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致敬】他在離諾獎最近的時刻選擇了放棄,紮根荒漠17年,用行動完美詮釋了家國使命與個人擔承

王淦昌, 中國科學院資深院士,

我國著名核子物理學家,

“兩彈一星功勳獎章”獲得者。

他一生有三次與諾貝爾獎離得很近,

最近的那一次他選擇了放棄,

從此化名“王京”十七年,

用一生中最好的年華,

托舉起一個國家的核大國地位。

1907年5月18日, 王淦昌出生在江蘇省常熟縣。

4歲時失去父親, 13歲又失去母親,

在外婆的資助下才得以繼續學業。

1925年, 王淦昌考入清華大學。

起初他十分迷戀化學,

可聽了葉企孫教授的普通物理課,

覺得物理更有意思。

分科考試後, 他如願以償地進了物理系。

1929年夏, 王淦昌以優異的成績畢業。

吳有訓教授十分賞識他的才幹,

留他做助教。

他的第一項研究是

“測量清華園周圍氡氣的強度及每天的變化”,

在1929年11月到1930年4月的半年時間裡,

他一天不漏地認真記錄實驗資料,

並寫成論文《北平上空大氣層的放射性》,

初次展露出科研才華。

1931年吳有訓親自將此文譯成英文,

以《大氣中的放射性和北平氣候》為題

發表在清華大學論文集上。

1930年, 王淦昌考取江蘇省官費留學,

到德國柏林大學攻讀博士學位,

師從著名核子物理學家邁特納。

邁特內教授被譽為“德國的居里夫人”

一天, 王淦昌在一個報告上聽到,

用α粒子轟擊鈹核會產生很強的貫穿輻射,

當時科學家將其解釋為γ輻射。

王淦昌對該結論產生懷疑,

認為如果改用雲室作探測器重複實驗,

就有可能弄清這種貫穿輻射的性質。

可惜, 導師邁特納始終未能採納王淦昌的建議。

兩年後, 英國的查德威克

按照王淦昌的設想進行實驗,

證明了中子的存在, 轟動全世界,

查德威克由此獲得1935年諾貝爾物理學獎。

邁特納聽說後, 主動來向王淦昌道歉。

王淦昌說:“這不能怪您,

是因為我沒堅持自己的想法。 ”

年輕時的王淦昌

抗戰期間, 王淦昌在浙大任教,

艱難的環境並未使他放棄科學研究,

1942年1月他在美國《物理學評論》上

發表論文《關於探測中微子的一個建議》,

提出了驗證中微子存在的實驗方案。

該論文立即引起美國物理學家阿倫的注意,

他按照王淦昌的建議去實驗,

發表論文《一個中微子存在的實驗證據》,

證實了可以探測到中微子的存在。

這個實驗被國際物理界稱為1942年最重要的成就之一,

並命名為“王淦昌-阿倫實驗”。

在阿倫這一發現的基礎上,

1953年美國科學家萊因斯探測到了中微子,

萊因斯因此獲得了1995年諾貝爾物理學獎。

88歲高齡的王淦昌聞訊後平靜地說:

“這本來就是一個可行的方法,

只是當年中國正被日本侵略,

我的生活顛沛流離, 不具備實驗和研究的條件。 ”

他同時表示:“得諾貝爾獎並不太難,

一要選准課題, 確有重大理論或實用價值;

二要鍥而不捨, 持之以恆,

花上幾年甚至幾十年時間。

但是最重要的還必須有儀器設備。 ”

1956年, 王淦昌被派至蘇聯

杜布納聯合原子核研究所工作。

1960年, 他領導的研究組發現了反西格瑪負超子,

這是人類通過實驗發現的第一個荷電反超子,

在國際上產生了深遠影響。

有人預言, 如果能夠繼續在該領域研究,

王淦昌很有可能叩開諾貝爾獎的大門。

然而,時代卻把王淦昌的命運

推進了另一個軌道。

1961年4月3日,二機部部長劉傑、

副部長兼原子能研究所所長錢三強緊急約見王淦昌,

向他傳達了中央關於研製核武器的決定,

請他參加領導原子彈研製工作,

王淦昌的回答只有一句話:

