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微信公眾號,主要分析哪些方面的資料?

運營公眾號通常會進行資料分析, 但把後臺的資料複製粘貼, 把那些人人看得到的資料寫出來, 這樣也沒什麼意義, 重要的是挖掘資料背後的資訊, 從而對運營進行有效的指導。

記得有一次, 我在微信上問一個在新媒體行業較有經驗的長輩:“老師, 微信公眾號主要分析哪些方面的資料?”

然後呵呵!這位老師沒有理會我。

其實也情有可原, 你沒交人家學費, 又沒有什麼身份地位, 人家憑什麼用自己的時間來給你解答疑惑。

於是只能自己去好好研究。 也看了一些關於公眾號數據如何研究的文章, 但總覺得收益不大。

對於一個對資料嚴重無感的人, 看著密密麻麻的數字, 簡直一臉懵逼。

怎麼辦?誰叫我們是做運營的呢?

問題來了, 公眾號數據要怎麼分析?

記得以前領導交待了任務, 每週的微信後臺資料都要做資料分析, 並且把資料提交周報告。

於是那時候提交的周報告一般都是這樣寫的:文章、閱讀量、新關注人數, 取消關注人數、總粉絲人數。

通過一些簡單的方式, 把後臺的資料複製粘貼, 把那些人人看得到的資料寫出來。

就叫資料分析了嗎?

顯然這樣的資料分析, 並不能幫到我們什麼, 這樣的資料工作也沒有什麼意義。

那我們應該怎麼做才能利用有限的資料分析出背後的重點。 這件事領導不會教你, 同行不會教你, 只能通過自己的經驗不斷積累, 或者付費課程。

當然我現在想說的也只是工作一段時間後的總結, 不一定正確, 希望對初入運營的你有所啟發。

首先打開微信公眾號的後臺, 會看到很多的資料, 我們重點關注後臺左邊的統計欄:

一、用戶分析1.關注來源

我通過這個資料的分析得出目前這個公眾號的新增人數主要來自:名片分享、掃描二維碼, 這兩種模式。 這個資料代表了你的開源管道。

推測:

名片分享:業務人員在銷售時, 指引用戶關注公眾號。 掃描二維碼:技術人員和電商運營人員在網站上面做了引流。

所以通過這兩個管道的新增用戶較多。

知道了這個資料怎麼用:

明確了你的開源管道, 要知道一個公眾號如果沒有固定的開源管道是很痛苦的事。 合理的利用開源管道, 有針對性對開源管道進行設計, 通過活動, 電商運營, 各種方式,
在原來的基礎上, 加大宣傳力度。

這樣子可以節省人力物力, 在有效的管道上, 設計增長機制, 增長用戶。

2.使用者屬性

特別關注使用者屬性, 使用者屬性對於內容運營方面有指導性作用。

在這裡可以查看使用者的性別比例、語言分佈:

用戶的省份分佈、城市分佈、終端分佈、機型分佈:(這個點開後臺就一目了然, 不一一截圖)

如果性別和地區,這個資料明顯的偏向于某一部分人群,可以在做內容的時候,進行針對性行銷。比如女性多於男性,北方地區的多於南方地區的。

這些都有助於在做內容的時候,大致迎合用戶的喜好。

二、圖文分析1.小時報

在公眾號的資料分析中,單篇圖文其實是價值大不,所以我們要點開全部圖文。

打開小時報,這才是我們重點要分析的資料。小時報代表一天24小時中你的公眾號流量情況,通過小時報,可以看到你公眾號的流量趨勢圖。

這個資料值得好好統計,至少要按月分析。

在分析變化的資料過程中,我們首先要明確常量,再用變數來對比,才能找出規律。

因為我選擇的是上一個月裡,沒有發文的那些天的公眾號流量趨勢圖。有發文的天數,流量趨勢圖會人為的傾向於某個節點,分析的意義不大。

這是我在分析一個階段的大概資料,先通過每一天24小時的資料觀察,得出每一天的關鍵流量點。

將每一天出現的關鍵點,分別標注出來,並做成表格。

你們會看到:

在10-24號這段時間,在沒有發送文章的情況下,公眾號的流量節點是這樣的:

18點出現的次數是4,15點出現的次數是6,8點出現的次數6。

這說明你的公眾號的最高流量點有可能在15點和8點這兩個時間。

找出你公眾號的流量點,接下來就可以調整推文時間了。不要憑主觀的意願想用戶什麼時候有空看微信,什麼時候發文最好。

通過資料找出流量點,再通過流量點來測試,從而找出最適合的推文時間。

2.閱讀量

關於閱讀量的分析,主要包括:閱讀量、轉發量、點贊、留言之類的。之所以沒有重點談這些,主要是因為這些是人為可控的。比如留言,如果你搞了一個留言點贊的活動,那這一篇文章的閱讀量,點贊數,留言率自然而然會提上去。

