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汽車>正文

《頭號玩家》裡的高達,卻讓我想到了豐田C

就在《頭號玩家》的高達RX78-2以一個真3D形象騰躍眼前時, 身為一名汽車媒體工作者的覺悟, 又讓我突然抽離想到北京車展即將發佈的新車——豐田C-HR和奕澤。

最近除了北京車展, 另一個能讓我值得用三刷來投入的, 就是還在電影院熱映的《頭號玩家》, 估計在《複聯3》放映之前, 人氣應該是無出其右。 在影片裡, 有處情節居然三次都讓我這個中年男可恥的淚目了, 不說你也能猜到——一定是高達RX78-2變身大戰機械哥斯拉。

熱血!燃!作為一名深度AGC, 是一定不能無視童年夢想落地這一刹那的。

但就在高達RX78-2以一個真3D形象騰躍眼前時, 身為一名汽車媒體工作者的覺悟, 又讓我突然抽離想到一款北京車展即將發佈的新車——豐田C-HR和奕澤。

不知道各位有沒有感覺, 自從前年第一次看到海外版C-HR的諜照開始, 我就把它車身上的各個部分, 和高達的帥氣聯繫到一起, 廢話少說, 上圖!

怎樣, 有沒有感受到C-HR渾身上下散發出的NEW TYPE氣息, 從前大燈到進氣格柵, C-HR簡直就是一輛二次元世界開出來的汽車。 這種一眼帶來的感動, 70後們可能不懂, 但對於80、90後來說, 卻是足以考驗是否擁有真正童年的標準。

豐田從來沒有在任何場合官方承認, 但我依然堅信, 這一代豐田的設計語言就是來自於日系動漫。 從60年代開始成長起來的日本動漫一代, 早就把當年的ACG亞文化, 迅速轉變為當今的主流, 反映到汽車上, 那就是越來越銳利鋒芒的雷克薩斯, 和眼前的這輛C-HR。 如今, C-HR終於也要進中國了, 而且一來就是雙生——一汽豐田的奕澤和廣汽豐田的C-HR。

一汽豐田奕澤

廣汽豐田C-HR

身為一名豐田車的十年老用戶, 如果不是親身在日本試駕過日版C-HR, 是無法用想像力來預見Toyota的巨大改變。 這就像高達RX78-2必須依仗駕駛者阿姆羅的New Type能力, 才有了毀天滅地的機動能力, 豐田的C-HR同樣也是憑藉一組新字母的組合, 才完成了從設計到性能的重生。 TNGA——這就是豐田的New Type能力吧。

高達的New Type雙生

雖然在中國, 我們已經從剛剛上市的全新凱美瑞身上, 見識了TNGA的效果, 但事實上, 在全球市場, C-HR卻是豐田全面TNGA以後誕生的首款產品。 它不是來自豐田向來擅長的改善, 而是完全基於豐田新的全球製造架構(TNGA),從無到有誕生的全新車型,車身上的每個細節,都是New Toyota現實呈現。

你可以對它設計有異議,但誰也無法否認這種大量折線棱角應用所帶來的視覺衝擊力。而與眾不同,恰恰是如今這批被抖音、被吃雞所影響的千禧一代們最重要的訴求。從CH-R開始,百年老鋪豐田不再四平八穩,不再圓潤穩重,而是成了日系全新設計語言的全球先鋒。

你在新凱美瑞上能看到TNGA,能在剛發佈的新RAV4上看到TNGA,但中國市場的年輕人夠到這種設計語言的門檻,卻並不需要一輛昂貴的旗艦。

在去年我寫過的關於豐田TNGA的解讀文章裡,我提到TNGA給豐田車的最大改變,就是在更加通用的車身基礎框架上,能實現更加自由個性的造型設計,C-HR和奕澤告訴我這真的不只是豐田介紹的一頁PPT。說到這兒,不得不插一句,大概現在的汽車行業,也就豐田能憑藉TNGA能繼續保持一車一形,擺脫套娃的魔咒吧。

