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美文>正文

柳永:人生雖苦,還好有人懂得

文 | 大老振 · 主播 | 沙漠之狐

摘自《一本書讀懂經典古詩人》

千年以前, 福建武夷山鵝子峰下, 一位白衣少年仰望頭頂蒼穹, 燦爛銀河、滿天星光,

把溫柔清輝灑向他清秀而憂愁的臉龐。

他一直在思考一個問題:我來到這人世間到底是為了什麼?

他總覺得自己的前世是一條魚。

他經常做夢, 夢到自己在深海裡遊弋, 他的身邊有好多水草在海底最深處隨著水波蕩漾。

水草說:“我們一定要到岸上去, 做一朵花。 ”;他說:“我一定要化作天上最亮的一顆星, 照亮你們的笑臉。 ”

而現在, 他化身為翩翩公子, 而那些水草, 他知道, 一定散落在人間的各個角落, 來實現它們做一朵花的願望。

時光追溯到約西元984年, 少年出生了, 他的父親為他取名柳三變。 這個名字出自《論語》中子夏的一句話:“君子有三變:望之儼然, 即之也溫, 聽其言也厲。 ”

一看就知道這是他的家人希望他能夠做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的君子。

不過他的願望不是做君子, 他只想像一條魚一樣自由自在地生活。

他的祖父和父親都做過官, 也算是官宦世家了, 少年在整個家族所有堂兄弟中排第七, 也叫柳七。

以“奇秀甲江南”而聞名的武夷山把靈秀之氣都賦予了這個少年, 他不僅長相俊美, 更善於填詞。

據說他小的時候在家鄉武夷山看到過一首《眉峰碧》的詞, 如癡如醉, 從此後再也無法忘卻, 連連寫下歌頌武夷山美景的詞作, 被稱作“鵝子峰下一支筆”。

他的家人為他驕傲, 這個孩子將來一定可以光耀門楣, 於是要他進京趕考。

“可是我為什麼要進京趕考呢?”他仍然想不明白, 他來到這人世間到底是為了什麼。 他爬上中峰, 那裡有一座中峰寺,

問寺裡的禪師:“大師, 我來到這人世間到底是為了什麼?”

禪師拈花微笑, 只說了三句話便閉目不語, 他迷惑地離開了。

天邊晚霞映照著滿山落葉, 他想起了禪師說的第一句話:落葉滿空山, 何處尋行跡。

這滿山的落葉, 你想要哪一片呢?你想要的究竟是什麼?有多少人在這人海中穿梭,

茫茫然不知所措。

禪師的這句話讓他更加迷茫, 他其實並不知道他要什麼, 既然家裡人要他去趕考, 那他就去吧。

十九歲的柳七公子從老家武夷山出發, 由錢塘入杭州, 再經蘇州到揚州, 最後來到帝都汴京, 他居然用了六年的時間。

這個初次走出大山的少年, 每走到一處地方, 都要迷戀那裡的湖山美好、都市繁華, 就要在那裡滯留一段時間。 他要尋找, 他究竟要的是什麼?是什麼最能打動他的心?

首先打動他的, 是杭州的美景。

這世間居然還有這麼美的景色和這麼富庶的城市!他年輕的心激烈地跳動著, 迫不及待地要用文字為這座城市、為這塊城中寶玉——西湖, 勾畫出他內心的畫面:

東南形勝,

三吳都會, 錢塘自古繁華。 煙柳畫橋, 風簾翠幕, 參差十萬人家。 雲樹繞堤沙, 怒濤卷霜雪, 天塹無涯。 市列珠璣, 戶盈羅綺, 競豪奢。 重湖疊巘 (yǎn)清嘉, 有三秋桂子, 十裡荷花。 羌管弄晴, 菱歌泛夜, 嬉嬉釣叟蓮娃。 千騎擁高牙。 乘醉聽簫鼓, 吟賞煙霞。 異日圖將好景, 歸去鳳池誇。

(《望海潮·東南形勝》)

