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在基層這片廣闊天地充分施展作為

4月18日下午, 市委召開駐村第一書記座談會, 市委書記侯紅等與駐村第一書記和選派單位代表面對面交流。 4位元駐村第一書記和兩位元選派單位代表結合工作實際, 談感受, 講經驗, 提建議。 大家表示, 要在基層這片廣闊天地充分施展作為, 奮進新時代, 讓開封更出彩。

李尕果:當好堅強後盾 助力脫貧攻堅

全媒體記者 魏東柱

按照省、市安排部署, 市教育局2016年起對貧困村杞縣平城鄉羅寨村派駐工作隊, 從2006年起對愛滋病重點防治村尉氏縣水坡鎮西水坡村派駐工作隊, 2017年起又向該村派駐了第一書記。

市教育局局長李尕果4月18日對記者說:“幾年來, 市教育局不斷強化隊伍保障、日常保障、基礎保障和攻堅保障, 堅持領導帶頭示範, 注重關心關愛, 當好堅強後盾, 助力脫貧攻堅。 ”

李尕果介紹說, 市教育局一是堅持選優配強, 強化隊伍保障。 杞縣羅寨村工作隊隊長是1980年出生的團職轉業幹部,

尉氏縣西水坡村第一書記是1971年出生的中學副校長。 兩個工作隊堅持常年“五天四夜”駐守村中, 摸實情、找對策。 他們用真情和實際行動贏得了老百姓的認可。 今年1月份, 羅寨村已通過驗收, 順利退出貧困村序列。 二是堅持關心關愛, 強化日常保障。 確保駐村人員完全脫離原單位工作, 配足配齊工作生活用品, 及時兌現生活補貼、交通補助。 三是堅持黨建引領, 強化基礎保障。 引導兩個村110名黨員在脫貧攻堅、鄉村振興中走在前、作表率。 在全市教育系統內籌措資金50余萬元為羅寨村、西水坡村改善了村委辦公條件, 建設了黨建書屋, 修繕了村民文化廣場等。 四是堅持協調聯動, 強化攻堅保障。
市教育局班子成員每人分包兩個貧困戶, 每月深入羅寨村、西水坡村慰問幫扶, 安排局屬36所學校與貧困戶結成對子。 在羅寨村引進了雨晴傘廠和怡蝶制衣廠, 與47戶貧困家庭簽訂了勞務合同, 同時解決了周邊500餘人的就業問題, 使產業發展成為貧困戶脫貧致富的穩定依託。

李尕果表示:“我們將繼續嚴格落實市委、市政府部署要求, 確保駐村第一書記和工作隊人在崗、心在村、想幹事、幹實事, 充分發揮其尖兵骨幹作用, 為打贏脫貧攻堅戰、實現鄉村振興做出更大貢獻。 ”

王會戰:勇於擔當 發揮金融扶貧作用

全媒體記者 馬燕

河南通許農村商業銀行股份有限公司緊緊圍繞省、市政府扶貧工作要求, 認真貫徹金融扶貧工作新舉措, 以“精准扶貧擔當銀行”為己任, 多措並舉, 扶貧工作取得顯著成效。

4月18日, 河南通許農村商業銀行股份有限公司黨委副書記王會戰介紹說, 通許農村商業銀行一是勇於擔當, 發揮金融扶貧主力軍作用。 領導班子高度重視扶貧工作, 成立了精准扶貧工作領導小組,

統籌推進精准扶貧工作的開展。 截至2017年年底, 通許農商銀行已為2291戶貧困戶發放金融扶貧貸款7566萬元。 其中小額扶貧貸款561筆、2616.5萬元;企業、合作社扶貧貸款4950萬元, 充分發揮了金融扶貧主力軍作用。 二是壓實責任, 當好第一書記後盾。 玉皇廟鎮西陳集村是通許農商銀行幫扶貧困村, 通許農商銀行黨委先後選派黨委委員李昶、中層骨幹馬九洲為第一書記全面負責西陳集村精准扶貧工作, 同時抽調多名員工加入駐村工作隊, 並由玉皇廟支行行長陳志恒擔任駐村工作隊隊長, 配合第一書記全力支持西陳集村脫貧攻堅工作。 變“大水漫灌”為“精准滴注”, 對有能力、有意願貸款發展的貧困戶採取直接發放貸模式説明脫貧;幫助村中致富能人帶動貧困戶脫貧;通過支援工廠、企業、超市, 安排貧困戶就業脫貧。通許農商銀行不斷探索扶貧方式方法,讓村民真切看到扶貧帶來的成果。三是創新機制,助力全縣脫貧攻堅。2018年2月份通許農商銀行向厲莊鄉萬莊村捐助30萬元用於開展社會扶貧“1+3”模式工作,支援萬莊村第一書記開展脫貧工作。