事實上,TNGA帶給汽車產品的不僅僅是造型上的炫酷,更重要的是帶來了更有樂趣的駕控體驗和更有質感的操控性能。

我曾有幸在日本的富士賽道上試駕過C-HR,是的你沒看錯,豐田把這台SUV放到了賽道上試駕。在駕駛幾圈,客服了右舵的不適感後,C-HR竟然真的能帶來豐田量產家用車過去少有的駕駛樂趣。請相信,身為一名汽車媒體,對這個詞是有敬畏感的,一般不會亂用。比如說我家裡那輛第六代混動凱美瑞,我就只會用踏實平穩來形容。

但擁有TNGA賦能的C-HR真的不一樣:轉向虛位被調教的很小,賽道裡很容易就跑出你心儀的路線;雖然是一輛SUV,但過彎時的側傾得到了很好的懸掛支撐,讓很多U型彎過起來很有信心;日版搭載的第四代混動系統,賦予了它在賽道上毫不拖泥帶水的動力回應,尤其是在中低速階段,甚至還會帶來幾分推背感的體驗。

豐田TNGA的全新設計架構,很明顯降低了C-HR的車身重心,讓它在賽道裡高速行駛時更加踏實,說貼地飛行是誇張了,但讓駕駛者更有信心則是肯定的。而有趣是,C-HR通過對座椅和引擎蓋的重新設計,並不會讓更低的底盤影響駕駛視線,至少在現場,我通過和其他低坐姿車型的對比,感覺這種差距堪稱設計的魔術。

降低的底盤,通過墊高的座椅來改善視線

這短短的幾圈賽道體驗,身為豐田粉也不能吹噓C-HR就此能滅了BBA,但對於老豐田車主來說,C-HR已經足以讓我重新認識豐田,讓人再也不會聯想起豐田這個價格過去“買菜車”的定位。甚至在皮實、耐操、省油等豐田的關鍵字之外,我覺的應該加上漂亮、個性、好開……

天,加上這些特點,豐田還給別人留活路嗎?

據說,國產後的 C-HR、奕澤所搭載的將是一款全新Dynamic Force Engine 2.0L發動機。和第八代凱美瑞上那台2.5L發動機相同,這台2.0L發動機擁有眾多黑科技加持,能夠實現超高的熱效率,帶來強勁動力的同時保持較低的燃油消耗。雖然首輪我可能見不到最心儀的混動版,但對於小鋼炮的造型來說,這款發動機無疑就是一顆更有力的心臟,還不定能泵出多火爆的駕駛感,很讓人期待!

去年,C-HR在日本市場以117,299輛的成績,成為日本汽車市場SUV的銷量冠軍,並且是唯一一款年銷量過10萬的SUV。要知道,那可是一個遍地都是方腦袋K-Car的奇特市場,SUV在日本並沒有中國市場這樣火爆地位。達成這一成績,你可以理解為日系動漫一代為C-HR的高達設計買單,也可以理解為這是一輛好車應有的成績。

曾經我有機會向豐田抱怨,為啥C-HR來中國這麼慢,都快錯過SUV的銷量巔峰了。但豐田卻依舊用它毫不著急的態度在規劃著這輛激進的車——直到這個夏天,我們終於將迎來國產後的C-HR和奕澤。

也許有人會質疑,如此“不一樣”的C-HR,國產後又會是什麼樣呢?畢竟我們看到了太多縮水後的“中國特供”。沒關係,說不一樣,其實也一樣。在一汽豐田和廣汽豐田生產線上下來的奕澤和C-HR,同樣基於TNGA,所以一定保證一樣的配方,一樣的味道。

而是完全基於豐田新的全球製造架構(TNGA),從無到有誕生的全新車型,車身上的每個細節,都是New Toyota現實呈現。

你可以對它設計有異議,但誰也無法否認這種大量折線棱角應用所帶來的視覺衝擊力。而與眾不同,恰恰是如今這批被抖音、被吃雞所影響的千禧一代們最重要的訴求。從CH-R開始,百年老鋪豐田不再四平八穩,不再圓潤穩重,而是成了日系全新設計語言的全球先鋒。