年輕的柳七公子, 用他蓬勃的脈動為人世間留下了這熱情澎湃的文字。

如煙的柳樹、彩繪的橋樑、高高低低的亭臺樓閣、隱隱約約的十萬人家, 澎湃的潮水卷起霜雪一樣白的浪花, 寬廣的江面一望無涯。

美麗的西湖和重重疊疊的山嶺交相輝映, 在這裡, 秋天時桂花滿城飄香, 而夏天的湖面, 極目所望盡是少女般的荷花在風中搖曳。

這首《望海潮》一出, 杭州承平氣象,形容曲盡。

柳七公子,一詞名滿天下。

此刻的柳七公子,躊躇滿志,他似乎知道了他想要的答案。從小他的父兄就告訴他:讀好聖賢書,貨與帝王家。

是的,他要做天上最亮的那顆星,雖然他並不知道那些散落在人間的花兒到底身在何方,但是只要他能在這最繁華的王朝考取功名,他就一定可以在整個大宋發光。

然而二十五歲的柳七公子還不知道,等待他的命運竟是要落魄一生。

北宋王朝,繁華極盛,日日歡歌,紙醉金迷。歌舞樓館,鶯鶯燕燕,夢幻般的哀婉弦歌,還有那輕俏婉轉的鶯聲燕語。

他忽然聽到有人在唱他的曲子。腳步不自主地邁了進去,這一步,他一腳踏進一個風情萬種的世界,他看見了那些變成花朵的姐妹,那些在大海深處搖曳的身影。

是的,她們終究來到了人世間,只為了做一朵花的心願。

她們不是大家閨秀,可以端莊嫻雅地接受來自四面八方的讚美;她們也不是小家碧玉,可以在父母的呵護中尋求一世安穩;

她們只是這花花世界中的一朵朵不知名的小野花,在眾人不屑的目光中,在眾多骯髒的踩踏裡,努力挺直脊背,迎風開放。

而如今,他來了。她們的淚,他懂。

懂她們,就拿起筆為她們寫下讚美她們的文字吧。他愛她們每一個人,他為每一個他愛過的人寫下讚美她們的歌詞。她們驚喜地拿出去唱,唱給每一個人聽。

看,這是才子為我寫的:

他誇我的歌唱得好!

何當夜召入連昌,飛上九天歌一曲。

(《木蘭花》)

他誇我舞跳得棒!

英英妙舞腰肢軟,章台柳、昭陽燕。

(《柳腰輕》)

他誇我會寫詩!

有美瑤卿能染翰,千里寄、小詩長簡。

(《鳳銜杯》)

他誇我聲音好聽!

言語似嬌鶯,一聲聲堪聽。

(《晝夜樂》)

他誇我的眼睛長得漂亮!

柳街燈市好花多,盡讓美瓊娥。萬嬌千媚,的的在層波。

(《西施》)

一時間,汴京的煙花巷陌,到處都在傳唱柳七公子的詞。

有人說:真名士自風流。可是,風流可以,怎麼可以說出來呢?在那些家裡養了歌妓、妻妾成群的男人眼裡,女人不過是衣服,這些男人終於送了柳七公子兩個字:浮靡。

春闈在即,志在必得的柳七公子,自信一定可以“魁甲登高第”的柳七公子,卻在科舉考試中慘敗。雖然皇宮裡也在唱著柳詞,可是皇帝不能給這樣一個浮靡的人功名。

柳七公子內心極其失落,我不過是憐惜她們而已,我不過是說了我心裡想說的話而已,我有錯嗎?好吧,既然不能遂你們的意,我又何必去討好不喜歡我的人?

於是,他拿起筆墨,揮毫寫下:

黃金榜上,偶失龍頭望。明代暫遺賢,如何向。未遂風雲便,爭不恣遊狂蕩,何須論得喪?才子詞人,自是白衣卿相。煙花巷陌,依約丹青屏障。幸有意中人,堪尋訪。且恁偎紅倚翠,風流事,平生暢。青春都一餉,忍把浮名,換了淺斟低唱!

(《鶴沖天》)

寫罷,他唇角微揚,嘴角掛著一絲淡淡的笑,他白衣飄飄,揮一揮衣袖,吟誦道:空山無人,水流花開。

空山無人,水流花開?這不是禪師告訴他的第二句話嗎?

是啊,空山有人無人,與我何干?我自開我的花,我自流我的水,我自填我的詞,我自參加我的科舉,我自偎紅倚翠,我自風流狂蕩,我做我人生的主角,有何不可!

柳七公子,你真的頓悟了嗎?你真的想明白要把這短暫的青春,從此用來淺斟低唱嗎?你那要做一顆星的願望,從此真的就放下了嗎?你自稱是才子詞人的背後,有著怎樣的無奈?