王會戰表示:“2018年我行計畫對全縣再發放扶貧貸款4000萬元,做好金融扶貧的主力軍、排頭兵,切實把金融精准扶貧工作做嚴、做實、做細,以扶貧攻堅的新成就展現新時代的責任與擔當。”

王曉楠:推動金融合力扶貧行動再啟航

全媒體記者 馬燕

“張莊村是當年焦裕祿書記找到治理風沙辦法的地方、是習近平總書記党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調研點。2015年,中國證監會定點幫扶張莊村,先後選派3名優秀青年幹部任職第一書記,經過不懈努力,2017年張莊村隨蘭考縣一起成功脫貧摘帽,村民人均純收入達到9860元,村集體年收入40余萬元。”4月18日,中國證監會駐蘭考縣東壩頭鄉張莊村第一書記王曉楠自豪地說。

張莊村成功脫貧摘帽有哪些好經驗、好做法?王曉楠說,一是堅持把脫貧奔小康與產業發展結合起來。2017年,“新三板”企業奧吉特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落戶張莊村,投資1億元建設智控廠房,以綠色迴圈方式發展高端食用菌種植,帶動就業近400人。同時,借助中國證監會和河南省扶貧政策和項目資金,搭建春秋大棚171座;建成150畝小雜果採摘園,種植車厘子樹、梨樹、桃樹等果樹1萬餘棵;建成標準化廠房1000平方米,引進襪子廠讓留守婦女實現家門口就業。另外,在中國證監會、河南證監局、鄭州商品期貨交易所和中原證券的支持下,張莊村先後與蘭考富士康科技園、格林美公司等達成用工意向,讓村民不出遠門就能找到好工作。二是利用金融政策助力發展。在各方協調下,張莊村累計取得農業銀行、郵儲銀行、農商行無抵押貸款1000余萬元,助推產業發展。針對雞蛋的“過山車”行情,今年3月底,在證監會的指導下,河南省首單“保險+期貨”蛋雞幫扶項目落戶張莊村,22戶蛋雞養殖戶實現了養殖路上的價格零風險。4月15日,蘭考焦桐共用經濟研究院在張莊村註冊成立,我們將以此為契機,推動金融合力扶貧行動再啟航。同時,落實基礎制度,辦好惠民實事。

鄧貴斌:以務實重幹贏得發展

全媒體記者 王紅利

“作為一名新任第一書記,我深深感受到扛在肩上的責任。駐村半年來,我儘快融入村莊、融入群眾,全力推動精准扶貧各項工作。”4月18日,省人社廳派駐尉氏縣屈樓村第一書記鄧貴斌說。

屈樓村是省人社廳多年的幫扶聯繫點,從2004年幫扶至今,14年風雨無阻。前任書記為村裡的建設做了大量工作,爭取了2000多萬元的資金專案,整修了村室,新建了文化廣場,硬化了道路,安裝了路燈和監控設施,村容村貌和村民生活水準有了很大改善。

鄧貴斌說,駐村後,自己繼承優良傳統,循著前任的腳步砥礪前行,加快角色轉變,利用一個多月的時間,對屈樓村4個村民小組300多戶村民逐一走訪,學會站在村民的角度、按照村民的習慣來思考和處理問題。

思路清才能方向明。鄧貴斌駐村以後,經過認真調研、走訪、思考,帶領黨員幹部和群眾代表先後到周邊村和鄰近縣進行實地考察,積極探討學習先進經驗。在此基礎上,進一步制定完善了屈樓村2018至2019年工作計畫,帶領廣大村民在讓生活更加幸福和諧的道路上奮鬥。

