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大喇叭“播”出鄉村新風尚

“綠色, 本就是鄉村的主打色,鄉村振興戰略描繪出一幅可望可及的現代農村綠色畫卷,大家都應該積極行動起來, 建設美麗鄉村,

打造美麗家園……”4月17日一大早, 臨澤縣新華鎮宣威村大喇叭播放的“今日新華”無線廣播《鄉村振興》節目, 讓沉寂一晚的鄉村熱鬧了起來。

“通過大喇叭, 我們不僅能瞭解黨的政策, 還播放身邊新鮮事, 貼近實際、講得透徹, 還接地氣, 特別受歡迎。 前段時間的全國‘兩會’, 我們就都是通過大喇叭收聽的呢!”正在村文化廣場健身的新華鎮宣威村群眾李天秀說。

“不光這些, 廣播裡還播放音樂, 每天晚上忙完農活, 來廣場上聽著音樂, 跳跳廣場舞, 鍛煉鍛煉身體, 感覺身心都舒暢哩!”提起大喇叭的好處, 宣威村群眾康玉紅接過話茬說。

2017 年年底, 為將黨的方針政策廣泛宣傳到最基層, 加強和創新鄉村治理, 宣導文明生活方式, 豐富群眾文化生活, 新華鎮開通“今日新華”無線廣播, 並在11個村配備無線廣播接收終端和大喇叭, 為迅速傳遞黨的聲音和政策搭起了空中橋樑。

“這‘大喇叭’比以前的‘小喇叭’差別可大著呢。 ”今年76歲的宣威村村民蘇福流回憶, “上世紀八十年代, 村裡家家戶戶也曾裝過‘小喇叭’,

開關一開, 國家大事就傳到了千家萬戶, 不過那時候節目沒有現在多, 更沒有貼近群眾生活的內容, 後來, 家家有了電視, ‘小喇叭’就‘落伍’不用了!”

“現在年輕人都有手機、電腦, 但我們年紀大了, 又不識字, 每天在廣場上和老夥伴們曬著太陽, 聽著大喇叭, 聊聊村裡的新發展, 感覺渾身都得勁兒!”蘇福流滿足地說。

據新華鎮黨委副書記楊應磊介紹, 為確保群眾“願意聽、聽得見、聽得清、用得上”, “今日新華”廣播共開設《新華鎮快報》《今日黨課》《鄉村振興》《普法宣傳》《群眾身邊事》五個主欄目和《新華新聞》《外聞看新華》《三聯三促》《“三農”諮訊》等14個子欄目, 每週二、四錄製播放節目2期。

“群眾農忙時節, 開個會聚不起來, 傳達會議精神也湊不齊。 自從有了大喇叭, 重要工作我們用它宣傳, 好人好事通過它表揚, 負面典型通過它曝光, 不光群眾工作好做了, 鄉風也變文明了。 ”新華鎮宣威村村委會主任劉吉鋒感慨地說。 原來村裡的大喇叭不僅轉播縣、鎮廣播節目, 而且還在環境衛生整治、植樹造林動員和宣傳先進事蹟、弘揚文明鄉風、傳播種養知識等方面發揮重要作用。

當天, 在宣威村群眾唐福生家的牛舍內, 他正忙著為牛填料。 “我們家種了15畝地, 還養了12頭牛, 一天農活特別忙, 大喇叭不耽誤農活, 還能聽到種養知識, 真是我們發展生產的好幫手呢。 ”唐福生笑呵呵地說。  

不光是每個村都裝上了固定大喇叭,該鎮的流動大喇叭宣傳車也把政策法規送到了群眾家門口。“大喇叭來回走街串巷,讓我們足不出戶就能瞭解惠農政策和法律法規,特別方便。”新華鎮西街村群眾張存英說。

“我們將通過進一步豐富節目內容、提升節目品質、延長播音時間,並將大喇叭向社普及,努力為群眾提供豐富精神食糧,真正使一個個大喇叭成為政策宣傳、知識傳播、宣導文明、聯繫群眾的資訊平臺和感情紐帶。”新華鎮黨委副書記楊應磊說。(張娟)

不光是每個村都裝上了固定大喇叭,該鎮的流動大喇叭宣傳車也把政策法規送到了群眾家門口。“大喇叭來回走街串巷,讓我們足不出戶就能瞭解惠農政策和法律法規,特別方便。”新華鎮西街村群眾張存英說。

“我們將通過進一步豐富節目內容、提升節目品質、延長播音時間,並將大喇叭向社普及,努力為群眾提供豐富精神食糧,真正使一個個大喇叭成為政策宣傳、知識傳播、宣導文明、聯繫群眾的資訊平臺和感情紐帶。”新華鎮黨委副書記楊應磊說。(張娟)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