不然,你為何會接連四次參加科舉,接連四次都落榜呢?

當仁宗皇帝看到他的這首詞,憤然用重重的筆墨在榜單上劃去了他的名字:且去淺斟低唱,何要浮名!他徹底絕望,拿來一塊匾額,在上面寫下龍飛鳳舞的七個大字:奉旨填詞柳三變。

我不求人富貴,人需求我文章!從此後,我還是一條自由自在的魚,何其快活!

那時的他也許沒有想到:水流花開無人賞,淺斟低唱萬古揚。

此時的柳七公子,畫簷深處,醉臥花叢,全身心地投入到詞的創作中去,開始大量填寫慢詞。

所謂慢詞,就是在原來小令的基礎上,曲調變長,字句增加,這個看起來不起眼的變化,是宋詞朝前發展的一大步!

詞的節奏放慢了,音樂變化多了,演奏起來更加悠揚動聽,而複雜變化、曲折委婉的情感也更適合用慢詞來表現。

柳七公子在宋詞上的革新,後來的蘇東坡、辛棄疾、李清照,哪一個沒有受到柳七公子的影響?柳七公子所用的詞調比晏殊多三倍,比歐陽修多兩倍。

宋詞880多個詞調,有100多個是柳七公子首創的!

那時的柳七公子,儼然就是宋詞的掌門人。教坊樂工,只要有新腔,一定會求他填詞,才敢拿出來傳唱。

然而花自盛開水自流,一晌貪歡,醒來悵然,紅塵滾滾,柳七公子終究還是沒有看透。淺斟低唱,不過是一場燦爛煙花,轉瞬即逝,而柳七公子要的,仍舊是那難以堪破的“浮名”,他要做亙古不變的星辰。

柳七公子,背上行囊,他要“獨自個、千山萬水,指天涯去”,來一場寂寞的逍遙遊。

當柳七公子的紅顏知己蟲娘追隨到江邊,面對著秋日的淒風冷雨,想到多少年華如夢,曾經萬紫千紅隨風吹過,怎留蹤影?他不禁拉住蟲娘的手,滴滴眼淚從腮邊滑過,卻一句話也說不出來。

此情此景,月為燈光水為舞臺,十裡長亭楊柳岸、千里煙波遠行舟為背景,而滿臉悽楚淚眼蒙矓的柳七公子和亭亭玉立的蟲娘,他們把分離的場景,演繹成了千年的經典。

寒蟬淒切。對長亭晚,驟雨初歇。都門帳飲無緒。留戀處、蘭舟催發。執手相看淚眼,竟無語凝噎。念去去、千里煙波,暮靄沉沉楚天闊。多情自古傷離別,更那堪、冷落清秋節!今宵酒醒何處,楊柳岸、曉風殘月。此去經年,應是良辰、好景虛設。便縱有、千種風情,更與何人說。

(《雨霖鈴》)

是啊,多情自古傷離別!至此,“雨霖鈴”始為詞牌。

千年過去,宋朝的風沙還在刮,而千年以來,有多少人一個一個溺死在他的情海裡,不能拯救。

凡有井水處,皆能歌柳詞。

當五十歲的柳七公子終於換來了“浮名”的時候,不知道他有沒有想明白,他來到這人世間,到底是為了什麼。

那遠離繁華帝都的浙江寧海曉峰鹽場裡,昔日翩翩少年,如今乾瘦老兒,誰還能看出他就是當年那個才華橫溢的柳七公子?

唯有他為鹽工艱辛流出來的濁淚,我們還可以看到,他的多愁善感,一絲未減。

由於他在老百姓中的口碑甚好,被後來的很多縣誌列為名宦。

只是他沉默寡言,哪裡還有當日“才子詞人,自是白衣卿相”的狂傲!他勤勤懇懇、恪盡職守,只是希望能得到一次升遷機會,而最終,他也只是做到了“屯田員外郎”而已。

當他久困選調、終於游宦成羈旅的時候,他想到了那些昔日的紅顏知己,不知她們現在是否還好,她們是否也會想到我,愁倚闌幹,登高望遠,望故鄉渺邈,歸思難收。

那如煙似的鄉愁、那羈旅他鄉的哀怨,還是交給這《八聲甘州》來替年老的柳七公子訴說吧!

