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聚醫者力量,抗百年流感:丁香園、東陽光藥攜手,建立戰略合作關係

春季降雨增多, 隨著晝夜溫差的波動, 人們很容易因身體抵抗力下降而“感冒”。 但是, 流涕發燒的就一定是“感冒”嗎?有學者在《普通群眾對普通感冒認知的調查分析》中指出,

35.73%的普通群眾不能正確區分普通感冒與流行性感冒, 而不能正確認識感冒病因的人數占比超過50%。 可見, 醫學科普是一件非常需要去做的事情。

億歐大健康4月17日消息, 今日下午, “東陽光藥&丁香園戰略合作和百年流感項目上線發佈會”在廣州正式召開。 會上, 主辦方丁香園、東陽光藥簽署了戰略合作協定, 共同致力於搭建優質學術交流平臺, 總結歷史經驗和教訓, 促進整個社會對流感的認知, 同時通過互聯網媒介向中國醫生傳遞專業的流感防治的學術內容與臨床經驗。

其中, 廣州呼吸疾病研究所所長、中國工程院院士鐘南山受邀, 以視頻的形式帶領大家回顧了過去百年流感的防治歷史;上海交通大學附屬第一人民醫院呼吸科主任周新、中日醫院呼吸與危重症醫學科四部與五部主任詹慶元、國家兒童醫學中心和上海兒童醫學中心的鮑一笑,

上海公共衛生臨床中心黨委書記盧洪洲等幾位教授分別從各自領域與視角, 做了流感有關的主題演講。

流感百年, 從1918到2018

人們在日常中所說的“普通感冒”, 是上呼吸道感染(簡稱“上感”)所造成的疾病狀態。 70%~80%的上呼吸道感染是由病毒引起, 小部分則來自細菌感染, 而“流行性感冒”與之不同, 它是因流感病毒所致的急性呼吸道傳染性疾病, 具有傳染性強、傳播範圍廣的特點。 由於流感病毒尤其是甲型病毒極易變異, 因此目前不存在廣譜疫苗, 通常一種疫苗只能對某一類型流感病毒的侵襲產生免疫效果。

流感是影響人類健康的最常見的傳染病之一。 據統計, 自16世紀以來, 全球性的“大流感”至少爆發過30次。 而20世紀的第一次世界範圍傳播的流感, 就發生在一百年前的1918年。 從1918到1919年, 這次流感以三個傳染高峰侵襲了歐洲、亞洲和北美洲, 保守估計造成全球約5000萬人死亡——遠超第一次世界大戰死亡人數的兩倍, 成為迄今為止人類歷史上最嚴重的傳染病災難。 其中, 西班牙喪生人數多達800萬, 因此這次流感也被稱作“西班牙流感”。

記錄顯示, 全球性的流感大約每隔二三十年爆發一次, 至今流感病毒已經引起五次以上全球範圍內的流感。 在波及中國的大流感中, 離我們最近的一次發生在2009年,

是由一種在墨西哥和美國出現的新型甲型(H1N1)流感引起病毒。 該病毒通過人畜傳播, 使得疫情迅速在全球蔓延擴賽。 事後經過統計, WHO稱此次流感而死亡的人數超過1.8萬人。

隨著人類科學技術水準的進步, 流感疫苗種類的日漸豐富, 上世紀“西班牙流感”那樣的災情已經不容易出現了。 2004年, 美國《自然》雜誌報導稱, 科學家重新培育出引發1918年大流感的病毒。 通過對這種病毒的分析研究, 可以揭示當年造成嚴重後果的原因, 並且利用它進一步研製新疫苗。

抗擊流感, 中國在行動

今年年初, 面對流感席捲我國南北各地, 國家衛生計生委發佈了《流行性感冒診療方案(2018版)》。 該《方案》要求, 對於老年人、兒童、孕婦、有基礎性疾病的重點人群,

醫院要及時使用抗病毒藥物, 進行相關治療, 重症患者則集中收治到具備條件的醫院, 並派駐省級專家到醫院加強指導。

我國流感集中在冬春季, 一般從12月份開始一直到來年的3~5月。 具體細分, A型(甲型)流感的年度週期性隨緯度增加而增強, 呈現多樣化的空間模式和季節性特徵:最南方(下圖紅色區域)每年4~6月份單一年度高峰;中間區域(下圖黃色區域)呈每年1~2月份和6~8月份的雙週期高峰。 《兒童流感診斷與治療專家共識》(2015 年版)進一步指出, B型(乙型)流感在我國大部分地區則是呈單一冬季高發的趨勢。 不同區域的疫情時間特點, 可以為在最佳時機接種疫苗提供參考依據。

中國流感的流行病學區域(圖片來自《兒童流感診斷與治療專家共識(2015年版)》)

目前,面對季節性流感,接種疫苗是最為直接有效的防控手段。今年3月27日,在科技部舉行的“愛滋病和病毒性肝炎等重大傳染病防治”國家科技重大專項新聞發佈會上,工作人員介紹,我國不斷加強流感疫苗應急研發體系建設,而四價流感疫苗也有望於今年上市。

