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調查顯示:醫生與患者基本處於“互相信任”狀態

中青線上訊4月14日, 臨床醫生與患者溝通能力評估報告發佈研討會在上海復旦大學楓林校區舉行, 本次研討會由復旦大學健康傳播研究所、中華預防醫學會健康促進與教育分會主辦。 會上, 發佈的研究報告顯示, 中國的臨床醫生與患者基本處於“互相信任”的狀態。

結果顯示, 國內醫生和患者對於彼此的信任度都較高、溝通意願非常高, 雙方具有提升溝通的信任和意願基礎;95%的醫生認為與患者很好地溝通是醫生應具備的一種核心專業能力, 79.2%的醫生對自己能夠與患者進行很好溝通有信心。

醫生對患者總體不信任的比例為4.1%, 信任度一般的比例為20.3%, 有75.6%的醫生對患者是信任的, 其中高度信任的比例為14.1%;患者對醫生總體不信任的比例為7.4%, 信任度一般的比例為19.8%, 有72.8%的患者對醫生是信任的, 其中高度信任的比例為15.6%。

近年來, 國內發生的醫患糾紛和衝突事件不僅嚴重打擊了醫務工作者的工作熱情, 擾亂醫療行業秩序, 同時也嚴重損害著患者的切身利益, 造成醫患雙方皆輸的局面。 復旦大學健康傳播研究所與丁香園合作, 以丁香園線上平臺資料庫中的臨床醫生和患者作為研究物件, 開展線上調研, 以瞭解臨床醫生與患者的溝通力。

本次研究從醫生、患者兩方面, 從醫患自評、互評的方法, 探討“醫生眼中的醫生、患者溝通力”,

以及“患者眼中的患者、醫生溝通力”, 分別從診療資訊提供能力、診療資訊獲取能力、資訊核實確認能力、社會情感表達能力測量醫患溝通力, 通過線上隨機抽樣的方法, 共回收醫生樣本735份, 患者樣本501份, 醫患的樣本分佈在全國各地及各級醫療機構, 具有廣泛的代表性。

本次研究, 通過醫患雙方自評、互評的創新方法, 深入分析了醫患雙方在溝通過程中的現狀、鴻溝, 甚至誤區, 為今後開展提升醫患雙方溝通力的工作提供了參考。

責編:董志成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