對瀟瀟暮雨灑江天,一番洗清秋。漸霜風淒緊,關河冷落,殘照當樓。是處紅衰翠減,苒苒物華休。唯有長江水,無語東流。不忍登高臨遠,望故鄉渺邈,歸思難收。歎年來蹤跡,何事苦淹留?想佳人,妝樓顒望,誤幾回、天際識歸舟。爭知我,倚闌幹處,正恁凝愁。

(《八聲甘州》)

“漸霜風淒緊,關河冷落,殘照當樓”是蘇軾最為欣賞的畫面,他雖與柳不同路,卻由衷地為柳永的才華折腰。

柳七公子並不知道這一切,他終究還是後悔了,他想到了自己曾經寫下“我不求人富貴,人需求我文章”的誓言,想到了“我要做我人生的主角”的豪氣沖天,然而,都沒有做到。

他默默地把“柳三變”改為了“柳永”,把字“景莊”改為了字“耄卿”。

如果可以,請讓我多活幾年,我一定會做到“萬古長空,一朝風月”!

他流淚看向茫茫天幕,後悔自己此刻才參透禪師送給他的第三句話:萬古長空,一朝風月。

人生何其短暫,只有超越時空,把握住當下,才能和天地同在。

他終究沒有多活幾年,約1053年,柳永死去了。

我們不知道他具體出生於哪一年,也不知道他具體死於哪一年,甚至連他的墓葬在哪裡,到現在人們還在爭論不休。

只是知道他死的時候孤苦無依、窮困潦倒,是歌妓們湊錢安葬了他。也許他自己都不知道,他雖沒有得到帝王的垂青,卻得到了這些人間卑微女子的真愛,他是人間的“無冕之王”。

讓我們來聽聽歌妓們是怎麼唱的吧:

不願穿綾羅,願依柳七哥;

不願君王召,願得柳七叫;

不願黃金屋,願得柳七心;

不願神仙見,願識柳七面。

還有什麼比得到人的真心更難的事情嗎?柳七公子,你做到了。

你死了以後,每年的清明時節,陽春三月,歌妓們紛紛來為你掃墓、燒紙錢。她們為你流淚,恨不早與你相逢,相逢在有你置身的風景中。

柳七公子,他值得她們為他流下的每一滴眼淚,看完這個傷心欲絕的男子用生命在為她們歌唱的身影,你一切都會明白。

佇倚危樓風細細。望極春愁,黯黯生天際。草色煙光殘照裡。無言誰會憑闌意。擬把疏狂圖一醉。對酒當歌,強樂還無味。衣帶漸寬終不悔。為伊消得人憔悴。

(《蝶戀花》)

柳七公子,生命不過一場燦爛煙花,有人看到了,有人欣賞了,有人記住了,誰說它不能天長地久?

千年以前,月白風清下,一位白衣公子迎風而立,翩若驚鴻,酡顏綻放,醉向煙波浩渺的大海。晚風吹拂著他內心的思緒,那思緒如同大海的波浪。

他微笑著負手而立,風華絕代。

幾十年後,被稱為千古第一才女的李清照,手捧這位白衣卿相的《樂章集》淚水漣漣:“始有柳屯田永者,變舊聲作新聲,出《樂章集》,大得聲稱於世。”

她接過柳七公子的衣缽,潛心鑽研,終使“詞”這一不受文人正眼相看的“詩餘”在宋朝站穩了腳跟,並和“蘇辛”並肩站立,使“婉約詞”和“豪放詞”一起在大宋的天空綻放出最絢麗的煙火。

柳永,終成——

一代詞宗。

內容簡介

這是一本透過詩人來品讀詩詞之美的經典讀本。作者精選了20位對後世有影響的詩詞大家,讓我們領略詩詞江湖的美好。

-背景音樂-

滄海樂茗《相思扣》

-作者-

大老振,《讀者》微信專欄作家,簡書優秀作者,出版《一本書讀懂經典古詩人》。一個喜歡和孩子們一起玩一起瘋的語文老師,一個白天教書晚上寫字的人,希望她的文字能在某一刻溫暖你的心靈。微信公眾號:dalaozhen18。十點讀書經授權發佈本文,轉載請聯繫作者。

