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時政>正文

打造美麗海灣!青島將灣長制與河長制對接,形成完整責任鏈條

半島用戶端記者 韓小偉

2017年, 青島率先提出並全面推行“灣長制”。 日前半島用戶端記者獲悉, 下一步將做好灣長制與河長制對接, 形成海灣保護管理的完整責任鏈條, 著力打造“水清、岸綠、灘淨、灣美、物豐”的美麗海灣。

據悉, 今年青島將繼續健全和完善灣長制工作機制, 進一步嚴控污染物排海總量, 統籌推進海陸污染治理, 推動灣長制取得新成果。 實行“一灣一策”, 深入查擺海灣統籌規劃、污染防治、生態整治修復、執法監管等方面存在的突出問題, 建立問題清單、責任清單。 全面排查入海污染源, 列出陸源排汙清單,

建立以監測資料為依據的海灣污染治理倒逼機制。 實施“藍色海灣”“銀色海灘”治理工程, 穩步推進海岸整治修復、“南紅北柳”濕地植被恢復等項目。

根據日前發佈的2017青島市海洋環境公報, 當年青島市完成了膠州灣環境容量及入海污染物總量控制研究專案, 項目在膠州灣海洋環境品質現狀調查和入海污染源現狀調查的基礎上, 核算了膠州灣主要污染物的入海通量, 建立了膠州灣三維潮流和物質輸運數學模型, 給出了各排汙單元總量控制削減量, 提出了膠州灣污染物總量控制措施, 建立了膠州灣海洋環境容量及入海污染物總量控制執行資訊系統, 可實現膠州灣海域控制單元現狀排放量的即時更新,

為膠州灣海洋環境管理提供了技術支撐。 目前膠州灣環境容量及入海污染物總量控制研究專案已通過專家評審。 今後, 青島市將加強污染物入海和海洋環境狀況資料的動態更新和分析研究, 不斷優化調整膠州灣總量控制方案。

據監測, 2017年青島市近岸海域98.5%的海水達到優良標準, 膠州灣優良水質面積上升到71.8%。 通過“藍色海灣”“南紅北柳”等一系列海洋生態修復工程, 完成岸線整治14公里, 修復濱海濕地面積84萬平方米, 恢復生態廊道植被63萬平方米。

近年來, 青島市在積極利用海洋資源優勢的同時, 更加注重海洋生態文明建設, 創新海灣管理體系, 統籌推進藍色海灣整治。

2016年, 在總結多年來膠州灣海灣保護管理工作成果的基礎上,

以保護海灣資源、防止海灣污染、改善海灣環境、修復海灣生態、提升海灣綜合價值為主要任務, 創造性的提出在全市49個海灣推行灣長制。

2017年3月形成青島市《關於推行灣長制加強海灣管理保護的方案》, 是全國發佈的首個灣長制實施方案, 是青島在海灣管理保護方面的創新舉措。 方案明確了全市推行灣長制組織形式, 由各級黨委、政府主要負責同志擔任行政區域總灣長, 各級相關負責同志擔任行政區域內灣長, 建立市、區(市)、鎮(街道)三級灣長體系。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