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勞動節在中國的興起與早期紀念

1886年5月1日, 美國工人為改善工作條件, 爭取八小時工作制, 舉行了大規模罷工和示威遊行。 1889年7月14日, 第二國際宣佈將每年5月1日定為國際勞動節。 1890年5月1日, 歐美工人舉行盛大遊行和集會, 率先慶祝這一節日。 中國於何時開始紀念勞動節, 目前學界尚無定論, 但至遲於1920年, 該節日已在國內受到較為廣泛的關注。

時代思潮助推勞動節傳播

1920年, 李大釗在《新青年》發表《“五一”May Day運動史》一文, 指出:二三年前尚且“孤零落寞”的五一勞動節, “到了今年, 不但本志大吹大擂的作這‘五一’祝典, 別的同志的同業, 同聲慶祝的, 也有了好幾家”。 勞動節緣何在1920年左右受到國內重視, 以下因素最為重要。

第一, 社會主義思潮的廣泛傳播促進了五一勞動節的興起。 當時, 俄國十月革命逐漸受到國內知識份子關注, 蘇俄發表的《加拉罕宣言》宣佈廢除所有帝俄時代與中國簽訂的不平等條約,

更是在中國社會引起普遍好感。 李大釗指出, 今後的世界將變成勞工的世界, 俄國革命是20世紀世界革命的先聲。 隨著蘇俄榜樣地位的確立, 社會主義思潮逐漸盛行於中國。 在這一時代背景下, 具有濃厚社會主義色彩的勞動節隨之進入國人視野。 作為十月革命的主要介紹者, 李大釗專門撰文詳敘勞動節的歷史, 呼籲國人予以重視。 此後, 一些初具共產主義思想的進步青年也開始通過撰寫文章、組織紀念會等形式, 向社會宣傳勞動節。 這些舉措為該節日的進一步傳播、相關紀念活動的廣泛開展奠定了輿論基礎。

第二, “勞工神聖”理念的提出以及工人群體在時人心目中地位的提升, 使得勞動節日益受到重視。 1918年,

蔡元培在慶祝協約國勝利大會上發表“勞工神聖”演講, 引發了時人的強烈共鳴。 據當時的北大學生許德珩後來回憶, 此次演講“破天荒的得著社會上多少人的景仰與興奮”。 “勞工神聖”之所以能夠被社會廣泛接受, 並非因為蔡元培在學術界的權威地位, 而是他一語道出了許多人內心深處的想法。 由此可見, 與勞動創造價值信念緊密聯繫, 工人群體對社會發展有直接促進作用, 這一看法受到時人的普遍認可。 當前學者的研究也指出:“‘勞工’成為人們追求的理想, 而不是知識份子。 這時人們嚮往的不是‘四民皆士’, 而是‘四民皆工’。 ”

第三, 時人期盼中國融入世界, 這一心態也是促使勞動節在中國傳播的原因。 例如, 1921年5月寧波工業學校學生舉行勞動節紀念活動,

其動因便與此相關。 在學生們看來, 勞動節早已在歐美各國流行, 而中國直到最近才有些零星的紀念活動, 且節日氣氛還有每況愈下的趨勢。 學生擔心由此會遭來外國的恥笑, 故而特地發起提燈遊行活動, 以紀念這一節日。 可以說, 這場遊行是在學生的民族主義意識與勞動節的國際屬性共同刺激下產生的, 流露出時人迫切希望融入世界、比肩歐美的一般心態。 同時, 勞動節並非孤例, 在婦女節、兒童節等其他節日的興起過程中, 這種心態也發揮了一定作用。 當然, 這種對國外勞動節紀念情形的認識蘊含較多想像成分, 這也表明當時國內對節日的理解還處於初步階段。

早期共產主義者發起紀念活動

1924年以前, 我國的勞動節紀念雖參與面頗廣, 但主要由共產主義者推動。 1920年秋至1921年春, 上海、北京等地陸續成立了共產黨的早期組織, 這些組織的名稱不一, 後統稱為“共產主義小組”。 在此基礎上, 1921年7月, 中國共產黨宣告成立。 這為勞動節紀念活動的開展提供了組織保障。