-主播-

▼歡迎把我們推薦給你的家人和朋友喲

↓點擊閱讀原文,陪你10天聽本書~

喜歡就點個贊唄~

杭州承平氣象,形容曲盡。

柳七公子,一詞名滿天下。

此刻的柳七公子,躊躇滿志,他似乎知道了他想要的答案。從小他的父兄就告訴他:讀好聖賢書,貨與帝王家。

是的,他要做天上最亮的那顆星,雖然他並不知道那些散落在人間的花兒到底身在何方,但是只要他能在這最繁華的王朝考取功名,他就一定可以在整個大宋發光。

然而二十五歲的柳七公子還不知道,等待他的命運竟是要落魄一生。

北宋王朝,繁華極盛,日日歡歌,紙醉金迷。歌舞樓館,鶯鶯燕燕,夢幻般的哀婉弦歌,還有那輕俏婉轉的鶯聲燕語。

他忽然聽到有人在唱他的曲子。腳步不自主地邁了進去,這一步,他一腳踏進一個風情萬種的世界,他看見了那些變成花朵的姐妹,那些在大海深處搖曳的身影。

是的,她們終究來到了人世間,只為了做一朵花的心願。

她們不是大家閨秀,可以端莊嫻雅地接受來自四面八方的讚美;她們也不是小家碧玉,可以在父母的呵護中尋求一世安穩;

她們只是這花花世界中的一朵朵不知名的小野花,在眾人不屑的目光中,在眾多骯髒的踩踏裡,努力挺直脊背,迎風開放。

而如今,他來了。她們的淚,他懂。

懂她們,就拿起筆為她們寫下讚美她們的文字吧。他愛她們每一個人,他為每一個他愛過的人寫下讚美她們的歌詞。她們驚喜地拿出去唱,唱給每一個人聽。

看,這是才子為我寫的:

他誇我的歌唱得好!

何當夜召入連昌,飛上九天歌一曲。

(《木蘭花》)

他誇我舞跳得棒!

英英妙舞腰肢軟,章台柳、昭陽燕。

(《柳腰輕》)

他誇我會寫詩!

有美瑤卿能染翰,千里寄、小詩長簡。

(《鳳銜杯》)

他誇我聲音好聽!

言語似嬌鶯,一聲聲堪聽。

(《晝夜樂》)

他誇我的眼睛長得漂亮!

柳街燈市好花多,盡讓美瓊娥。萬嬌千媚,的的在層波。

(《西施》)

一時間,汴京的煙花巷陌,到處都在傳唱柳七公子的詞。

有人說:真名士自風流。可是,風流可以,怎麼可以說出來呢?在那些家裡養了歌妓、妻妾成群的男人眼裡,女人不過是衣服,這些男人終於送了柳七公子兩個字:浮靡。

春闈在即,志在必得的柳七公子,自信一定可以“魁甲登高第”的柳七公子,卻在科舉考試中慘敗。雖然皇宮裡也在唱著柳詞,可是皇帝不能給這樣一個浮靡的人功名。

柳七公子內心極其失落,我不過是憐惜她們而已,我不過是說了我心裡想說的話而已,我有錯嗎?好吧,既然不能遂你們的意,我又何必去討好不喜歡我的人?

於是,他拿起筆墨,揮毫寫下:

黃金榜上,偶失龍頭望。明代暫遺賢,如何向。未遂風雲便,爭不恣遊狂蕩,何須論得喪?才子詞人,自是白衣卿相。煙花巷陌,依約丹青屏障。幸有意中人,堪尋訪。且恁偎紅倚翠,風流事,平生暢。青春都一餉,忍把浮名,換了淺斟低唱!

(《鶴沖天》)

寫罷,他唇角微揚,嘴角掛著一絲淡淡的笑,他白衣飄飄,揮一揮衣袖,吟誦道:空山無人,水流花開。

空山無人,水流花開?這不是禪師告訴他的第二句話嗎?

是啊,空山有人無人,與我何干?我自開我的花,我自流我的水,我自填我的詞,我自參加我的科舉,我自偎紅倚翠,我自風流狂蕩,我做我人生的主角,有何不可!

柳七公子,你真的頓悟了嗎?你真的想明白要把這短暫的青春,從此用來淺斟低唱嗎?你那要做一顆星的願望,從此真的就放下了嗎?你自稱是才子詞人的背後,有著怎樣的無奈?

