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拆違建、拆圍牆、增綠地 中心城區今年將整治2000個點位

經過30多位工人三天的拆除作業後, 昨日下午, 位於武陽大道二段與永順路交會處, 違法佔用公共綠化帶的中環曉院400平方米售樓部以及200米臨街圍牆被拆除, 5月底前, 這裡將被種上綠植, 變身小遊園綠地, 供附近居民休閒娛樂。 此處小遊園僅僅是今年“中優”區域2000個“兩拆一增”點位之一。 記者從市規劃局獲悉, 從去年“中優”區域組織開展“兩拆一增”專項行動以來, 共拆除違法建築14萬平方米,

拆除圍牆7萬余米, 植綠5千餘畝, 建成公共開敞空間328處。

兩拆一增

太平園地鐵站周邊蝶變新生

就在中環曉院樓盤不遠處的地鐵7號線太平園站出口附近, 原本的高圍牆、違建倉庫已被拆除, 變身成一大片綠地。 “春節後回到成都, 剛出地鐵就發現這裡怎麼突然開闊了, 我還以為我下錯了出口。 ”家住新界社區的劉先生說, 以前一直圍起, 占了人行道不說, 總覺得行走在大片工地, 現在花草都種上了, 看著就舒暢。

“我們首先對中環路地鐵3、7、10號線網站周邊, 中環路、佳靈路等10餘處地塊進行了實地勘察。 ” 武侯區“兩拆一增”辦公室相關負責人介紹, “這些區域均存在違法搭建用於建材砂石、洗車, 二手車交易、汽配等經營項目, 周邊環境秩序問題較突出。

”經過排查, 工作人員共梳理出可納入整治的臨街實體圍牆1300余米。 這些綠地有很多都是待建閒置空地, 所以治理時, 結合實際情況, 建成的綠地被分為臨時綠地和永久性綠地兩類。

記者發現, 綠地中的花盆花台, 都是由被噴塗上彩色油漆的廢舊輪胎做成, 小路也是拆除後的舊地磚鋪成。 “臨時綠地種植草坪、灌木等草本植物, 便於土地規劃再建, 植物移栽等, 節約成本。 ”紅牌樓街道辦的工作人員介紹, 永久性綠地則打造成街心小遊園, 設置座椅、花台, 種植觀賞性喬木、行道樹等, 為轄區居民提供更多的健身鍛煉、兒童玩耍、休閒小憩的綠化開敞空間。

據介紹, 截至目前, 武侯區已完成“兩拆一增”整治點94處,

共拆除實體圍牆9075米, 拆除違法建設59675平方米, 新增城市綠地485755平方米, 整治提升城市道路540米。

四類整治

上半年完成1000個點位

去年, 成都市規劃局牽頭在“中優”區域組織開展拆除公共區域的違法建築、拆除有礙空間開放的圍牆、增加城市開敞空間的“兩拆一增”專項行動。 半年來, 工作進展順利, 共拆除違法建築14萬平方米, 拆除圍牆7萬余米, 植綠5千餘畝, 建成公共開敞空間328處, 成片連線打造了天府新區東林片區、武侯區太平園片區、金牛區花照壁片區等重點區域, 開敞空間增加明顯, 通透性、景觀性和宜人性大幅提升, 提升了“中優”區域城市風貌和環境品質。

據市“兩拆一增”辦公室工作人員王毅介紹, 針對違法建築成因複雜、圍牆權屬類型繁多、涉及面廣等問題,

將佔用公共空間的違法建築作為堅決“依法拆除”類, 將影響空間開放的圍牆分為“指導拆除”、“協商拆除”類, 將符合規劃的地面停車場改建地下停車場、已徵收未上市的儲備地塊先期植綠等作為“創新探索”類, 形成4大類14小類整治類型。 目前, 共依法拆除161處、指導拆除38處、協商拆除63處、創新探索整治66處。 按照開放性、景觀性和經濟性的原則, 分類提出打造規劃綠地、臨時綠地等公共開敞空間的指導標準。

據悉, 今年年內, 中心城區將整治完成2000個以上點位, 僅上半年就將整治完成1000個點位。 其中, 成都高新區、錦江區、青羊區、金牛區、武侯區、成華區分別整治完成不少於100個點位。 下半年, 再整治完成1000個以上點位, 進一步提質擴量,增強廣大市民的感知度和獲得感。

記者 滕楊 攝影報導

進一步提質擴量,增強廣大市民的感知度和獲得感。

記者 滕楊 攝影報導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