1920年上海的紀念活動頗有代表性, 4月18日, 中華工業協會、中華工界總會、船務棧房工界聯合會等工人團體召開了勞動節紀念會的籌備會。 陳獨秀在會上對工人運動的要旨進行了詳細闡發, 且被選為勞動節紀念會顧問。 當地不少其他社團雖未與會, 但紛紛以各種形式對此表示支持。 例如, 上海學生會將兩面紅旗、一筆活動資金贈送給工人團體;山東路商界聯合會則表示商人與工人處於同等地位, 並規定各商店在勞動節當天均要懸掛國旗以示慶祝。儘管事前經過周密籌備,但節日當天紀念會進行得並不順利。北洋政府認為這次集會是學生試圖利用工人來推翻政權,因此出動軍警干涉。紀念會被迫三次更換開會地點,最後移至一處偏僻荒地,才得以順利召開。此次紀念會的主體部分由來賓演說構成,其內容多是闡發“勞工神聖”的意義,呼籲社會改善工人生活,實現“三八”制(八小時工作、八小時教育、八小時休息)。此外,會議還通過《答俄國勞農政府的通告》,表示歡迎和感謝蘇俄政府對中國的友好之舉。對於上海當局的無理干涉,中華工業協會通過《申報》《新聞報》等主流報刊予以揭露,該協會強調紀念會的宗旨純粹是為了提倡工人福利,與政治毫無關係,事前也曾多次向當局說明開會緣由,但當局卻藉口戒嚴不許開會。

1921年,北京長辛店地區舉行勞動節紀念大會,這是北京共產主義小組長期在該地區開展工人運動的成果之一。此次紀念會參加者除本地工人外,還有來自天津、保定的工友以及國民學校、勞動補習學校的學生,因為籌備者事前曾廣發傳單廣為宣傳,所以當天到會人數多至千餘人。紀念活動具體流程包括以下五個環節:全場推舉會議主席,學生唱勞動節紀念歌,主席報告開會宗旨、勞動節的歷史及工會的組織情形,來賓演說,全體遊行。其中來賓演說多是鼓勵工人積極加入工會,以便反抗工頭的壓制、尋求生活的改良。遊行則是每人手持寫有“工會是最好的法子”“官僚是公僕、工人是神聖”“我們的仇敵就是不勞而食的人”等標語的小旗,不時高呼各種宣傳口號,同時在遊行過程中還散發各種節日宣傳品。據記者報導,遊行吸引了大量路人駐足圍觀、鼓掌致敬,口號聲、歡呼聲及掌聲幾乎掩蓋了火車、汽車的聲音。此外,記者還盛讚整個遊行隊伍秩序良好、精神飽滿。這次節日紀念鮮明直觀地傳播了馬克思主義的勞動觀,諸如勞動節的目標,工人應享受最基本的待遇,提倡尊重勞動,重視工會的作用等內容都被涵蓋。

中共發起勞動節紀念活動

早期共產主義者在工人群體中宣傳勞動節的舉措,為中共組織節日紀念活動奠定了基礎。1922年的勞動節,中共邀請各地的勞工組織在廣州舉行第一屆全國勞動大會,這次大會也得到國民黨人的支持。在此有利條件下,當天的勞動節紀念儀式盛大隆重。在首先召開的露天演講會中,孫中山出席並發表了演說。隨後全體出發遊行,隊伍以銅鼓為先導,繼之以書有“勞動神聖”的大幅橫額,在遊行隊伍中除少數人穿長衫外,其餘皆著短衫這一典型的工人衣著。

值得注意的是,這次遊行中加入了化裝表演一項,形象地呈現出資本家剝削工人的醜態。同時,工人還製造了剪刀、尺子、斧頭等各種生產工具模型,且寫有“工人利用及專斬不勞動之社會寄生蟲”,“不勞動者不得衣食住,工作八時,休息八時,教育八時”等醒目標語。機器同業工會特地製作一個地球模型,上面只立有農民和工人兩類人物,旨在強調未來的世界是屬於農工。遊行隊伍沿途散發的宣傳品包括社會主義青年團編印的介紹節日歷史的小冊子、軍閥與財閥狼狽為奸欺淩工人的畫報等。以上資訊透露出,這次遊行主要以傳播馬克思主義勞動觀為主導,種種象徵符號貫穿整個儀式。

總之,1920年左右,隨著社會主義思潮的盛行以及觀念上對工人群體于社會進步推動作用的廣泛認可,加之節日的國際性,勞動節逐漸受到時人重視,開始了其在全國範圍內的紀念歷程。同時,在勞動節的早期紀念過程中,中共逐步將工人運動與政治宣傳結合起來,取得不錯的效果。大革命時期,勞動節作為工人階級專有的節日,為革命動員創造了可資利用的資源。