不然,你為何會接連四次參加科舉,接連四次都落榜呢?

當仁宗皇帝看到他的這首詞,憤然用重重的筆墨在榜單上劃去了他的名字:且去淺斟低唱,何要浮名!他徹底絕望,拿來一塊匾額,在上面寫下龍飛鳳舞的七個大字:奉旨填詞柳三變。

我不求人富貴,人需求我文章!從此後,我還是一條自由自在的魚,何其快活!

那時的他也許沒有想到:水流花開無人賞,淺斟低唱萬古揚。

此時的柳七公子,畫簷深處,醉臥花叢,全身心地投入到詞的創作中去,開始大量填寫慢詞。

所謂慢詞,就是在原來小令的基礎上,曲調變長,字句增加,這個看起來不起眼的變化,是宋詞朝前發展的一大步!

詞的節奏放慢了,音樂變化多了,演奏起來更加悠揚動聽,而複雜變化、曲折委婉的情感也更適合用慢詞來表現。

柳七公子在宋詞上的革新,後來的蘇東坡、辛棄疾、李清照,哪一個沒有受到柳七公子的影響?柳七公子所用的詞調比晏殊多三倍,比歐陽修多兩倍。

宋詞880多個詞調,有100多個是柳七公子首創的!

那時的柳七公子,儼然就是宋詞的掌門人。教坊樂工,只要有新腔,一定會求他填詞,才敢拿出來傳唱。

然而花自盛開水自流,一晌貪歡,醒來悵然,紅塵滾滾,柳七公子終究還是沒有看透。淺斟低唱,不過是一場燦爛煙花,轉瞬即逝,而柳七公子要的,仍舊是那難以堪破的“浮名”,他要做亙古不變的星辰。

柳七公子,背上行囊,他要“獨自個、千山萬水,指天涯去”,來一場寂寞的逍遙遊。

當柳七公子的紅顏知己蟲娘追隨到江邊,面對著秋日的淒風冷雨,想到多少年華如夢,曾經萬紫千紅隨風吹過,怎留蹤影?他不禁拉住蟲娘的手,滴滴眼淚從腮邊滑過,卻一句話也說不出來。

此情此景,月為燈光水為舞臺,十裡長亭楊柳岸、千里煙波遠行舟為背景,而滿臉悽楚淚眼蒙矓的柳七公子和亭亭玉立的蟲娘,他們把分離的場景,演繹成了千年的經典。

寒蟬淒切。對長亭晚,驟雨初歇。都門帳飲無緒。留戀處、蘭舟催發。執手相看淚眼,竟無語凝噎。念去去、千里煙波,暮靄沉沉楚天闊。多情自古傷離別,更那堪、冷落清秋節!今宵酒醒何處,楊柳岸、曉風殘月。此去經年,應是良辰、好景虛設。便縱有、千種風情,更與何人說。

(《雨霖鈴》)

是啊,多情自古傷離別!至此,“雨霖鈴”始為詞牌。

千年過去,宋朝的風沙還在刮,而千年以來,有多少人一個一個溺死在他的情海裡,不能拯救。

凡有井水處,皆能歌柳詞。

當五十歲的柳七公子終於換來了“浮名”的時候,不知道他有沒有想明白,他來到這人世間,到底是為了什麼。

那遠離繁華帝都的浙江寧海曉峰鹽場裡,昔日翩翩少年,如今乾瘦老兒,誰還能看出他就是當年那個才華橫溢的柳七公子?

唯有他為鹽工艱辛流出來的濁淚,我們還可以看到,他的多愁善感,一絲未減。

由於他在老百姓中的口碑甚好,被後來的很多縣誌列為名宦。

只是他沉默寡言,哪裡還有當日“才子詞人,自是白衣卿相”的狂傲!他勤勤懇懇、恪盡職守,只是希望能得到一次升遷機會,而最終,他也只是做到了“屯田員外郎”而已。

當他久困選調、終於游宦成羈旅的時候,他想到了那些昔日的紅顏知己,不知她們現在是否還好,她們是否也會想到我,愁倚闌幹,登高望遠,望故鄉渺邈,歸思難收。

那如煙似的鄉愁、那羈旅他鄉的哀怨,還是交給這《八聲甘州》來替年老的柳七公子訴說吧!

