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數碼>正文

超級新手小白都看得懂的組裝電腦教程

其實自己動手組裝電腦很簡單, 只要細心一點, 花點時間裝一兩次很快就上手了, 今天發個教程給各位超級新手, 也歡迎各位關注我的頭條號, 曾在某品牌電腦擔任電腦工程師。

準備

我們先來看看要提前買好些什麼配件吧, CPU、CPU散熱風扇、硬碟(固態硬碟或者機械硬碟二選一或者兩者都買, 固態硬碟速度快)、記憶體條、主機板、電源、顯卡(如用集顯可以省略)、紮帶、螺絲刀。 。 。

這裡要注意的是CPU的介面必須和主機板相對應, 記憶體也必須和主機板相匹配, 簡單來說就是看下你要買的主機板支援的CPU和記憶體來選購。

把主機殼背後的四顆螺絲擰開, 用手掰開主機殼前後蓋。

可以看到主機殼內部已經有一些六角螺母(如果沒有看到就在主機殼配件裡面找), 這些六角螺母是用來固定主機板的, 我們可以先觀察主機板的孔位, 再決定要在主機殼哪些位置裝螺母,

提前把螺母裝好。

CPU和記憶體安裝

接下來就是把CPU安裝到主機板上, 觀察主機板的CPU蓋上有個小三角形, CPU表面也有個三角形, 用手把CPU槽旁邊的鐵杆往邊上一拉就可以打開CPU槽, 然後把CPU放入到CPU槽裡面(CPU上的三角形位置必須和CPU蓋上的相對應, 不然會壓壞CPU), 放入後原路關好CPU蓋。

把記憶體槽兩邊的開關打開,記憶體按照插槽方向插入即可,插入後開關會自動鎖住記憶體條。如果是多條記憶體條可以組建雙通道,具體要怎麼組建看我之前在頭條發佈的文章。

主機板CPU槽附近有四個孔就是用來安裝風扇支架的,按孔位放好支架,先把透明的塞子塞進支架孔裡會直接卡住主機板,再把黑色蓋子蓋上支架就安裝好了。撕開贈送的矽脂,均勻地鋪在CPU表面。

撕開CPU風扇底部的保護膜,然後把風扇的金屬卡扣扣在支架對應的位置上。

把CPU風扇的電源線插在CPU插槽旁邊的CPU-fan介面,不用怕插錯,方向反了是插不進的,有些風扇的的供電是3pin(3針),有些是4pin。

CPU、風扇、記憶體裝好後是這樣子的。

顯卡、硬碟、電源、主機殼風扇安裝

把主機板擋板裝在主機殼背後,注意鍵盤的圓形孔是在上面,三個小孔是下面。

主機板上的PCIEX16介面是插顯卡的,我們把顯卡放在上面(先不插),估摸下要拆開主機殼背後幾條黑色擋板來安裝顯卡,如上圖的情況就要拆掉一根,先把擋板上的螺絲卸掉,再用手把擋板掰斷就好。(如沒有獨立顯卡則省略這一步)

接下來就是把主機板固定到主機殼上,按照前面說的六角螺母位置和主機板的孔位,用螺絲擰緊就好。

在主機殼的電源位置放入電源,像這種下置電源的主機殼設計,電源風扇要向著地面,然後用螺絲固定住電源就好。

找到主機殼裡面安裝固態硬碟和機械硬碟的位置,基本上現在的主機殼都設計有固態硬碟的位置了,如果沒有的話可能得另外買個固態硬碟架。

安裝主機殼風扇前要先分辨下進出風方向,有些風扇會有標識告訴你,如果沒有的話一般有橫杆的一面是出風,只有風扇葉的一面是進風。

把風扇固定在主機殼內對應的位置,但是有很多個位置可以安裝風扇,究竟在哪個位置裝?還有應該怎麼設計主機殼內的風向呢?後面會講到。

把顯卡插在PCIEX16插槽上,有些主機板不是X16的PCIE,可能是X8甚至X4,挑最高的插。

供電、資料線、功能按鍵

接下來就要把各配件的供電接好,最容易辨認的就是主機板供電,一條長長的24pin,它的插槽通常在記憶體條旁邊,大家注意如圖所示所有的供電口和插槽都有對應的卡扣,如果方向反了是插不進的。

CPU是12V的供電,一半是4pin或者8pin,也非常容易辨認,找到圖上的供電口和插槽插上即可。

這個是顯卡供電,顯卡供電一半是6pin和8pin,有些高端顯卡是6+6,沒有獨立顯卡則不用插。

硬碟供電是這種扁平型的,辨識度也很高,要把它插在固態硬碟和機械硬碟對應位置。

主機殼風扇的供電一般有兩種,一種是直接跟電源上一模一樣的插口,從它後面捅進去就可以了,另一種是從主機板供電,對應的主機板供電口是右圖這種寫著SYS——fan 1234的介面。

硬碟的資料線跟上面第二張圖一樣的,一邊插在主機板上的sata介面(現在一般都是sata3介面,老主機板還有sata2,但是無論是sata2還是sata3資料線都通用,只是速率不同),另一邊接在固態硬碟和機械硬碟對應位置。

跟主機殼前面板連著的一撮線,分別是前置usb口、前置音訊、電源開關、重啟、電源燈、硬碟燈。

usb3.0的線很好認,如上圖右邊紅圈所示,插在主機板上寫著usb3.0的插槽,也要注意正反,錯了插不進。

前置的AUDIO線和USB線插在主機板上的F_AUDIO口和F_USB口,分別在主機板的左下和右下方,方向弄反了插不進。

剩下的這幾組線就比較考眼裡,HDDLED是硬碟燈,PW SW是開關,RSET是重啟鍵,PWLED+、PWLED-是電源燈,Speaker是報警器,各組線都在主機板這個插槽旁有明顯的標識告訴你插哪裡,只是字體一般比較小,要看清楚再插。

風道

主機殼內的風道一般是這樣設計,如果有更多主機殼風扇,可以考慮增加一組從底部吸風,頂部出風的風道。

所有東西安裝好,給主機接上電,滑鼠鍵盤顯示輸出全部接好,按開機鍵,如果有顯示出東西的的話證明主機啟動成功。

正常啟動後我們把機器斷電,用紮帶把主機殼內淩亂的線整理一下,把主機殼前後蓋裝上即可!

