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育兒>正文

照顧,是在萬不得已的時候嗎?

照顧, 實難開口

照顧, 可以理解為一個人在某個時候得到他人特殊的照料、關心、給予和幫助, 與普通狀況存在差異的優待。

“弱者”需要照顧,

似乎是一個天經地義的約定俗成, 通常這是指“老、幼、弱、病、殘、孕”需要關懷和照料, 這符合天地法則, 人之常情, 屬於合法、合理、合情之事。

然而, 如果一個正常人, 也即一個頭腦聰明、體魄健全的人, 總是抱著需要別人照顧的想法, 那就有點彆扭了, 實事上, 這樣的人真的不少, 舉目環看, 機關企業, 確實存在。

通常, 自認為是弱者的人總是希望得到他人的照顧, 這樣的人, 總有一種膽怯感, 缺乏精神支柱, 不願意奮鬥, 底氣不足, 功夫不深, 害怕失落, 也經常失落。

還有一種人, 一心想打通關系, 想得到提拔, 渴望受到照顧, 他不是想引得別人的認可, 而是想得到別人的恩賜, 受到了一時的照顧, 就感到特別榮幸和產生滿足感, 這樣的人喜歡走後門,

虛榮心很強。

再看看兩種不願意別人照顧的人:

一種人, 是性格硬朗得見得著骨頭, 死活不求人, 對“照顧”兩字特別敏感, 他不喜歡欠別人的人情和債務, 這樣的人對“照顧”有偏激的理解, 可能一不小心, 會滑向孤僻的境地。

還有一種人, 是自強不息者, 用自己的勤奮拼搏打造出自己的本事, 做生活的強者, 不需要別人的照顧, 不會給別人增添麻煩, 這樣的人又非常有禮節和涵養, 他還總是想著去説明需要被説明的人。

世界上, 有很多正規的單位和組織, 講求的是公平, 不會用“照顧”的方式去做管理, 對個體都一視同仁, 運用有效的機制去實施其策略, 追求遠景目標。 如果, 在這樣的環境中, 有人想得到“照顧”, 唯一的途徑就是提升自己的能力和修養,

做一個組織需要的人, 才能被別人發現和重用。 如果一個單位和組織, 風清氣正, 遵循“法令至行, 公平無私”的原則, 那麼尋求“照顧”的人就自然少了, “照顧”就成了一個難以啟齒的央求。 體制健全的單位, 都講規範、講規則、講規矩, 人人平等, 健康發展, 這樣的單位能夠基業長青, 也能培養出真正的有擔當能力的人才。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