對瀟瀟暮雨灑江天,一番洗清秋。漸霜風淒緊,關河冷落,殘照當樓。是處紅衰翠減,苒苒物華休。唯有長江水,無語東流。不忍登高臨遠,望故鄉渺邈,歸思難收。歎年來蹤跡,何事苦淹留?想佳人,妝樓顒望,誤幾回、天際識歸舟。爭知我,倚闌幹處,正恁凝愁。

(《八聲甘州》)

“漸霜風淒緊,關河冷落,殘照當樓”是蘇軾最為欣賞的畫面,他雖與柳不同路,卻由衷地為柳永的才華折腰。

柳七公子並不知道這一切,他終究還是後悔了,他想到了自己曾經寫下“我不求人富貴,人需求我文章”的誓言,想到了“我要做我人生的主角”的豪氣沖天,然而,都沒有做到。

他默默地把“柳三變”改為了“柳永”,把字“景莊”改為了字“耄卿”。

如果可以,請讓我多活幾年,我一定會做到“萬古長空,一朝風月”!

他流淚看向茫茫天幕,後悔自己此刻才參透禪師送給他的第三句話:萬古長空,一朝風月。

人生何其短暫,只有超越時空,把握住當下,才能和天地同在。

他終究沒有多活幾年,約1053年,柳永死去了。

我們不知道他具體出生於哪一年,也不知道他具體死於哪一年,甚至連他的墓葬在哪裡,到現在人們還在爭論不休。

只是知道他死的時候孤苦無依、窮困潦倒,是歌妓們湊錢安葬了他。也許他自己都不知道,他雖沒有得到帝王的垂青,卻得到了這些人間卑微女子的真愛,他是人間的“無冕之王”。

讓我們來聽聽歌妓們是怎麼唱的吧:

不願穿綾羅,願依柳七哥;

不願君王召,願得柳七叫;

不願黃金屋,願得柳七心;

不願神仙見,願識柳七面。

還有什麼比得到人的真心更難的事情嗎?柳七公子,你做到了。

你死了以後,每年的清明時節,陽春三月,歌妓們紛紛來為你掃墓、燒紙錢。她們為你流淚,恨不早與你相逢,相逢在有你置身的風景中。

柳七公子,他值得她們為他流下的每一滴眼淚,看完這個傷心欲絕的男子用生命在為她們歌唱的身影,你一切都會明白。

佇倚危樓風細細。望極春愁,黯黯生天際。草色煙光殘照裡。無言誰會憑闌意。擬把疏狂圖一醉。對酒當歌,強樂還無味。衣帶漸寬終不悔。為伊消得人憔悴。

(《蝶戀花》)

柳七公子,生命不過一場燦爛煙花,有人看到了,有人欣賞了,有人記住了,誰說它不能天長地久?

千年以前,月白風清下,一位白衣公子迎風而立,翩若驚鴻,酡顏綻放,醉向煙波浩渺的大海。晚風吹拂著他內心的思緒,那思緒如同大海的波浪。

他微笑著負手而立,風華絕代。

幾十年後,被稱為千古第一才女的李清照,手捧這位白衣卿相的《樂章集》淚水漣漣:“始有柳屯田永者,變舊聲作新聲,出《樂章集》,大得聲稱於世。”

她接過柳七公子的衣缽,潛心鑽研,終使“詞”這一不受文人正眼相看的“詩餘”在宋朝站穩了腳跟,並和“蘇辛”並肩站立,使“婉約詞”和“豪放詞”一起在大宋的天空綻放出最絢麗的煙火。

柳永,終成——

一代詞宗。

內容簡介

這是一本透過詩人來品讀詩詞之美的經典讀本。作者精選了20位對後世有影響的詩詞大家,讓我們領略詩詞江湖的美好。

-背景音樂-

滄海樂茗《相思扣》

-作者-

大老振,《讀者》微信專欄作家,簡書優秀作者,出版《一本書讀懂經典古詩人》。一個喜歡和孩子們一起玩一起瘋的語文老師,一個白天教書晚上寫字的人,希望她的文字能在某一刻溫暖你的心靈。微信公眾號:dalaozhen18。十點讀書經授權發佈本文,轉載請聯繫作者。

-主播-

▼歡迎把我們推薦給你的家人和朋友喲

↓點擊閱讀原文,陪你10天聽本書~

喜歡就點個贊唄~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