作者:任祖鳳

聲明:本文圖片來源於“東方IC”

並規定各商店在勞動節當天均要懸掛國旗以示慶祝。儘管事前經過周密籌備,但節日當天紀念會進行得並不順利。北洋政府認為這次集會是學生試圖利用工人來推翻政權,因此出動軍警干涉。紀念會被迫三次更換開會地點,最後移至一處偏僻荒地,才得以順利召開。此次紀念會的主體部分由來賓演說構成,其內容多是闡發“勞工神聖”的意義,呼籲社會改善工人生活,實現“三八”制(八小時工作、八小時教育、八小時休息)。此外,會議還通過《答俄國勞農政府的通告》,表示歡迎和感謝蘇俄政府對中國的友好之舉。對於上海當局的無理干涉,中華工業協會通過《申報》《新聞報》等主流報刊予以揭露,該協會強調紀念會的宗旨純粹是為了提倡工人福利,與政治毫無關係,事前也曾多次向當局說明開會緣由,但當局卻藉口戒嚴不許開會。

1921年,北京長辛店地區舉行勞動節紀念大會,這是北京共產主義小組長期在該地區開展工人運動的成果之一。此次紀念會參加者除本地工人外,還有來自天津、保定的工友以及國民學校、勞動補習學校的學生,因為籌備者事前曾廣發傳單廣為宣傳,所以當天到會人數多至千餘人。紀念活動具體流程包括以下五個環節:全場推舉會議主席,學生唱勞動節紀念歌,主席報告開會宗旨、勞動節的歷史及工會的組織情形,來賓演說,全體遊行。其中來賓演說多是鼓勵工人積極加入工會,以便反抗工頭的壓制、尋求生活的改良。遊行則是每人手持寫有“工會是最好的法子”“官僚是公僕、工人是神聖”“我們的仇敵就是不勞而食的人”等標語的小旗,不時高呼各種宣傳口號,同時在遊行過程中還散發各種節日宣傳品。據記者報導,遊行吸引了大量路人駐足圍觀、鼓掌致敬,口號聲、歡呼聲及掌聲幾乎掩蓋了火車、汽車的聲音。此外,記者還盛讚整個遊行隊伍秩序良好、精神飽滿。這次節日紀念鮮明直觀地傳播了馬克思主義的勞動觀,諸如勞動節的目標,工人應享受最基本的待遇,提倡尊重勞動,重視工會的作用等內容都被涵蓋。

中共發起勞動節紀念活動

早期共產主義者在工人群體中宣傳勞動節的舉措,為中共組織節日紀念活動奠定了基礎。1922年的勞動節,中共邀請各地的勞工組織在廣州舉行第一屆全國勞動大會,這次大會也得到國民黨人的支持。在此有利條件下,當天的勞動節紀念儀式盛大隆重。在首先召開的露天演講會中,孫中山出席並發表了演說。隨後全體出發遊行,隊伍以銅鼓為先導,繼之以書有“勞動神聖”的大幅橫額,在遊行隊伍中除少數人穿長衫外,其餘皆著短衫這一典型的工人衣著。

值得注意的是,這次遊行中加入了化裝表演一項,形象地呈現出資本家剝削工人的醜態。同時,工人還製造了剪刀、尺子、斧頭等各種生產工具模型,且寫有“工人利用及專斬不勞動之社會寄生蟲”,“不勞動者不得衣食住,工作八時,休息八時,教育八時”等醒目標語。機器同業工會特地製作一個地球模型,上面只立有農民和工人兩類人物,旨在強調未來的世界是屬於農工。遊行隊伍沿途散發的宣傳品包括社會主義青年團編印的介紹節日歷史的小冊子、軍閥與財閥狼狽為奸欺淩工人的畫報等。以上資訊透露出,這次遊行主要以傳播馬克思主義勞動觀為主導,種種象徵符號貫穿整個儀式。

總之,1920年左右,隨著社會主義思潮的盛行以及觀念上對工人群體于社會進步推動作用的廣泛認可,加之節日的國際性,勞動節逐漸受到時人重視,開始了其在全國範圍內的紀念歷程。同時,在勞動節的早期紀念過程中,中共逐步將工人運動與政治宣傳結合起來,取得不錯的效果。大革命時期,勞動節作為工人階級專有的節日,為革命動員創造了可資利用的資源。

作者:任祖鳳

聲明:本文圖片來源於“東方IC”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