“我願以身許國。”

從1961年到1978年,

王淦昌徹底消失在人們的視野中,

在離諾獎最近的時候,選擇了放棄。

他用他生命中本該最輝煌的17年,

隱姓埋名,

托舉起一個國家的核大國地位。

多年後他回憶說:

“我認為國家的強盛才是我真正的追求,

那正是我報效國家的時候。”

由於保密的需要,

王淦昌改名為王京。

一年除夕夜,他與鄧稼先在帳篷裡相互敬酒,

鄧稼先對他說:

“叫了王京同志幾十年,叫一次王淦昌同志吧!”

言畢,兩個人抱頭痛哭……

原子彈的研究工作一切都是從零開始。

為了培養爆轟實驗的隊伍,

王淦昌專門給年輕人上了一周的培訓課,

從數學到物理再到實驗分析。

在所有的工作都準備就緒後,

他們一行人來到了

燕山山脈古長城腳下的17號工地。

一座碉堡,幾排簡易的營房,

十幾頂軍用帳篷,

這就是中國第一個

原子彈爆轟試驗場和部件研製基地。

最初爆轟試驗用的炸藥和部件,

全都是在帳篷裡用搪瓷盆和木棍手工攪拌出來的。

攪拌炸藥十分辛苦,

因為通風不好,

整個帳篷內都充斥著炸藥粉塵,

古怪難聞的氣味沖鼻而入,

而攪拌者還要堅持快速攪動。

50多歲的王淦昌也要爭著幹這個活,

大家看著心疼,

就把他推到帳篷外,

但只要沒人注意,

他又會回到帳篷裡。

王淦昌從前的研究領域是實驗物理,

對炸藥學、爆轟學、爆炸力學等不甚熟悉,

他就只能從頭學起,

學會了就到17號工地給大家講課。

經過大家的共同努力,

在一次次的實驗改進後,

終於解決了炸藥品質問題,

17號工地爆轟試驗取得成功,

中國的核武器試驗也拉開了序幕。

王淦昌(左一)參加會議

1963年,大部分科研人員

奔赴大西北核子試驗基地。

在離開爆轟現場那天,

55歲的王淦昌拔下了幾根白頭發,

放在石縫中留作紀念。

20年後,他因17號工地的爆轟實驗

而獲得國家自然科學獎一等獎。

在青海高原,

王淦昌作為第一顆原子彈冷實驗的總指揮,

大到實驗方案的設計、資料資料的收集整理分析,

小到實驗場每只雷管的安裝,

他都親自督陣甚至親自動手,

要求大家做到“萬無一失”。

第一顆原子彈爆炸前,

已57歲的王淦昌親自坐著吊車,

到爆炸塔頂對裝置進行驗收,

看雷管是否插到位、探頭安裝是否可靠、電源是否全接通……

1964年10月16日,

我國第一顆原子彈爆炸成功!

王淦昌隨即轉入氫彈的研製工作。

文革浩劫中,他頂住壓力和委屈,

始終以科研為重。

氫彈原理實驗成功後,

聶榮臻激動地握著王淦昌的手,

而王淦昌只是意味深長地說了一句:

“不輕鬆!”

