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喉嚨脹痛10多年,竟是“石頭”作祟

天臺縣陳大媽今年78歲, 大約10年前就被莫名喉嚨不適、脹痛所困擾, 咽喉炎?扁桃體炎?大大小小的醫院不知道跑了多少家, 可都沒有查出十分明確的病因, 不但老人痛苦, 陪著來去奔走的家人也乾著急, 疲憊不堪。

今年3月, 不知是春節期間勞累還是其他原因, 她喉嚨脹痛越來越嚴重, 痛得厲害, 吞咽困難, 會不會是什麼惡疾?老人及家人為此憂心忡忡。 得知浙江省人民醫院耳鼻喉科有專家來天臺人民醫院坐診, 便抱著試試的心態, 掛了許惠明副主任醫師的專家號。

“沒想到這回許主任一眼就看出來了, 診斷很乾脆。 ” 原來, 許惠明憑著自己多年的經驗和細心的觀察, 一會兒就發現了大媽咽部的“真凶”, 經用槍狀鑷在咽部探查並撥動, 扁桃體結石無疑。

眼見為實。 許惠明小心翼翼地進行剝離, 不一會兒, 一顆橢圓形的“巨石”——米白色, 長約1.5釐米, 寬約1.2釐米, 厚約0.8釐米的東西,

從患者喉嚨處露了出來。 這下, 大媽激動地拉著許惠明的手說:“真是嚇一跳, 我的喉嚨裡真的藏著一顆‘大石頭’!”

卸“石”後, 大媽喉嚨脹痛很快煙消雲散, 但還有不少疑問:“許主任, 為什麼10多年了, 別的醫生都沒發現, 可你一下就明確?”

許惠明笑著回答,

主要是經驗積累, 這種病確實少見, 且結石呈白色, 不仔細看的話, 會誤以為是扁桃體分泌物。 從醫近30年, 也僅遇到三四例而已, 一般結石也就米粒、黃豆大小, 像這樣不斷“膨脹”至蠶豆般的更是少之又少。 許惠明接著說, 喉嚨是很敏感的部位, 被這麼大塊“石頭”長期折磨, 老人確實夠痛苦的。

許惠明介紹, 扁桃體結石多發生於扁桃體上隱窩中, 長期處於阻塞, 分泌物引流不暢, 導致乾酪樣物積聚, 致不易溶解的鈣、鎂等無機鹽沉積而成結石。 其核心可為小異物、脫落的上皮細胞或細菌等。 在有纖毛菌絲的周圍亦常可發生結石。

一般認為其發生原因為年齡因素、細菌感染及藥物因素等。 細菌感染:食物殘渣容易導致細菌,

在細菌的作用下, 它們會慢慢腐爛、變硬, 形成結石。 藥物因素:高血壓藥物、止痛藥和抗抑鬱藥物等處方藥, 也可造成扁桃體結石。 這是因為這些藥物產生的副作用會使口腔發幹, 這意味著扁桃體沒有充足的唾液把食物和細菌沖走。 當鈣化食品、黏液和細菌形成的結塊殘留在扁桃體的凹陷處時, 就會形成扁桃體結石。 此外與年齡也有一定關係, 成人扁桃體更大, 扁桃體表面凸凹不平。 隨著扁桃體生長, 這些“坑窪”會變得更大, 使食物更容易殘留在裡面形成結石。

許惠明說, 扁桃體結石嚴重時常見的表現為吞咽困難、張口困難、耳痛、咽痛等, 一般需要經驗豐富的專科醫生來確診。 治療方面, 小結石可用刮匙或鉗子取出, 個別的可用負壓吸引取出;大結石需在表面麻醉下切開黏膜取出,

但要防止墜入呼吸道。

編輯:李偉民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