所以在做內容分析的時候,要明確常量的統一的情況下,進行分析:

都沒有做活動的情況下,通過閱讀數、轉發率,分析出受用戶歡迎的內容類別型,並持續的優化內容。在活動的情況下,通過分析資料,找出受使用者歡迎的活動類型,活動的不足,活動如何提升,優化活動方式。

總之:在資料分析的時候,一定要在統一常量的基礎上,分析變數,並做大範圍的分析才有價值。

三、功能表分析

在公眾號的功能表這一欄可以定位為公眾號的功用屬性。

如果是購物類的公眾號如:京東、唯品會、幸福西餅,基本功能表列就是一個購物的入口。

購物類的公眾號:可以利用此功能表列進行網站的品類分類,更便於用戶購物。功能類的公眾號:只要將功能直接綁定在公眾號功能表列即可。其他類型的公眾號:依個人喜好,設置你認為重點的,想要讓用戶經常看到的,能夠與用戶產生粘性的東西,且功能表最好具有功能性。

那問題來了,功能表列的資料分析怎麼用?

公眾號的功能表列裡面有子功能表,合理的設計分類公眾號子功能表的內容,通過功能表列的點擊率,瞭解用戶關心什麼,在乎什麼,並做出對應的調整規劃。

建議在設置功能表列的時候,可以將子功能表的內容同級分類,這樣便於我們瞭解哪一個品類的產品更眾使用者歡迎。

比如:

服裝類:女裝,男裝,兒童裝…文學類:情感專欄、故事專欄、時事專欄…

通過分類產品,來調查使用者最感興趣的是什麼,從而更好的進行內容運營,產出使用者感興趣的內容。

因此我個人建議,功能表列要跟產品掛勾使用,這樣才可以發揮充分作用。我看到有些公眾號的功能表列長期沒有更換,或只是單純的連結歷史消息的,個人感覺有點浪費。

好好利用,功能表列可以幫助我們更好的瞭解使用者,做好內容運營。

四、消息分析1.小時報

在消息分析這一項,我們先來看看小時報。

如果是服務類如金融,投資理財類的公眾號,可以通過小時報來找到用戶的集中存取時間,在用戶的集中存取時間,可以更好的分配客服人員。具體分析跟上文提到的一致。

2.消息關鍵字

關於消息關鍵字,是我們要重點關注的地方。

通過關鍵字的分析,從而找出用戶的主要疑惑點,做好FAQ,通過FAQ高效的節省客服工作,這才是我們做這一部分資料分析的主要目的。

至於剩下的介面分析與網頁分析,北小小不是技術專業,目前還分析不了,就不做闡述了。

五、總結

綜上,我覺得作為一個公眾號運營人員,如果可以分析好以上這四個方面資料,並且把每一個方面的資料分析透,基本也算合格及良好了吧。這樣我們以後做分析報表就不用只寫閱讀量、粉絲數、新增人數、取關人數,這些止於表面的內容了。

資料分析主要從四個方面入手:

用戶分析:找到關鍵使用者屬性,找到主要開源管道;圖文分析:找到關鍵流量點,找出內容規律;菜單分析:找到使用者感興趣的內容,合理化功能表與產品充分結合;消息分析:找到使用者集中存取時間,找到關鍵字,做好FAQ。

資料分析最重要的是:找出規律,並將規律用於反覆運算工作。

以上分享完畢,祝願我們在新媒體運營的路上越走越遠,越來越成功!

作者:北小小,公眾號:少女書(ID:my_lifebook)

本文由 @北小小 授權發佈于人人都是產品經理,未經作者許可,禁止轉載

題圖來自 pexels,基於 CC0 協議

如果性別和地區,這個資料明顯的偏向于某一部分人群,可以在做內容的時候,進行針對性行銷。比如女性多於男性,北方地區的多於南方地區的。

這些都有助於在做內容的時候,大致迎合用戶的喜好。

二、圖文分析1.小時報

在公眾號的資料分析中,單篇圖文其實是價值大不,所以我們要點開全部圖文。

打開小時報,這才是我們重點要分析的資料。小時報代表一天24小時中你的公眾號流量情況,通過小時報,可以看到你公眾號的流量趨勢圖。

這個資料值得好好統計,至少要按月分析。

在分析變化的資料過程中,我們首先要明確常量,再用變數來對比,才能找出規律。

因為我選擇的是上一個月裡,沒有發文的那些天的公眾號流量趨勢圖。有發文的天數,流量趨勢圖會人為的傾向於某個節點,分析的意義不大。

這是我在分析一個階段的大概資料,先通過每一天24小時的資料觀察,得出每一天的關鍵流量點。

將每一天出現的關鍵點,分別標注出來,並做成表格。

你們會看到:

在10-24號這段時間,在沒有發送文章的情況下,公眾號的流量節點是這樣的:

18點出現的次數是4,15點出現的次數是6,8點出現的次數6。

這說明你的公眾號的最高流量點有可能在15點和8點這兩個時間。

找出你公眾號的流量點,接下來就可以調整推文時間了。不要憑主觀的意願想用戶什麼時候有空看微信,什麼時候發文最好。

通過資料找出流量點,再通過流量點來測試,從而找出最適合的推文時間。

2.閱讀量

關於閱讀量的分析,主要包括:閱讀量、轉發量、點贊、留言之類的。之所以沒有重點談這些,主要是因為這些是人為可控的。比如留言,如果你搞了一個留言點贊的活動,那這一篇文章的閱讀量,點贊數,留言率自然而然會提上去。

所以在做內容分析的時候,要明確常量的統一的情況下,進行分析:

都沒有做活動的情況下,通過閱讀數、轉發率,分析出受用戶歡迎的內容類別型,並持續的優化內容。在活動的情況下,通過分析資料,找出受使用者歡迎的活動類型,活動的不足,活動如何提升,優化活動方式。

總之:在資料分析的時候,一定要在統一常量的基礎上,分析變數,並做大範圍的分析才有價值。

三、功能表分析

在公眾號的功能表這一欄可以定位為公眾號的功用屬性。

如果是購物類的公眾號如:京東、唯品會、幸福西餅,基本功能表列就是一個購物的入口。

購物類的公眾號:可以利用此功能表列進行網站的品類分類,更便於用戶購物。功能類的公眾號:只要將功能直接綁定在公眾號功能表列即可。其他類型的公眾號:依個人喜好,設置你認為重點的,想要讓用戶經常看到的,能夠與用戶產生粘性的東西,且功能表最好具有功能性。

那問題來了,功能表列的資料分析怎麼用?

公眾號的功能表列裡面有子功能表,合理的設計分類公眾號子功能表的內容,通過功能表列的點擊率,瞭解用戶關心什麼,在乎什麼,並做出對應的調整規劃。

建議在設置功能表列的時候,可以將子功能表的內容同級分類,這樣便於我們瞭解哪一個品類的產品更眾使用者歡迎。

比如:

服裝類:女裝,男裝,兒童裝…文學類:情感專欄、故事專欄、時事專欄…

通過分類產品,來調查使用者最感興趣的是什麼,從而更好的進行內容運營,產出使用者感興趣的內容。

因此我個人建議,功能表列要跟產品掛勾使用,這樣才可以發揮充分作用。我看到有些公眾號的功能表列長期沒有更換,或只是單純的連結歷史消息的,個人感覺有點浪費。

好好利用,功能表列可以幫助我們更好的瞭解使用者,做好內容運營。

四、消息分析1.小時報

在消息分析這一項,我們先來看看小時報。

如果是服務類如金融,投資理財類的公眾號,可以通過小時報來找到用戶的集中存取時間,在用戶的集中存取時間,可以更好的分配客服人員。具體分析跟上文提到的一致。

2.消息關鍵字

關於消息關鍵字,是我們要重點關注的地方。

通過關鍵字的分析,從而找出用戶的主要疑惑點,做好FAQ,通過FAQ高效的節省客服工作,這才是我們做這一部分資料分析的主要目的。

至於剩下的介面分析與網頁分析,北小小不是技術專業,目前還分析不了,就不做闡述了。

五、總結

綜上,我覺得作為一個公眾號運營人員,如果可以分析好以上這四個方面資料,並且把每一個方面的資料分析透,基本也算合格及良好了吧。這樣我們以後做分析報表就不用只寫閱讀量、粉絲數、新增人數、取關人數,這些止於表面的內容了。

資料分析主要從四個方面入手:

用戶分析:找到關鍵使用者屬性,找到主要開源管道;圖文分析:找到關鍵流量點,找出內容規律;菜單分析:找到使用者感興趣的內容,合理化功能表與產品充分結合;消息分析:找到使用者集中存取時間,找到關鍵字,做好FAQ。

資料分析最重要的是:找出規律,並將規律用於反覆運算工作。

以上分享完畢,祝願我們在新媒體運營的路上越走越遠,越來越成功!

作者:北小小,公眾號:少女書(ID:my_lifebook)

本文由 @北小小 授權發佈于人人都是產品經理,未經作者許可,禁止轉載

題圖來自 pexels,基於 CC0 協議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