“四價”指的是2種A型流感病毒(H3N2、H1N1)和2種B型流感(維多利亞株、山形株),目前美國已將四價疫苗納入到常規的公費疫苗中,極大地降低了流感造成的危害。“其實流感是一個可防可控的疾病,這裡面關於四價疫苗的接種,尤其是對重症患者、高危患者來說,提前採取措施預防是非常重要的。” 詹慶元教授在活動演講中說道。

發佈會的交流環節,除了疫苗與抗病毒藥物外,大家還共同討論了對流感的監控預警制度。據介紹,我國已初步建立起72小時內鑒定300種已知病原及未知病原的篩查技術體系,在病原監測預警、檢測、確證和患者應急救治等方面有了對一批關鍵技術的突破。此外,國內還建立了系統的流感監測網路,可即時監測流感的流行強度,開展流感病毒的抗原性、耐藥性和基因特性等分析。

東陽光藥×丁香園,助力中國流感防治

發佈會上,東陽光藥和丁香園還達成了戰略合作協定,共同為應對流感而普及防治知識,推廣學術經驗。丁香園副總裁張偉表示,在此次合作中,丁香園將發揮作為行業價值鏈的連接者這一作用,推動流感的預防與研究。

東陽光藥是一家專注於抗病毒、內分泌及代謝性疾病、心血管疾病等治療領域產品開發、生產及銷售的中國製藥企業,成立於2002年,隸屬東陽光集團,目前已在香港上市。經過十數年的發展,東陽光藥如今在國內生產、推廣及銷售合共33款醫藥產品,基本建立起覆蓋全國的醫藥銷售網路,並在美國、德國、英國、日本等國家設立了分公司。

在國際化道路上,東陽光藥也走在國內企業前列。2015年,該公司在國際化研發創新型企業(15強)中排在首位,同時也是國內首家同時通過美國FDA、歐盟、世界衛生組織、澳大利亞、中國CFDA五重GMP認證並實際形成製劑海外銷售的製藥企業。

“因為東陽光藥是整個中國流感防治這一塊最大的企業,而丁香園是中國最大的醫生交流平臺。與傳統的學術推廣模式相比,一旦我們借助了媒體,借助線上一些資料平臺,整個推廣的速度將大大加快,更好地解決防治流感所遇到的問題。” 東陽光藥執行董事陳燕桂補充道,這次合作將會充分發揮丁香園和東陽光藥的各自優勢,改善抗擊流感的形勢。

成立於2000年7月的丁香園,是一家中國數位化領域專業服務提供者以及醫療領域的連接者。近二十年的發展過程中,丁香園打造出國內的醫療學術論壇和一系列移動產品,並全資籌建了線下診所。近日,丁香園宣佈獲得超過1億美元的D輪融資,估值達到10億美元。此前數輪融資中,融資金額都在百萬至千萬美元。

“讓健康更多,讓疾病更少。”丁香園為了實現這一願景,一直在健康醫療做出不同的嘗試。目前已經推出了線上付費問答服務,而根據張偉介紹,丁香園籌建的線下診所也即將正式運營。此外,丁香園近年也開始了對大資料、人工智慧的探索。去年,丁香園與中南大學湘雅二醫院、大拿科技共同宣佈就皮膚病人工智慧輔助診斷達成獨家戰略合作,並發佈和展示了由三方聯合開發的“皮膚病人工智慧輔助診斷系統”。丁香園工作人員接受億歐大健康記者採訪時透露,該專案的第二階段成果將在不久後公佈。

2017年年底,丁香園旗下公眾號“丁香醫生”發文,公開質疑莎普愛思的療效與宣傳方式,掀起國內對一系列“神藥”的科普熱潮。根據丁香園方面的資料,“丁香醫生”是一個擁有 2000 萬粉絲、年生產 2600 余萬字科普內容、年閱讀量達 5.6 億次的自媒體矩陣。除此之外,面向大眾、患者端,丁香園還開通過了“丁香媽媽”、“健康頭條”、“糖尿病醫生”等多個自媒體平臺,向不同需求的受眾普及醫學常識。

“這個項目的成功是因為我們有共同的願景和使命,這是非常重要的一點。”張偉一再強調,抗擊流感是整個行業需要面對、社會公眾需要參與進來的事情。東陽光藥和丁香園相信,在此次合作發佈會的基礎上,國內抗擊流感局面將會有一個嶄新的面貌。

AI+大健康選題相關文章推薦閱讀:

1、走不出寒冬的減脂行業,不是打了AI標籤就能看到春天

2、盤點丨上海市醫院最“潮”大佬:這些人已經牽住了智慧醫療的手

3、盤點丨中國人工智慧大健康領域最具洞察力投資機構TOP10

4、人人都談的“AI+醫療”,到底包括哪些落地應用?