接下來就是安裝系統了,什麼?不懂安裝系統?關注我們頭條號,下次再說。

放入後原路關好CPU蓋。

把記憶體槽兩邊的開關打開,記憶體按照插槽方向插入即可,插入後開關會自動鎖住記憶體條。如果是多條記憶體條可以組建雙通道,具體要怎麼組建看我之前在頭條發佈的文章。

主機板CPU槽附近有四個孔就是用來安裝風扇支架的,按孔位放好支架,先把透明的塞子塞進支架孔裡會直接卡住主機板,再把黑色蓋子蓋上支架就安裝好了。撕開贈送的矽脂,均勻地鋪在CPU表面。

撕開CPU風扇底部的保護膜,然後把風扇的金屬卡扣扣在支架對應的位置上。

把CPU風扇的電源線插在CPU插槽旁邊的CPU-fan介面,不用怕插錯,方向反了是插不進的,有些風扇的的供電是3pin(3針),有些是4pin。

CPU、風扇、記憶體裝好後是這樣子的。

顯卡、硬碟、電源、主機殼風扇安裝

把主機板擋板裝在主機殼背後,注意鍵盤的圓形孔是在上面,三個小孔是下面。

主機板上的PCIEX16介面是插顯卡的,我們把顯卡放在上面(先不插),估摸下要拆開主機殼背後幾條黑色擋板來安裝顯卡,如上圖的情況就要拆掉一根,先把擋板上的螺絲卸掉,再用手把擋板掰斷就好。(如沒有獨立顯卡則省略這一步)

接下來就是把主機板固定到主機殼上,按照前面說的六角螺母位置和主機板的孔位,用螺絲擰緊就好。

在主機殼的電源位置放入電源,像這種下置電源的主機殼設計,電源風扇要向著地面,然後用螺絲固定住電源就好。

找到主機殼裡面安裝固態硬碟和機械硬碟的位置,基本上現在的主機殼都設計有固態硬碟的位置了,如果沒有的話可能得另外買個固態硬碟架。

安裝主機殼風扇前要先分辨下進出風方向,有些風扇會有標識告訴你,如果沒有的話一般有橫杆的一面是出風,只有風扇葉的一面是進風。

把風扇固定在主機殼內對應的位置,但是有很多個位置可以安裝風扇,究竟在哪個位置裝?還有應該怎麼設計主機殼內的風向呢?後面會講到。

把顯卡插在PCIEX16插槽上,有些主機板不是X16的PCIE,可能是X8甚至X4,挑最高的插。

供電、資料線、功能按鍵

接下來就要把各配件的供電接好,最容易辨認的就是主機板供電,一條長長的24pin,它的插槽通常在記憶體條旁邊,大家注意如圖所示所有的供電口和插槽都有對應的卡扣,如果方向反了是插不進的。

CPU是12V的供電,一半是4pin或者8pin,也非常容易辨認,找到圖上的供電口和插槽插上即可。

這個是顯卡供電,顯卡供電一半是6pin和8pin,有些高端顯卡是6+6,沒有獨立顯卡則不用插。

硬碟供電是這種扁平型的,辨識度也很高,要把它插在固態硬碟和機械硬碟對應位置。

主機殼風扇的供電一般有兩種,一種是直接跟電源上一模一樣的插口,從它後面捅進去就可以了,另一種是從主機板供電,對應的主機板供電口是右圖這種寫著SYS——fan 1234的介面。

硬碟的資料線跟上面第二張圖一樣的,一邊插在主機板上的sata介面(現在一般都是sata3介面,老主機板還有sata2,但是無論是sata2還是sata3資料線都通用,只是速率不同),另一邊接在固態硬碟和機械硬碟對應位置。

跟主機殼前面板連著的一撮線,分別是前置usb口、前置音訊、電源開關、重啟、電源燈、硬碟燈。

usb3.0的線很好認,如上圖右邊紅圈所示,插在主機板上寫著usb3.0的插槽,也要注意正反,錯了插不進。

前置的AUDIO線和USB線插在主機板上的F_AUDIO口和F_USB口,分別在主機板的左下和右下方,方向弄反了插不進。

剩下的這幾組線就比較考眼裡,HDDLED是硬碟燈,PW SW是開關,RSET是重啟鍵,PWLED+、PWLED-是電源燈,Speaker是報警器,各組線都在主機板這個插槽旁有明顯的標識告訴你插哪裡,只是字體一般比較小,要看清楚再插。

風道

主機殼內的風道一般是這樣設計,如果有更多主機殼風扇,可以考慮增加一組從底部吸風,頂部出風的風道。

所有東西安裝好,給主機接上電,滑鼠鍵盤顯示輸出全部接好,按開機鍵,如果有顯示出東西的的話證明主機啟動成功。

正常啟動後我們把機器斷電,用紮帶把主機殼內淩亂的線整理一下,把主機殼前後蓋裝上即可!

接下來就是安裝系統了,什麼?不懂安裝系統?關注我們頭條號,下次再說。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