鄧貴斌表示,下一步,將按照鄉村振興戰略總要求,以黨建為引領,以產業為支撐,以惠民為根本,多策並舉、統籌兼顧、突出重點、務實推進,加強基層組織建設,推動富民產業,辦好實事好事,提升能力素質,經受風雨,接受鍛煉,增長才幹,以堅強黨性贏得威信,以優良作風贏得團結,以務實重幹贏得發展,把自己鍛煉成為忠誠、擔當、盡責的優秀黨員幹部,做一名稱職的第一書記,努力推動屈樓村振興發展。

田濤:真情付出 無怨無悔

全媒體記者 王紅利

江莊村位於杞縣西南,有292戶966名村民。2016年2月,市司法局田濤來到杞縣圉鎮鎮江莊村駐村幫扶;2017年12月,田濤任駐村第一書記兼任工作隊隊長。

“兩年來,我們紮根農村,以村為家,以扶貧為業,帶領村‘兩委’,抓黨建、抓扶貧、抓發展,真情付出、無怨無悔。”4月18日,田濤這樣告訴記者。

2017年12月,全市脫貧攻堅集中會戰月期間,為了工作,田濤克服家裡有老人和臨近生產的妻子需要照顧的困難,在村連續堅持工作30餘天。

工作中,田濤帶領工作隊及村委幹部大力宣傳党的扶貧開發政策,深入推動政策落實,深入開展貧困戶識別和建檔立卡工作,認真制定和實施脫貧計畫,促進貧困村、貧困戶脫貧致富。田濤帶領工作隊建立了投資20余萬元的光伏發電致富專案;幫助村裡打水利灌溉機井12眼,統一改造了全村農網電網,實現了移動互聯網設施全覆蓋;積極爭取專項資金80余萬元,用於村內道路建設;加大標準化村室建設,率先在全市建立了“貧困村法律援助聯絡點”。田濤還創辦了司法扶貧簡報《致富經》,定期為村民提供科學致富信息。

一分耕耘,一分收穫。2018年2月12日,杞縣圉鎮鎮江莊村村幹部及村民代表將一面繡有“精准扶貧解民困 溫馨關懷暖人心”的錦旗送到了市司法局。

田濤認為,貧困戶、貧困村脫貧的關鍵是產業大發展,必須大力發展村級實體經濟。目前,他正在積極協調,幫助杞縣農民把特色農副產品推介到浙江杭州,走進江南的千家萬戶。

張海強:聚焦主業抓黨建 抓好黨建促發展

全媒體記者 劉延超

祥符區公共資源交易中心2015年派張海強到陳留鎮朱清寨村任第一書記,2017年他光榮連任。2017年朱清寨村154戶貧困戶631名貧困人口如期脫貧摘帽,他也於2018年被評為河南省優秀駐村第一書記。

4月18日,張海強說:“為消除和老百姓的‘距離感’,我發放了1000多張‘有困難找我幫,有煩惱找我訴,你我零距離’第一書記名片,幫我打開了工作局面。”

張海強說,從四個方面著手實現全村脫貧,一是找准切入點,讓黨員陣地建起來。修建了3000㎡的党建文化廣場,建起便民服務中心,建成黨員活動室、黨建書屋等 “六室合一”的黨建工作新陣地,努力增強黨組織的號召力。二是抓好突破點,讓党建制度嚴起來。狠抓制度執行和黨員隊伍的管理。完善學習教育、村幹部輪流值班、黨員先鋒崗等20余項黨建工作制度,使全村黨員忠誠于党的信念更加堅定。三是鞏固結合點,讓群眾主動走進來。進行政策宣傳使政策落地見效,讓全村貧困戶都享受到優惠政策。和貧困戶一起商定蓋大棚、建工廠的產業脫貧模式及開展 “幫扶日”活動,實現了精神幫扶和物質幫扶大提升。四是激發著力點,讓產業帶動富起來。在產業發展中運用“支部+協會+貧困戶”、“一米團政策落地”等措施,實現“會商大計定產業”“政策講解幫民憂”“多元產業促脫貧”的產業發展脫貧模式。