中國流感的流行病學區域(圖片來自《兒童流感診斷與治療專家共識(2015年版)》)

目前,面對季節性流感,接種疫苗是最為直接有效的防控手段。今年3月27日,在科技部舉行的“愛滋病和病毒性肝炎等重大傳染病防治”國家科技重大專項新聞發佈會上,工作人員介紹,我國不斷加強流感疫苗應急研發體系建設,而四價流感疫苗也有望於今年上市。

“四價”指的是2種A型流感病毒(H3N2、H1N1)和2種B型流感(維多利亞株、山形株),目前美國已將四價疫苗納入到常規的公費疫苗中,極大地降低了流感造成的危害。“其實流感是一個可防可控的疾病,這裡面關於四價疫苗的接種,尤其是對重症患者、高危患者來說,提前採取措施預防是非常重要的。” 詹慶元教授在活動演講中說道。

發佈會的交流環節,除了疫苗與抗病毒藥物外,大家還共同討論了對流感的監控預警制度。據介紹,我國已初步建立起72小時內鑒定300種已知病原及未知病原的篩查技術體系,在病原監測預警、檢測、確證和患者應急救治等方面有了對一批關鍵技術的突破。此外,國內還建立了系統的流感監測網路,可即時監測流感的流行強度,開展流感病毒的抗原性、耐藥性和基因特性等分析。

東陽光藥×丁香園,助力中國流感防治

發佈會上,東陽光藥和丁香園還達成了戰略合作協定,共同為應對流感而普及防治知識,推廣學術經驗。丁香園副總裁張偉表示,在此次合作中,丁香園將發揮作為行業價值鏈的連接者這一作用,推動流感的預防與研究。

東陽光藥是一家專注於抗病毒、內分泌及代謝性疾病、心血管疾病等治療領域產品開發、生產及銷售的中國製藥企業,成立於2002年,隸屬東陽光集團,目前已在香港上市。經過十數年的發展,東陽光藥如今在國內生產、推廣及銷售合共33款醫藥產品,基本建立起覆蓋全國的醫藥銷售網路,並在美國、德國、英國、日本等國家設立了分公司。

在國際化道路上,東陽光藥也走在國內企業前列。2015年,該公司在國際化研發創新型企業(15強)中排在首位,同時也是國內首家同時通過美國FDA、歐盟、世界衛生組織、澳大利亞、中國CFDA五重GMP認證並實際形成製劑海外銷售的製藥企業。

“因為東陽光藥是整個中國流感防治這一塊最大的企業,而丁香園是中國最大的醫生交流平臺。與傳統的學術推廣模式相比,一旦我們借助了媒體,借助線上一些資料平臺,整個推廣的速度將大大加快,更好地解決防治流感所遇到的問題。” 東陽光藥執行董事陳燕桂補充道,這次合作將會充分發揮丁香園和東陽光藥的各自優勢,改善抗擊流感的形勢。

成立於2000年7月的丁香園,是一家中國數位化領域專業服務提供者以及醫療領域的連接者。近二十年的發展過程中,丁香園打造出國內的醫療學術論壇和一系列移動產品,並全資籌建了線下診所。近日,丁香園宣佈獲得超過1億美元的D輪融資,估值達到10億美元。此前數輪融資中,融資金額都在百萬至千萬美元。

“讓健康更多,讓疾病更少。”丁香園為了實現這一願景,一直在健康醫療做出不同的嘗試。目前已經推出了線上付費問答服務,而根據張偉介紹,丁香園籌建的線下診所也即將正式運營。此外,丁香園近年也開始了對大資料、人工智慧的探索。去年,丁香園與中南大學湘雅二醫院、大拿科技共同宣佈就皮膚病人工智慧輔助診斷達成獨家戰略合作,並發佈和展示了由三方聯合開發的“皮膚病人工智慧輔助診斷系統”。丁香園工作人員接受億歐大健康記者採訪時透露,該專案的第二階段成果將在不久後公佈。

2017年年底,丁香園旗下公眾號“丁香醫生”發文,公開質疑莎普愛思的療效與宣傳方式,掀起國內對一系列“神藥”的科普熱潮。根據丁香園方面的資料,“丁香醫生”是一個擁有 2000 萬粉絲、年生產 2600 余萬字科普內容、年閱讀量達 5.6 億次的自媒體矩陣。除此之外,面向大眾、患者端,丁香園還開通過了“丁香媽媽”、“健康頭條”、“糖尿病醫生”等多個自媒體平臺,向不同需求的受眾普及醫學常識。

“這個項目的成功是因為我們有共同的願景和使命,這是非常重要的一點。”張偉一再強調,抗擊流感是整個行業需要面對、社會公眾需要參與進來的事情。東陽光藥和丁香園相信,在此次合作發佈會的基礎上,國內抗擊流感局面將會有一個嶄新的面貌。

AI+大健康選題相關文章推薦閱讀:

1、走不出寒冬的減脂行業,不是打了AI標籤就能看到春天

2、盤點丨上海市醫院最“潮”大佬:這些人已經牽住了智慧醫療的手

3、盤點丨中國人工智慧大健康領域最具洞察力投資機構TOP10

4、人人都談的“AI+醫療”,到底包括哪些落地應用?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