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喜茶啟動 外賣單店月售5000單背後 一個新的消費場景正在覺醒

昨天, 喜茶宣佈, 除北京的兩家門店外, 其他80餘家門店將全部開放外賣。

據瞭解, 在之前的測試階段, 喜茶單店外賣月銷量最高達5000單。

作為許多品牌遲遲不敢嘗試的行業痛點之一, 外賣, 究竟能給品牌帶來什麼?

1

喜茶採用“分時段”經營, 開放外賣業務

事實上, 喜茶已經上線外賣快半年了。

2017年11月, 在區域門店數量達到20餘家之後, 喜茶已經率先在廣州、深圳開放了外賣業務。

▲喜茶在外賣平臺上的介面

比起之前的默默上線, 此次正式的對外公佈全面展開外賣業務(北京除外), 顯然是看中了這個市場的潛力之後, 對消費者的一次廣而告之。

一直以來, 飲品行業, 尤其是想打造品質感、體驗感的新品牌, 在推外賣上始終是很謹慎的由於產品形態的特殊性, 對外賣的配送時間、效率上要求很高。

一旦做不好, 用戶體驗十分不好。 大牌如星巴克, 也遲遲沒有上線外賣。

喜茶在此次外賣的操作上, 常規地選擇和平臺合作, 在美團上推出。

為了解決配送過程中可能存在的問題, 和茶顏悅色等品牌一樣, 喜茶通過杯口貼膠條、加固外賣袋盛裝方式防止撒漏;採用“芝士分裝”, 避免芝士融化;也會通過員工操作培訓、和美團方進行溝通等方式,

