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長坪:特色產業托起“致富夢”

自脫貧攻堅“春風行動”開展以來, 松桃自治縣長坪鄉立足實際、因地制宜引進龍頭企業, 大力發展紅心獼猴桃、油茶、中藥材、生豬代養等產業, 用“種養結合”的方式, 調活產業結構、奏響鄉村振興強音。

“長壯的枝芽才能進行嫁接, 多餘的芽要拔掉;苗長到一尺來高要用繩子固定在支架上, 防止風吹斷幼苗;苗周圍不能有雜草, 施肥時不能離苗太近……”走進興隆村紅心獼猴桃種植基地, 筆者遠遠的就聽到技術員周安華講解紅心獼猴桃的管護方法。

“現場講解更直觀、易懂。 ”村支書彭秀平說, 為了讓務工群眾科學掌握嫁接、施肥、除草等技巧,

興隆村把新時代農民講習所課堂開到田間地頭, 邀請懂技術的黨員進行詳細講解。

興隆村獼猴桃種植基地共種植紅心獼猴桃3000餘畝。 今年, 該村邀請專家對基地周圍進行整體設計, 擴大獼猴桃種植面積, 打造農旅一體化生態農業園區。 現基地4.5米寬、9.98公里長的產業毛坯路已拉通, 路面硬化正如火如荼進行中, 5月底可完工。

“通過試種, 這兒的環境及土壤都非常適合種植紅心獼猴桃。 ”彭秀平說, 在原有628畝的基礎上, 今年該村又擴展了2820畝紅心獼猴桃種植面積。

彭秀平給筆者算了一筆賬:紅心獼猴桃每畝產5000斤, 按市場價每斤5元計算, 畝產2.5萬元, 除去管理和勞務費, 畝純收入2萬元, 是傳統農作物的二三十倍。

“依託臘爾山生態古戰場優勢, 把該村打造成集觀光、採摘體驗等農旅一體化生態農業觀光園區, 讓老百姓從中受益。 ”彭秀平說。

離紅心獼猴桃種植基地不遠處的田間地頭, 近百名群眾有的栽苗, 有的施肥, 有的除草……一派火熱。

“這是我們村今年實施的黃花中藥材產業, 將種植300餘畝。 ”彭秀平說, 這幾天, 基地每天至少有60餘人務工, 預計十來天才能移栽完。

“黃花週期長, 花期在兩個月左右, 具有食用、藥用雙重功效。 ”彭秀平說, 種一次至少管10年, 1畝地第一年只投入2000餘元, 第二年投入800餘元, 投入的資金依次遞減, 相對傳統農作物來說, 投入少, 增效多。

興隆村三組現年51歲的龍美髮家裡有5口人, 妻子患有癌症, 母親患老年癡呆症多年,

兩個兒子在上高中, 是因病因學貧困戶。

“流轉土地有租金, 基地務工有薪金, 孩子上學有補助, 大病國家可報銷。 ”龍美髮說, 國家政策好, 扶貧接地氣, 他家10畝地流轉到合作社後, 年收入有3000餘元, 一天到基地務工有60余元, 妻子長期住院也可報銷。

該鄉大力調減傳統農作物, 因地制宜發展特色產業, 圍繞紅心獼猴桃、黃花、葡萄、生豬代養等種養產業, 積極開展招商引資, 引進企業。 目前, 該鄉有2000頭以上的生豬代養大戶13戶, 年出欄4萬頭以上。 在種植方面, 目前已完成土地流轉4000餘畝, 完成中藥材、薰衣草、黃花、百合等種植2000餘畝, 完成生態油菜種植3000餘畝。 (特約通訊員胡偉)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