此難題, 業界通識是做乳酪, 然而南方市場對乳酪的需求並不旺盛。 為求解困之道, 他奔波于山東等地, 尋求新款乳酪製作方法;並從國外買了幾千元的書籍, 不斷嘗試各種風格的乳酪製作。

半年後, 他推出的一款乾酪受到了市場的歡迎。 這種既可以烤煎燒, 又能保持較長時間的乾酪, 因為類似於國內豆腐般的多用途, 漸漸走俏於當地。不少人品嘗後轉發朋友圈,讓他的乾酪一時在網上小紅,連一些在外地的韓國餐廳也成了合作夥伴。

利潤得到了保障。曾波利用自己的專長,開始下一步計畫——做乳酪的時候,剩下的很大一部分是乳清;如果進一步發酵加工,可以生產出天然的乳飲料。“和市面常見的飲品相比,我們這個沒有兌水,也不放香精調味。”他說,

喜愛調香類“重口味”的年輕人並沒有青睞曾波的發明。可這沒有讓他退縮,而是堅持利用自己動物營養的所學,在奶牛來源、飼料進口和配比、生產工藝等方面全部革新。慢慢地,當地開始接受了他的創新,通過這兩款乳飲料,他打開了分享鮮奶產品全流程利潤的最後一道門栓。

“現在想和合夥人一起做一個乳品加工廠,一條加工線。”曾波自信地說,營養和口感俱佳的奶產品,一定會打破國人對進口奶的迷信。

責編:郭豔麗

漸漸走俏於當地。不少人品嘗後轉發朋友圈,讓他的乾酪一時在網上小紅,連一些在外地的韓國餐廳也成了合作夥伴。

利潤得到了保障。曾波利用自己的專長,開始下一步計畫——做乳酪的時候,剩下的很大一部分是乳清;如果進一步發酵加工,可以生產出天然的乳飲料。“和市面常見的飲品相比,我們這個沒有兌水,也不放香精調味。”他說,

喜愛調香類“重口味”的年輕人並沒有青睞曾波的發明。可這沒有讓他退縮,而是堅持利用自己動物營養的所學,在奶牛來源、飼料進口和配比、生產工藝等方面全部革新。慢慢地,當地開始接受了他的創新,通過這兩款乳飲料,他打開了分享鮮奶產品全流程利潤的最後一道門栓。

“現在想和合夥人一起做一個乳品加工廠,一條加工線。”曾波自信地說,營養和口感俱佳的奶產品,一定會打破國人對進口奶的迷信。

責編:郭豔麗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