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今年東北種植大豆政策含金量高

農業農村部定於2018年4月17日(週二)上午10時舉行例行新聞發佈會, 通報今年一季度主要農產品市場運行形勢, 解讀當前農產品市場熱點問題, 並回答記者提問。

  

  [人民網記者]:我比較關注大豆的價格, 我知道去年我們的大豆產量是有所上漲的, 就現在來看大豆的市場運行情況是怎麼樣的?對於2018年影響我們大豆生產和大豆市場價格的因素在您看來有哪些?謝謝。

  

[唐珂]:謝謝。 國產大豆大家知道是以食用消費為主, 需求相對穩定, 由於去年的新季大豆產量增加較多, 東北主產區大豆收購價穩中偏弱, 近期受利好因素的影響,

市場有所回暖, 據農業農村部監測, 2018年1月份, 黑龍江省的國產食用大豆平均收購價每斤是1.8元, 環比跌了0.3%, 同比跌了5.5%。 今年春節之後, 國家儲備的大豆收購價為每噸3600元, 較之前每噸上調了50-80元, 收購價的小幅上升, 帶動大豆價格小幅的回升。 3月份, 黑龍江、吉林分別發佈了大豆加工企業收購架構補貼政策, 對大豆的價格也有一定的提振作用。 我們注意2017年秋收以來, 玉米收購價格持續走高, 種植收益比上年明顯改善, 所以東北部分產區反映了農民種大豆收益不如玉米, 玉米價格高了, 所以種植大豆的積極性有所降低。

  

其實我們研判的話, 今年有利於大豆生產的因素還是不少的, 預計大豆的播種面積還將保持恢復性增長的趨勢。

影響因素主要有:一是東北地區糧豆輪作的政策支持力度在不斷加大。 二是東北地區今年大豆生產者補貼的標準將高於玉米。 政策的導向很明確, 對大豆的補貼要高於玉米, 而且鼓勵向優勢區集中, 所以我們建議廣大豆農密切關注大豆的供需基本面變化和政策的含金量, 算好大豆成本收益帳, 以市場為導向, 合理安排種植結構。 謝謝。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