1967年12月,聶榮臻副總理(中)、王淦昌(左)和朱光亞(右)在我國西部核子試驗基地

此後,王淦昌又在技術上

全面領導了我國前三次地下核子試驗,

使我國用很少次數的試驗,

就基本掌握了地下核子試驗測試的關鍵技術。

對王淦昌一生的成就,曾有評論說:

“任何人只要做出其中的任意一項,

就足以在中國科技發展乃至

世界科技發展歷程中名垂青史。”

他領導建造了我國第一個高山宇宙線實驗站,

使我國的宇宙線研究進入當時國際先進行列;

他獨立提出了用鐳射打靶實現核聚變的設想,

是世界鐳射慣性約束核聚變理論和研究的創始人之一,

為和平利用核能指出了新的研究方向,

領導開闢了我國氟化氪准分子鐳射慣性約束聚變研究的新領域;

1986年,王淦昌與其他科學家聯名

向中央提出發展高技術的建議,

由此形成發展高新技術的“863”計畫。

1989年,王淦昌(右二)在原子能院氟化氪鐳射裝置前指導工作

王淦昌曾擔任大學教授20年,

桃李滿天下。

華裔科學家李政道是他的弟子,

周光召、鄧稼先、于敏、陳能寬、

程開甲、杜祥琬、胡仁宇、胡思得、

唐孝威、呂敏、丁大釗、王乃彥、賀賢土

都曾接受王淦昌的直接指導。

1981年,王淦昌(中)在北京與工作人員討論問題

王淦昌一生都不計個人得失,

把國家和人民的利益放在首位。

1947年他獲得範旭東獎金,

把一千美元悉數分給經濟上更困難的師生,

而對還很拮据的家,

卻沒有拿出一分錢來給予補貼。

1960年,王淦昌從蘇聯回國時,

把省下的14萬盧布全都捐獻給了

正遭受自然災害的祖國。

1986年,王淦昌捐出4萬元,

成立“王淦昌基礎教育獎勵基金會”,

自1986年至1999年有六百餘人次獲得此項獎金,

其中許多學生後來取得了優異成績。

王淦昌在授課

1998年12月10日,

王淦昌與世長辭,享年91歲。

他以終身不懈的追求和探索,

在世界物理學和中國科技史上寫下了光輝篇章!

根據網路公開資料整理改編

王淦昌很有可能叩開諾貝爾獎的大門。

然而,時代卻把王淦昌的命運

推進了另一個軌道。

1961年4月3日,二機部部長劉傑、

副部長兼原子能研究所所長錢三強緊急約見王淦昌,

向他傳達了中央關於研製核武器的決定,

請他參加領導原子彈研製工作,

王淦昌的回答只有一句話:

“我願以身許國。”

從1961年到1978年,

王淦昌徹底消失在人們的視野中,

在離諾獎最近的時候,選擇了放棄。

他用他生命中本該最輝煌的17年,

隱姓埋名,

托舉起一個國家的核大國地位。

多年後他回憶說:

“我認為國家的強盛才是我真正的追求,

那正是我報效國家的時候。”

由於保密的需要,

王淦昌改名為王京。

一年除夕夜,他與鄧稼先在帳篷裡相互敬酒,

鄧稼先對他說:

“叫了王京同志幾十年,叫一次王淦昌同志吧!”

