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新城之戰:一場決定司馬懿命運的關鍵之戰

如果要提到三國用兵厲害的有哪些人?撇開曹操劉備這些不算, 估計大家想到最多的是諸葛亮, 而提到諸葛亮, 又不得不提到另外一個人, 那就是他的最大對手司馬懿。 在一般人的心目中, 司馬懿謀士出身, 擅長的應該是謀略策劃, 行軍打戰相對來說應該不是很擅長。 在三國演義裡, 自曹真死後, 曹魏西線防線由司馬懿負責, 一個諸葛亮, 一個司馬懿, 兩人開始了三國後期最巔峰的對決。

從演義來看, 用兵方面司馬懿貌似遠不如諸葛亮, 司馬懿一次次被諸葛亮逼得很狼狽:被嘲笑穿女人衣服, 上方穀差點被燒死, 幾萬大軍被諸葛亮空城計嚇退, 死諸葛嚇退活仲達等等, 似乎司馬懿遠不是諸葛亮對手。 事實上果真如此?其實未必, 有一點不可否認的是, 即便諸葛亮再怎麼厲害, 六出祁山, 還是被司馬懿擋在漢中不能出祁山一步(之前兩次北伐主要是曹真負責)。

司馬懿之前之所以沒有展現他用兵的能力, 不是不行而是沒有機會:從曹操起到曹丕再到魏明帝曹叡對司馬懿一直是頗多猜忌, 從不賦予他真正的兵權, 一直到夏侯尚死後南線無人可用才不得不啟用司馬懿, 但凡曹叡手中有人可用都不會讓司馬懿出頭,

從這點其實也能看出, 曹氏三代都認可司馬懿用兵能力, 只是一直在壓制他而已。 今天不說司馬懿和諸葛亮在曹魏西線的巔峰對決, 只說說司馬懿複出的第一戰, 那就是他擒殺孟達的新城之戰來分析下司馬懿的用兵之道。

當時的情形是這樣的:諸葛亮第一次北伐, 曹真不敵諸葛亮(這是演義中所說, 正史中不同), 所以魏明帝曹叡御駕親征駐蹕長安, 同時下詔司馬懿複出(之前因為受到猜忌被曹叡削職一直閒置)都督荊、豫二州軍事, 率領南陽諸路兵馬前往長安和曹叡會合。 恰在此時, 曹魏西南重地新城郡(之前的東三郡, 原來在劉備手中, 關羽死後, 孟達懼怕之下叛逃蜀漢並獻出東三郡與曹丕, 曹丕對孟達很重用, 把東三郡整合成新城郡交給孟達防守)太守孟達反叛曹魏, 意圖重新回到蜀漢。 司馬懿當時剛複出, 曹叡並沒有賦予他假節也就是遇事可以不用奏報便宜行事的特權, 所以按照正常的流程, 司馬懿要先稟奏曹叡得到許可之後才可以出兵;而且司馬懿之前被削職在家,

現在剛複出, 他應該更加小心才對, 孟達也正是看到了這一點, 所以諸葛亮特意寫信提醒他, 孟達也沒在意。

但是司馬懿偏偏不按常理出牌, 這時候就能看出司馬懿用兵的精髓了:膽大, 老練, 果斷, 自信。 膽大和果斷指的是如果奏明曹叡,從宛城到長安,包括朝廷決斷的時間來回至少一個月,所以司馬懿並未奏報曹叡,而是大膽的果斷先行出兵;老練體現在司馬懿先派人告訴孟達說要他帶人隨同自己一同去長安與曹叡會合,一副毫不知情的樣子麻痹和穩住了孟達,同時急行軍倍道疾行,只用了八天時間就兵臨城下打了孟達一個措手不及。司馬懿的自信源自於他對戰局的把握上,他知道自己雖然要承擔一定的風險,但是只要自己拿下孟達就安然無恙,曹叡不僅不會怪他,還會褒獎他。結果不言而喻,孟達哪是老狐狸司馬懿的對手,加上上庸和金城的申儀兄弟早已暗中投降司馬懿,孟達被殺,新城郡有驚無險。

此戰意義重大,不僅僅體現了司馬懿高超的用兵水準(此戰算得上是司馬懿一生用兵的巔峰之作),化解了曹魏的一場危機,更重要的是此戰算得上是決定司馬懿命運的關鍵之戰,擒殺了孟達使得司馬懿重新贏得了曹叡對他的信任,假如此戰司馬懿敗北,可想而知,曹叡一定會讓他坐冷板凳一直坐下去,也許在曹叡有生之年司馬懿都沒有機會了。從這點來看,也許這才是司馬懿擅自用兵的原因所在,因為他不允許自己錯過這次機會,即使是承擔風險也在所不惜。

如果孟達能把司馬懿拖在新城郡,司馬懿無法趕到西線和曹真回合,諸葛亮也就不會有街亭之敗了(當然正史上不是這樣,正史上街亭之戰沒司馬懿什麼事,都是曹真和張郃的功勞)。事實上諸葛亮一直視司馬懿為自己的最大對手,之前司馬懿之所以被曹叡削職,一個重要的原因就是中了馬謖離間之計,此番司馬懿複出,諸葛亮也是大驚並憂心忡忡,此後兩人你來我往鬥智鬥勇,倒是為三國添色不少。

膽大和果斷指的是如果奏明曹叡,從宛城到長安,包括朝廷決斷的時間來回至少一個月,所以司馬懿並未奏報曹叡,而是大膽的果斷先行出兵;老練體現在司馬懿先派人告訴孟達說要他帶人隨同自己一同去長安與曹叡會合,一副毫不知情的樣子麻痹和穩住了孟達,同時急行軍倍道疾行,只用了八天時間就兵臨城下打了孟達一個措手不及。司馬懿的自信源自於他對戰局的把握上,他知道自己雖然要承擔一定的風險,但是只要自己拿下孟達就安然無恙,曹叡不僅不會怪他,還會褒獎他。結果不言而喻,孟達哪是老狐狸司馬懿的對手,加上上庸和金城的申儀兄弟早已暗中投降司馬懿,孟達被殺,新城郡有驚無險。

此戰意義重大,不僅僅體現了司馬懿高超的用兵水準(此戰算得上是司馬懿一生用兵的巔峰之作),化解了曹魏的一場危機,更重要的是此戰算得上是決定司馬懿命運的關鍵之戰,擒殺了孟達使得司馬懿重新贏得了曹叡對他的信任,假如此戰司馬懿敗北,可想而知,曹叡一定會讓他坐冷板凳一直坐下去,也許在曹叡有生之年司馬懿都沒有機會了。從這點來看,也許這才是司馬懿擅自用兵的原因所在,因為他不允許自己錯過這次機會,即使是承擔風險也在所不惜。

如果孟達能把司馬懿拖在新城郡,司馬懿無法趕到西線和曹真回合,諸葛亮也就不會有街亭之敗了(當然正史上不是這樣,正史上街亭之戰沒司馬懿什麼事,都是曹真和張郃的功勞)。事實上諸葛亮一直視司馬懿為自己的最大對手,之前司馬懿之所以被曹叡削職,一個重要的原因就是中了馬謖離間之計,此番司馬懿複出,諸葛亮也是大驚並憂心忡忡,此後兩人你來我往鬥智鬥勇,倒是為三國添色不少。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