張海強表示:“下一步,我將以這次會議及侯書記的講話精神為指導,加強學習,嚴格要求自己,一如既往,奮力前行,絕不辜負組織重托和群眾期盼。”

安排貧困戶就業脫貧。通許農商銀行不斷探索扶貧方式方法,讓村民真切看到扶貧帶來的成果。三是創新機制,助力全縣脫貧攻堅。2018年2月份通許農商銀行向厲莊鄉萬莊村捐助30萬元用於開展社會扶貧“1+3”模式工作,支援萬莊村第一書記開展脫貧工作。

王會戰表示:“2018年我行計畫對全縣再發放扶貧貸款4000萬元,做好金融扶貧的主力軍、排頭兵,切實把金融精准扶貧工作做嚴、做實、做細,以扶貧攻堅的新成就展現新時代的責任與擔當。”

王曉楠:推動金融合力扶貧行動再啟航

全媒體記者 馬燕

“張莊村是當年焦裕祿書記找到治理風沙辦法的地方、是習近平總書記党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調研點。2015年,中國證監會定點幫扶張莊村,先後選派3名優秀青年幹部任職第一書記,經過不懈努力,2017年張莊村隨蘭考縣一起成功脫貧摘帽,村民人均純收入達到9860元,村集體年收入40余萬元。”4月18日,中國證監會駐蘭考縣東壩頭鄉張莊村第一書記王曉楠自豪地說。

張莊村成功脫貧摘帽有哪些好經驗、好做法?王曉楠說,一是堅持把脫貧奔小康與產業發展結合起來。2017年,“新三板”企業奧吉特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落戶張莊村,投資1億元建設智控廠房,以綠色迴圈方式發展高端食用菌種植,帶動就業近400人。同時,借助中國證監會和河南省扶貧政策和項目資金,搭建春秋大棚171座;建成150畝小雜果採摘園,種植車厘子樹、梨樹、桃樹等果樹1萬餘棵;建成標準化廠房1000平方米,引進襪子廠讓留守婦女實現家門口就業。另外,在中國證監會、河南證監局、鄭州商品期貨交易所和中原證券的支持下,張莊村先後與蘭考富士康科技園、格林美公司等達成用工意向,讓村民不出遠門就能找到好工作。二是利用金融政策助力發展。在各方協調下,張莊村累計取得農業銀行、郵儲銀行、農商行無抵押貸款1000余萬元,助推產業發展。針對雞蛋的“過山車”行情,今年3月底,在證監會的指導下,河南省首單“保險+期貨”蛋雞幫扶項目落戶張莊村,22戶蛋雞養殖戶實現了養殖路上的價格零風險。4月15日,蘭考焦桐共用經濟研究院在張莊村註冊成立,我們將以此為契機,推動金融合力扶貧行動再啟航。同時,落實基礎制度,辦好惠民實事。

鄧貴斌:以務實重幹贏得發展

全媒體記者 王紅利

“作為一名新任第一書記,我深深感受到扛在肩上的責任。駐村半年來,我儘快融入村莊、融入群眾,全力推動精准扶貧各項工作。”4月18日,省人社廳派駐尉氏縣屈樓村第一書記鄧貴斌說。

屈樓村是省人社廳多年的幫扶聯繫點,從2004年幫扶至今,14年風雨無阻。前任書記為村裡的建設做了大量工作,爭取了2000多萬元的資金專案,整修了村室,新建了文化廣場,硬化了道路,安裝了路燈和監控設施,村容村貌和村民生活水準有了很大改善。

鄧貴斌說,駐村後,自己繼承優良傳統,循著前任的腳步砥礪前行,加快角色轉變,利用一個多月的時間,對屈樓村4個村民小組300多戶村民逐一走訪,學會站在村民的角度、按照村民的習慣來思考和處理問題。

思路清才能方向明。鄧貴斌駐村以後,經過認真調研、走訪、思考,帶領黨員幹部和群眾代表先後到周邊村和鄰近縣進行實地考察,積極探討學習先進經驗。在此基礎上,進一步制定完善了屈樓村2018至2019年工作計畫,帶領廣大村民在讓生活更加幸福和諧的道路上奮鬥。