解決配送效率問題。

▲常規地採用了“芝士分裝” 的方式

但顯然, 一旦官方做外賣, 跑腿、代購的不佳體驗和不穩定性在一定程度上可以避免。

就目前的體驗來看, 消費者對喜茶外賣的評價還算不錯根據前期的測試資料, 喜茶在美團上的評分在4.7至5分間,

好評度約98%。

而一旦對消費者全面宣傳之後, 喜茶外賣服務上的表現, 還有待觀察。

值得注意的是, 喜茶此次的外賣採取的是“分時段”經營方式各個門店在堂食不受影響, 產能達到的基礎之上, 根據時段自由安排外賣在一天中開放的時間。

這一方面保證了消費者堂食體驗的服務不受影響, 也在一定程度上解決了外賣配送效率的問題。

但在表像背後, 新茶飲品牌們瞄上的, 其實是一撥新的消費潛力。

2

喜茶單店月售5000單, 外賣成為飲品業新戰場

根據咖門和美團點評聯合發佈的資料顯示, 相比2016年, 2017年甜點飲品外賣訂單量同比增長195%, 訂單金額同比增長208%。

“早餐、下午茶和夜宵”外賣訂單量, 相比2016年, 2017年分別增長230%、138%和205%。

不誇張地說, 外賣將成為飲品屆下一個戰場。

▲外賣將成為不可估量的新增量市場

從飲品市場來看, 對不少品牌來說, 外賣市場的潛力已經不僅僅停留在堂食的補充階段, 甚至成了不少品牌大力推進的項目。

茶飲品牌桂源鋪, 連續虧損5個月, 轉型中對外賣業務做資源傾斜後,半年間擴張了10家分店。從之前6平米的小店到如今進駐20座城市,擴張到200多家加盟店。

“我們在上海地區的外賣占比到了40%,其他區域可能會低,但整體的趨勢都還在持續增長。”桂源鋪創始人鄭志禹說。

據瞭解,喜茶曾創下單店外賣月銷量最高5000單的記錄。

半個多月前,線上咖啡品牌連咖啡 Coffee Box憑藉“咖啡外送”獲得 1.58 億元 B+ 輪融資。

大約半年前,以“高開高打”姿勢、號稱攜10億入場的瑞幸咖啡,其中一個要著力做的專案就是咖啡外賣。

資本進入飲品外賣,這是對這個市場看好的表現。

▲資本的進入是看好的表現

另外,從“分時段”經營的策略裡也可以看出,喜茶不僅看上了外賣這個市場,重點是看上了外賣帶來的消費增量。

外賣能彌補的,是堂食的時間和空間差滿足消費者週末以外的工作日便利需求,輻射超越門店可覆蓋的1公里外的3公里範圍。

在現有門店的基礎上,不需要增加太多的成本,反而啟動了原有的消費空窗期,為門店增加盈利,外賣是沒理由不做的。

3

外賣打造全新消費場景:我這條命都是外賣給的

作為一名95後,我很瞭解當下“空巢青年”的生活方式吃飯、甜品、下午茶基本靠外賣,“可以說整條命都是外賣給的”了。

在資料上也可以得到印證,根據《中國餐飲報告白皮書2017》,2016年外賣用戶以白領為主,其中近一半人每週點外賣次數大於3次,已經高於在家做飯次數。

外賣最恐怖的不是創新了一種消費方式,而是通過消費場景的打造,逐漸培養你的消費習慣。

▲外賣的可怕之處是消費場景的構建

比如,電腦、手機雖然已經足夠便捷,依舊無法取代電視營造家庭氛圍的功能,這就是來自消費場景的“神秘力量。

多付出幾塊錢配送費,就能喝到和門店無差別的產品,年輕人的懶惰很經不起考驗的。

關鍵是,如何儘量做到品質、體驗和門店的無差別?

據瞭解,喜茶將繼續加密開店,除了進駐西南、中部,開出新店外,也將提升門店覆蓋半徑和產能,以提供更好的產品和服務。

畢竟,茶飲外賣消費場景的打造,還是建立在體驗OK的基礎上。

轉型中對外賣業務做資源傾斜後,半年間擴張了10家分店。從之前6平米的小店到如今進駐20座城市,擴張到200多家加盟店。

“我們在上海地區的外賣占比到了40%,其他區域可能會低,但整體的趨勢都還在持續增長。”桂源鋪創始人鄭志禹說。

據瞭解,喜茶曾創下單店外賣月銷量最高5000單的記錄。

半個多月前,線上咖啡品牌連咖啡 Coffee Box憑藉“咖啡外送”獲得 1.58 億元 B+ 輪融資。

大約半年前,以“高開高打”姿勢、號稱攜10億入場的瑞幸咖啡,其中一個要著力做的專案就是咖啡外賣。

資本進入飲品外賣,這是對這個市場看好的表現。

▲資本的進入是看好的表現

另外,從“分時段”經營的策略裡也可以看出,喜茶不僅看上了外賣這個市場,重點是看上了外賣帶來的消費增量。

外賣能彌補的,是堂食的時間和空間差滿足消費者週末以外的工作日便利需求,輻射超越門店可覆蓋的1公里外的3公里範圍。

在現有門店的基礎上,不需要增加太多的成本,反而啟動了原有的消費空窗期,為門店增加盈利,外賣是沒理由不做的。

3

外賣打造全新消費場景:我這條命都是外賣給的

作為一名95後,我很瞭解當下“空巢青年”的生活方式吃飯、甜品、下午茶基本靠外賣,“可以說整條命都是外賣給的”了。

在資料上也可以得到印證,根據《中國餐飲報告白皮書2017》,2016年外賣用戶以白領為主,其中近一半人每週點外賣次數大於3次,已經高於在家做飯次數。

外賣最恐怖的不是創新了一種消費方式,而是通過消費場景的打造,逐漸培養你的消費習慣。

▲外賣的可怕之處是消費場景的構建

比如,電腦、手機雖然已經足夠便捷,依舊無法取代電視營造家庭氛圍的功能,這就是來自消費場景的“神秘力量。

多付出幾塊錢配送費,就能喝到和門店無差別的產品,年輕人的懶惰很經不起考驗的。

關鍵是,如何儘量做到品質、體驗和門店的無差別?

據瞭解,喜茶將繼續加密開店,除了進駐西南、中部,開出新店外,也將提升門店覆蓋半徑和產能,以提供更好的產品和服務。

畢竟,茶飲外賣消費場景的打造,還是建立在體驗OK的基礎上。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