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抗戰時,我軍有一支特殊部隊,不殺日軍專殺這種動物,還立下大功

在世界古代戰爭史上, 為了傳輸資訊, 都曾訓練使用軍鴿。 雖然隨著時代的發展, 在二戰時期, 這種古老的方法早已被各國捨棄, 轉而使用電報, 但只有一些國家除外, 日本就在其中。

甲午戰爭時期, 日軍就開始啟用軍鴿通訊, 並在此嘗到了甜頭, 侵華戰爭時, 日軍的步兵和騎兵, 開始廣泛使用軍鴿通訊。 由此, 當時在日本國內, 對於養鴿, 賽鴿都非常狂熱, 甚至以鴿子加入皇軍為榮。

日軍所培養的軍鴿, 身長翅寬, 尤其擅長中近距離, 在它們的雙爪之下綁著特製的信管。 抗戰時, 這些日軍軍鴿像幽靈般飛翔在中國的天空下, 充當著日軍耳目, 報告戰況及軍情, 八路軍為此吃了很多苦, 付出了巨大的犧牲。 所以, 為了對付這些軍鴿, 八路軍專門成立了一支打鴿子的神槍手班。 他們的主要任務就是射殺鴿子, 對付鬼子軍官則為次要任務。

據抗戰老兵回憶, 在日軍佔領南京期間, 在蛇山上駐紮了一支直屬日軍總部的通訊部隊, 日軍特意在這裡蓄養了上萬隻軍鴿。 最初老百姓還以為這是日軍養來吃的鴿子, 後來才發現了這些鴿子是用來幫助日軍對付中國軍隊, 都恨的不行。

為此, 當地百姓還特意組織了一支“除鴿行動組”,

有一次還成功在養鴿場的蓄水池下毒, 導致幾百隻優質軍鴿死亡, 可以說為抗戰立下的大功。

抗戰勝利後, 南京百姓揚眉吐氣, 許多人更是帶著麻袋, 前往那些軍鴿養殖場, 捕捉那些軍鴿, 帶回家好好的吃了一頓, 當地人稱之為“發東洋財”。

而在靖國神社中, 至今還有日本為這些軍鴿設立的慰靈碑。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