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面試心理學小技巧:理性測試

什麼是理性?先做一個頭腦實驗, 再來解釋。 在原始叢林裡, 一瓶可樂躺在樹底下, 萬綠叢中一點紅, 那瓶可樂格外顯眼。

一隻蜥蜴從可樂邊上爬過,

它看都沒看可樂一眼。 在蜥蜴的大腦裡, 預先存儲了獵物和捕食者的圖像, 可樂瓶的圖像不在蜥蜴的記憶庫裡。 在蜥蜴看來, 可樂瓶和樹枝、石頭一樣, 是地上的一個障礙物。 如果用形容人的詞彙來形容蜥蜴, 蜥蜴的神經很大條。 它會捕食、會逃跑, 還會求偶, 但蜥蜴沒有好奇心, 也沒有求知欲, 有點“麻木不仁”。

樹上一隻猩猩, 看可樂很好奇。 那是什麼?去看一下?想到這裡, 猩猩仔細觀察周圍環境, 沒感覺到異樣, 它敏捷地爬下樹, 先伸手去碰一碰可樂瓶, 再拿起來。

在上面的場景中, 猩猩的好奇心、探索欲、警惕性, 都是感覺, 它無法用“好奇心、探索欲”, 這樣的詞彙把感覺給說出來。 猩猩對環境的觀察、對行動的安排,

也無法用詞彙來描述, 它用感覺進行自我溝通。 相比蜥蜴, 猩猩的感覺要細緻很多。

一個探險者, 在叢林裡看到一瓶可樂, 他會把感覺說出來, 那是什麼?一瓶可樂!奇怪, 哪裡來的可樂。 飛機上掉下來的?別的探險者留下的?

人類可以用詞彙語言進行自我溝通, 同時, 人類還繼續用感覺進行自我溝通。 人類的自我溝通, 是“雙語”。 自我溝通以感覺為主, 這樣的人就偏感性;自我溝通以詞彙語言為主, 這樣的人就偏理性。 高理性的人, 是感覺非常細緻, 並且能用詞彙語言描述細緻感覺的人。

現在, 我們可以解釋什麼是理性了, 理性的定義如下:用詞彙語言精確描述細緻感受的能力。

理性的人, 能被邏輯說服。 假如面試官問甲、乙、丙三個候選人,

問他們為什麼申請這個崗位。 從他們的回答中, 能看出來, 他們能不能被邏輯說服。

甲說, 他申請這個工作, 因為他喜歡這個工作。 這樣回答問題, 說明甲是用感覺做判斷。 在現實中, 說服甲這樣的人, 只能動之以情, 不能曉之以理。 因為他的感覺沒有條理化, 為什麼喜歡, 其中的因果邏輯不清楚。 因果邏輯不清的人, 只能被人說服, 不能被邏輯說服。 領導這樣的下屬, 需要高情商的領導, 或者是很強勢的領導。

為什麼申請這個崗位?乙說, 這個崗位是從技術到管理的第一步, 他想提高領導力, 所以申請這個崗位。 這樣回答問題, 說清了選擇崗位的因果邏輯。 這樣的人, 能理解因果邏輯, 也能被因果邏輯說服。 領導這樣的下屬,

只需要因果清晰的規則, 不需要很強的領導力。

為什麼申請這個崗位?丙說, 他具備這個崗位的能力素質, 在原公司, 他暫時得不到上崗的機會, 所以申請這個崗位。 這樣回答, 也說清了因果邏輯, 但回答又和乙不一樣。 如果丙和乙兩人共事, 雖然觀念不一致, 但他們通過溝通, 能理解對方的邏輯, 觀念還能相互補充。 所謂達成共識, 就是邏輯上的相互理解、觀念上的相互補充。

面試當中, 候選人不能把感覺條理化、因果化, 則說明此人不容易被邏輯說服, 不理解規則, 也不知道如何尊重規則;還說明此人不理解他人的邏輯, 不能與人達成共識。

測試理性程度, 可以在面試當中, 做一個感覺描述測試, 這個測試分三步, 第一步是問一個引導問題:你最喜歡的一首歌是什麼歌?第二步,

是問一個鋪墊問題:這首歌, 你是突然喜歡上的, 還是慢慢喜歡上的?第三個問題, 才是測試問題:對這首歌, 你從不熟悉到最喜歡, 這個感覺是怎麼發展形成的?

在如此清晰的引導之下, 如果候選人的回答, 還是簡單的感覺詞彙, 例如, 他喜歡這首歌, 因為它好聽、感人, 這說明候選人沒有描述感覺的習慣, 他的理性程度不高。

高理性的人, 能清晰地說出來, 他聽歌時的感覺變化, 旋律如何打動他、歌詞如何打動他, 第一次聽是什麼感覺, 重複聽是什麼感覺, 他為什麼喜歡、為什麼最喜歡。

感覺描述測試, 對面試官的要求非常高。 面試官要是一位親和、積極、好奇的傾聽者, 才能引導候選人完成測試。 感覺描述測試要錄音,面試之後,由三名面試官根據錄音評分,不能現場聽完候選人回答,就直接評分。

這樣評分,是為了避免主觀判斷。萬一候選人最喜歡的歌,恰好是面試官最喜歡的,或最討厭的,面試官的評分就不客觀。三個面試官一起評分、一起討論,能避免測試中的主觀判斷。

本文作者

關注本號後,給本號發送私信:“招聘”,

即可自動領取精品資料:《2018年HR【招聘+面試】工具合集(75份實用文檔)》;

發送私信“入職”,

即可自動領取精品資料:《各行業新員工入職培訓實用資料包【範本+案例+表格】》。

更多職場乾貨,就在三茅人力資源網!記得關注喲!

感覺描述測試要錄音,面試之後,由三名面試官根據錄音評分,不能現場聽完候選人回答,就直接評分。

這樣評分,是為了避免主觀判斷。萬一候選人最喜歡的歌,恰好是面試官最喜歡的,或最討厭的,面試官的評分就不客觀。三個面試官一起評分、一起討論,能避免測試中的主觀判斷。

本文作者

關注本號後,給本號發送私信:“招聘”,

即可自動領取精品資料:《2018年HR【招聘+面試】工具合集(75份實用文檔)》;

發送私信“入職”,

即可自動領取精品資料:《各行業新員工入職培訓實用資料包【範本+案例+表格】》。

更多職場乾貨,就在三茅人力資源網!記得關注喲!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