鄧貴斌表示,下一步,將按照鄉村振興戰略總要求,以黨建為引領,以產業為支撐,以惠民為根本,多策並舉、統籌兼顧、突出重點、務實推進,加強基層組織建設,推動富民產業,辦好實事好事,提升能力素質,經受風雨,接受鍛煉,增長才幹,以堅強黨性贏得威信,以優良作風贏得團結,以務實重幹贏得發展,把自己鍛煉成為忠誠、擔當、盡責的優秀黨員幹部,做一名稱職的第一書記,努力推動屈樓村振興發展。

田濤:真情付出 無怨無悔

全媒體記者 王紅利

江莊村位於杞縣西南,有292戶966名村民。2016年2月,市司法局田濤來到杞縣圉鎮鎮江莊村駐村幫扶;2017年12月,田濤任駐村第一書記兼任工作隊隊長。

“兩年來,我們紮根農村,以村為家,以扶貧為業,帶領村‘兩委’,抓黨建、抓扶貧、抓發展,真情付出、無怨無悔。”4月18日,田濤這樣告訴記者。

2017年12月,全市脫貧攻堅集中會戰月期間,為了工作,田濤克服家裡有老人和臨近生產的妻子需要照顧的困難,在村連續堅持工作30餘天。

工作中,田濤帶領工作隊及村委幹部大力宣傳党的扶貧開發政策,深入推動政策落實,深入開展貧困戶識別和建檔立卡工作,認真制定和實施脫貧計畫,促進貧困村、貧困戶脫貧致富。田濤帶領工作隊建立了投資20余萬元的光伏發電致富專案;幫助村裡打水利灌溉機井12眼,統一改造了全村農網電網,實現了移動互聯網設施全覆蓋;積極爭取專項資金80余萬元,用於村內道路建設;加大標準化村室建設,率先在全市建立了“貧困村法律援助聯絡點”。田濤還創辦了司法扶貧簡報《致富經》,定期為村民提供科學致富信息。

一分耕耘,一分收穫。2018年2月12日,杞縣圉鎮鎮江莊村村幹部及村民代表將一面繡有“精准扶貧解民困 溫馨關懷暖人心”的錦旗送到了市司法局。

田濤認為,貧困戶、貧困村脫貧的關鍵是產業大發展,必須大力發展村級實體經濟。目前,他正在積極協調,幫助杞縣農民把特色農副產品推介到浙江杭州,走進江南的千家萬戶。

張海強:聚焦主業抓黨建 抓好黨建促發展

全媒體記者 劉延超

祥符區公共資源交易中心2015年派張海強到陳留鎮朱清寨村任第一書記,2017年他光榮連任。2017年朱清寨村154戶貧困戶631名貧困人口如期脫貧摘帽,他也於2018年被評為河南省優秀駐村第一書記。

4月18日,張海強說:“為消除和老百姓的‘距離感’,我發放了1000多張‘有困難找我幫,有煩惱找我訴,你我零距離’第一書記名片,幫我打開了工作局面。”

張海強說,從四個方面著手實現全村脫貧,一是找准切入點,讓黨員陣地建起來。修建了3000㎡的党建文化廣場,建起便民服務中心,建成黨員活動室、黨建書屋等 “六室合一”的黨建工作新陣地,努力增強黨組織的號召力。二是抓好突破點,讓党建制度嚴起來。狠抓制度執行和黨員隊伍的管理。完善學習教育、村幹部輪流值班、黨員先鋒崗等20余項黨建工作制度,使全村黨員忠誠于党的信念更加堅定。三是鞏固結合點,讓群眾主動走進來。進行政策宣傳使政策落地見效,讓全村貧困戶都享受到優惠政策。和貧困戶一起商定蓋大棚、建工廠的產業脫貧模式及開展 “幫扶日”活動,實現了精神幫扶和物質幫扶大提升。四是激發著力點,讓產業帶動富起來。在產業發展中運用“支部+協會+貧困戶”、“一米團政策落地”等措施,實現“會商大計定產業”“政策講解幫民憂”“多元產業促脫貧”的產業發展脫貧模式。

張海強表示:“下一步,我將以這次會議及侯書記的講話精神為指導,加強學習,嚴格要求自己,一如既往,奮力前行,絕不辜負組織重托和群眾期盼。”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