你在新凱美瑞上能看到TNGA,能在剛發佈的新RAV4上看到TNGA,但中國市場的年輕人夠到這種設計語言的門檻,卻並不需要一輛昂貴的旗艦。

在去年我寫過的關於豐田TNGA的解讀文章裡,我提到TNGA給豐田車的最大改變,就是在更加通用的車身基礎框架上,能實現更加自由個性的造型設計,C-HR和奕澤告訴我這真的不只是豐田介紹的一頁PPT。說到這兒,不得不插一句,大概現在的汽車行業,也就豐田能憑藉TNGA能繼續保持一車一形,擺脫套娃的魔咒吧。

事實上,TNGA帶給汽車產品的不僅僅是造型上的炫酷,更重要的是帶來了更有樂趣的駕控體驗和更有質感的操控性能。

我曾有幸在日本的富士賽道上試駕過C-HR,是的你沒看錯,豐田把這台SUV放到了賽道上試駕。在駕駛幾圈,客服了右舵的不適感後,C-HR竟然真的能帶來豐田量產家用車過去少有的駕駛樂趣。請相信,身為一名汽車媒體,對這個詞是有敬畏感的,一般不會亂用。比如說我家裡那輛第六代混動凱美瑞,我就只會用踏實平穩來形容。

但擁有TNGA賦能的C-HR真的不一樣:轉向虛位被調教的很小,賽道裡很容易就跑出你心儀的路線;雖然是一輛SUV,但過彎時的側傾得到了很好的懸掛支撐,讓很多U型彎過起來很有信心;日版搭載的第四代混動系統,賦予了它在賽道上毫不拖泥帶水的動力回應,尤其是在中低速階段,甚至還會帶來幾分推背感的體驗。

豐田TNGA的全新設計架構,很明顯降低了C-HR的車身重心,讓它在賽道裡高速行駛時更加踏實,說貼地飛行是誇張了,但讓駕駛者更有信心則是肯定的。而有趣是,C-HR通過對座椅和引擎蓋的重新設計,並不會讓更低的底盤影響駕駛視線,至少在現場,我通過和其他低坐姿車型的對比,感覺這種差距堪稱設計的魔術。

降低的底盤,通過墊高的座椅來改善視線

這短短的幾圈賽道體驗,身為豐田粉也不能吹噓C-HR就此能滅了BBA,但對於老豐田車主來說,C-HR已經足以讓我重新認識豐田,讓人再也不會聯想起豐田這個價格過去“買菜車”的定位。甚至在皮實、耐操、省油等豐田的關鍵字之外,我覺的應該加上漂亮、個性、好開……

天,加上這些特點,豐田還給別人留活路嗎?

據說,國產後的 C-HR、奕澤所搭載的將是一款全新Dynamic Force Engine 2.0L發動機。和第八代凱美瑞上那台2.5L發動機相同,這台2.0L發動機擁有眾多黑科技加持,能夠實現超高的熱效率,帶來強勁動力的同時保持較低的燃油消耗。雖然首輪我可能見不到最心儀的混動版,但對於小鋼炮的造型來說,這款發動機無疑就是一顆更有力的心臟,還不定能泵出多火爆的駕駛感,很讓人期待!

去年,C-HR在日本市場以117,299輛的成績,成為日本汽車市場SUV的銷量冠軍,並且是唯一一款年銷量過10萬的SUV。要知道,那可是一個遍地都是方腦袋K-Car的奇特市場,SUV在日本並沒有中國市場這樣火爆地位。達成這一成績,你可以理解為日系動漫一代為C-HR的高達設計買單,也可以理解為這是一輛好車應有的成績。

曾經我有機會向豐田抱怨,為啥C-HR來中國這麼慢,都快錯過SUV的銷量巔峰了。但豐田卻依舊用它毫不著急的態度在規劃著這輛激進的車——直到這個夏天,我們終於將迎來國產後的C-HR和奕澤。

也許有人會質疑,如此“不一樣”的C-HR,國產後又會是什麼樣呢?畢竟我們看到了太多縮水後的“中國特供”。沒關係,說不一樣,其實也一樣。在一汽豐田和廣汽豐田生產線上下來的奕澤和C-HR,同樣基於TNGA,所以一定保證一樣的配方,一樣的味道。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