言畢,兩個人抱頭痛哭……

原子彈的研究工作一切都是從零開始。

為了培養爆轟實驗的隊伍,

王淦昌專門給年輕人上了一周的培訓課,

從數學到物理再到實驗分析。

在所有的工作都準備就緒後,

他們一行人來到了

燕山山脈古長城腳下的17號工地。

一座碉堡,幾排簡易的營房,

十幾頂軍用帳篷,

這就是中國第一個

原子彈爆轟試驗場和部件研製基地。

最初爆轟試驗用的炸藥和部件,

全都是在帳篷裡用搪瓷盆和木棍手工攪拌出來的。

攪拌炸藥十分辛苦,

因為通風不好,

整個帳篷內都充斥著炸藥粉塵,

古怪難聞的氣味沖鼻而入,

而攪拌者還要堅持快速攪動。

50多歲的王淦昌也要爭著幹這個活,

大家看著心疼,

就把他推到帳篷外,

但只要沒人注意,

他又會回到帳篷裡。

王淦昌從前的研究領域是實驗物理,

對炸藥學、爆轟學、爆炸力學等不甚熟悉,

他就只能從頭學起,

學會了就到17號工地給大家講課。

經過大家的共同努力,

在一次次的實驗改進後,

終於解決了炸藥品質問題,

17號工地爆轟試驗取得成功,

中國的核武器試驗也拉開了序幕。

王淦昌(左一)參加會議

1963年,大部分科研人員

奔赴大西北核子試驗基地。

在離開爆轟現場那天,

55歲的王淦昌拔下了幾根白頭發,

放在石縫中留作紀念。

20年後,他因17號工地的爆轟實驗

而獲得國家自然科學獎一等獎。

在青海高原,

王淦昌作為第一顆原子彈冷實驗的總指揮,

大到實驗方案的設計、資料資料的收集整理分析,

小到實驗場每只雷管的安裝,

他都親自督陣甚至親自動手,

要求大家做到“萬無一失”。

第一顆原子彈爆炸前,

已57歲的王淦昌親自坐著吊車,

到爆炸塔頂對裝置進行驗收,

看雷管是否插到位、探頭安裝是否可靠、電源是否全接通……

1964年10月16日,

我國第一顆原子彈爆炸成功!

王淦昌隨即轉入氫彈的研製工作。

文革浩劫中,他頂住壓力和委屈,

始終以科研為重。

氫彈原理實驗成功後,

聶榮臻激動地握著王淦昌的手,

而王淦昌只是意味深長地說了一句:

“不輕鬆!”

1967年12月,聶榮臻副總理(中)、王淦昌(左)和朱光亞(右)在我國西部核子試驗基地

此後,王淦昌又在技術上

全面領導了我國前三次地下核子試驗,

使我國用很少次數的試驗,

就基本掌握了地下核子試驗測試的關鍵技術。

對王淦昌一生的成就,曾有評論說:

“任何人只要做出其中的任意一項,

就足以在中國科技發展乃至

世界科技發展歷程中名垂青史。”

他領導建造了我國第一個高山宇宙線實驗站,

使我國的宇宙線研究進入當時國際先進行列;

他獨立提出了用鐳射打靶實現核聚變的設想,

是世界鐳射慣性約束核聚變理論和研究的創始人之一,

為和平利用核能指出了新的研究方向,

領導開闢了我國氟化氪准分子鐳射慣性約束聚變研究的新領域;

1986年,王淦昌與其他科學家聯名

向中央提出發展高技術的建議,

由此形成發展高新技術的“863”計畫。

1989年,王淦昌(右二)在原子能院氟化氪鐳射裝置前指導工作

王淦昌曾擔任大學教授20年,

桃李滿天下。

華裔科學家李政道是他的弟子,

周光召、鄧稼先、于敏、陳能寬、

程開甲、杜祥琬、胡仁宇、胡思得、

唐孝威、呂敏、丁大釗、王乃彥、賀賢土

都曾接受王淦昌的直接指導。

1981年,王淦昌(中)在北京與工作人員討論問題

王淦昌一生都不計個人得失,

把國家和人民的利益放在首位。

1947年他獲得範旭東獎金,

把一千美元悉數分給經濟上更困難的師生,

而對還很拮据的家,

卻沒有拿出一分錢來給予補貼。

1960年,王淦昌從蘇聯回國時,

把省下的14萬盧布全都捐獻給了

正遭受自然災害的祖國。

1986年,王淦昌捐出4萬元,

成立“王淦昌基礎教育獎勵基金會”,

自1986年至1999年有六百餘人次獲得此項獎金,

其中許多學生後來取得了優異成績。

王淦昌在授課

1998年12月10日,

王淦昌與世長辭,享年91歲。

他以終身不懈的追求和探索,

在世界物理學和中國科技史上寫下了光輝篇章!

根據網路公開資料整理改編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