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君子胸懷,寬廣深遠 ——高允:前後經歷五帝,歷任要職達五十年

魏太武帝拓跋燾是北魏的第三個皇帝, 他派崔浩帶幾個文人編寫魏國的歷史。 太武帝叮囑他們, 寫國史一定要根據實錄。

崔浩等人按皇帝的要求,

採集了魏國上代的資料, 編寫了一本魏國的國史。 當時, 皇帝要編國史的目的, 本來只是留給皇室後代看的。 崔浩為了提高自己的聲望, 卻別出心裁地把國史刻在石碑上, 還把石碑豎在郊外祭天壇前的大路兩旁。

國史裡記載的確是史實, 但是北魏統治者的祖先——鮮卑族的拓跋部, 是當時的東北遊牧部落, 當時他們的文化還十分落後, 不懂什麼禮節。 崔浩等人將這些也如實寫入國史, 刻在石碑上, 有些事情在漢族人看來, 是不體面的。 故而, 過路的人看了石碑, 議論紛紛。 尤其是鮮卑貴族們爭相以此為藉口, 向拓跋燾說崔浩的壞話, 認為這是暴揚國醜。

魏太武帝得知後, 也認為崔浩等人這麼做, 是存心揭朝廷的醜事,

一怒之下, 便命令把寫國史的人統統抓起來查辦。

參加編寫的高允是太子拓跋浚的老師。 太子得到皇帝要抓捕寫國史的大臣的消息, 立即把高允找到東宮, 對他說:“我陪您朝見皇上, 如果皇上問您, 您只能照我的意思答話, 別的什麼也別說。 ”

高允已經知道了這件事, 第二天就跟隨太子一起上朝。 太子先上殿見了太武帝, 說:“高允這個人向來小心謹慎, 而且地位比較低。 國史案件全是崔浩的事, 請陛下免了高允的罪吧。 ”

魏太武帝召高允進去, 問他說:“國史都是崔浩寫的嗎?”

高允老老實實的回答說:“不, 崔浩管的事多, 只抓個綱要。 具體內容, 都是我和別的同僚編寫的。 ”

魏太武帝又追問高允:“是這樣的嗎?”

高允說:“我犯了罪,

怎麼還敢欺騙陛下。 太子剛才這樣說, 不過是想救我的命。 ”

魏太武帝看到高允這樣誠實, 不但赦免了他, 還命他起草一道詔書, 說崔浩誣衊朝廷, 判滿門抄折。

後來太子即位, 是為文成帝。

高允喜歡直言勸諫, 朝廷有不恰當的事情, 高允就向皇帝直言, 文成帝常常摒退左右等待他。 有時從早到晚相談, 有時接連幾日不出門, 群臣都不知道他們說的內容。 高允說話有時言辭激烈, 切中要害, 文成帝聽不下去時, 就命令左右侍從把高允攙扶出去, 但始終對高允很器重。 高允前後經歷五帝, 歷任要職達五十年。

【智慧點撥】

君子和普通人不同之處, 就在於思想境界不同。 他們的憂慮和煩惱通常不是普通人可以理解的。

【引申名言】

君子有終身之憂,

無一朝之患。 ——(戰國)孟軻《孟子·離婁下》

【名言釋義】

君子因追求執著而有終身的憂慮, 卻因心胸寬廣而不為眼前的小事煩惱。

【名言智慧】

所謂“先天下之憂而憂, 後天下之樂而樂”, 君子的憂慮, 在於國家和民眾, 而非在於自己。 他能夠因為國家和民族的前途命運感到憂愁, 為江山社稷時刻牽掛, 卻不會為自己的小事而煩惱。 正因為如此, 他們才能堪當大任, 為國家的社稷分憂解困。 君子的胸懷, 寬廣深遠, 能夠容納任何意見和進言, 他們不會因為別人為他們指出錯誤而耿耿於懷。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